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葉村

新葉村

新葉村位於建德西南大慈岩鎮,距大慈岩風景名勝區6公里,距諸葛八卦村11公里,由330國道可達村里。2000年,它被批准為省級歷史文化保護區。走進新葉,你會發現,這是一個歷史悠久、民風淳樸的古村,是一幅被飛速發展的時代無意間遺落下來的歷史畫卷,是一處令現代人流連的世外桃源。走進新葉村,讓人感覺到現代社會少有的自然和恬靜。新葉村建於南宋嘉定十二年(1219年),由於村子以村後的玉華山為主山,所以新葉村子系被稱為玉華葉氏。據考證,新葉村也是目前國內最大的葉氏聚居村。新葉村地方文化豐富,有“新葉崑曲”、“新葉三月三”兩項浙江省非物質遺產,另有3個項目入選杭州市級非遺名錄、8個項目入選建德市非遺名錄8個。2014年5月,湖南衛視《爸爸去哪兒》第二季第二站在新葉村進行三天兩晚的取景拍攝,姚明等影視明星到訪了新葉村。

基本信息

簡介

新葉村新葉村
新葉村古鎮風貌
新葉村新葉村風景

新葉村位於建德西南大慈岩鎮,距大慈岩風景名勝區6公里,距諸葛八卦村11公里,由330國道可達村里。2000年,它被批准為省級歷史文化保護區。

走進新葉,你會發現,這是一個歷史悠久、民風淳樸的古村,是一幅被飛速發展的時代無意間遺落下來的歷史畫卷,是一處令現代人流連的世外桃源。走進新葉村,讓人感覺到現代社會少有的自然和恬靜。

新葉村建於南宋嘉定十二年(1219年),由於村子以村後的玉華山為主山,所以新葉村子系被稱為玉華葉氏。從玉華葉氏第一代到這裡定居後,歷經宋、元、明、清、民國至今,已有780年歷史。它排斥了干擾,避開了戰亂災禍,一直沒有間斷地保持著血緣的聚落,繁衍成一個巨大的宗族。葉氏後人不願輕易地拆掉祖上留下的房屋,因此,就使得這個村落的格局和古代建築“有規劃,建築質量好,村落發育程度相當高,建築類型多,而且基本上完整地保留了下來”(陳志華《中國鄉土建築研究叢書》)。

據考證,新葉村也是目前國內最大的葉氏聚居村。幾百年來,玉華葉氏家族在這裡建起了大片的住宅,新葉村至今完好地保存著16座古祠堂、古大廳、古塔、古寺和200多幢古民居建築。由於年代久遠,建築類型豐富,被海內外古建築專家譽為“中國明清建築露天博物館”。

新葉村的整個群落建築,以五行九宮布局,包含著我國傳統的天人合一的哲學思想。走進新葉村,就像走進了一個迷宮。村裡的街巷有上百條之多,這些密密麻麻的街巷,寬的近3米,窄的只有80厘米。兩側房子高而封閉,巷子窄而幽深。高大封閉的白粉牆,將一戶戶人家包圍在一個窄小的天井院中,縱橫交錯的街巷將戶與戶、房子與房子連成一個有機、有序的整體,構成一幅體現東方神秘文化的立體圖象。

新葉村的祠堂發育也是非常典型的。它的祠堂數量多,等級層次分明,規格齊全,從而記錄了大量歷史的民俗信息。有序堂是玉華葉氏的總祠,位於村子的北端,它也是新葉村的結構中心。新葉村最早的住宅都建在它的兩側。

到玉華葉氏第八代時,開始分房派建造分祠。這些宗祠就分布在有序堂的左右和後方。西山祠堂是新葉村最早的祠堂,也是玉華葉氏的租廟,建於元代,如今已成為新葉國小的一部分。

崇仁堂是新葉村最高大、最寬敞、最華麗的祠堂,它的規模不但超過了租廟,也超過了總祠。一般的祠堂只有兩進或三進,而崇仁堂則有四進,總進深26米,縱深空間的神秘感非常強烈,這在中國的建築中很少見,足可見崇仁堂在玉華葉氏家族中的地位和重要。

