峴山

峴山

襄陽峴山為赤松子洞府道場,俗稱三峴為赤松子洞府道場,包括峴首山(下峴)、紫蓋山(中峴)、萬山(上峴),峰岩直插滔滔漢水,雄據一方。是一座正宗的歷史文化名山。她背靠巍巍大荊山,環抱“鐵打的襄陽”,遙控“紙糊的樊城”,峰岩直插滔滔漢水,雄據一方。大宋淳化年間,京湖制置使李曾伯,奉命率兵與元蒙在此數度爭戰,收復失地後,作襄陽銘道:“壯哉峴,脊南北。翳墉壑,幾陵谷。乾能央,剝斯復。千萬年,屏吾國。”至今摩崖石刻猶存。

基本信息

襄陽峴山

襄陽峴山的歷史

唐代大詩人孟浩然有詩:《與諸子登峴山》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江山留勝跡,我輩復登
峴山
臨。水落魚梁淺,天寒夢澤深。羊公碑尚在,讀罷淚沾巾。歷史上流傳下來關於峴山的詩多不勝數。而實際上,這位來自襄陽鹿門山的孟浩然可以說是古往今來以詩描寫峴山最多的詩人。上面詩中所提到的峴山位於襄陽城西南1公里處(今湖北襄陽市襄城區以南),東臨漢江,與一水相隔的鹿門山形成東西對峙,嚴如扼守在江漢平原北部的兩扇大門。

襄陽峴山的由來

神話傳說
據說伏羲死後葬在襄陽境內。因華胥於雷澤履大人跡而生伏羲,故伏羲死後身體化為形狀類似大人足跡的群山縱貫襄陽南(峴首,中峴諸山),而掌控世界秩序的“規矩”則化為西邊的群山(上峴諸山)。因為山小而險,故稱之為峴山。

史書記載
史引東漢皇甫謐所著《帝王世紀》云:“伏羲葬南郡,在襄陽”。
(唐朝)司馬貞《史記·三皇本紀》云:“按皇甫謐,伏犧葬南郡”。
(南宋)羅泌撰《路史》云:“伏羲……世紀雲葬南郡在襄陽”。
(清代)馬驌撰《繹史》云:“帝王世紀庖犧氏在位一百一十年崩葬南郡”。
(清代)夏力恕《湖廣通志》載:伏羲葬南郡少昊葬長沙舜葬零陵。
乾隆版《欽定四庫全書》中亦有詳細記載。

襄陽峴山的介紹

中國有很多叫峴山的,但唯有襄陽峴山,是一座正宗的歷史文化名山。襄陽峴山為赤松子洞府道場,俗稱“三峴”:包括峴首山(下峴)、紫蓋山(中峴)、萬山(上峴)。她背靠巍巍大荊山,環抱“鐵打的襄陽”,遙控“紙糊的樊城”,峰岩直插滔滔漢水,雄據一方。大宋淳化年間,京湖制置使李曾伯,奉命率兵與元蒙在此數度爭戰,收復失地後,作襄陽銘道:“壯哉峴,脊南北。翳墉壑,幾陵谷。乾能央,剝斯復。千萬年,屏吾國。”至今摩崖石刻猶存。
峴山,到處是名勝,遍身皆古蹟。劉備馬躍檀溪處,風林關射殺孫堅處,羊祜的墮淚碑與杜預的沉潭碑,劉表墓與杜甫墓,張公祠和高陽池,王粲井,蠻王洞等蜿蜓數公里。登臨峴山頂往南看去,楚皇城、張自忠上將抗日殉國處以及古代色情文學鼻祖――宋玉故里歷歷在目。朝東方向,夾魚梁州與山水田園派詩的開創者――孟浩然的隱居地鹿門山隔漢水相望。向北遠眺,襄陽米顛紀念館,古鄧國和關羽水淹七軍遺蹟盡收眼底。注目西去,孔明躬耕地――古隆中煙雨朦朧。峴山腳下的襄陽城和夫人城,是郭靖黃蓉大戰元兵之地。

