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莊簡介
古竇涇村位於嘉興市城區東北8公里,與嘉興郊區和嘉善縣交界處。原名張村。明末清初,據傳有一位竇姓將軍戰敗後在此休整,適逢乾旱,禾苗枯焦,竇將軍臨行留數兵,與當地百姓拓涇挖河、引水抗旱、幫耕助耘,後代興旺,為念竇將軍恩典,故更名為古竇涇。由古竇涇、姜家埭、染店浜、扎網浜、黃家、莊浜6個自然村組成,村委會駐地古竇涇。屬嘉興市城區塘匯鄉。1992年,全村426戶,1445人。全村總面積5.4平方公里,共有37個村民小組,分布17個自然村,總人口3518人,總戶數1103戶,耕地面積5584畝,其中水田面積4600畝。2004年全村工農業總產值1.06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6368元,村級集體可支配資金94.7萬元,人均269元。全村現有私營農業企業3家,私營工業企業8家,外資企業1家,家庭織機275台,其中無梭機34台。全村的計畫生育符合率達到100%,農戶衛生廁所改廁率達到93.2%,有線電視安裝率91%,住宅電話裝機率答90%以上。
江南水鄉
50年代初屬塘匯鎮萬山村,後來劃分為新塘鄉萬南、萬北兩個村。是嘉興地區土改試點村。1954年,先後成立裕民、星火、同心、譚家頭、紅星五個初級社。1956年1月併入塘匯鄉,由5個初級社並為萬新高級社。1958年人民公社化時,連同魚池匯合併,成立萬新大隊(又稱萬新耕作區)。1962年,劃分為萬南、萬北、魚池匯3個大隊。1971年再由萬南、萬北合併為向陽大隊。1981年更名為古竇涇大隊,1984年命名為古竇涇村。古竇涇村,地理條件獨特,交通條件優越。90年代新開闢的錢塘公路從境內穿越,連線320國道,水運十分方便,南接滬杭航道,西鄰京杭大運河。村區地形平坦,水網密布,河流縱橫,田連阡陌,村落相望,是典型的“江南水鄉”。有耕地1945畝(其中水田占80%),魚塘100畝。
古竇涇村是嘉興的產糧區之一,常年種植大小麥、早稻、晚稻,主產優質大米,年產糧食1350噸左右。近年來,年年畝產超“噸糧”,向國家和市場提供商品糧40萬公斤。經濟作物有油菜籽、雪裡蕻菜等。這個村的副業生產也有一定的規模,1992年副業收入占農業產值的65.3%。全村飼養母豬存欄數,穩定在650頭左右,具有全國著稱的“嘉興黑豬”所產的“長白苗豬”,遠銷上海、江西、福建等地。集體漁場年產商品魚達千餘擔,是一個名副其實的“魚米之村”。
古竇涇村自1982年以來,工業從無到有,逐年擴大規模,到1992年全村經濟總收入達2560萬元,其中工業產值2200萬元,占86%,成為村的經濟支柱。
經濟發展
80年代以來,古竇涇村的經濟發展,關鍵在於村人選擇了走外向型經濟的路子。1985年,村辦的兩個小廠,陷於倒閉邊緣,村集體經濟薄弱,使許多工作難以深入展開。1985年8月,村黨支部認真總結出村辦企業上不去有三條教訓:一是市場信息不靈,選項不準;二是技術力量單薄,管理人員缺少;三是承包機制不落實,混吃大鍋飯。為此,採取了果斷措施,蔡耐榮出任工藝服裝廠廠長,引進外地人才,尋找業務“靠山”,經過努力,與上海手帕進出口公司搞上了橫向聯繫,工藝服裝廠更名為城區手帕工藝廠,企業枯木逢春,扭虧為盈,頭兩年間接創匯200餘萬元,外向型經濟從此起步。1988年又在上海手帕進出口公司的支持下,開發生產素色包頭巾,產品全部出口中東。到1990年又投資108萬元進行技改,進一步開發了新產品,從此開拓視野,把握時機,積極發展外向型經濟。先後引進大量技術和管理人才,現有教授2名、高工6名、工程師7名、技工5名、中專以上管理人員15名,創辦了屬外向型經濟企業6家,其中合資企業3家。全村擁有固定資產900餘萬元,成為塘匯鄉外向型經濟的龍頭村。
村所辦的外向型企業,在市、區小有名氣;手帕工藝廠是生產素色、繡花、印花阿拉伯包頭巾的老廠,是市、區的重點骨幹企業,技術力量雄厚,產品全部遠銷中東地區;城區工藝織造廠近年開發的浮紋提花包頭巾具有刺繡花紋的風格特徵,被評為省級新產品,打入國際市場後,產品暢銷不衰;榮泰玩具有限公司生產的各類長毛絨動物玩具,深受日本、美國和港台客商的青睞;米克羅醫用生物材料有限公司開發的幾丁質縫合線,填補了國內空白,既造福人類,又為國家節省外匯。連續3年全村出口交貨值超千萬元。1992年,被國家計委、農業部、對外經濟貿易部、中國人民銀行列入“貿工農”聯合出口商品生產基地。
