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情簡介
小溪口村位於安吉縣東北邊境,因地處小溪港口而得名。村東、北與長興縣毗鄰,南瀕西苕溪。轄小溪口、大灣、北塘頭、江北場、西莊、萬家灣、雷家灣、泥橋、王家灣、公棚、前莊、葛家圩、舊荷、新荷共14個自然村。村委會駐地小溪口。明、清時屬荊溪鄉,民國時期先後屬安溪鄉、荊安鄉,1949年後歷屬荊灣鄉、新民鄉及梅溪人民公社、荊民人民公社等,1992年屬梅溪鎮。共715戶、2625人(其中城鎮居民49戶、115人)。村民中河南籍人占40%,是清同治後,從河南羅山、光山陸續遷入。全村46個姓氏,周、尚、章、錢4姓占總人口的40%。村區地勢平坦,河港交叉,土地肥沃,屬杭嘉湖平原魚米之鄉、絲綢之府的一角,也是安吉商品糧和漁業、蠶桑業基地之一,還有豐富的黃沙資源。
農業發展
小溪口村以種植稻麥、油料作物為主,兼營蠶桑、漁業和畜牧。西苕溪流經村境有6.5公里,易遭洪澇災害。1949年後,堤不斷加固,拋石護堤1720米、砌石護坡720米。到2007年有機埠5隻、翻水站2座、門3座,已形成防洪、排澇、抗旱為主的水利工程體系。全村耕地2890.5畝,其中水田2560畝,1992年糧食畝產644.5公斤,總產糧1650噸;油菜籽225噸;農業總產值216萬元。每年向國家提供商品糧875噸,最高年份達1050噸。漁業素為村民副業之一。全村有漁塘559畝,其中歷年在低洼田處開闢魚塘200畝。50年代魚苗從安慶、九江等地引進。70年代增放鯉、鯿魚,80年代引進白鯽、尼羅羅非魚。1982年,養魚專業戶孫海根(現任中共小溪口村支部書記)率先推廣“四大家魚”水子育魚苗技術,生產花白鰱魚苗1500萬尾,使全村魚苗自給有餘,並銷往青海劉家峽水庫和安徽、江蘇、河北等地。是年,全村漁業產值20多萬元。1983年引進三角蚌育珠,魚、蚌兼養。1985年三角蚌自繁自養,漁業產值50萬元。1991年後,養蚌育珠全面推廣,許多農戶向外地承包水面,魚蚌兼養戶占全村的80%,年產珍珠約1000公斤,漁業年產值98萬元。蠶桑生產歷史悠久,1925-1937年蠶業較盛。村民養蠶售繭,或繅土絲出售。抗日戰爭時期,桑園遭破壞,40年代末,桑園僅存20畝左右,年產繭約500公斤。1949年以來,蠶桑生產從恢復到穩步發展,80年代承包到戶後發展尤快。1992年,全村桑園面積270畝,年養蠶產繭1.4萬公斤,產值14萬元。
老村新顏
小溪口歷史悠久,相傳唐末已建有集市,址在今小溪口街北400米處的新荷村。後因戰爭破壞和航道變遷,集市漸移今址。今小溪口街市原為一段寬闊堤,有關帝廟、文昌閣及數家小攤販,後因毛竹等山貨轉運增多,集市交易日趨繁榮,街市逐步擴大。1932年,小溪口建安溪鎮,商業興盛,有茶館4家、酒店3家、南雜貨店4家,還有棉布、京廣百貨、中藥店等數家,大同米谷行、公和棧、繭行各1爿,香豆腐乾頗有名氣。首任鎮長高浪先,是當地的名中醫。抗日戰爭時期,小溪口被日本侵略軍占領,駐有營部及汪偽軍連部,市房被焚毀半數以上。期間,中共浙西特委曾移址於此,領導抗日;共產黨領導的郎玉麟部曾駐防小溪口,打擊日本侵略軍和汪偽軍。1939年春,縣流動施教團團長王野翔等來小溪口開展抗日救亡宣傳活動。同年冬,組建中共小溪口支部,通過出黑板報、油印刊物《小溪口半月談》、演話劇,慰問抗日軍隊,宣傳和組織民眾抗日。抗日戰爭勝利後,村民清理廢墟,重建家園,開店營業,交通也隨之恢復。