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抗日戰爭時期,這裡集市繁華,有“小上海”之稱。1949年後屬白峴鄉第四村,1956年10月建立第四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1958年10月屬煤山人民公社白峴管理區四社,1959年建立白峴大隊,1961年屬白峴人民公社,1984年改為白峴村,隸屬白峴鄉。轄白峴、丁兩個自然村,13個承包組。1992年有521戶、1730人,有毛竹山5880畝、茶山860畝,耕地601畝,其中水田450畝。白峴地處低山丘陵,四周為海拔300多米的山,北與和羅村為鄰,西與尚陽村相連,南與槐坎鄉相接,東與訪賢村毗鄰。氣候溫和濕潤,溪澗縱橫,山水豐沛;山上土質肥沃,盛產毛竹、茶、筍、薪柴,地下資源有石煤和含3000大卡左右的低能量煤。白峴雖處群山,但交通方便:縣、鄉公路直通村里,且與安徽廣德縣有縣道相通;北出,翻過襄王嶺與江蘇宜興張渚鎮相通,此道為抗日戰爭時期主要通商道路。
白峴靠近蘇、浙、皖三省交界點的三州山,地形起伏多變,毛竹、林木的覆蓋率較高,在軍事上隱蔽,且進退方便。1943年冬,新四軍十六旅進駐白峴、槐坎,在這裡建立了抗日根據地。時十六旅獨立二團機關和蘇浙二地委及專員公署駐在白峴鎮。1944年7月,在紀念抗戰七周年時,白峴鄉鄉長楊家樂(白峴村人)和白峴鎮上的開明紳士吳伯民、施恩等10多人聯名通電蔣介石,要求團結抗日,一致對外,並捐田、捐款,以實際行動支援新四軍抗日。1945年1月,蘇浙軍區成立前後,十六旅兵工廠設在白峴附近的水竹民房,二分區衛生所、被服廠均駐在丁村。新四軍在天目山三次反頑戰役中,白峴鄉(小鄉)和白峴村的民眾踴躍支前,參加擔架隊,送糧、接收傷員。解放戰爭中,人民解放軍渡江後,二十四軍、三十三軍會師白峴,在廣德以北的獨山、門口塘、流洞橋一線圍殲國民黨二十軍、六十六軍。
經濟建設
白峴村的集體經濟和第三產業發展,為精神文明建設奠定了物質基礎。村里十分重視智力投資。1984年,村里投資4000元,辦幼稚園,採取私辦公助,建造新教室,使80多名幼兒受到良好的教育。全村小學生的學費免費,並妥善解決好民辦教師的工資;1983年以後,村里對上中專、大學的村民給予物質獎勵。白峴素有"耕讀家傳"的遺風,已培養了14名大學生。現年33歲的施國平在美國哈佛大學攻讀博士學位。萬海川在中國科技大學任教授。還有吳全蘭、吳志金等在國家高科技單位當專家、教授。村裡的文盲、半文盲由共青團支部和民兵連幫助其脫盲。80年代,村里以俱樂部為陣地,民兵為骨幹,在村民中開展業餘文體教育活動。全村建立了“七室四隊三場一站”,即電視、棋類、桌球、學習、廣播等室,電影、籃球、文娛、桌球隊,電影、籃球場、科技推廣站,有專人管理和活動制度。鄉流動圖書館近萬冊書,每季度進村一次,出借圖書100多冊,在青年中開展“振興中華讀書活動”;利用廣播、科技推廣站,向民眾傳授農工商致富知識;農民籃球隊12名隊員在每年國慶節到鄉里競賽,名列前茅。村里把俱樂部辦成學政治、科技、文化、傳遞信息、幫助致富的指導中心。白峴村民兵聞名全省,1977年被嘉興地區評為"民兵三落實"先進集體;1984年獲南京軍區授予的"青年民兵之家"稱號。
