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1956年成立嘉北鄉第六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1958年為嘉北人民公社金魚橋大隊,1966年更名勤儉大隊,1963年與躍進、新興合併為東方紅大隊,1961年又分開稱偉民大隊,1981年復稱金魚橋大隊。1984年更名為金魚橋村,屬嘉興市城區嘉北鄉。村境內自然村,以金魚橋為中心,依次分布北周浜、廟頭村、雅家浜、山家埭、楊家橋、金家扇、喇叭塘、河泥浜等9個。1992年,全村320戶,995人。有耕地2330.5畝,其中水田2004.7畝,旱地325.8畝,專業桑地186畝。清末及民國期間,兵荒馬亂,金魚橋村區荒田較多,外來移民紛紛落戶於此。到50年代,江蘇建湖、鹽城的移民占50%以上;紹興移民占10%,世居農民不到40%。村委會駐地金魚橋,1949年前只有21戶,僅有一座破舊關帝廟,沒有商店。現設村辦公室、衛生室、國小,三、四層樓房的廠房拔地而起,友誼皮件廠等8家企業都集中於此,村中還設有茶店、飯店等5家商店,居住著52戶村民,嘉塍公路在此設有車站。這古老的村莊正逐漸形成新興農村集鎮。
艱苦創業
金魚橋村人世代務農,以種植水稻為主,1979年以來,以村黨支部為核心的領導班子,齊心抓經濟,艱苦創業,使該村以顯著的經濟實力及精神文明建設而名聞全區。村黨支部書記卜增良從60年代起任村幹部,1971年任支部書記至今,幾十年勤勤懇懇,為村經濟發展和提高村民生活,竭盡全力。他和支部委員徐福生、張田如、鄒金米,支部委員、村委會主任貢泉根,村委會委員吳明華、毛根妹,形成一個堅強的核心,成為金魚橋人致富的領頭雁。金魚橋村現是一個以生產外銷皮制服裝工業為主體,以工促農,農工商全面發展的行政村。1992年全村總收入1358.2萬元,其中工業收入1183.1萬元;農業收入139.3萬元,商業收入35.8萬元。為區級文明單位,被中共嘉興市城區區委、區人民政府授予明星村稱號。1979年,村黨支部在實踐中認識到,要使全村富裕起來,必須走發展村辦企業的道路。創辦了隊辦企業嘉北金魚橋五金廠。當時辦廠沒有資金,支部書記卜增良等人四處借款,僅借到3000元,在一間破房子中,靠13把榔頭生產出箱包搭扣,邁出艱難的第一步。當時公路沒有通,交通主要靠搖船、走路,卜增良等村幹部不僅自己要動手做,還要外出聯繫業務,多少次白天在工廠,夜晚跑業務,還要操心全村生產。有一次夜晚談好項目回村途中,卜增良不慎跌入龍溝,第二天他帶傷堅持上班。榜樣的力量是無聲的命令,在創辦企業的日子裡,村領導班子齊心協力,艱苦創業,幾個月來人消瘦了,企業卻壯大了,1983年五金廠獲利20萬元。之後,村黨支部及時制訂了辦好骨幹企業,帶動全村經濟全面發展的戰略目標。經過市場調查,該村從生產箱包搭扣轉向生產軟包、軟箱,新辦民政裝潢皮件廠,當年產值200多萬元,利潤20多萬元。1988年又將新建的村辦公樓讓出,投資40多萬元,新辦以出口皮制服裝為主的友誼皮件廠,實現當年辦廠,當年產品出口。幾年來陸續辦起7家企業。1993年,金魚橋村又投資100萬元新建康佳印染廠。
村領導和企業廠長為提高產品質量,專門到外地引進技術人員,派出工人到外地培訓,內部建立崗位責任制,成立嚴格的質檢制度,使友誼皮件廠生產的鵬飛牌軟箱系列、鵬靈牌皮衣系列款式新穎、質量上乘,多次在省市獲獎,產品供不應求。該廠平均每年設計近十隻新產品打入市場,1993年生產的羊皮襯衫、水貂皮大衣、羊皮大衣、風衣成為歐美市場的搶手貨。1989年產值523萬元,出口總額380萬元;1992年出口總額1050萬元。1993年出口總額將達到2300萬元。友誼皮件廠成為嘉興市城區出口創匯大戶,多次被評為省、市、區出口創匯先進集體。1991年金魚橋村又投資50多萬元新建四層樓新車間,添置120台工業縫紉機,1993年又投入10多萬元購進日本進口軟皮縫紉機,以提高產品質量。
金魚橋村抓工業一是靠村領導團結一致,齊心創業;二是敢於提拔和使用年青骨幹,大膽引進人才。現任友誼皮件廠廠長張順福原是五金廠一名供銷員,被村黨支部委以重任後,不負眾望,使友誼皮件廠迅速發展。張順福已連續三年被中共嘉興市城區區委、區人民政府授予優秀企業家稱號。近兩年來,該村還引進15名技術人才,加強了各企業的技術力量。