襄陽峴山的風景

名山名水出名人,當然也出名石。在峴山腰岩上有一塊蒼勁的“峴石”就是極品古石。風皇山出的襄陽石,宋代的“雲林石譜”己有記載。經考證,隨州擂鼓墩曾侯乙墓出土的的編鐘,是峴山的石片磨成的。現在湖北省博物館陳列的編鐘復品,以及演奏發出的美妙楚音,也是峴山之磬聲。三千里漢水,流到這兒被峴山迎頭一擋,拐出了一個大大的急轉彎。峴山美石不斷被衝進漢水,在魚梁州形成了漢水第一大卵石灘,無數的水墨石、火爆石、梨皮石、血石和臘石,像一粒粒珍珠,散落在純潔的白沙中,醉倒了一串串的石痴,吸引了一隊隊的石友。仰望幽幽峴山,伴陪滄滄漢水,醉賞渾渾美石,不亦快哉!不亦樂呼?進了此情此境,石道中的朋友們,你還坐得住嗎?

襄陽峴山的名勝

千年萬山稱上峴,
萬山歷來有上峴之稱,文化之山宗教之山軍事之山.文化之山,“神女弄珠”和“漢江女神”的發源地,有建安七子王粲故居,杜預沉碑處,孟浩然垂釣處,劉關張三義石等眾多的古蹟和遺址;宗教之山,古時山頂有幽蘭寺,今後稱保堤寺,以及僧人取水所用的苦井;軍事之山,楚莊王問鼎中原及宋元萬山之戰就發生在這兒。
中峴紫蓋伏羲跡,
紫蓋山古稱中峴,俗稱琵琶山.解放戰爭時期的襄樊戰役,在這兒進行過激烈的戰鬥.
《帝王世紀》云:“伏羲葬南郡,在襄陽。”據說伏羲隕落之後葬在南郡襄陽峴山的紫蓋山中。世人為了紀念這位遠古的偉大帝王在襄陽的紫蓋山上修建了石頭建的伏羲廟。直到南北朝時香火一直十分興盛。
棲霞嘯月屹峴石,
峴山北部半腰有一蘑菇狀巨石,上刻"峴石"二大字.為市區第三高山,海撥363米.山小而險.唐代杜審言孟浩然李白王維等均留下足跡,有峴石寺羊叔子亭峴石寺峴石洞石刻棲霞洞嘯月亭等眾多名勝古蹟.
峴首羊杜美名傳。
史書稱襄陽有三峴,此山為之首,故又名峴首山.黃祖軍士高射殺孫堅於此山.舊有峴首亭峴山亭.晉羊祜都督荊州諸軍事,駐襄陽。死後,其部屬在峴山祜生前游息之地建碑立廟,每年祭祀。見碑者莫不流淚。杜預因稱此碑為墮淚碑
馬躍檀溪柳子關,
三國志里的注引用相關史料記載,劉備到荊州,劉表待之甚厚。表欲廢長立幼,備勸止之。劉表後妻蔡夫人忌恨備,命弟蔡瑁在襄陽設宴,欲籍機殺備。至期,伊籍暗告備,備急飛身上“的盧”馬奔出襄陽城。至城西檀溪,人馬俱陷入水中,備急呼“的盧”,馬忽從水中涌身而起,一躍三丈,飛上西岸。蔡瑁引軍追至溪邊,備急勒馬往西南而去,乃至南漳訪司馬徽,得聞伏龍,鳳雛之名。
而這段故事檀溪的發源地,就在扁山與尖山之間的一塊平地處.白昀與陳家駒先生多次考察檀溪之源,找到了檀溪泉水"活水窩子"及宋家包庫.扁山是襄陽市區最高山峰,海撥459米,尖山是市區第二高山,海撥371米.扁山舊稱柳子山,過去在扁山與萬山之間還設有柳子關.

