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浜頭村

東浜頭村

東浜頭村位於桐鄉縣西北部。由東浜頭、雙園村、畫聖橋、南聖浜、大石橋、張家兜、北木橋、顧家埭、楊樹灣、沈店橋、鐵店村、朱家橋、河北埭13個自然村組成。村委會駐地東浜頭。1949年前分屬五涇鄉、長濠鄉;50年代初為八泉鄉5村;1956年為東浜頭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1958年屬石門人民公社八泉管理區轄;1983年為八泉鄉東浜頭村,1992年屬河山鎮。全村456戶;1952人。

基本信息

簡介

東浜頭村東浜頭村
東浜頭村西距河山鎮人民政府駐地7公里,東與石門鎮接壤。石(門)河(山)公路橫貫全村。水路有沈店橋港,是縣內支線航道,河面寬20米,能通航60噸級船舶。西起含山塘貫通杭申乙線;東迄石門鎮注入大運河。水陸交通便利,宜灌溉。境內河浜交錯,村村環抱,小橋流水,綠蔭交舸,是杭嘉湖平原典型水網地帶。物產有水稻、大麥、小麥、油菜籽、蠶繭、杭白菊、榨菜等,飼養生豬、湖羊和家禽。面積1.55平方公里,耕地2423畝。其中水田1552畝,旱地871畝(含桑地661畝)。著名漫畫家、文學家豐子愷先生的墓地坐落在南聖浜,與石門鎮豐子愷故居緣緣堂對應。

東浜頭村,歷來處於自耕自織農村自然經濟狀態,歷史上無工業企業。據傳舊時鐵店村有沈姓開設鐵鋪,因名鐵店村,但早已蹤跡全無。家家戶戶育蠶繅絲、紡土紗、織土布。民國時期,村民家中十有七八置有手搖紡車和少量木機,農婦勤於機杼,自繅自織,產有綿綢、絲綿、土布等,作禦寒衣著居多,余者出售彌補家常日用。明朝詩人朱逢吉,曾作《石門東莊布坊》詩云“織成片段賽丁娘,入手戔戔不砑光,昨天金陵標信到,客邦都道要東莊”。古時石門鎮鄰近鄉村紡織業享有盛名,時有村婦肩負土布,在石門、五涇等集鎮應市。

抗日戰爭時期,石門鎮淪陷。東浜頭村曾駐有國民黨軍隊62師一個連。屢遭日本侵略軍掃蕩。東浜頭土地荒涼,村民生活貧困。

東浜頭村地勢低洼,十澇九旱,農業生產較落後,1949年糧食畝產僅250市斤左右。1949年後開展農田基本建設。每年冬春,投入50%以上勞動力,興修水利、平整土地、護岸築堤。到70年代末,全村改造低產田900多畝,修築渠道5800米,基本實現排灌機電化。農業機械化程度達75%,農業生產逐年提高。1992年,全村糧食產量達980.1噸,平均畝產797公斤,蠶繭1144擔,油菜籽766擔,杭白菊740擔,榨菜4800擔。

新農村建設

東浜頭村東浜頭村
1976年春,村辦企業開始起步。當時有村民葉秋娥、魏幼珍等6人,將自己家裡的縫紉機搬來,利用村委會舊屋,因陋就簡,集資辦起全村第一家服裝加工店,為村民加工服裝。次年,村民辦教師嵇戰坤,受黨支部委託,始辦石門服裝廠,開始跨出村界。先後為烏鎮服裝廠、杭州興隆服裝廠加工服裝,建立起穩定的定點加工關係,企業有了生機。1983年,產值165萬元,獲利1.9萬元。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化,1989年與杭州興隆服裝廠聯合,又辦了杭州興隆服裝廠桐鄉聯營廠,投入資金25萬元,引進設備、技術,主要生產真絲綢服裝,以自產自銷、經銷為主。是年產值803萬元,獲利35萬元,比1988年分別增長100%和95%。

1991年,與香港同藝製衣有限公司董事長梁國柱合資創辦浙江同藝製衣有限公司,資金400萬元,其中梁國柱投資21.5萬美元,占股金25%。引進130台高速平縫車,400台中速縫紉機,新建占地8000平方米六層樓廠房,並有國際程控電話和傳真等現代通訊系統,有汽車6輛。1992年,生產天蕾牌真絲服裝83.554萬件,產值6738萬元,其中外貿出口6200萬元,實現稅利380萬元。產品銷往歐美日本香港等國家和地區。