金魚橋村在創辦工業的同時,積極興辦商業,1988年村投資20萬元成立軸承五金經營部,1992年升級為軸承五金工具供應公司,1992年銷售額400多萬元,創利20多萬元。村還辦有農副產品經營部等商業企業。在發展集體企業的同時,鼓勵和支持發展個體私營經濟、家庭工業,現有家庭織機38台。該村有60多位油漆、裝潢工自由組合,活躍在嘉興市區千家萬戶,承攬裝潢業務,在全鄉及市區頗有名氣。
農業發展
1949年後,金魚橋村的農業生產年年有突破,特別在村辦工業蓬勃發展後,增加了對農業的投入,穩定了農業生產。金魚橋村人均耕地2.33畝,土地勞動負擔重,加上地勢低洼,特別是位於村西北片1000多畝爛水田,糧食單產不到250公斤,致使全村糧食產量徘徊不前。1973年冬,村黨支部帶領全村農民,苦戰一個月,在後金港與金橋港之間新開一條寬16米、長800米的河道,並新開配套溝渠,河兩頭安裝排澇閘、機埠,把爛水田改造成旱澇保收的豐產田,糧食單產翻一番。金魚橋人大年三十不休息,開河改造爛水田成為當時全鄉、全縣的新聞。1985年以來,村每年補貼農田水利建設3萬多元,排水灌溉費2萬多元。歷年來村投資新建機埠10隻,新築襯砌渠道500米,購置聯合收割機、拖拉機等一大批農業機械,實現了農田機械化。1992年全村產糧1623.5噸,畝產810公斤,油菜籽45噸,蠶繭1.59噸。
金魚橋村在農業規模經營、調整產業結構等農業改革中一直走在前面。1989年土地調整中,在人均耕地4.2畝的2組,村民王文根接包34.6畝,加上原有的承包田共51.23畝,與村委會簽訂5年承包契約,成為全區最大的種糧大戶,已連續3年種糧收入超萬元。1993年王文根又承包加工廠,合股開糧店,實現糧食產銷一條龍。1990年在人均耕地3.8畝的6組,村民吳金木也承包47.3畝,成為連續2年收入超萬元的種糧大戶。
金魚橋村積極推廣"一優二高"農業,先後種植紫香七號、嘉興香米等優良品種,歷年來良種率98%以上。該村還有魚塘50畝,新辟果園、桑園、蔬菜地等開展多種經營。1992年全村生豬飼養量1942頭、羊32頭、家禽1.7萬羽,還種植葡萄、草莓、桃、梨等,牛蛙養殖也在起步。
村強民富
1971年金魚橋村結束了點煤油燈歷史,家家電燈照明,集體用上電動農機。1985年先後投資11.6萬元,成為全區首批實現電力"五線制"的村,家家裝上照明電錶和動力電錶,光拉線用的水泥電桿就更新了200多根。
1980年嘉塍公路通車後,徹底改變了金魚橋村的交通條件,1985年起村先後投資15萬元,歷時數年,鋪設水泥路5.5公里,使全村組組通水泥路。該村農民由於移民多,大多數人住草棚,到70年代初還有70%住草棚,北周浜、金家扇等自然村家家住草棚,如今全村家家住新房,80%住樓房,村民飲水條件亦已大大改善。
自1970年金魚橋村全面實行合作醫療制度至今,現村有衛生室,有鄉村醫生,為村民醫療保健服務;與此同步,村還全面實施喪葬補貼,火化率100%。該村先後2次投資5.8萬元新建改建國小,興辦幼稚園和農民科技夜校,辦有黨員、團員活動室,婦女之家、民兵之家、老年活動室、茶室、文化站、廣播站、卡拉OK室等,每年還組織形式多樣的體育、文娛活動,豐富村民生活。1969年開始,村里家家有廣播喇叭,1989年全村普及電視,現彩電已占40%以上。
隨著全村工農業迅速發展,金魚橋村集體積累越來越雄厚,村民越來越富裕。現村有集體固定資產200多萬元,有廠房5000多平方米,桑塔納轎車、50鈴麵包車各1輛,微型車2輛,卡車2輛。全村農民人均收入1540元,比1983年增加10倍,村民購買汽車、機動船、拖拉機、機車已是普通的事,村民擁有機動船3艘、汽車5輛、三輪卡10輛、機車8輛,電視機、錄音機、腳踏車、電風扇等家用電器已普及,腳踏車戶均近3輛。
浙江名村
村是一個基層單位,也是一個極其重要的研究單位。1964年,毛澤東同志曾經說過:研究現代史,不能不去搞家史和村史。從研究最基層的家史、村史的微觀入手,這是進而研究整個巨觀社會歷史的基礎。無疑,這是很有見地的論斷。從不少村的形成、發展、變化中,可以看到整個社會生活、生產組合、家庭結構在發生變化。素稱"方誌之鄉"的浙江,歷史上修過的村志卻不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