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名由來
相傳杜家村原有村民大多姓黃,系南宋紹興年間從諸暨遷來定居。村中杜姓尊唐朝杜佑為遠祖,其五世孫杜瑞為唐朝進士,因授史館修撰得罪皇上,辭職住蘇州叔父家,五代十國之亂,杜瑞遷徙黃岩,後居山陰永昌鄉。至北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杜瑞4世孫杜衍(978—1057)中進士,其後15世孫杜有亮於明朝永樂年間(1403—1424)由永昌鄉入贅山棲(今杜家)顏氏家,後繁衍發族,漸成大族,村名亦從此稱杜家,至今已傳20世。村民90%為杜姓,尚有賈、黃、沈、周、李、胡、汪、馬等姓氏。果木之村
杜家村山清水秀,果木蔥蘢,全村4500餘畝林業用地中,果樹面積占50%,疏林面積僅110畝。村民主要經濟來源靠茶果生產,堪稱山林之鄉、果木之村。1949年前,杜家村約有用材林面積500畝、竹林200畝、茶園100畝、果園1000畝,占林業用地的40%。1949年後,被定為山林專業村。人民政府加強對林業、果木生產的領導,大力開展植樹造林運動,並從資金、糧食、肥料等方面給以扶持,山林生產逐年發展。到1957年,全村用材林面積達800畝左右,茶園200畝,果園1500畝。1957年,產水果150噸,茶葉3噸。1964年,建立村級山林專業隊,開始果園連片生產。但栽植密度較低,單產不高。此期,楊梅、青梅、板栗畝栽18~20株,桃李畝栽30株,且多與茶樹等作物相間混生。1980年後,地方財政撥出款項扶助果樹商品基地建設,強調合理密植,布局集中成片。畝栽株樹,青梅增加到40株,楊梅、板栗增加到35株,桃增加到55株。果園面積逐年增加,產量連年上升。1982年,茶園發展到400畝,茶葉產量突破50噸;果園2000畝,年產水果225噸,其中楊梅1200畝,總產200噸。1983年起,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大部分山林作自留山劃給村民,由戶經營,集體僅留500畝山林由村山林隊統管。
80年代開始,加強生產科技,並調整林產品結構。1985年建立"兩梅一桃"為主的果樹良種單株接穗園和良種苗圃;在種植方式上,水果和茶樹均由間用混生改為純作種植;在生產管理上,青梅、楊梅等均推廣四季施肥技術,提高座果率和單果重;1986年,開發楊梅新品種大葉黃;1990年,引進日本水蜜桃早熟品種崗山早生、砂子早生;茶葉品種因炒青滯銷;多轉產旗槍、浙江龍井。同時,積極開發楊梅基地。到1992年,楊梅發展到1855畝,占果園面積的80.7%。是年,在全村4517畝林業用地面積中,有林地達4407畝,從1949年前占林業用地的40%上升到占98%。其中:用材林1500畝(杉木386畝),竹林110畝(部分改為茶園),茶園535畝,果園2300畝(楊梅1855畝、青梅50畝,板栗150畝、桃120畝,柿子55畝,其他70畝)。常年水果總產500噸,其中楊梅400噸;茶葉60噸;木材年採伐量200立方米,毛竹2萬支。在蕭山市林業生產中,杜家村的山林特產,一直位居前列,歷年被評為蕭山市級山林專業先進集體,1984年還被評為杭州市7縣(市)山林專業先進單位。
杜家村農業耕地少。40年代末,全村僅有100餘畝耕地。土改時,從附近夏山埭、傳芳村劃給300餘畝土地。1958年調整插花畈,增加到500畝左右。現村民口糧基本自給。另外,由於村民致力于山林生產,村辦工業自1976年起步後發展緩慢。現有五金廠和木箱廠2家企業,規模較小,合計年產值為50餘萬元,利潤4萬元左右。