東浜頭村以服裝廠為依託,似母雞下蛋辦起了一個個工廠,蓋起了一幢幢廠房。幾年來,先後投入700多萬元,辦起了石門五金標準件廠(中國標準縫紉機集團公司桐鄉零件廠)、石門美多皮件廠、精製杭白菊廠、水泥製品廠、自來水廠和東方絲綢印染廠、東方制線廠,形成服裝生產從絲綢、印染、滌綸線、服裝一條龍生產體系。

工業建設

東浜頭村東浜頭村
1992年,全村工農業總產值7464萬元,創稅利433萬元,其中工業產值7230萬元,占工農業總產值的96.8%,擁有固定資產1200萬元,職工670人。全村平均每戶有1.47人進廠務工。職工年平均收入約5000元,村民人均收入2047元,比1979年增長8倍和9.1倍。1991年被評為桐鄉縣十個標兵支部紅旗村之一,1992年被評為嘉興市先進集體,連續2年評為桐鄉縣創匯大戶,成為桐鄉縣首富村。

80年代,村級工業初具規模,為農業投入創造了物質條件。自1983年始,每年提留農業三項基金,以工補農。1983-1992年的十年中,共投入86萬元。新建機埠一座,改建擴建5座,添置變壓器4台,計150千伏,新辟10處小機埠,修建水閘2座,築水泥渠道3800米,修築石河堤岸1500米,購集體農用機具15件,中型拖拉機1輛。在搞好農業基礎建設的同時,為農業服務的軟體也有所加強。全村基本上實現了排灌、機耕、植保、配藥、農技等系列服務,排解了承包戶的困難。

興辦教育事業。原村里只1所國小,校舍已破舊。1992年,村里撥款15萬元,新建4000平方米教學樓和1334平方米的幼稚園,有國小生112人,幼兒36人。

1991年投資35萬元,建起東浜頭自來水廠,全村家家戶戶用上了自來水。通向各自然村的主要道路,全部改造為水泥路面,總長8500米。幹部、職工實行養老保險金制度,到1992年集體投入保險金16萬元。凡男60周歲、女55周歲的村民,每月可領取60~80元養老金。村民還享受公費醫療,治病可以報銷20~80%的醫藥費。1992年還投入8萬元為全村農戶辦好家庭財產保險。

村民收入逐年增加後,近幾年來興起建房熱。1949年前流傳著“三里坎,麻袋浜,兩頭全是茅屋房”的村貌已不復存在。村民普遍建造二三層的樓房。1979年至今,全村除2戶外,都新建或擴建了樓房。

社會事業

東浜頭村東浜頭村
1999年,東浜頭村與長沙視達公司簽定契約,投資260萬元,建立了鎮有線電視站,開始建立鄉村的有線電視網路系統。2004年,有線電視站投資近70餘萬,2005年投資近80萬元,2006年投資近90萬元。完成了全鎮的光纜傳輸改造,將楊嘉橋、峽山口、雁坪連成一片,電視傳輸信號大為改觀。並與縣有線電視網聯網,頻道增加將近兩倍,達到50個頻道。有線電視線路由最初的4公里發展到現在的150餘公里,用戶也從最初的30戶增加到1350餘戶,覆蓋全鎮41個村,及大豐富了人民民眾的精神文化生活。

東浜頭村一貫堅持“穩定壓倒一切,責任重於泰山”的方針,配齊配強工作班子,建立健全工作機制,制定綜治維穩方案,深入普法,打防結合,做到小糾紛不出村組、大糾紛不出管區、跨村糾紛不出鎮,全鎮治安良好,人們安居樂業。民政堅持“以民為本、為民解困”的工作思路,以落實各項民政政策為重點,建立健全各項工作制度,切實解決好城鄉低保、五保供養、社會福利、優撫優待等弱勢群體問題,依據有關政策和法律規定,不斷提高社會救助水平,充分發揮了民政部門的職能作用。,鎮民政所共救濟貧困戶100戶,發放救濟金額7萬元;災後重建38戶,發放專項資金8.9萬元;大病救助50人,發放救助款7萬元;城鎮低保19戶,月發放金額1萬餘元;五保戶543戶,分散供養496人,集中供養47人。