小溪口歷來是安吉、孝豐山貨水運的集散地,是湖州至安吉客輪及運輸船隻的必經之路,是安吉水路的東北大門。本世紀20年代即有火輪,抗日戰爭勝利後有永峰、鴻福兩艘客輪和兩艘貨輪來往於梅溪至湖州之間,途經小溪口停靠。如今,西苕溪內客輪、輪拖船隊川流不息。街西有公路通往梅溪,客運四輪卡及麵包車往返通行。街道自西向東,水泥路面,長500米、寬5米。兩側市房毗連,有供銷社分設的棉布、百貨、副食品、生產資料及綜合門市部,1992年營業額120萬元;合作商店和個體商店76家,營業額95萬元。1987年建成的農貿市場,面積700平方米,有固定攤位70個,每天上集市數千人次。縱觀街景,信用社的金融樓高聳街頭,供銷社的百貨樓矗立中心,長安飯店新穎別致,獨具一格,與糧食交易所、郵電所、稅務所、影劇院、學校、衛生院等交織成一幅壯觀的圖案,互相生輝。街東端橫跨西苕溪的吳山公路大橋一臂擋河,氣勢雄偉。
教育人才
清嘉慶八年(1803),小溪口關帝廟前建文昌閣,為書生攻書習文之所,抗日戰爭時被日本侵略軍焚毀,今存石碑一方,在一棵500年樹齡的古榆樹旁。宣統年間,韓寶華在小溪口創辦初級國小堂;還有一二處私塾啟蒙館。民國初年,高浪先創辦安溪國小,30年代初增設高小班。1934年秋,雷震在小溪口創辦長安國小,次年秋,安溪國小併入。1942年,長安國小改名為浙江省長安聯立學校,接受安吉、孝豐兩縣教育行政領導。1959年,小溪口境內設國小3所,4個班,200名學生。1971年以來,完全國小附設國中班、高中班,1979年,高中停辦;1985年,國中班劃歸荊灣鄉中學。現有國小3所,9個班,在校學生248名,教師10名;幼兒班2個,在班幼兒58名,教養員2名。學齡兒童普及率達99.71%。小溪口村教育素有基礎,清代有秀才5名;民國期間,大專畢業生9名;1949年以來,大中專畢業生25名。
由於文化較為發達,對外聯繫廣泛,在外工作者亦多。著名者有:韓寶華(1878-1930),國民黨左派人士,國共合作時任國民黨浙江省黨部執行委員、工運部部長和杭州市總工會主席;後任浙江省政府政治會議委員、政務委員和兼任省高等法院首席檢察官,曾為革命奔走呼號,因憂憤成疾病逝於上海。尚傳道(1910-),清華大學畢業,1945年任吉林省民政廳長,兼長春市長。現任民革中央監委常委,北京市政協委員。還有擔任廳長、局長、廠長及鄉鎮長者,有從事工業、農業、科技和教育的高級知識分子。
特色產品
常規魚
地點 小溪口村 陳樹聲 3500畝
水泥磚
全村擁有家庭工業主要是以水泥制磚、等產品為主。水泥制磚這種家庭工業的形式帶動了小溪口村的經濟發展,同時也拉動了周邊村的經濟發展。
鄉村旅遊
小溪口抓住建設新農村的契機,加強了村莊道路硬化和河道綠化,加強了小溪口集鎮的規範管理;按照“布局合理、資源集約、內遷外聚、環境優美”的要求,紮實開展村莊示範整治和中心村建設。
小溪口村民風淳樸,自然資源德天獨厚,環境優美。
民俗風情
端午節端午節活動已十分豐富多彩。“端午懸蒲艾於門,造角黍,黑飯以饋遺親戚者。以雄黃、菖蒲泛酒飲之,仍用以抹小兒諸竅。復以色絲為索,名長命縷,系其臂足,煎百草為湯,老幼畢浴。社廟備龍舟競渡,幾至旬。”
八月十六度中秋
每年夏曆八月十五日夜晚,舉國上下,家家戶戶都要暢敘一堂,共賞明月,同食月餅,歡度中秋佳節,以享天倫團圓之樂。可是浙江省寧波地方歡度中秋節,卻不是八月十五,而是八月十六,說起原由,還有一段故事。