杜家楊梅
"杜家楊梅"因產地杜家而得名。據《(民國)蕭山縣誌稿》記載,已有1200多年的栽培歷史。因其歷史悠久,品質上乘,採摘精細,風味特佳而備受人們青睞。清代詩人張文瑞曾吟詩頌道:"葉似離支樹石楠,山枝爭似水團甘,蕭山風物都堪愛,一味楊梅壓嶺南。"杜家楊梅,以遲色為當家品種。其樹冠呈半球形,植株高度和冠徑達4~5米,生長勢弱,結果壽命長,果實一般6月底成熟。果色鮮紅,肉齒團,果大核小,汁多味甘,營養豐富,藥用價值高,在爭相鬥艷的蕭山楊梅品種中最負盛名。1986年在遲色品種中,又選育出大葉黃品種,具有葉、果大,果色紫紅,肉齒團,核小,豐產性能好等特點,成熟期較遲色退後2天左右。杜家楊梅一般栽植在山的北坡、山坳和深谷,經濟壽命40~50年,長壽的可達百年以上,單株產量80~100斤,高可達600斤。1960年,粟裕大將在中共浙江省委書記陪同下至杜家村考察,對杜家楊梅讚不絕口。1981年全省果樹種質資源調查會議上,杜家楊梅被評為晚熟優質品種。1985年浙江農業大學舉辦全省楊梅評選會,杜家楊梅名列第一。歷史上,杜家楊梅主銷省內各地。60年代曾有嫁接後的楊梅樹苗出口捷克斯洛伐克。自1979年開始,杜家楊梅每年都有出口,其中1982年出口新加坡10噸。近年採用冷凍方法運銷深圳、香港等地,獲得好評。
經濟發展
杜家村地處交通要道,東面通紹興,西南經臨浦可達諸暨、富陽,西北經所前通蕭山、杭州。一千多年前,這裡曾香客雲集,熱鬧異常。據《天樂志》載:梁大同六年(540)在杜家村北建崇教寺,後屢毀屢建,到北宋治平三年(1066),規模頗具,三進佛殿,占地5畝。據傳,當時寺內有僧100多,足見香火之鼎盛。村南山腰處,宋代還建有龍泉寺,俗稱茅篷,為宋代祖師成佛處,其骸葬於此。內有一泉池,水清洌。可惜近代戰亂頻仍,孫傳芳的軍閥部隊、國民黨浙江保全區憲兵部隊以及日本侵略軍、土匪俞繼鵬團伙等多次在杜家村一帶狂轟濫炸,槍殺騷擾。高大寺廟精華殆盡(崇教寺僅剩後殿,現為村木箱廠),村民生活艱難,雞犬不寧。1949年後,特別是80年代以後,隨著改革開放,村民商品經濟意識增強。憑藉四通八達的地理優勢,自1986年以來,在村口崇教寺遺址前自發形成集市。每年逢春茶上市和水果採摘季節,附近18個鄉村的農民及諸暨、富陽、杭州、紹興、溫州以及上海的客商在這裡匯集,車輛人流,商市興旺,有攤位200餘個,最高日交易額達100萬元以上。現已發展為長年集市,除山林特產外,還有日用百貨、農具及蔬菜魚蝦等。同時,在所前鎮蕭山市茶果市場內設有所前杜家農特產經營部,經理由村長杜奉康擔任。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拆除的龍泉寺,亦於1990年重新修復,現香客眾多。
商品經濟的發展,村民生活得到提高。1992年,全村經濟總收入316萬元,人均收入1630元,分別是1982年的5.3倍與4.7倍。村裡有100多人外出搞茶葉經銷,有12個運輸專業戶,購置運貨汽車2輛、三輪車2輛、運輸拖拉機8輛。有90%的村民新建了三層樓住宅,家家置有電視機。杜家村成為所前鎮的首富村。
浙江名村
村是一個基層單位,也是一個極其重要的研究單位。1964年,毛澤東同志曾經說過:研究現代史,不能不去搞家史和村史。從研究最基層的家史、村史的微觀入手,這是進而研究整個巨觀社會歷史的基礎。無疑,這是很有見地的論斷。從不少村的形成、發展、變化中,可以看到整個社會生活、生產組合、家庭結構在發生變化。素稱"方誌之鄉"的浙江,歷史上修過的村志卻不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