真武黃龍山上觀
在傳統習慣中,朝均州武當山者,先要來到襄陽真武山,給真武大帝上表章,算在真武大帝處報了到。有錢財和精力者當繼續去武當山天柱峰朝金頂,錢財精力不足或患病者可就此迴轉,也算實現了朝拜真武大帝的心愿。最南部的黃龍觀山上以前有道觀占地數畝。
劉表採藥百丈南。
舊傳百丈山有麝香獸,劉表派人採藥,遇洞得麝香數斗,如石蓮,馨香芳馥,非人間所有.此山曾發生過宋元之戰.
虎頭山上顯英雄,
虎頭山是市區第四高山,海撥354米,山上有劉備洗筆池,山下有晉太醫王叔和洗藥.是民眾最喜愛登的山峰之一,其中的英雄坡(俗稱二球坡)是市區山中最陡的一條路,引起了登山愛好者征服的欲望.
望楚延慶寺相連。
望楚山就是現在民眾俗稱的華山,舊有為宋孝武帝宅,相傳為帝所生,帝為武陵王時愛其峰秀,改名望楚山.孟浩然曾兩處在詩中提到此山,並寫<<登望楚山最高頂>>.山南有楚岩二大字.
望楚山上過去有延慶寺,並且附近有臥佛寺白馬寺谷隱寺甘泉寺峴石寺龍泉寺等相連,是一個佛家文化集中的地區.
習池源頭白馬泉,
白馬泉在白馬山下。漢習郁引泉水鑿池水養魚,成為中國最早的私家園林習家池。旁有杜甫宅、王粲井。明知府萬振孫《水利議》云:鳳凰山官泉,先年泉水通渠,南流至白馬鋪二十里,灌溉軍民田地百餘傾。白馬山和白馬泉風景優美,自古以來就是遊玩宴飲之地。
浩然故里澗南園。
孟浩然的故里就在今日觀音閣附近,現在還叫孟家園.在詩中,孟浩然稱自己的家園為澗南園,也是因為在白馬泉之南.並且孟浩然22次提到峴首山,10次提到習家池,可見他的老家就在峴山附近.並且在詩中提到北澗和南澗,所謂北澗,就是指現在的南渠(襄水),南澗,就是白馬泉.綜合這幾個因素,只有觀音閣附近具有這些特徵.
蠻王洞內風光險,
蠻王洞又叫王莽洞,因傳說王莽追劉秀的民間故事而得名.洞位於峴山主峰南側,為石灰岩溶洞.內有石刻像三組六尊,宋代題刻三塊,其中嘉泰二年(公元1202年)的一塊,記載了郡太守游襄陽城南諸峰一事,為我市年代較早的石刻之一,具有較高的歷史意義和考古價值.

摩旗山中化石疊
順安上有大量的古生物化石,從化石的門類上看,有三葉蟲、珊瑚蟲、菊螺、貝殼,還有一些頭足類、腕足類生物化石。其中最多是三葉蟲和珊瑚蟲化石。這些化石對於我們研究襄陽的地質和地理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也可以開發成登山和旅遊的景點供遊人參考、探究。
扁山腳下菊花潭。
在扁山與雙背梁子腳下的陳家沖,是錢營村三組和四組.這兒有龍泉井和龍泉寺遺址,有菊花潭,群山環繞,風景優美,孟浩然當年在這兒寫下過<<;疾愈過龍泉寺精舍呈易業二公>>,<<;尋菊花潭主人不遇>>,<<;過故人莊>>,<<;戲題>>;等傳世名篇.目前,市峴山森林公園建設指揮部市規劃局規劃院在白昀和陳家駒先生的建議下,已初步將陳家沖規劃為菊花潭風景區,成為市民健身休閒訪古的新去處