新葉的祠堂除了祭祀祖先外,還有很多方面的功能。它的議事廳,是宗族執行私法權利的地方,是舉行重要禮儀活動的場所,因此,他們為了表現家族的富有,不惜雕樑畫棟。

那些精美絕倫的木雕往往讓人們嘖嘖稱奇,有不少的傳世精品。許多的梁、枋、斗拱等,全部精雕細刻裝飾著人物、靈獸、百鳥、回紋等,布局嚴謹,造型優美。鏤空的人物圖雕,人物面部表情逼真,服飾飄動自然,連人物的眼角、指間處也刻得毫不含糊。木樑上大多刻有戲文,以“百獸圖”居多,還有“九賜言”、“鳳采牡丹”等,栩栩如生。這些木雕裝飾也體現了古人的愛好和追求:如獅子象徵著權利和辟邪,鹿象徵著食君之祿,馬是壯志凌雲,蝙蝠是遍地為福……徜徉在新葉村,你時時會感受到智慧和迷信並存,幽默與風趣同在,現實與願望共織。 新村雖然是一個封閉的宗族社會,但宗族的文化傳統並不封閉。像江南許多宗族世家一樣,新葉村人在創業之初就十分重視子弟讀書,村里開辦有書院、私塾、義學和官學堂。在今天新葉村縱橫交錯的街巷中,許多街巷的路中間是一塊塊大石板連線而成,這是為了讓讀書人足不涉泥,雨不濕靴而專門鋪設的,而且每一條石板路都通向學校,足以可見新葉村人的用心良苦和讀書人在家族中的地位。

在新葉村,有一組建築分外引人注目,這就是立於村口的摶雲塔、文昌閣土地祠。建於明代的摶雲塔,塔身上下無任何雕飾,造型秀麗、端莊。這是一座風水塔,更重要的是,新葉村人又稱之為文風塔,以乞求文運。文風塔建成之後300多年,傾巢同治年間又在它腳邊造了一座文昌閣。文昌閣是文風塔的配套建築,同樣為了乞求文運。後來在北側,緊貼著文昌閣建成一座土地祠。土地祠氣球豐年,文風塔和文昌閣企乞求文運,三者在一起,完整地反映了農業時代葉氏家族耕讀傳家的理想和追求。

走進新葉村,仿佛進入時間隧道,時光倒流了數百年,我們又回到了明代,

回到了清朝。新葉村的古民居建築,從明代的流暢簡潔到清代的富藻繁麗,以至近代的反樸歸真,為我們畫出了一條思想史、審美史和社會史的完整軌跡。新葉村從元末明初開始衰落,整個的歷史過程中都在不同時期構建的房舍中和聚落的規劃中清晰地呈現出來。不同時期的建築風格、雕飾圖案,無不深深地烙上了時代的印記。 在一條條幽巷、一級級青石板中,我們讀到了歲月的變遷和嘆息,但我們也讀懂了新葉人的追求和快樂。這裡不僅有一座座寫滿歷史寫滿滄桑的古建築,這裡更是一方讓人流連的淨土。

就是這么一個看似平凡的村落,卻在當今四處充斥著文化快餐和電子垃圾的文明社會中固執地捍衛著自己的傳統,幾近虔誠地守護著這個擁有三千多人口龐大宗族的精神圖騰,以堅不可摧的家族制度維繫著對傳統文化的尊重和膜拜,成為中國農村宗族制度和民俗文化的一個活註腳。

宗族盛衰

新葉村有序堂

七百八十年,一個龐大宗族的盛衰。

宋寧宗嘉定年間,新葉村始祖葉坤隨南遷的宋皇室從中原來到浙江建德,留下來的葉氏後裔在歷經宋、元、明、清及民國七百餘年的漫長歲月,竟成為繁衍二十九代,人口三千餘人的龐大氏族聚落。在遠離塵囂的山坳里,在那片並不富饒的土地上,頑強地維繫著血脈的傳承和傳統的接力。

