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相傳唐時舒氏先祖自河北高陽遷居於此,屬廣平鄉。宋景德三年(1006)至清末屬奉化鄉。民國時期屬進化鄉。50年代屬舒家鄉,為鄉人民政府駐地。
1961年,與舒家後房地段分別建成舒前、舒後生產大隊。1983年改建行政村。
1992年5月劃入大橋鎮。有489戶,1498人。面積1.5平方公里。耕地1754畝,人均1.17畝。昔為舒姓家族聚居之地,姓氏單一,至今已有70餘姓,但舒姓仍占70%以上。新河(門前河)流貫,溝渠交錯,灌溉稱便,向為水稻種植區。
1986年起村辦企業發展,尤其是1990~1992年間,各項經濟指標年年翻番。1992年,總產值突破1500萬元,上繳國家稅金99萬元,利潤50.8萬元,村級收入120萬元。
文化底蘊
宋代,舒氏家族名儒輩出。南宋理學家舒2m(1136~1198),字元質,號廣平先生,諡文靖,早年入太學,後受學朱熹、呂祖謙,復師陸九淵。納兩家學說,融會兼貫。與慈谿楊簡、鄞縣袁燮、鎮海沈煥同為四明學派代表,世稱“四明四先生”。
乾道八年(1172)中進士,官至宜州通判。任徽州教授時,啟迪後進,業績昭著,徽人立祠於學宮以志。又於家鄉設廣平書塾(後改廣平書院),故儒學之風昌盛。丞相留正稱其為“天下第一教官”。著有《詩學發微》、《詩禮講解》和《廣平類稿》等。嘉定初,朝廷革文弊,選先輩程文以范後學,舒?文章以“厚重結實,以為世鵠”冠於編首。
舒?祖父卞,字彥循,宣和六年(1124)進士,有文武才略,建炎間抗金有功。岳飛聞其名,招至幕下,參與謀劃。父黻,字德觀,紹興三十年(1160)進士,官至承議郎,與兄黼俱以文章德行見重於時,2m?兄琬、球、琥及從兄弟琮、?皆進士出身。
子孫輩中進士者19人,津、滸、浹、洽和淮(鄉貢)號稱“舒氏五龍”,為世所重。其中舒津,南宋景定三年(1262)進士,授太學博士,著有《尚書解》、《春秋集注》、《十七史綱目》,元至元年間參修《奉化縣誌》。明永樂年間,舒孟完參纂《永樂大典》。據舊志記載,舒氏家族僅宋代中進士者就達44人。故民間有“舒半朝”之說。
明正德年間,知縣陶麟為舒氏先世科第建集賢坊於村道青牆弄口,匾額正面鐫“大宋名賢第”,旁刊歷朝進士名錄;背面書刻“集賢鄉”。相傳官吏過此,文官下轎,武官下馬。距坊東西各百步,舊有上馬墩、下馬墩。
天啟年間,知縣胡夢泰捐建舒文靖公祠於縣城縣學東。
經濟發展
村民向以農耕為本,本世紀60年代辦村磚瓦廠,70年代辦村五金廠。兩廠規模小,產值低,1983年產值僅5萬元,村級收入不到3000元,人均收入567元。
1984年,黨支部及村委會決定調整發展戰略,辦好原有企業,興辦新的企業,以改變落後面貌。黨支部書記舒海良為發展村辦企業奔波操勞。到1988年底,有各種企業13家,年產值153萬元,初步改變窮困面貌。
此後數年中,從外地引進中高級工程技術人員、經營人員15人,其中5人任廠長,又培養了一批技術骨幹和財會人員;在上海等一些大中城市建立業務、信息網點,先後引進、開發生產項目10餘個。至1990年,工業產值增至320餘萬元,村級收入7.5萬元,開始形成以村辦企業為支柱,農工商一體的綜合性經濟。1991年,企業增至22家,工業產值654萬元,其中8家村辦企業產值422萬元,固定資產283萬元;企業上繳村46.34萬元,上繳國家稅金27.89萬元。各項經濟指標平均比上年翻一番有餘。1992年,已擁有機械、電器、五金、橡膠、塑膠、建材、木器、銅材等集體企業、公司13家,其中舒前實業公司和投資177萬元的銅帶廠為當年新辦;私營、個體企業13家;從業人員700餘人,新建廠房面積5000平方米。年產值增至1530萬元,銷售額1350萬元,利潤50.8萬元,村級收入120萬元。