赤松神陂仙人飛
傳說赤松子居住在襄陽大朱山的石室中,能夠在烈火中行走,隨風雨自由上下。有一日遊歷到蔡陽在湖畔小憩,夢到了赤龍卸下角伏身而來,之後不久炎帝少女就慕名來到襄陽,居住在小朱山岩洞中,追隨赤松子修仙。赤松子常在大朱山悟道石上傳道與炎帝少女,並在小朱山煉丹化玉。最終兩人在朱山赤松神陂升仙得道而去。至今大朱山和小朱山還有兩位仙人當年修仙遺蹟。赤松子為雨師,所以襄人為了求雨,在大朱山和小朱山相連的赤松神陂上建了雨師殿祭拜赤松子和赤靈仙子來求雨。
始祖谷中詩像刻
峴山伏羲摩崖石刻雕像,高約70.5米、長約230米,孟浩然石刻雕像,高50米、長約90米。山中碑文詩刻多達上百處。
峴山處處是名勝,遍身皆古蹟,可謂一石一古蹟,一木一景觀。

襄陽峴山十景

作者鄭梅嶺,清人。生平事跡未詳。
峴山十景
靈顯石①
嶙峋不肯小②,孤孑自能奇③。
介性堪今古, 煙霞緊護持。
龍虎岩
心寂自能虛,猙獰空有狀。
風雲任往來,隱臥青苔上。
流霞洞
花垂澗下風,苔鋪崖前路。
危穴掩青霞,人來飛滿樹。
嘯月台
月散千林影,寒邀眾壑潺。
一聲長嘯處,落葉滿空山。
秋 子室
一缽圖澄水④,三間鹹澤廬。
鳥啼人不見, 返照映簾虛。
盤陀坡
石路劈松根, 崎危似鑿。
白去欲送人,陣陣來空壑。
古冰井
岩下泉似鏡,侵人六月寒。
呼童烹野茗,一盞滌冰肝⑤。
滌缽池
持缽獨頻來,一泓煙雨翠⑥。
石鰲不畏人,競聚餐得餌。
鎖鳳橋
山光匝四周,雨過青猶濕。
鶴子戀溪聲,跚跚橋上立。
歸雲嶺
策杖看雲歸,倚崖復小憩⑦。
空濛不踉晴,冷翠沾衣袂⑧。
[注釋]
①靈顯石:即峴石。此石拔地而起,兀立山頂,呈蘑菇狀,高約十米,直徑約四米,上刻有“峴石”二大字。
②嶙峋:形容山石峻峭突兀。
③孤孑:獨特。
④秋 :井壁。圖澄:晉高僧佛圖澄。
⑤野茗:山中野茶。
⑥泓:清水一道或一片叫一泓。
⑦憩:休息。
⑧不踉:象聲詞,形容水石撞擊的聲音。袂:衣袖。
[評箋]
古人到襄陽必游峴山,而今峴山有91%的森林覆蓋率,加之十景均尚有跡可尋,開發其旅遊資源大有可為。
.

湖州峴山

湖州峴山的歷史

在湖州市城南1公里,本名顯山,以唐朝諱改。山名有多種說法,《釋文》“峴者見也,山之首見曰峴,一出定安門(舊湖州城南門)。即見此山,故名。”《西吳里語》說:“山傍郡城若襄陽大觀,故名。”原來湖北襄陽也有一座峴山,因晉代賢臣羊枯常登此山,故名聲甚隆。宋代蘇軾作《登峴山詩》云:“苕水如漢水,粼粼鴨頭青,吳興勝襄陽,萬瓦浮青冥”,意思是吳興的峴山可與襄陽峴山媲美。