新葉村位於建德西南大慈岩鎮,建於南宋嘉定十二年(1219年),由於村子以村後的玉華山為主山,所以新葉村子系被稱為玉華葉氏。從玉華葉氏第一代到這裡定居後,歷經宋、元、明、清、民國至今,已有780多年歷史。新葉村至今完好地保存著16座古祠堂、古大廳、古塔、古寺和200多幢古民居建築。

走進這個國內最大的葉氏聚居村,踏在光可鑑人的青石板路上,七個多世紀漫長的宗族發展史,隨著狹窄潮濕的小巷,高大、斑駁的風火牆,莊嚴、肅穆的宗祠而漸漸清晰起來......兩年里,六赴新葉村採訪,這個看似普通卻極具人文歷史價值的江南村落似乎總有一種神秘的不可抗力,使我樂此不疲。

奠定今天新葉村的總體格局和建築秩序的是始祖葉坤之孫——三世祖東谷公葉克誠(1250—1323)。葉克誠窮其畢生精力,為整個宗族(宋末元初時,葉氏人口已逾50人)村落定下了基本的位置和朝向,還在村外西山崗修建了玉華葉氏的祖廟——西山祠堂,並修建了總祠——“有序堂”。 之後,葉氏族人便以“有序堂”為中心,逐步建起了房宅院落,成為了今天新葉村的雛形。

村里負責編撰、修訂族譜的葉昭標老人是始祖葉坤的第25世孫,屬“崇義派”,筆者數次造訪新葉村,幸得葉老的指點和幫助。據老人介紹,現在的新葉村共有3900多人,從始祖葉坤至今,已傳至第29輩,村子裡輩分最高的是第21輩的葉新棠老人。老人還拿出了平時從不輕易示人的“玉華葉氏宗譜”給我們做參考,該宗譜編寫於60多年前,雖略顯陳舊,但保存依舊完好。據葉昭標老人講,一般來說每隔一個甲子(60年),才會重新編撰族譜。而每一次新的宗譜編撰完成,都要舉行盛大的祭宗譜大典,同時將老的宗譜銷毀。新宗譜將分發給各個支派各自保管。談及今後新葉村的發展,老人頗有感觸:“年青人都出去了,村子的生活條件也好了,只是這祖宗傳下來的宗譜,到下一次編撰和修訂恐怕就無人能主持了!”其實,這也是很多中國現存的古村落所共同面臨的難題:傳統歷史文化的接力,往往在經濟發展的潮水面前不堪一擊。

新葉古民居

新葉村新葉村風情

新葉村的老住宅,明顯地與皖南、贛北的近似。整個群落建築,以五行九宮布局,包含著傳統的天人合一的哲學思想。走進新葉村,就像走進了一個迷宮。村裡的街巷有上百條之多,這些密密麻麻的街巷,寬的近3米,窄的只有80厘米。兩側房子高而封閉,巷子窄而幽深。高高的風火牆把一幢幢房子隔成一個個獨立的院落。縱橫交錯的街巷將戶與戶連成一個有機、有序的整體。最有表現力的部分是山牆。疊落式的山牆不但在正屋的兩端有,在廂房也有。所以村子裡滿眼都是高高低低的山牆,它們使整個村落呈現出熱熱鬧鬧的、層次豐富的、活潑跳動的輪廓線。村落中間有一個半圓形的大池塘,塘邊是全村的中心——宗祠廳堂。本村本族重大的政治活動、祭祀活動和文化活動都在這裡進行。