村里形成尊老愛幼、團結互助的好民風。全村1戶烈屬、5戶五保戶,青年人以自然村為單位,組織送溫暖小組,定期幫助砍柴、打掃衛生。對失去勞動能力的老年人每月在生活上補助2~8元;五保戶的吃、住、穿、醫藥費全包,村民發生意外災禍,給予救濟。1985年在第一次評“五好家庭”時,全村有38戶被評上,占總戶數(單身漢除外)的10%,其中9戶是村幹部。一次鄰村尚陽石煤礦發生大塌方,5位職工被壓在3米深的泥里。白峴村青年聞訊後,都趕去搶救,為了不使埋在泥石中的人受傷,搶救人員用雙手扒土石,整整扒了2個多小時,好多人的手指頭磨出了血仍堅持乾,終於救出了4名職工。一次村里山洪瀑發,激流滾滾,威脅到村民的生命財產,全村幾十名青年自發組織搶險突擊隊,不顧個人安危,哪裡有險就往哪裡沖,減少了村裡的損失。
白峴村經濟的發展和好民風的樹立,主要是靠了村黨支部一班人的表率作用,無論是過去的支部書記劉有生、盛才林,還是現任支部書記顧晴遠,都是以身作則,率先垂範。1992年春,村黨支部決定,22名共產黨員和村幹部參加義務修路,全部出動,修好了村區1公里長的路。接著吸收護林員參加,搞了3天義務植樹,栽上了1900多株板栗(50畝)。黨支部和村民反覆商量,制訂了約束自己的村規民約:提倡尊老愛幼,反對虐待老人和小孩;提倡科學,反對封建迷信;提倡禮貌待人,反對一切不文明行為;提倡新事新辦,反對鋪張浪費;提倡勞動致富,反對不勞而獲等,使村裡的文明建設走上制度化。1985年,白峴村被浙江省人民政府授予“文明村”稱號,成為長興縣第一個省級文明村。
特色農業
白峴村地表資源十分豐富,林農產品主要有各種木材、毛竹、茶葉、金桔、生薑、香菇、木耳等。山上有紅木、楠木、箬葉、水電,地下藏有鎢、金、矽、銅、粉石英、瓷土、水上漂流和大理石等大量礦產資源,特色產品主要有茶、杜鵑花卉盆景、箬葉、絲瓜絡系列保健品、純天然野生蔬菜和豆腐等。白峴村是著名的箬葉採摘之鄉,有500多戶農民從事箬葉採摘工作。由於箬葉都生長在深山老林,許多農民都要騎著摩托上山採摘箬葉,不但工作強度大,而且危險多,為此,村委因勢利導,引導農民在自家的荒山荒坡試種箬葉,同時派出技術人員進行指導。
烏雞主要分布在浙江省長興縣白峴村境內,因白峴村氣候濕潤、空氣清新、森林覆蓋率高,地理環境十分適合綠色農副產品的培植生長。烏雞受外來雞種的影響較小,幾乎沒有受到其他雞種變異、同化的現象,一直保留著烏雞的原種特徵。
烏雞冠暗紅色,下端肉髯黑色,公雞冠形較大,呈深紅或烏紅色。毛形為片羽狀,有部分雞羽毛外翻,毛色以黃色為主,夾雜有少量的白羽毛或黑羽毛。羽毛緊湊,色澤光亮,體型纖巧,成年母雞一般體重為1-1.5公斤,成年公雞為2-2.5公斤,烏皮、烏舌、烏肉、烏骨、烏爪為其主要特徵,形成十分突出的“五烏”特色。烏雞具有肉質嫩滑、香氣濃郁、味道鮮美、甜而不膩、脂肪少,瘦肉率高、滋補性強、口感好等特點,是當地款待貴賓的佳品,也是滋補產婦、體弱多病者的上等補品。
當地對烏雞的食用頗為講究,按民間的習慣以毛色而論;黃毛烏雞滋補性能最佳,翻毛烏雞可祛風濕,滋陰潤肺;白毛烏雞具有性寒降火、清涼散熱之功。特別是閹割後的烏雞,肉質最為上乘。烏雞適應性強,抗病性好,但生長緩慢,個體較小。前期生長性能較好,尤其是伏雞(夏天)、秋雞最為明顯,後期生長較為緩慢,一般3月齡小雞體重可達0.6公斤,後3個月增重平均只有0.5公斤左右,需要6-8個月才能達到成年雞的標準體重。該雞產蛋周期比較穩定,雞群之間沒有明顯差異,母雞初產體重在750克以上,公雞性成熟期在120天左右。一般年產蛋80-100枚,蛋重在40克左右。