湖州峴山的古蹟介紹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湖城南郊的峴山就是這樣一座小小的“名山”。湖州城是一座“交流四水抱城斜,散作千溪遍萬家。”被稱為“水晶宮”的城池,出定安門(南門)不遠,地勢突兀拔高,隆起為山,即為峴山。往北,山勢更高,直至雲峰—道場山;向東,峴山漾碧波蕩漾(故峴山漾又名碧浪湖,後碧浪湖名日隆);與山上都寶塔、湖中浮玉塔遙遙相望。現今,主峰立有元代大家—趙孟頫題額的“雄跨亭”,南麓建有辛亥革命先烈—陳其美(陳英士)墓,側峰的革命先烈紀念碑高聳入雲。紀念碑往東,還有一處非常重要的歷史遺蹟,那就是—窪樽亭。今亭已毀滅,窪樽尚在,“窪樽亭”碑殘存。
山上有一塊不規則長方形巨石長約2米,寬約1.5米,中間凹陷,是一件“鬼斧神工”的古代酒器—石樽,志載“可貯酒五斗”,因此得名“窪樽”。唐朝開元年間(713—741),唐太宗李世民的曾孫李适之在任湖州別駕時,常攜幕僚和友人登峴山,讓侍者把酒注滿渾然天成的石樽窪陷中,歡飲其間,“恣飲望帝鄉,時有一醉。”天寶初,李适之升任左相,故窪樽又稱“李(左)相石樽”。逐成為文人墨客雅集之地。最為有名的,當推在中國文壇上可以“蘭亭修契”相比美的顏真卿等“登峴山觀李左相石樽聯句”。
唐代大書法家顏真卿(709—785),字清臣,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於大曆七年(772)八月官拜湖州刺史,次年正月到任。顏魯公在德州時始著《韻海鏡源》,就是今天我們字典辭書。在撫州時作了增輯,未能刊削。到了湖州,顏魯公以為天時地利人和。天時是“安史之亂”平定,社會較為穩定;地利是湖州環境優越,物產豐饒,人文薈萃;人和是聖賢名士、文人墨客眾多。逐邀釋法海、皎然和陸羽、李萼等數十名文人筆削舊章,核搜群籍,編纂《韻海鏡源》。唐大曆九年(774)春,洋洋三百六十卷的宏篇巨著,終於在我們湖州編撰完成,為這座歷史文化名城增添了輝煌的一頁。
書成,實現了顏魯公幾十年來的夙願,當喜不自盡。趁著春意盎然,風和日麗,偷得浮生半日閒,邀名士皎然、陸羽、李萼、吳筠、裴循及子侄輩29人,浩浩蕩蕩,逶迤前行,攜酒登臨峴山。如此良辰美景,注酒石樽歡飲,能不引得名人雅客文興大發,聯句賦詩。這就有了由顏魯公作首句,李萼收尾的“登峴山觀李左相石樽聯句”詩。共29聯、58句、290字,刊載於《全唐詩》,摘錄如下。
詩序:因積溜石嵌為樽形,公注酒其中,結宇環飲。
李公登飲處,因石為窪樽(顏真卿)。
人事歲年改,峴山今古存(劉全白)。
榛蕪掩前跡,苔蘚余舊痕(裴 循)。
叔子尚遺德,山公此回軒(張 薦)。
維舟陪高興,感昔情彌敦(吳 筠)。
藹藹賢哲事,依依離別言(強 蒙)。
嶇嶔橫道周,迢遞連山根(范 縉)。
餘烈暖林野,眾芳揖蘭蓀(王 純)。
德輝映岩足,勝實延高原(魏 理)。
遠水明匹練,因晴見吳門(王修甫)。
陪游追盛美,揆德欣討論(顏 峴)。
器有成形用,功資造化元(左輔元)。
流霞方泔淡,別鶴蘧翩翩(劉 茂)。
舊規傾逸賞,新興麗初豚(顏 渾)。
醉後接(四字頭,離字底,念ji)倒,歸時騶騎喧(楊德元)。
遲回向遺蹟,離別益傷魂(韋 介)。
閱事古興屬,送人歸思繁(釋皎然)
懷賢久徂謝,贈遠空攀援(崔 宏)。
入座欽懿躅,高名播乾坤(文仲宣)。
松深引閒步,葛弱供險捫(陸 羽)。
花氣酒中馥,雲華衣上屯(權 器)。
森沈列湖樹,牢落望郊園(陸士修)。
白日半岩岫,清風滿丘樊(裴幼清)。
旌麾間翠幄,簫鼓來朱幡(柳 淡)。
閉路躡雲影,清心澄水源(釋塵外)。
萍連浦中嶼,竹繞山下村(顏 顓)。
景落全溪暗,煙凝半嶺昏(顏 須)。
去日往如復,換年涼代溫(顏 頊)。
登臨繼風騷,義激舊府恩(李 萼)。
郡人李登臨處築四角攢尖頂亭於石樽之上以為紀念。窪樽亭更為峴山這一歷代文人墨客雅集之地增添了一處名勝。元代亭廢;明萬曆二年(1574),湖州推官(司理)張應雷重建;清初,浙西道李之粹手書“窪樽亭”三字石碑,碑高2米,半截已埋入土中。
峴山上原有“高風堂”,祀隱逸諸賢;有“嘉客祠”,祀流寓諸賢;有“逸老堂”,供耆老聚會。清康熙五年(1666),知府吳綺在山上建了“九賢祠”,祀晉太守謝安、王羲之,梁太守柳惲,唐刺史顏真卿、杜牧,宋知州事孫覺、蘇軾、王十朋,明知府陳幼學等九位前賢。小小峴山濃縮了多少湖州歷代風流文雅