新葉村的祠堂發育非常典型。它的祠堂數量多,等級層次分明,規格齊全,記錄了大量歷史的民俗信息。有序堂是玉華葉氏的總祠,位於村子的北端,它也是新葉村的結構中心。新葉村最早的住宅都建在它的兩側。到玉華葉氏第八代時,開始分房派建造分祠。這些宗祠就分布在有序堂的左右和後方。西山祠堂是新葉村最早的祠堂,也是玉華葉氏的祖廟,建於元代,如今已成為新葉國小的一部分。崇仁堂是新葉村最高大、最寬敞、最華麗的祠堂,它的規模不但超過了祖廟,也超過了總祠。一般的祠堂只有兩進或三進,而崇仁堂則有四進,總進深26米,縱深空間的神秘感非常強烈,這在中國的建築中很少見,足可見崇仁堂在玉華葉氏家族中的地位和重要。
新葉的祠堂除了祭祀祖先外,還有很多方面的功能。它的議事廳,是宗族執行私法權力的地方,是舉行重要禮儀活動的場所,他們為了表現家族的富有不惜雕樑畫棟。那些精美絕倫的木雕往往讓人們嘖嘖稱奇,有不少的傳世精品。
在明、清兩代,並不富裕的新葉村民還是勒緊褲帶,舉族集資,在村口修建了摶雲塔和文昌閣,以祈求文運昌盛,而命運似乎和村民們開了個玩笑,新葉村的科舉史並不輝煌,僅僅是在清康熙三十年(1691)葉元錫得中辛未科進士,之後便再無建樹。儘管如此,葉氏族人還是津津樂道於科舉和仕途。為鼓勵族中子弟獲取功名,整個葉氏宗族不遺餘力在物質、經濟上、家族地位上給予傾斜。甚至在村里縱橫交錯的窄巷中,專辟幾條平整的青石板路,且每條路都通往學校,為的就是讓讀書人“足不涉泥,雨不濕靴”。用心之良苦,天可憐見!

祖先祭禮

新葉村新葉村古鎮風情

每年的農曆三月三,新葉村都會舉行盛大的祭祖典禮,其在葉氏族人心目中的地位和熱鬧程度都要遠勝於“中秋”、“春節”等傳統節日。祭祀由葉氏宗族現有的五個支派――崇仁派、崇智派、崇德派、崇義派、餘慶派,按天干地支的順序輪流執掌,費用由各支派分攤,錢多者出錢,無錢者出力。(崇仁派、崇智派、崇義派因人口相對較多,故以十年一輪為序,單獨主祭,稱為“大年”)

2005年是宗族中實力最強的崇仁派的“大年”,可謂十年一遇。該派系的1000多子弟每人出資10元,共集資萬餘元,獨立承擔了今年的祭祖大典並擔任主祭。

凌晨六點,新葉村的輪廓在玉華山濃重的霧靄中若隱若現。在密如蛛網般的深巷裡,神秘的銅鑼聲響起,提醒著這個龐大宗族的每一位成員:祭祖大典的序幕已經拉開。

一大群十二、三歲的孩子手持各色旌旗在崇仁派的宗祠“崇仁堂”外的空地上嬉鬧著。一會兒族裡的長輩將要給他們指派重要的“任務”——跟在開道的銅鑼隊之後,舉起旌旗,排成長隊,成為整個祭祀隊伍中最搶眼的部分。

“崇仁堂”里燈火通明,祖先的掛像被放置在最顯眼的位置。長達二十餘米的供桌上擺滿了祭品:麵粉捏制的歷史人物,瓜子拼接的瑞獸、盆景滿滿當當地擺滿了祭台。整個廳堂被擠得水泄不通,族中輩分高的老人可以坐在長凳上慢慢品評、欣賞。而其他輩分較低的族人則繞著祭台輪流觀看。

早上七時正,隨著6對共12隻大銅鑼一起敲出震耳欲聾的聲響,祭祀的隊伍出發了。村民們手持各式“兵器”從“崇仁堂”里魚貫而出,孩子們舞動著旌旗緊隨著銅鑼隊,村里幾個壯小伙兒則一直趕在隊伍之前,放起了震天響的火銃……在繞村一周后,綿延約一公里長的祭祀隊伍走上了田間的小路,他們的目的地是距新葉村一點五公里之外的玉泉寺。作為這方圓幾十里內唯一的寺廟,玉泉寺一直是新葉村人祈福求祥、占卜祭祀的重要場所。

