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東村

昌東村

昌東村位於富陽縣新登鎮東北8公里,緊靠320國道南側,離縣城16公里。境區群山環抱,蒼松翠竹,林茂茶香,空氣新鮮,景色宜人。是交通便利,信息靈捷,經濟繁榮,各業興旺的城郊型村莊。明代嘉靖年間,屬昌東鄉,民國時屬雙清鎮。1950年6月屬東圃鄉,鄉人民政府駐地昌東村馮家和毓秀廟。農業合作化時期,與鄰近的眾圃、上山、萬泉4村聯合建立昌東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1955年東圃鄉建制撤銷,昌東村先後隸屬於軍堰鄉和松溪鄉。1992年屬新登鎮。全村總面積3.72平方公里,轄里蔣、外蔣、繆家、馮家4個自然村。全村330戶、1042人。

基本信息

生態發展

昌東村昌東村
昌東村屬半山區,有山林面積3600畝(占總面積的66%),水田696畝,人均1.6畝。1949年前,水利條件很差,十年九旱,糧食畝產150公斤左右,不少村民無米過年。1949年後,昌東人經過幾十年的艱苦奮鬥,山、水、田實行全面規劃,綜合開發,做到以山育林,以林保水,以水保糧,實現了糧豐林茂。
1950年土地改革後,昌東村民在農業合作化的推動下,大搞農田水利建設,在10多年時間裡,累計投入16萬個勞動積累工和23.5萬元資金,建起12座水庫,總蓄水量達35.7萬立方米。同時開挖3050米灌溉渠道,保證農田灌溉。投入2萬多個勞動日,劈山造林450畝,封山育林1800畝,使全村林木覆蓋率達100%。為了解決保護山林和生活燃料的矛盾,70年代,村領導班子在縣有關部門的支持下,開發生活能源,先後發動農戶建起沼氣池142隻,太陽能熱水器20隻,撥款支持農戶改建柴灶330隻。80年代,幫助村民購買煤氣灶200隻,常年由村統一組織供應液化石油氣800多瓶。每年還用拖拉機為村民運送煤餅6萬多公斤。通過這些措施,每年可節省生活用燒柴24.75萬公斤,有效地保護了山林資源。現在全村有用材林1790畝,林木蓄積量6579立方米,毛竹林1400畝,立竹量257萬公斤,山林資源總值達255.5萬元,年出售木材、毛竹白料青竹等林產品5萬餘元。
昌東村由於多年重視對農田水利和山林的投入,使生態環境得到良性循環。這裡綠樹成蔭,清水常流,建在深山塢里的12座水庫靠3600畝山林的集雨面積,保證水庫常年碧波盈盈,使全村99%的水田大旱80天仍能保豐收。據1992年統計,全村糧食總產量達57.37萬公斤,比50年代初期增加5倍多,比1978年增加51%。全村在人口比50年代初增加一倍半的情況下,保證村民年人均口糧350公斤,每年還向國家投售商品糧11萬公斤。
1989年國家城鄉建設部將昌東村列為生態平衡試點村。1991年聯合國能源和生態環境專家來考察後,表示肯定和讚賞。

茶鄉

昌東村公園一角
昌東村在重視糧、林生產的同時,注意因地制宜發展經濟特產。60年代,先後投入1.9萬個勞動日,在低山緩坡發展42畝板栗,90畝水果和26畝竹園,種植260畝茶葉,成為昌東村一大經濟來源。昌東村的茶葉以上市早、質量好、品種多、經濟價值高而著稱,有"昌東茶鄉"之美稱。全村可生產龍井、旗槍、炒青、烘青等品種的乾茶22萬公斤,可得純收入30多萬元,戶均達千元。隨著茶葉生產的發展,近年從清明前新茶上市,在昌東村口320國道的草庵站附近,自發形成了一個茶葉交易市場,每天有幾百人來這裡投售和採購新茶,以茶葉帶動當地商業、飲食等第三產業的發展。
昌東茶農不僅為自己茶園的茶葉自采、自製、自銷,還有幾十個村民發揮多年制茶、評茶的經驗和優勢,到淳安建德桐廬開化臨安溫州以及福建、山東等地經營茶葉購銷業務。1992年全村到外地經營茶葉購銷達7.5萬公斤,經營金額達120多萬元,獲利10多萬元,向國家上交茶葉稅金12萬多元。
1988年,浙江省省長薛駒到昌東視察茶園,曾對昌東的茶葉生產給予很高的評價。

文化教育

昌東村從1945年起有1所國小,至50年代初期,只有1個複式班級,40幾個學生。60年代前,校舍一直是借用土地廟的廂房作教室。1970年起,村里從幹部到民眾都重視智力投資,注重培養人才。1972年後,村里已兩次新建校舍,改善辦學條件。1988年村里集資23萬元新建一幢540平方米的教學大樓和180平方米的師生宿舍;村民投放義務工2萬多個,將一塊山坡地平整成為2300多平方米的操場。現在的學校已成為教學和生活設施配套齊全的昌東完全國小,有8個班級,111名教師,270名學生和34名幼兒,實現了學齡兒童入學率、學生鞏固率、合格率和幼兒學前教育4個100%。昌東村尊師重教蔚然成風,取得顯著成效,村民的文化水平大有提高。1978年,國家恢復聯考制度以來,全村考入大專院校18人,中專25人,在一個家庭中,兩名以上學生考入大中專學校的有6戶。村里培育的人才有的已成為科研、醫藥、教育和經濟建設戰線的骨幹。