道教名山 汝陽峴山

汝陽峴山的地理

峴山,古稱霍陽山,又名鐵頂山。位於玉馬平湖東南,北鄰汝陽恐龍遺址保護區,距河南省汝陽縣城
峴山
15公里,距河南省大虎嶺省級森林公園28公里。海拔1165米。相傳這裡是真武祖師得道升仙之地,故有道教名山之稱。自古與武當山(金頂山)相對應,是豫西地區最大的道教活動聖地。自主峰鐵頂而下建有真武觀、崇天宮、廣行宮等三道宮觀,它們依次排列在一條長達五公里的南北中軸線上。三個建築群,總計有殿閣屋字120餘間,現存塑像30多尊。

汝陽峴山的風景

天公造化,鍾情峴山。山水相依,林泉為伴,是它獨有的自然特色;鐵頂宮、觀,祖師傳說,又為它增添了濃厚的人文氛圍。綜觀峴山諸景,各顯奇象:梳妝雲樓,凌雲摩天;捨身陡崖,壁立百丈;玉皇極頂,橫空出世;過風仙埡,仙風頻吹;飛來乾石,影縮主峰;步橋三孔,巨石迭就;磨針勝跡,鐵梁猶在;王母神泉,汩汩成韻……清人張文德《同諸明經登峴山》詩云:“絕磴人從樹梢行,竦林風送恍鐘聲。多情高士能留客,無事閒僧不到城。遠岫孤雲堪極目,空壇瑤草頗怡情。他年擬踐荷衣約,頂向禪房記姓名。”流連忘返,執意再來的心態躍然紙上。
山水形勝處,自招遊客來。古往今來,帝王名士,朝山覽勝者不乏其人。南宋鄭樵《通志》載:“唐太宗經此,以其危峰獨見,類襄陽之峴山,故名。”宋詩人梅堯臣在任襄城縣令時,曾慕名登臨峴山,留下“梁縣勝襄陽,萬瓦浮青冥”的詩句,一說梁縣峴山風物之美勝過襄陽峴山,二講當時山上的建築規模宏大,且有薄天拿雲之勢。1995年7月16日,在峴山老石壕一泉水坑內,峴山道士在泉清淤時,意外發現一方大型金印,重800克。經中州古籍出版社社長、省周易研究會會長董應周先生考證,認定此印為北魏太祖拓跋矽天興元年七月定都平城初的萬戶侯印,距今已一千六百多年。至於這枚印章如何散落於此,姑且不論,但至少可以說明,從南北朝起,這裡已不是蠻荒之地,很可能就有一條連線魯陽(今魯山)、梁縣(今汝州)、伊闕直至洛陽的翻山古道。