傳說,南宋寧宗時候,有位宰相名叫史彌遠,是明州(今寧波)人。他權勢日盛,專權多年,是向金求和的主要人物。但他熱愛故土。每年夏曆八月十五中秋佳節,總要從京城臨安(今杭州)趕回寧波,與親屬團聚,與民同樂,一起賽龍舟,賞明月,吃月餅,共慶團圓。
有一年,中秋節前夕,史彌遠因處理朝廷公務,遲了一天,騎馬急急趕回明州,行至中途,因急於趕路,馬又失蹄,坐騎受傷,只好回宿紹興。等到第二天趕到明州,已是八月十六日了。
史彌遠心中非常苦惱。因為年年中秋,都如期趕到,今年中秋遲了一天,不能與民同樂了。誰知明州的百姓,在八月十五那天,從早思盼到夜晚,還不見史彌遠回來,就一直未過中秋,等著他回來。直到八月十六日,史彌遠趕到,才一起歡歡喜喜,共慶中秋佳節。從此以後,明州百姓就把每年夏曆八月十五過中秋節的風俗,改為八月十六日。一直從南宋延續到現在。
婚俗提親
男女婚姻大事,依父母之命,經媒人撮合,認為門當戶對,互換“庚貼”(年齡、生辰八字)壓於灶君神像前淨茶杯底,以測神意,待認為周全後始議親。
定親
定親前議親,議親始議“小禮”,在買賣婚姻年代均討價還價。
成親
請吃酒
迎親日子叫“好日”。俗諺“請吃酒,亞拜生”,好日前新郎拿著紅紙“知單”請長輩親友吃喜酒(好日酒),長輩要在自己姓名下寫上個“知”字。
看嫁資
男方去女方搬嫁資(嫁妝),女方置嫁資於廳堂,讓人觀看,稱“看嫁資”。
安床伴郎
迎親先一日,男方要“安床”,由一位“全福”婦女“,取24雙筷子系扎紅線,安放新郎蓆子下,稱“安床”。
享先
好日五更好辰,男家以全副豬羊或五牲福禮及果品,在廳堂供祭“天地君親師”,俗稱“享先”。
坐花轎
閨女出嫁均坐花轎。新郎不到岳父家迎新,以喜娘(送娘)為使者,持名貼前往。
開面
女家喜娘用五色棉紗線為新娘絞去臉上汗毛,俗稱“開面”(含有現在美容意),客人興吃“開麵湯果”。
上轎
新娘上轎前,經男方喜娘三次催妝,佯作不願出嫁,懶於梳妝(當然也有封建婚姻確實不願者),而後坐娘腿上,娘為女兒餵上轎飯,寓意不要忘記哺育之恩。
拜堂
喜堂布置與各地相同,拜堂儀式則稍異,有主香公公,多由新郎祖父或祖伯叔擔任。主香者和新郎、新娘皆遵贊禮聲動作。
賀郎酒
拜堂晚上,男家為好日正席酒,叫“賀郎酒。
拜年的紙蓬包
按舊習,拜年時間一般是初二到初十或延至十五。到一般親戚家裡去,都要帶禮品。50年代以前,禮品比較簡單,大都是桂圓、荔枝、紅棗、元棗、紅糖、柿餅等,用特種草紙包上,上面封有紅紙(有的印有祝賀新年的花邊字樣),故稱“紙蓬包”,又名“高包”、“紅包”。沒包裝禮品半斤左右,需要送多少包,則根據所走的親戚情況所定,舊時的南貨店,每逢春節,買紅包的人特多。從十二月二十起,沒晚9時後,店員們就忙著包紅包到深夜,每人還能吃上一碗芥菜炒年糕當夜餐。生意好的話,要包到元宵節之後。有的店在一個紅包內只裝二十多個紅棗。說來可笑,經過東家送西家,西家再送南家,最後,包破了,包中紅棗被孩子們挖個洞摸著吃了,有時只剩一個,還在送來送去。
浙江名村
村是一個基層單位,也是一個極其重要的研究單位。1964年,毛澤東同志曾經說過:研究現代史,不能不去搞家史和村史。從研究最基層的家史、村史的微觀入手,這是進而研究整個巨觀社會歷史的基礎。無疑,這是很有見地的論斷。從不少村的形成、發展、變化中,可以看到整個社會生活、生產組合、家庭結構在發生變化。素稱"方誌之鄉"的浙江,歷史上修過的村志卻不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