以林為業
瓦窯山村在山下坪北1.2公里的獅子山東麓,東北石佛崗海拔586.9米,村西北有朝天門,懸崖絕壁,山勢險峻。村居谷地,四面環山,村民自稱“大山之子”。村域以山為界,東界為黃壇鎮的張家山、里岙、下林、上林4村之山;西與黃壇鎮的徐家村、坪嶺村,深鎮的馬岙村、龍宮村山相接;北與南溪溫泉保護林相連;東北5公里為鹿頸 ,過 即為聞名的南溪溫泉。大溪自村東流過。南面有峽口,寬約200米,為出村之通道。全村山林面積11066.5畝。其中杉木基地1100畝,毛竹山1990畝,疏林、薪柴山7876.5畝。主要樹種有杉、松、木荷、樟、青櫟、漆、白櫟、栗、烏株、楓、烏杉、毛竹等數十種。1951年土地改革時,山林大部分給農民個人所有,少數留歸村公有。1956年農業合作化,農民所有山林全部入社,轉歸集體所有。進入80年代,農村經濟體制改革。1981年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分給農戶責任山7996.5畝,自留毛竹山480畝。1985年實行承包制,分山到戶,全部山林轉為農民自留山,人均疏林、薪柴山16畝,毛竹山4畝,合計20畝。集體杉木基地山1100畝。農戶開山護林積極性很高。1981~1992年,發展擴邊毛竹山370畝。1987~1992年,發展杉木260畝。村委會發動民眾討論,制訂村規民約和《護林公約》,加強護林管理,違者嚴處。
瓦窯山村集體杉木基地1100畝,分布在龍潭520畝,荒田灣、上宅林300畝,鹿頸山交280畝。50年代初,這裡都是荒山。1971年開始開發。村領導決定,將原來3個生產隊分成6個生產小組,落實任務,向荒山進軍。首批開發龍潭荒山,就地育苗,就地造林,開展競賽。給每畝補助資金6元。至1974年,完成翻土種樹任務。此後一鼓作氣,至1977年的3年內,先後開發鹿頸、荒田灣、上宅林荒山,總計種杉樹苗1100畝,全部荒山綠化。護林組每年上山精心培育,使樹苗快速成長,至1992年,莽莽林海,鬱鬱蔥蔥,一株杉木重在百公斤以上的比比皆是。龍潭基地有一株杉木,高15米,胸圍1.1米,重約600公斤,生長速度驚人。全部基地杉木蓄積量13200立方米,年已能產杉木100多立方米。
致富資源
山林傳統產品為毛竹、竹筍、木炭和薪柴。多年來,利用毛竹副產品--竹箬、嫩竹、竹絲等,漚成竹漿,加工土紙,作為衛生用紙和迷信用紙,產品主銷寧波、奉化等地,收入很微。1970年,轉向竹器加工,建立副業操作組154人,添置劈篾刀、竹鋸、卷刨等工具,生產谷籮、土畚、麥笠、棉花籮、篩子、篾席、竹簟、竹床、竹椅等竹製品,經供銷社銷往省內外。1971年,副業組收入16.5萬元,戶均1650元。後逐年提高,至1981年,收入23.3萬元,戶均2230元。1985年,實行聯產承包制後,副業組解散,各農戶自行加工出售。1970年,還購置車木機4台,圓盤鋸3台,建立木材半成品加工廠,生產木材小方條,銷往寧波。年產值2.7萬元。1978年,因不景氣而關閉。1992年,全村林副業收入有:集體杉木基地,年收入8.2萬元;柑桔100畝,收入3.5萬元;農戶產出毛竹60萬公斤,收入15萬元;毛竹筍10萬公斤,收入16萬元;合計林副業收入42.7萬元,占全村總收入80%以上。1949年以來,隨著山區資源逐年開發,村民生活逐步改善,村級經濟逐漸富裕。1968年,瓦窯山、徐家、大廟坪3村聯建山下坪水電站1座,至1979年投資2.6萬元,全村接通民用電。1971~1976年,投資21萬元(含義務投工8500工),在越溪圍成群英塘,面積200畝。1980年,投資5萬元鋪設管道,全村農戶用上自來水。1982年起,每年為農戶支付教育基金1600元。投資2萬餘元,在大溪上建鋼筋混凝土大橋,長42米,寬2.6米。1991年,投資1.8萬元,為全村安裝閉路電視,可收看6個以上頻道的電視、錄像節目,豐富村民文化生活。為改善交通條件,進一步開發瓦窯山、西溪、上林和伍山林場2萬多畝山林資源,1991年7月,“三村一場”成立領導小組,聯合籌建西溪至南溪溫泉公路,長10多公里。建成後,對寧海西部山區經濟和溫泉開發,均有較大價值。村民收入,1981年落實農業承包責任制時,人均480元,比1952年120元增加3倍多。1992年,人均收入1020元,比1981年增加1倍多。全村80%農戶蓋起三間二層樓房,彩色電視機、電冰櫃等高檔家用電器陸續進入農家。
