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
里湖村歷史上主要經營農業生產,種植水稻、小麥、油菜和番薯、玉米等雜糧。1949年後,興修水利,發展農副業生產。1955年冬,成立蠡湖高級社。1958年新建一座年發電量為5000千瓦的小水電站,成立以18條竹排組成的運輸隊,興辦2個畜牧場,種桑養蠶,為村級經濟的壯大和村民增加收入。1967年後,里湖村在發展農業的基礎上,繼續興辦副牧業生產,建碾米廠、制麵廠、飼料加工廠、簡易榨油廠和畜牧場及養蠶場。1968年開始劈山整地,種植茶葉130多畝,使集體經濟有了一定的基礎。70年代中期,人多地少的矛盾加劇,當時人們正傳頌著:“無農不穩、無工不富、無商不活”的謠諺。村黨支部決定,解放思想,走出山谷,就地取材,利用剩餘勞動力,發展工副業生產。1972年,由黨支部委員帶隊,組織部分人員外出放養蜂群;1976年抓住當時部分杭州下鄉知識青年與城裡關係密切的機遇,在省市社隊企業管理局的支持下,用村里自合作化以來僅有的3萬多元積累資金及從杭州有關廠家借入的近萬元資金,創辦了首家工業企業--里湖造紙廠,並於同年7月正式投產,當年見效,使村民初步嘗到了搞工業生產的甜頭。1978年後,里湖以造紙廠為龍頭,與杭州紙箱廠、玻璃製品廠和紅衛毛巾廠等單位掛鈎,先後投資數百萬元興辦了紙箱廠、電鍍腳踏車鋼圈廠、茶廠、塑膠廠和絲織廠等企業。1984年各個企業分別實行了集體經濟承包責任制和廠長管理責任制以及企業內部審計制,加強目標管理,嚴格獎賠制度,使企業蒸蒸日上。
隨著改革開放政策的不斷深入,1984年,村黨支部決定在積極壯大集體經濟的同時,只要不與集體經濟項目相衝突,允許並鼓勵發展家庭個體經濟,以加快提高村民的實際經濟收入。鑒於村民對發展個體家庭經濟尚存顧慮的現象,村幹部(現任黨支部書記)孟德仁等帶頭購買絲織機6台,創辦村民股份聯產企業--里湖綢廠,並逐步壯大,至1990年已擁有織機18台,產值達到180萬元,稅利12.6萬元。村幹部一帶頭,村民便紛紛效仿,里湖的股份聯戶絲織廠和家庭絲織廠蜂擁而起。村委會為積極扶持家庭個體經濟,首先採取公辦民助的辦法,投資29.5萬元,新裝540KV共13台變壓器,以解決供電不足的矛盾。村里還專門組織外地師傅進村傳教,村辦的絲織廠擔負“老大哥”的職責,為個體戶的產品供銷及整經、上漿、漂染等提供一條龍的社會化服務,使全村的絲織產品以“上質量、上效益、上規模、上水平”而聞名遐邇。1992年,全村共擁有絲織機221台,有112戶從事紡織生產行業。諸暨、淳安以及江西、安徽外來做工的達550多人。全村17歲以上的村民得到充分就業,就業人員1110人,工業總產值達1443.73萬元,比1980年增長112.7倍,每年遞增48.36%,創稅利67.3萬元。里湖村“集體、個體、聯戶、私營”四輪並轉,徹底改變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傳統農業生產方式。
農業
里湖村的農業生產責任制,於1982年開始聯產到組,1983年推行承包到戶,比周圍鄉村晚一年實行。而完善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卻比周圍鄉村抓得早、抓得緊。里湖的農田是瘦土水尾巴田,且多數又是地下水位高的低產田。因而在農業大包乾中,切實堅持宜統則統,宜分則分的原則,實行分戶承包土地,集體統一供電供水和機耕,儘量做到不把平整好的農田劃碎。村里撥出5.6萬元積累資金和生產組的農具等折價分給村民,作為集體的抵墊資金,扶持村民搞好農業生產。1984年後,村里每年撥出108萬積累資金,按全村1969年至1980年工分,返回給各戶作貼農金,以彌補當時收益低的不足。80年代後期,為加強農業服務,由村經濟合作社設農業綜合服務站向各農戶提供農業技術、農業機械、生產資料、農產品銷售、水利灌溉和農民生活等6項社會服務,基本實現了作物布局、供種、植保、灌溉、機耕"五統一",逐步實現了中央提出的戶為基礎、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幾年來,村先後投資24萬元,新建機井13眼,改建排灌水渠6條,3600米,為奪取農業豐收打下了紮實的基礎。1992年糧食總產達764噸,實現糧食噸糧田的要求。里湖村還根據農業部的要求,與縣供電局一起投資16.4萬元,完成農村標準化用電的線路改造,實現農村工業、農業、生活用電標準化。先後營造林木883畝,其中果木林300畝,使村民走上了以農養工、以工扶農,農、工、副業全面發展的道路。
1992年,工農業總產值達到1651萬元,比1978年38.7萬元,淨增42.7倍,人均收入1807元,比1978年淨增1624元,村級擁有固定資產原值608萬元,流動資金114萬元,比1978年24萬元,淨增30倍。
發展
村級集體經濟的鞏固壯大和聯戶個體私營經濟的迅速發展,使里湖村民的生活上了一個新台階。從1979年開始,村民從幼稚園上學到國小三年級全部實行免費教育;擔任五年以上組幹部和60歲以上老人及離職的村幹部均享有一定的生活補貼費。1984年至1992年,村里投資57.28萬元,新建自來水到戶的供給系統;造國小校舍2所計1000多平方米,擴建場地950平方米;澆灌水泥公路2200米,安裝有線電視等社會公共文化福利事業。村廣播電視普及。彩電擁有量290台,冰櫃130台,分別占總戶數68%和31%;有電話機21部;現有存款超萬元的187戶。近年新建水泥結構住宅的101戶,占總戶數的68%,家產超10萬元的22戶,占總戶數的5%。村民的住宅從50年代的草房,70年代的瓦房,演變為水泥結構的樓房。吃、住、穿的生活標準已開始都市化。里湖村人充分認識加快改造傳統農業、走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道路的重要性、緊迫性、艱巨性。農業農村經濟發展形勢,經濟社會發展的要求和國際農業競爭的挑戰,都要求必須加快改造傳統農業,不失時機地加快農業現代化建設進程。加快構建供給穩定、儲備充足、調控有力、運轉高效的糧食安全保障體系,確保國家糧食安全;要堅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科技創新為手段、質量效益為目標,推進農業結構戰略性調整;要高度重視農產品質量安全,堅持常抓不懈,加快農業標準化體系建設,努力提高監管水平;要大力推進農業科技自主創新,不斷促進農業技術集成化、勞動過程機械化、生產經營信息化。
里湖村連續3年被中共杭州市委、市人民政府評為先進集體。1992年,中共桐廬縣委、縣人民政府確定里湖村為4個“奔小康示範村”之一。
浙江名村
村是一個基層單位,也是一個極其重要的研究單位。1964年,毛澤東同志曾經說過:研究現代史,不能不去搞家史和村史。從研究最基層的家史、村史的微觀入手,這是進而研究整個巨觀社會歷史的基礎。無疑,這是很有見地的論斷。從不少村的形成、發展、變化中,可以看到整個社會生活、生產組合、家庭結構在發生變化。素稱"方誌之鄉"的浙江,歷史上修過的村志卻不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