在祭祀的隊伍還未到達之前,就有村民捧著香燭早早地守候在廟門口,大殿里已是人頭攢動,香火極盛。祭祀隊伍在廟門口的小路上一字排開,主祭人和由村民扮演的“八仙”快步走進了大殿,在族中長者維持好大殿內的秩序後,主祭人宣布儀式開始,“八仙”在祭台前圍成一圈,齊聲高唱,其內容不外乎祈求五穀豐登、多子多福云云。之後,頭帶面具,手持“神筆”的“魁星”出場了,沒有任何伴奏,只有難以揣摩的肢體語言。據村民們說,如果被“魁星”的“神筆”點中,則必高中魁元,金榜題名。“魁星”剛下,象徵財運的財神“趙公明”手捧金元寶和官帽登場了。同樣,在無聲的舞蹈中,在完成祭天、祭地、祭祖先的儀式之後,村民從“財神爺”手中接過了象徵財富和官運的金元寶和官帽。整個儀式在“迎三聖”中達到了高潮, 主祭人極其虔誠地將象徵著協天大帝、白山大帝、周宣靈王的三個紅木小雕像請入精雕細刻的神龕內,然後在震天響的鑼鼓和爆竹聲中,浩浩蕩蕩的祭祀隊伍隆重地將“三聖迎回村里,供奉在祠堂內。

祭祀的隊伍回到村中,所到之處,家家戶戶都在門前擺上香燭“迎神”,“崇仁堂”內更是鼓樂喧鬧,村民們帶著自己的祭品擁向祭台,在祖先的掛像前祭拜、祈福。在“崇仁堂”前廳,“八仙”、“魁星”、“財神”依舊按序登場,重複了剛才在玉泉寺的儀式,以示將象徵文運、財運、官運帶回了村內。接下來,便是連續三天近乎狂歡般的社戲、集市,整個新葉村被帶入了祥和而略感神秘的氛圍里……

民俗文化

新葉古村是中國東南部最典型的農耕村落,除“新葉崑曲”、“新葉三月三”兩項浙江省非物質遺產外,另有杭州市級非遺名錄3個,建德市非遺名錄8個。悠久的歷史孕育出新葉村豐富多彩的地方文化,如古色古香的村落營造技藝、綿延百年的新葉崑曲、影響深遠的民俗節慶,還有眾多傳統手工技藝和豐富的傳說典故、信仰崇拜等,新葉村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個性鮮明,頗具地方特色。

新葉崑曲

新葉崑曲即是清末金華崑曲流傳並遺存在浙江省建德市新葉村的一脈,與它的另一脈“宣平崑曲”並存,分布於建德、蘭溪、金華、武義一帶。新葉崑曲是崑劇園裡的一朵奇葩,她帶有些許泥土的氣息,少了些宮廷脂粉氣,有種別樣的芬芳。

文化名村

2009年,新葉崑曲入選浙江省第三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及浙江省非遺十大新發現。

2010年,獲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國家文物局授予第五批“中國歷史文化名村”榮譽稱號。

2012年,新葉古村入選省文化廳、省旅遊局公布第二批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旅遊景區(民俗文化旅遊村)名單。

景點列表

序 號 名 稱 創建年代 位 置
1 西山祠堂 元代 村南面雙溪外西山岡
2 摶雲塔 明隆慶年間 村東南方的水口
3 文昌閣 清同治年間 摶雲塔腳下
4 有序堂 元大德年間 村落結構核心地南塘前
5 崇仁堂 明宣德 村北偏西處半月塘前
6 玉泉寺 宋代 村北面往儒源村1.5公里處
7 雙美堂 清末 有序堂西側約40米
8 鏇慶堂 清初 有序堂西南
9 永錫堂 明代 南塘邊有序堂西側
10 存心堂 明代 村南面偏西
11 雍睦堂 明代 村南面偏北,緊靠公路
12 鼓樓 元代末年 村北面鼓樓岡上
13 翠芳軒 明代 有序堂以東
14 進士第 明代 村東端
15 是亦居 清末 南塘東側
16 種德堂藥店 清初 永錫堂西側
17 葉洪富老宅 明代
18 世美堂 清末 南塘東側
19 柏芳宅 清初 進士第北側
20 素標宅 明代 雙美堂西側
21 良基宅(慶余堂) 清光緒年間 村東北端
22 壽華宅(培桂堂) 清鹹豐八年 席草堂北部
23 土地祠 民國 文昌閣東面