文明新風
在集體經濟發展的同時,瓦窯山村加強精神文明建設。移風易俗,改變村容村貌,改善社會福利事業,村民生活質量得到提高。村民收入增加,興起建房熱。建房初期,有些村民帶有任意性,對應拆的舊房未拆,又另擇地基蓋房,占用了不少耕地,一度出現“村中舊房空蕩蕩,村邊良田造新房”的現象。為節約耕地,保護土地資源,1989年初,村黨支部根據人均耕地已不到8分的現實,提出“美化村容村貌,留地子孫萬代”的計畫,即對建房統一安排,在原住宅基地上,拆舊建新,變獨建為聯建。1993年止,共拆除舊房71戶122間,在舊基地上新建房屋6幢,有三樓房屋112間、二樓房屋154間。並投資19萬元,改建全村大小道路為水泥路,總計6.5米寬、500米長。規劃實施後,村民住宅整齊、美觀,節約耕地15畝,是蕭山南片稻區村莊建設的楷模。1992年,瓦窯山村被評為浙江省土地管理先進單位。
1986年起,瓦窯山村沒有出現違反計畫生育現象,計畫生育各項指標符合率均達100%,被評為蕭山市計畫生育模範村。
1988年,由城南鄉人民政府投資46萬元,瓦窯山村投資6萬元及無償捐土地5畝,新建國小教學樓兩幢。有學生40餘名,來自附近村莊。1993年,實行9年制義務教育。現國小和國中入學率均達100%。
1988年,建立村養老合作基金會。60歲以上老人每月享受養老金20元。建有村級合作醫療室1個,村民就醫可報銷50%。1991年開始,村民從幼稚園到大學全部實行免費教育。另外,村民安裝自來水,飲用開水、安裝觸電保全器等都給予免費裝置和供應。1990年全村有95%的戶建造節水型衛生戶廁,成為第一個無害化衛生戶廁普及村。衛生戶廁裝有三格式化糞池,殺菌力達96%。戶廁普及後,村里不再有露天糞坑,環境衛生明顯改觀。衛生部副部長顧英奇和省、市及各地50多批領導專家先後到村參觀、考察。1992年,中國初級衛生保健現場會在瓦窯山村召開。多年來,瓦窯山村沒有出現賭博、盜竊等刑事案件和違法現象,一些瑣小民事糾紛能及時進行處理。1990、1991年連續兩年被評為杭州市治保調解先進單位。
瓦窯山村黨支部自1985年起每年被評為蕭山市先進黨支部,1990年起連續被評為杭州市先進黨支部。1989年起,瓦窯山村被中共蕭山市委、市人民政府命名為文明村;1991年起被命名為標兵村;1993年被中共杭州市委、市人民政府命名為杭州10家奔小康村之一。現任村黨支部書記、杭州豐和皮革有限公司董事長金連根自1989年起每年被中共蕭山市委評為優秀黨員,並被選為杭州市第八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蕭山市第九、十次黨代會代表。
科學管理
瓦窯山村的村民,也像城裡一樣,不用天天下地幹活了。村里將內外耕地以大棚西瓜、蔬菜、苗木、水產養殖為主,全部實行集約化規模經營。瓦窯山村的這個轉變不僅調整了農業產業結構,也增加了農業單位面積產出。2006年全村農業產值達到1039萬元。資產的科學化管理,使瓦窯山村民從中受惠,村里每人每年補貼口糧款一300多元。瓦窯山村還進行了經濟聯合社股份制改革,在做了大量的調查研究工作後,制定了詳細的工作計畫和改革實施方案,最終對可量化的1500多萬元資產進行全部量化,核定出了人口股和農齡股的具體數額,對村級資產進行了科學的管理。也就是說,現在的瓦窯山村村民人人是股東,到村級資金經營有盈餘時就能分紅。
在三產發展上,瓦窯山村積極引導富餘勞力多渠道增加村民收入,並為村民發展三產聯繫小額貸款,使農民致富之路更加順暢。隨著航塢山盤山公路的開通,瓦窯山村也抓住這個機遇來帶動發展三產,讓村民增收。
浙江名村
村是一個基層單位,也是一個極其重要的研究單位。1964年,毛澤東同志曾經說過:研究現代史,不能不去搞家史和村史。從研究最基層的家史、村史的微觀入手,這是進而研究整個巨觀社會歷史的基礎。無疑,這是很有見地的論斷。從不少村的形成、發展、變化中,可以看到整個社會生活、生產組合、家庭結構在發生變化。素稱"方誌之鄉"的浙江,歷史上修過的村志卻不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