主要企業
奉化時鐘廠,建於1991年,建廠投資100萬元,與上海中國鍾廠聯營,主產"555"牌機械鬧鐘,月生產能力2~3萬隻。1992年投入技改資金115萬元,擴大生產規模,提高技術質量,當年產品全部進入國際市場,創產值290.08萬元,銷售額159.92萬元,利潤43.4萬元。
奉化銅帶廠,1992年9月與上海家電公司合資興建,總投資177萬元,主產磷青銅系列銅帶。是年9~12月,產值218.92萬元,銷售額208萬元,利潤4.12萬元。
東郊工業城,1992年10月籌建,占地150畝,總投資1000萬元,與大橋鎮人民政府合辦,已引進項目18個。正破土興建。
新農村建設
農業建設
舒前村為奉化市產糧區之一。以前由於地勢較低,農田常遭淹沒,收成無保障。五六十年代加強水利基本建設,疏浚河道,修築灌溉渠道,平整花園畈土地等,生產條件逐步改善。1970年糧食總產782噸,農業總產值67萬元;1978年分別為933噸、82萬元,1983年分別增至1177噸、99萬元。近年隨著村辦企業發展,集體經濟壯大,對農業投入相應增加,1988~1992年累計投入26萬元,開挖溝渠1萬米,建抽水機站9個,置農用變壓器7隻,拖拉機增至18台。村成立機耕隊、開溝隊,實施統一開渠挖溝,統一排灌,統一植保。村民還發展養魚,種植葡萄、蔬菜等多種經營。1991年糧食畝產850公斤,總產1478噸,農業總產值103萬元。1992年秋遭受嚴重洪災,糧食總產量、農業總產值有所減少,但由於村辦企業發展,是年集體固定資產總值增至190萬元,比1991年增長227.6%;人均收入1216元,比1991年增長23.3%。
基礎設施和公用事業
基礎設施和公用事業也趨完善。1985年鋪設自來水管道,改善村民飲用水。1991~1992年投資24萬元,拓建村中心錦虹橋,改原9(石)板3梁為水泥平板橋,村西造同型新橋,均闊4米,橫跨門前河連線居民生活區和工業區。兩端各澆闊8米水泥路,分別長400米、300米。昔日狹窄的泥石路已為寬闊水泥路代替。投資8萬元改造照明線路。新建、改建公廁5座。配衛生保潔員3人,及時清理4條幹道及公廁,保持環境潔淨。村中心新建菜市場,村西新辟工業區和居民生活區,共占地面積4500平方米,已建二層村民私房550餘間,建築面積1.8萬平方米。兩幢五層專家住宅樓(20套)正在建造,建築面積1600平方米。
教育和福利事業
教育和福利事業發展。50年代初有鄉中心國小,供本村和附近數村的兒童就讀。1979年國小附設國中,1990年遷至鄰村,僑胞捐資新建教學樓。現有國小學生270人,教師14人。在大中專院校就讀8人,歷屆畢業生15人。建老年協會,設活動室。1992年起,建立養老金和獎學金制度。為全村住戶集體保險,年付保險金6000元,95%的戶安裝有線廣播,100餘戶使用閉路電視。
浙江名村
村是一個基層單位,也是一個極其重要的研究單位。1964年,毛澤東同志曾經說過:研究現代史,不能不去搞家史和村史。從研究最基層的家史、村史的微觀入手,這是進而研究整個巨觀社會歷史的基礎。無疑,這是很有見地的論斷。從不少村的形成、發展、變化中,可以看到整個社會生活、生產組合、家庭結構在發生變化。素稱"方誌之鄉"的浙江,歷史上修過的村志卻不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