汝陽峴山的歷史

根據有關資料可以推斷,峴山景區人文景觀當是興於東漢,盛於隋唐,穩於明清。中間雖幾經兵火,但基本格局未變。當代文化名人蘆焰先生在他的《登峴山感懷》詩序中稱:“壬申年五月下旬,……游汝陽城南三十里之峴山。……極目環顧,山川林野,大塊錦繡;汝、魯、嵩、伊,近在眼底;三川淮漢,依稀可見。俯仰天地,激盪胸懷,感慨難已。中原興衰,汝、伊滄桑,此峰正是永遠不老之見證人。”先生的這段述評,正是對峴山自然與人文品位的恰切權衡。
峴山是一處避暑的好地方。這裡山高水美,溫差明顯,崇天宮以上暑季氣溫一般不超過28度。山上綠樹成蔭,涼風習習,使人樂而忘返。更讓人陶醉的是玉馬平湖就在它的襟袖之間,這平湖水域面積2100畝,大壩橫臥山間,雄偉壯觀。壩上亭台相映,湖內遊船如梭。蕩舟其中,馭風破浪,確有山重水複,柳暗花明之感。環境清幽,絕無污染,自然、人文互襯,翠峰明湖相映,峴山是回歸自然的理想之地。
目前,汝陽縣對峴山景區正加大開發建設的力度,決心在現有的基礎上不斷提高景區的檔次和服務質量。道教名山——峴山,正以巍巍雄姿,熠熠碧波,柔柔情懷,熱誠歡迎每一位光顧的朋友!

汝陽峴山之木龍馱鍾

峴山北麓,三屯村南,有一座宏偉的古建築群,俗稱南宮,即玄帝宮,今稱廣行宮,也有人叫它澄清官。那是峴山真武祖師的第三道宮觀。
當初,這古老的官觀內,古木競頎,松柏爭秀,蓊蓊鬱郁,遮天蔽日。在大殿的月台旁生長著一株千年國槐,這國槐出類拔萃,獨占鰲頭,蒼勁古樸,濃蔭如蓋。特別是那探向東南的一枝,宛若一條搖頭擺尾的虬龍,大有凌空欲飛之勢;這宮觀的大鐘就懸掛枝上。據傳,大鐘有上千斤重,每當東方欲曉,晨鐘響起,這時遠在數十里外的觀音寺大鐘便會嗡嗡和鳴。隨著東南枝的不斷增長、加粗,久而久之,大鐘的掛柄被包進了樹枝里,竟與國槐渾然一體,堪稱一絕。這就是木龍馱鐘的來歷。因為這景巧號奇,故聞名遐邇,招引八方遊客紛至沓來。
每年農曆二月二十三至二十九,是傳統的峴山廟會,各地前來遊覽觀光及誦經焚金者絡繹不絕。每年從農曆二月二十日開始,這裡便熱鬧起來,到二十七、二十八、二十九三天進入高潮,這便是有名的三屯古剎大會。一時間,東保的“軍牢”、南保的“馬仔”、北保的“吹桿”、三屯的“銅器”、“故事”相繼登場;玩洋片,唱對戲,跑馬賣藝上刀山等大小雜耍也紛紛露面,各界其能,各展其長,成千上萬的民眾為之狂歡,為之陶醉……
解放後,人民政府非常重視對歷史文物的保護工作,使廣行宮的“木龍馱鍾”景觀完好地保存了下來。然而在大躍進時,那口大鐘被丟進了土製的煉鐵爐里。在後來的文化大革命中,廣行宮被列為“四舊”,打、砸、查、抄,連千年古槐也未能倖免,它被“紅衛兵小將”引火焚燒,據說大火、濃煙,順著枝幹中的空洞直往上竄,連連燒了三天三夜。“木龍馱鍾”從此也就不復存在了。
然而那株古槐,雖遭大火焚燒,枝斷樹空,斑痕累累,卻生命不息,抗爭不止。文革結束後,當縷縷春風吹來時,它的枯乾敗枝,靠著殘存的韌皮,奇蹟般又綻出綠芽,抽出枝條,形成綠蔭。這株經磨歷劫,閱盡人世滄桑的古槐,以它飽含活力的軀體,作為歷史的見證,重樹人間。
今天,當鶴髮童顏的老人們在古槐下或聊或弈時,憶古撫今,怎能不引發無限的感慨!想那些善男信女們到這裡燒香、膜拜,無非是為了求平安、保富貴,可真的平安、富貴,只在今天才有。在那戰火連連,動亂頻頻的年代,平安與富貴只能是人們的美好夢幻。
昔日的木龍馱鍾,連同過去的歲月一去不復返了。然而發生在古槐身上和身邊的故事,卻像歷史大鐘的聲音一樣代代流傳,時時鳴響,它告訴人們:創業艱難,守業更難,新時代的主人,萬萬不可懈怠!