東浜頭村聯合工會成立於一九九五年,現有會員851人,其中女會員362人,下轄20個工會小組及12個基層工會。在成立工會委員會以後,逐步完善了工會經費審查委員會、女職工委員會及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共青團組織發揮好了黨聯繫青年的橋樑紐帶作用,及時了解、反映和正確引導團員青年的思想,連續五年被評為先進團委。婦聯組織協同各級各部門舉辦了多期婦女培訓班,深入開展了“雙學雙比”活動,以鎮上湧現的大批女種植、養殖及加工大戶為榜樣做了廣泛的宣傳教育,協同職能部門開展了頗有成效的維護婦女兒童權益的法制宣傳活動,並配合公安、司法、上級婦聯組織處理多宗要案,近年來爭取社會各界支持、資助貧困女童100餘名。

綜合發展

東浜頭村東浜頭村紙袋廠
東浜頭村地處水網平原地帶,土地肥沃,堪稱魚米之鄉。但在70年代前,全村340多個勞力全靠經營農業,無一家工商企業,且人多地少,糧食畝產徘徊在700斤左右。直至1979年,還是個吃飯靠借糧、用錢靠貸款的窮村。村民年人均收入僅124元。全村有60多名青年因生活困難,無錢建房而娶不上媳婦。

1978年初,村里辦了紙袋廠,由於經營不善,不到年底即倒閉。1979年,再度籌集資金3000元,在幾間破平房裡創辦只有10名職工的城南前進皮毛製品廠。是年,實現產值1.8萬元,獲利潤7900元。1985年改稱城南皮革工藝廠,年產值為143萬元,利潤實現22萬元。1986年更名蕭山製革廠。1991年,投資500萬元,擴大生產項目,新建廠房6500平方米,引進生產設備50多台套,使裘制、整理、噴塗等形成國內一流的生產流水線,具有年產皮革53.3萬平方米的生產能力,跨入全國製革重點廠行列。1991年起,被命名為蕭山市一級企業。1992年5月,與上海遠東鞋業公司聯辦企業,廠名改為上海遠東鞋業公司蕭山製革聯營廠。爾後,相繼開發出高檔全粒面時裝革、全粒面美術革、高光亮珠光革、雙色軋花革4個新品種,產品暢銷全國各地,並出口美國。是年11月,又與香港豐和投資有限公司合資成立杭州豐和皮革有限公司。總投資144萬美元,其中港方63萬美元。1992年,製革廠年產值達2403萬美元,實現利潤294萬美元。另外,

東浜頭村還辦有鈑金五金廠。該廠系1985年從城南前進農機五金廠分出建為城南鈑金五金廠,1988年與蕭山金屬鈑廠杭州鐵路裝卸機械廠聯建設立蕭山鈑金五金廠。1992年,年產值975萬元,利潤42萬元。

農業生產自1983年起,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隨著工業經濟發展,對農業生產逐年增加投入。80年代以來,全村用於農電設施、農機具購置、貼農、補農達150餘萬元。建有農藥化肥供應站,設種子示範戶,有農機、水利、網箱養魚、山林管理等農業服務員13名,農戶的農用電、機耕、排灌等費用均由村負擔,還免繳農戶各項農業費用,發放售糧補貼。現全村擁有客貨汽車6輛,拖拉機6輛,排灌機埠3座,機耕路3500米,三面光渠道1500米。1992年,糧食總產400噸,其中交售給國家180噸,分別比1985年增長14%與76%;油菜籽2528公斤,生豬飼養503頭,淡水魚5900公斤。

東浜頭村東浜頭村汽車加油站
1992年,東浜頭村成立蕭山金利工貿實業公司;與立新村和浙江省湘湖旅工貿實業公司聯建設立汽車加油站;與香港豐和投資有限公司合作開辦蕭山海鮮酒家,3家企業當年營業收入27.8萬元。是年,有工商企業5家,擁有固定資產原值805萬元,職工340人;農工副總產值2633萬元,實現利潤389萬元,分別是1985年的14倍,12.9倍;其中工業產值2500萬元,實現利潤336萬元,是1985年的12.8倍,12.3倍;村民人均收入2233元,是1985年的2.87倍。