建設成果

2007年,昌東村所取得的成績是有目共睹的,全村主幹道全部硬化,主幹道兩旁基本實現亮化,方便村民出行;投資18.5萬元建設毛塢里水庫自來水工程,解決了村民的飲水問題;投資15萬元新建葉塢壠水庫渠道,加強了村里防汛抗洪能力;投資11萬元在繆家做溪堤、擴橋、景觀塘整治及水溝修建,同時對王家大塘和余家塢大塘砌石護岸,改善村民的洗滌用水質量,改善了村容村貌;投資226萬元進行百畝糧田低產畈改造,改善了農業灌溉用水,提高了糧食產量。原萬泉村圍繞“百千工程”重點整治村項目,投資12萬元對村內赤膊房55幢,總計20000平方米進行粉刷;投資2萬多元在余家塢實施空心村整治,總計拆除了8間350平方米的破爛平房;使村容村貌煥然一新,得到全面改觀,而且改善了村民的洗滌用水質量,解決了村裡的消防用水,方便了村民出行。

古村新貌

昌東村公園一角
80年代,農村改革逐步深入,昌東村農業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和村級統一經營的雙層經營體制逐步完善。村里為提高田間作業機械化程度,集體投入資金5萬元,架設6500米農用電力線路,把電力送到7個大坂和4支山壠。組織村民投放1.6萬工,修築6500米田間機耕路,每到農忙時節,全村有19台拖拉機為各家農戶機耕、送肥、運糧,全村機耕面積達到99%。糧食脫粒全部實現電動機械化。
隨著農業聯產承包責任制和農業機械化水平的提高,農村有較多的剩餘勞力轉入工業和第三產業,世代以務農為本的農民進入經商辦廠行列。至1992年底,村里已創辦澱粉廠、紅磚廠、服裝廠、織布廠和精製茶廠等6家村辦企業,有固定資產217萬元。另有戶辦企業5家。全村企業職工250人,廠房建築面積4447平方米,年創產值655萬元,創稅利68萬元。
在生產發展的基礎上,村民經濟收入明顯提高,1992年底人均1082元,為1978年252元的4倍,是解放初期的11倍。加強村鎮建設,在村統一規劃下,由村民投工修建村內道路5940米,架橋13座。現在各個自然村之間,都可通行汽車,與320國道相接。村民新建住房142幢,計28000平方米,有44%的農戶喬遷新居,人均住房已達30平方米。全村集資8萬多元使每家農戶飲用無污染的自來水。村民有了電視機電冰櫃機車。13家農戶還安裝了電話機。
昌東村在1989年至1991年連續3年被評為縣級文明單位和雙文明村。

浙江名村

村是一個基層單位,也是一個極其重要的研究單位。1964年,毛澤東同志曾經說過:研究現代史,不能不去搞家史和村史。從研究最基層的家史、村史的微觀入手,這是進而研究整個巨觀社會歷史的基礎。無疑,這是很有見地的論斷。從不少村的形成、發展、變化中,可以看到整個社會生活、生產組合、家庭結構在發生變化。素稱"方誌之鄉"的浙江,歷史上修過的村志卻不多。
文昌村
村坑村
里商村
隱將村
三合村
大章村
中沙村
中秋村
龍門村
四聯村
民強村
場口村
昌東村
口村
峴口村
何雲村
南四村
城東村
城西村
望仙村
蔣家村
石門堂村
西湖村
里葉村
嶺後村
桐子源村
乾潭村
梅塘村
新安江村
新葉村
馬溪村
宮裡村
仇嶺塢村
孫家村
里湖村
城關村
深澳村
橫山村
梅蓉村
東恩村
尖山下村
杜家村
航民村
浦聯村
犁頭金村
湖山村
湘湖村
建設村
歡潭村
老虎洞村
龍虎村
鳳凰村
山一村
民豐村
向陽村
吳王村
金星村
姚家埭村
張堰村
唐公村
梧桐村
聯盟村
超山村
東河村
楊家村
相士地村
青雲村
黃賢村
舒前村
滕頭村
力洋村
長街村
瓦窯山村
西店村
南門村
峽山村
前童村
橋頭胡村
冠莊
黃壇楊村
梅林村
大徐村
東陳村
北門村
牆頭村
爵溪農村
爵溪漁村
上李家村
邱二村
三官村
上張村
小溪口村
馬家村
井村
五鶴村
長潭村
雙一村
古城村
石龍村
田垓村
老石坎村
西畝村
阮村
杭垓村
羅村
統里村
曉墅村
高二村
梅溪村
鄣吳村
鶴鹿溪村
長潮村
父子嶺村
月明村
牛步墩村
白米村
白峴村
白溪村
西峰壩村
訪賢村
沈灣村
青草塢村
香山村
俞家盪村
前途村
高家墩村
新莊村
雉城村
水產村
火星村
士林村
東衡村
北代舍村
楊墩村
陸家灣村
鍾管村
湖墩村
新豐村
新塘村
北港村
陳板橋村
輯里村
新華村
黃龍兜村
朝陽村
鎮西村
漾東村
小梅村
大利村
馬塔塘村
西滸村
南鹿村
陶莊村
古竇涇村
金魚橋村
馬厙村
中華村
楊溪村
新橋村
豐盪村
陳匠村
五豐村
東田村
東浜頭村
石山頭村
范家橋村
河山村
桃園村
羔羊村
越豐村
灣里村
翔厚村
黎明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