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農村建設
俞家盪村歷史上是太湖西部典型的農業村。1977年前,全村賴以生存的是1479畝水田、150畝山地及130畝水塘,生活溫飽但不富裕。1977年,在村黨支部委員王木金帶領下,拿出合作化以來積累的3萬元資金,拆除了6間大隊辦公用房,創建村辦企業--洪橋耐火器材廠。1986年與杭州鍋爐廠聯營,投資80萬元,進行擴建,更名為杭州鍋爐廠長興耐火材料分廠。後又與上海鍋爐廠聯營,並與北京鍋爐廠、上海四方鍋爐廠等7家單位協作,生產鍋爐耐火材料。生產的“金丹牌”粘土質耐火製品,獲1987年度湖州市“飛龍獎”,行銷國內近20個省市,部分產品出口菲律賓、新加坡等國。企業利潤年平均遞增率達36%以上。1992年,固定資產達60萬元,當年又投資250萬元,用於開發氮化矽結合碳化矽新產品。產品打入了美國市場。是年,美國碳化矽集團帶來質量檢測信息,稱該產品耐磨性已超過美國標準ASTMC704,質量領先於美國多數同類廠家。同年,創稅利140萬元。
1992年春,俞家盪村黨支部經過全面分析和充分論證,通過各種渠道落實資金、技術及設備、原材料,並得到了北京燕山石化總公司黨委副書記、副總工程師王甫成(俞家盪村人)的支持和幫助,興辦長興化工助劑廠。於是年3月動工興建,固定資產總投資97萬元,連流動資金共170萬元,1992年11月6日一次性投產成功,年生產600噸桶裝增塑劑,產品質量經有關部門檢測超過了國家技術標準,生產能力超過設計能力,投產不到1個月,創產值40萬元。
1992年,全村有長興鍋爐耐火廠、洪橋保溫耐火器材廠、杭長耐火廠、硅藻土保溫材料廠、石粉廠、長興化工助劑廠等6家企業,其中前3家為鎮村聯辦。全村運輸業也較為發達,有百噸以上鐵駁船3艘,運輸能力800噸以上,手扶拖拉機38輛。是年,全村工農業總產值近770萬元,比上年增290萬元,增長60.4%,其中工業總產值630萬元,純利潤80萬元,比上年增長10%,農業總產值140萬元。
共同富裕
俞家盪村在花大力氣發展工業的同時,緊緊抓住糧食生產不放鬆。1984年以來,全村投資2.65萬元,對全村所有低壓線路進行全面整修,並新增設了低壓線4000米;新建8座農用小機埠。1985年實行貼農金制度,規定村民每畝水田由村補貼3元;隨著村級集體經濟的發展,貼農金額逐年提高。還規定,村民脫粒電費、職工農忙的誤工費悉數由村負擔,村民生活照明用電電費按平價收取。1992年投資8000元購置了3台軸離泵,增強了抗旱排澇能力。糧食單產1985年為1433斤,1986年達1503斤。同時還發展了家庭畜牧業、漁業、工副業等,全村初步形成了農工商、牧副漁全面發展,多種經營並舉的經濟格局。村民人均收入1983年為431元,1986年為720元,1992年達到2000元。彩電、冰櫃、錄像機、機車等高檔消費品日益增多。1992年,全村安裝了17門程控電話,90%以上村民蓋起了樓房。1986年,村捐資3000元幫助鎮中心國小改善辦學條件。1988年,全村中國小生開始享受免費教育,學雜費用由村負擔。1984年投資6500元,新建俱樂部用房4間,購買電唱機、擴音機,添置書籍和活動器材,豐富了村民們的文化生活。1986年投資4萬元,全村安裝了自來水。架設了有線廣播線,戶戶裝上了喇叭。為提高全村電視機普及率,村規定,各戶不論購買何種電視機,其費用均可報銷20%。至1986年底,全村基本普及了電視機,報銷總額達2萬多元。1987年開始實行老年補貼制度,規定凡60歲以上老人每人每月定期由村補貼5元,特別因難戶特殊照顧,使老人們老有所保,幸福地安度晚年。