農業布局合理,以種桑養蠶為主要產業,其中桑葉面積2100畝,年飼養量在4000-5000餘張,年產值350-400萬元左右。1900多畝土地平整為一路二溝,橫直如網狀的園田化的農田,達到旱澇保收,生產環境條件較佳的好地方。2005年被臨安市列入蠶桑示範園區。輔之以柑橘、板栗、楊梅、竹筍、茶葉、山核桃、毛竹、生豬等,擁有山地17201畝,木材總積蓄量為53253立方米,現已建有蠶桑、茶葉、楊梅三個專業生產合作社。人均收入9228元。

東頭村村有企業十餘家,規模以上企業達5家,景鑫紙業有限公司被評為臨安市工業企業“三十家小強人”之一。實行農村合作醫療新型制度,初步解決了農民“看病難”。建有子來水供應站,村道路硬化,路燈亮化,建有環衛隊,中心街道商場繁華,村莊交通方便,村容整潔,人際關係和諧,社會安定,是一個青山綠水、土地肥沃、雨量充沛、氣候適宜;是發展農業、工業、商業和人居環境的好地方。在村黨支部、村委會的正確領導下,幹部民眾思想統一,團結一致,同心同德,發揚民族管理,努力拚搏,為建設新農村和構建和諧社會而努力奮鬥。

浙江名村

村是一個基層單位,也是一個極其重要的研究單位。1964年,毛澤東同志曾經說過:研究現代史,不能不去搞家史和村史。從研究最基層的家史、村史的微觀入手,這是進而研究整個巨觀社會歷史的基礎。無疑,這是很有見地的論斷。從不少村的形成、發展、變化中,可以看到整個社會生活、生產組合、家庭結構在發生變化。素稱"方誌之鄉"的浙江,歷史上修過的村志卻不多。
文昌村
村坑村
里商村
隱將村
三合村
大章村
中沙村
中秋村
龍門村
四聯村
民強村
場口村
昌東村
口村
峴口村
何雲村
南四村
城東村
城西村
望仙村
蔣家村
石門堂村
西湖村
里葉村
嶺後村
桐子源村
乾潭村
梅塘村
新安江村
新葉村
馬溪村
宮裡村
仇嶺塢村
孫家村
里湖村
城關村
深澳村
橫山村
梅蓉村
東恩村
尖山下村
杜家村
航民村
浦聯村
犁頭金村
湖山村
湘湖村
建設村
歡潭村
老虎洞村
龍虎村
鳳凰村
山一村
民豐村
向陽村
吳王村
金星村
姚家埭村
張堰村
唐公村
梧桐村
聯盟村
超山村
東河村
楊家村
相士地村
青雲村
黃賢村
舒前村
滕頭村
力洋村
長街村
瓦窯山村
西店村
南門村
峽山村
前童村
橋頭胡村
冠莊
黃壇楊村
梅林村
大徐村
東陳村
北門村
牆頭村
爵溪農村
爵溪漁村
上李家村
邱二村
三官村
上張村
小溪口村
馬家村
井村
五鶴村
長潭村
雙一村
古城村
石龍村
田垓村
老石坎村
西畝村
阮村
杭垓村
羅村
統里村
曉墅村
高二村
梅溪村
鄣吳村
鶴鹿溪村
長潮村
父子嶺村
月明村
牛步墩村
白米村
白峴村
白溪村
西峰壩村
訪賢村
沈灣村
青草塢村
香山村
俞家盪村
前途村
高家墩村
新莊村
雉城村
水產村
火星村
士林村
東衡村
北代舍村
楊墩村
陸家灣村
鍾管村
湖墩村
新豐村
新塘村
北港村
陳板橋村
輯里村
新華村
黃龍兜村
朝陽村
鎮西村
漾東村
小梅村
大利村
馬塔塘村
西滸村
南鹿村
陶莊村
古竇涇村
金魚橋村
馬厙村
中華村
楊溪村
新橋村
豐盪村
陳匠村
五豐村
東田村
東浜頭村
石山頭村
范家橋村
河山村
桃園村
羔羊村
越豐村
灣里村
翔厚村
黎明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