種蛋受精率在80%以內,當地孵化方式採用傳統的母雞孵化,每年分春夏秋冬四季,生長性能伏雞(夏天)最佳,雞的品質以秋雞為上等,成活率均在80%左右。春冬季育雛與夏秋季相比難度相對較大,雛雞要注意保溫。
茶俗文化
白峴村人喜飲茶,遇客先讓座,再敬一碗茶,嘴裡還說道:“坐下當、戲下當、吃碗茶當”(方言,意思是坐下來歇會,吃碗茶再走)。茶區別於外地茶的標誌是以佐料下茶,故稱喝茶為吃茶。茶中以佐料的不同可分為仁鄉茶、奉鄉茶、泰鄉茶、懷遠茶和什錦茶等。佐料大多以茶葉、菊花、黃豆、芝麻、蘿蔔、生薑、柑桔皮等,有的還輔以花椒、桂花、茶弓。泰鄉茶還以爆米或玉米為主要茶料,既解渴又飽肚。人以茶待客極講禮儀。賓客光臨,男主人陪坐,女主人泡茶,茶料越豐富,表示對客人越尊敬,故每向客人敬茶時總要說:“沒么向喔”(方言,意思為茶料不多)。泡茶不宜太滿,俗稱:“茶泡淺,酒斟滿”,又云:“姨婆(指不懂禮者)泡茶滿盅盅,大姑(指懂禮者)泡茶大半盅。”接待貴客,茶料須下得豐富,所泡之茶要做到“上不見水,下不見底”。向客人敬茶,有用手端和盤托兩種。來客只一二人,上茶一般用手端,如果來客多,便用盤托送。多以長幼尊卑定送茶順序。送茶時,送茶人不能與客人正面相對,而要側身上前;同時說聲“請吃茶”。上完茶後,退時也不可背對客人,要側身而退。送茶時,托盤可以無方向,但茶碗碗把應朝客人。用手送茶時,也不能捏住碗口,而要一手托碗底,一手幫襯碗把向著客人,雙手遞送。如果是雙手都端了茶,應說“對不起,一隻手咯”,以表示歉意。
客人吃茶也有一定規矩,接茶要用雙手,茶碗一般端在手中。如暫時不吃,應放在桌上或茶几上,不能隨意放在地上或其它地方。茶吃完後如主人未來收碗,應自行將茶碗放回茶盤。客人告辭時,應說“多謝茶”。 舊時民間男女相親俗稱“看大姑”。
相親之日崽哩(男方)來到姑哩(女方)家,男女能否相成親,要看“三碗茶”。第一碗是姑哩端上的待客茶,不管姑哩是否中意,這碗茶崽哩只管吃。但端第一碗茶時,姑哩會仔細觀察崽哩,並決定中意否,如不中意第二碗茶就由母親或家嫂端來,崽哩見後便起身告辭。如中意,由姑哩再端出第二碗茶,這回由崽哩決定中意否,如不中意可推託離去。如中意,姑哩在端第二碗茶(即定情茶)時,崽哩要將禮金放於茶盤裡,稱“壓茶盤”。第三碗茶雙方基本定終身。
白峴村人每逢紅白喜事,主人都設一茶房,請幾位婦女專門準備泡茶,為親朋好友敬茶。民間請藝匠做工,主人還在工間奉上茶水和小吃稱之為“歇茶”、“歇伙”或“過晝”。
浙江名村
村是一個基層單位,也是一個極其重要的研究單位。1964年,毛澤東同志曾經說過:研究現代史,不能不去搞家史和村史。從研究最基層的家史、村史的微觀入手,這是進而研究整個巨觀社會歷史的基礎。無疑,這是很有見地的論斷。從不少村的形成、發展、變化中,可以看到整個社會生活、生產組合、家庭結構在發生變化。素稱"方誌之鄉"的浙江,歷史上修過的村志卻不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