村黨支部自1984年至1992年(1986年除外)連續多年被評為縣級先進黨支部。1990年,俞家盪村被評為長興縣村級經濟建設“十面紅旗”村。村黨支部書記金木苟善於統籌全局,帶領全村人民勤勞致富,由於工作出色而多次被評為湖州市、長興縣優秀共產黨員;村黨支部委員、村委會主任陳阿章經營頭腦靈活,他負責的硅藻土保溫材料廠效益年年上新台階;黨支部委員、村經濟聯合社社長徐土平主管全村農業生產,糧食產量持續穩定發展。俞家盪村就是依靠廉潔奉公、開拓進取的村黨支部、村委會,走上富裕的道路。
文化特色
俞家盪村,歷史悠久,有著濃郁的文化特色。文曲戲 俗稱“曲子”、“文詞調兒”,清代流行於境內。初為坐唱形式,後仿漢劇的分行和表演,並吸取其音樂、配上鑼鼓登台演出,漸成劇種,1981年出版《中國戲曲曲藝詞典》確認為“文曲戲”。曲調有文詞、南詞、四板、秋江、平板及其他常用曲牌小調。鏇律優美清新,音調柔婉中見深沉,伴奏力求渲染鄉土氣息。道白初期使用國語,後期現代戲用九江官話加工提煉:古裝戲則分大白與小白,大白為戲曲韻白,小白為九江方言,使之更加地方化。採茶戲 原名“茶燈戲”,俗稱“茶戲”,進入半班形式後稱“採茶戲”。明末清初,廣泛流傳於境內及九江府轄各縣,故《中國戲曲志·江西卷》定名為“九江採茶戲”。曲種分南河、北河兩大流派,縣內採茶戲屬南河派。聲腔可分平板、花腔、漢腔、雜調和曲牌五大類。演出時,不用絲竹樂器,而以打擊樂手居台中天幕前落座,演員於打擊樂器前演唱,台後眾人幫腔。後受黃梅戲及其他劇種影響,俞家盪村將打擊樂移於台側。傳統劇目有《告經承》、《香珠記》、《白扇記》和《王氏勸夫》 、《烏金記》等“三十六大本”、“七十二小出”。
田歌 農民慣於一邊田間勞動,一邊唱歌,以歌助興,尤以湧泉、新塘等地最為風行。音階屬五聲調式,曲調高亢、悠長、樸實、奔放,演唱多一領眾和。歌詞可根據勞作活動程式,自然配套成組歌形式,如“開秧門”、“活馬”、“洗馬”;“牽號”、“消號”等。
以茶待客,是俞家盪村一種極講禮儀的待客行為。賓客光臨,男主人陪坐,女主人奉茶,泡茶不宜太滿,俗云:“茶泡淺,酒斟滿”,又雲“姨婆(不懂禮者)泡茶滿盅盅,大姑(懂禮者)泡茶大半盅”。 接待貴客,茶料須下得豐富,所泡之茶要做到“麻子蓋面,菊花跑邊,上不見水,下不見底,一吹三個浪,一刷三條巷”。向客人敬茶,側身上前,同時道聲“請吃茶”,上完茶後,退時側身而退。客人吃茶也有一定規矩,接茶要用雙手,茶碗一般端在手中,暫時不吃,不能隨意放地上應放在桌子或茶几上,茶吃完,應自行將茶碗送回茶盤,告辭時應講“多謝茶”。茶俗廣涉百姓的生老病死,迎親嫁女諸方面。修水人每遇紅白喜事,主人都設一茶房,請幾位婦女專門準備茶水,不時給親朋好友敬茶此活稱“司茶”。舊時,民間青年男女有以“送茶”相親的習俗。相親是婚姻第一道程式,俗稱“看大姑”。相親之日,男方4-10人至女方家,女方奉上一盤待客茶。此時,男女雙方見面,男方不同意,可以告辭,女方不中意,則不傳第二次定情茶雙方中意,女方在傳定情茶時,男方放禮金 於茶盤內,稱“壓茶盤”,女方則設午宴招待男方來賓,婚事便算初定。
浙江名村
村是一個基層單位,也是一個極其重要的研究單位。1964年,毛澤東同志曾經說過:研究現代史,不能不去搞家史和村史。從研究最基層的家史、村史的微觀入手,這是進而研究整個巨觀社會歷史的基礎。無疑,這是很有見地的論斷。從不少村的形成、發展、變化中,可以看到整個社會生活、生產組合、家庭結構在發生變化。素稱"方誌之鄉"的浙江,歷史上修過的村志卻不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