外向型經濟的崛起,使村經濟不斷壯大,不僅1992年農村經濟總收入比1984年的305萬元增長7.4倍,而且使村經濟淨收入達到20餘萬元,比1984年增長15倍之多。從而全村經濟實力不斷增強。1993年春,以鑫泰橡膠實業公司的名義,出資兼併了鄉辦企業--麥芽廠和飼料廠,這樣不但為鄉政府甩掉了多年虧損的包袱,又為自己壯大實力,擴大了地盤。村級經濟的發展,又使村民受益,歷年來共投入以工補農的資金8.3萬元,有力地支援了農業的建設。還解決了全村剩餘勞力的轉移,到1992年底村辦企業共吸收本村勞力221人,直接使農戶增加收入200餘萬元。村公益事業的發展,使古竇涇村初步形成了小康的雛形。村里辦起了學校、醫療保健站,還投資近30萬元,辦起自來水廠,全村戶戶吃上自來水。村里累計投資5.6萬元,使家家戶戶通上了水泥路。已有90%的戶翻建了樓房,人均收入達到1563元,中高檔生活用品進入普通農家。
村經濟合作社新建了占地50餘畝的工業小區,工廠規模不斷擴大,延伸到了塘匯鎮,工藝織造廠生產的浮紋提花包頭巾產量和企業規模,成為全國同行業之最。這個村,商業經濟也十分活躍,以供銷社為龍頭,村辦、個體一起上,集市貿易,農資服務,商業批零,家電修理基礎設施。
基礎設施
古竇涇村為一集鎮,其中的商業用房和部分設施不僅服務於本村,同時還對周邊村莊提供服務,現狀的主要基礎設施比較齊全,有村委辦公樓、國小、幼稚園、駕校、醫療室、農貿市場、垃圾收集點及自來水廠、加工廠等。村委辦公樓位於村域中部,塘楊公路北側的張家頭自然村落內,用地面積約0.5畝,建築面積為400平方米 ;國小位於村部西側用地面積1.2畝,建築面積1200平方米 ;幼稚園為秀洲區二級幼稚園,位於塘楊公路北側,染店浜西面,用地約5畝,建築面積2000平方米;駕校位於村域中部,用地面積10畝,建築面積1500平方米。
醫療室為油車港分院,位於塘楊公路與村內南向主幹道的交叉口,用地面積約0.5畝,建築面積450平方米;農貿市場用地約0.4畝,位於塘楊公路北側,建築面積270平方米;自來水廠位於醫療室西面,建築面積200平方米等項目結成一體,呈現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
生態平衡
古竇涇村依山傍水,風景秀麗,具有江南水鄉的特色。但長期以來,由於未能很好利用自然資源,生產結構單一,農藥使用不合理,致使經濟效益不高,生態環境漸趨惡化。1984年9月,在浙江省環境保護科學研究所的指導、幫助下,根據生態學原理,套用系統工程的方法,進行合理利用資源的規劃,堅持生產與生態環境的同步發展。
開始實行全面封山育林,因地制宜開發人民生活所需的楊梅、桔子、竹子等經濟特產林;建立農業廢棄物多層次利用的生態實驗場,進行雞--豬--沼氣--魚等四級連環試驗,即先將水草和經過發酵消毒處理的雞糞餵豬,豬糞再作沼氣原料,沼氣解決燃料加熱、照明及部分生活能耗,沼水與沼渣又用於果作肥料或養魚,取得良好效果。
農田作物病蟲害綜合防治,作好稻田肥水管理,增施有機肥,增加秸桿還田,實行氮磷鉀配方施肥,開發兩查兩定(查病蟲、查發生動態,定時間、定指標),保護天敵,推行生物防治;調整產業結構,“種植、養殖、加工”模式發展。經過3年多時間,村區面貌變化顯著。全村工農業總產值由1983年的108萬元提高到1988年的855.29萬元,增長7。9倍;人均收入也由1983年的333元提高到1988年的1078元,增長3。2倍;森林覆蓋率由原來的17%提高到30%;沿山建立沼氣池27隻,普及率為80%,一年可代替薪柴1。8萬公斤,除基本解決家庭的生活燃料外,還可補充解決停電時的照明;挖水井100多口,60%的村民用上了自來水;農田農藥的施用量大幅度下降,生態環境明顯改善,全村的經濟發展和生態環境建設進入了良性循環的軌道。1988年6月浙江省人民政府在古竇涇村舉行表彰大會,副省長柴松岳在報告中指出,古竇涇村的變化“標誌著農村經濟正在改革過程中由傳統農業向現代化農業的轉化”。
浙江名村
村是一個基層單位,也是一個極其重要的研究單位。1964年,毛澤東同志曾經說過:研究現代史,不能不去搞家史和村史。從研究最基層的家史、村史的微觀入手,這是進而研究整個巨觀社會歷史的基礎。無疑,這是很有見地的論斷。從不少村的形成、發展、變化中,可以看到整個社會生活、生產組合、家庭結構在發生變化。素稱"方誌之鄉"的浙江,歷史上修過的村志卻不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