特別提醒

行:自駕車的朋友到杭州後可直接上320國道,到建德後轉入330國道,沿金華蘭溪方向行駛約5公里至檀村鎮(現已改名為大慈岩鎮),即可看到通往新葉村的指示牌,再沿著村道行駛約3公里,就能到村口了。

背包族可在杭州西站乘坐到建德的快客,建德車站有去新葉村的中巴車,班次很多。

住:新葉村屬於尚未開發的古村落,當地沒有旅館或招待所。遊客住在當地農家正好體驗農村生活,但因住宿條件有限,最好自備睡袋。

著名的蘭溪諸葛八卦村離新葉村僅數公里,可順道前往。

浙江名村

村是一個基層單位,也是一個極其重要的研究單位。1964年,毛澤東同志曾經說過:研究現代史,不能不去搞家史和村史。從研究最基層的家史、村史的微觀入手,這是進而研究整個巨觀社會歷史的基礎。無疑,這是很有見地的論斷。從不少村的形成、發展、變化中,可以看到整個社會生活、生產組合、家庭結構在發生變化。素稱"方誌之鄉"的浙江,歷史上修過的村志卻不多。
文昌村
村坑村
里商村
隱將村
三合村
大章村
中沙村
中秋村
龍門村
四聯村
民強村
場口村
昌東村
口村
峴口村
何雲村
南四村
城東村
城西村
望仙村
蔣家村
石門堂村
西湖村
里葉村
嶺後村
桐子源村
乾潭村
梅塘村
新安江村
新葉村
馬溪村
宮裡村
仇嶺塢村
孫家村
里湖村
城關村
深澳村
橫山村
梅蓉村
東恩村
尖山下村
杜家村
航民村
浦聯村
犁頭金村
湖山村
湘湖村
建設村
歡潭村
老虎洞村
龍虎村
鳳凰村
山一村
民豐村
向陽村
吳王村
金星村
姚家埭村
張堰村
唐公村
梧桐村
聯盟村
超山村
東河村
楊家村
相士地村
青雲村
黃賢村
舒前村
滕頭村
力洋村
長街村
瓦窯山村
西店村
南門村
峽山村
前童村
橋頭胡村
冠莊
黃壇楊村
梅林村
大徐村
東陳村
北門村
牆頭村
爵溪農村
爵溪漁村
上李家村
邱二村
三官村
上張村
小溪口村
馬家村
井村
五鶴村
長潭村
雙一村
古城村
石龍村
田垓村
老石坎村
西畝村
阮村
杭垓村
羅村
統里村
曉墅村
高二村
梅溪村
鄣吳村
鶴鹿溪村
長潮村
父子嶺村
月明村
牛步墩村
白米村
白峴村
白溪村
西峰壩村
訪賢村
沈灣村
青草塢村
香山村
俞家盪村
前途村
高家墩村
新莊村
雉城村
水產村
火星村
士林村
東衡村
北代舍村
楊墩村
陸家灣村
鍾管村
湖墩村
新豐村
新塘村
北港村
陳板橋村
輯里村
新華村
黃龍兜村
朝陽村
鎮西村
漾東村
小梅村
大利村
馬塔塘村
西滸村
南鹿村
陶莊村
古竇涇村
金魚橋村
馬厙村
中華村
楊溪村
新橋村
豐盪村
陳匠村
五豐村
東田村
東浜頭村
石山頭村
范家橋村
河山村
桃園村
羔羊村
越豐村
灣里村
翔厚村
黎明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