汝陽峴山之梳妝雲樓

梳妝雲樓位於峴山主峰的西北方向,是從西路登峴山的必經之處。這座峰巒呈圓柱狀,似一口倒扣的大鐘,大有拔地通天之勢。山腰有台地兩匝,將山分為三層,層與層之間接榫明顯,宛然一座三層樓宇。在它的半腰處有三個橫排成行的大圓孔,有人稱那是仙人築樓時留下的架木眼兒,真是維妙維肖,奇趣天成!在雲樓前有一石柱聳立,高百丈,柱身峭絕,柱頂平坦,無一枝一柯寄生,無一花一草掩飾,雄赳赳,赤裸裸,充滿陽剛而又不染纖塵,這就是傳說中的梳妝檯。一樓一台,相映成趣。樓台前邊,馬蘭河水如帶,夾岸東流。山光水色,美不勝收。
相傳古時候有位皇太子,出家問道,曾在這裡修煉。他披風霜,沐雨露,艱難地打發著寂寞的歲月。每天早起,他手捧馬蘭河水,對著高台梳洗,晚上,又背靠梳妝樓,面朝馬蘭河入眠。後來他定力日深,梳洗廢了,睡眠也沒有了。再後來,他披頭散髮,漸入化境。經冬逾夏,歲歲年年,飛鳥在他頭上築巢,走獸在他身邊撕斗,這一切他都視而不見。天上的王母見太子將成正果,為進一步考驗他,又變一美貌女子前來挑逗。太子勃然大怒,提劍追殺,經跑馬嶺,過劍劈石,再跨一步三孔橋,直追到鐵頂,在東南方捨身崖上一腳踏空,結果脫胎換骨,超升仙界,成了真武祖師。

汝州峴山

汝州峴山的地理

峴山位於河南省汝州市區西南寄料鎮,距河南省汝州市區約50千米處。海拔1165.8米,為汝州眾山之冠。

汝州峴山的風景

遠望峴山,山相連,峰相疊,雲纏霧繞,優雅神秘,植被茂密,蓊鬱蒼翠,山泉奔騰跳躍,“地河”時隱時現,清逸秀麗,美不勝收。從山下往上望,如天上宮闕。在山巔眺望四方,山下小河彎曲,伸向遠方。處處雲蒸霞蔚,煙霧飄渺,山天相連,仿佛置身於雲海霧濤之中。“峴山疊翠”為古代汝州八景之一。元代汝州進士張政題詩讚道:“疊嶂層巒翠色重,白雲散盡顯晴峰。眼前眉黛渾如畫,誰識天機造化工。”唐太宗李世民、女皇武則天、著名詩人杜甫、宋文學家蘇軾等,都曾到峴山遊玩賞光。

峴山鄉

峴山鄉屬湖南省衡陽縣一個鄉鎮。峴山鄉位於衡陽縣南部,距縣城12公里,與西渡鎮、演陂鎮、井頭鎮及衡南縣雞籠鎮毗鄰。境內有峴山寺,又名金龍峰,建於宋度宗鹹淳二年(1266年),過去僧眾綿延,香火不斷,遠近聞名,而今庵寺雖塌,猶有遺蹟。峴山鄉此而得名。1995年4月,原木口鄉、峴山鄉、檀山鄉、碧崖鄉合併為峴山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