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簡介
個體經濟學是研究社會中單個經濟單位的經濟行為,以及相應的經濟變數的單項數值如何決定的經濟學說,亦稱市場經濟學或價格理論。個體經濟學是研究社會中單個經濟單位的經濟行為,以及相應的經濟變數的單項數值如何決定的經濟學說;分析個體經濟單位的經濟行為,在此基礎上,研究現代西方經濟社會的市場機制運行及其在經濟資源配置中的作用,並提出微觀經濟政策以糾正市場失靈;關心社會中的個人和各組織之間的交換過程,它研究的基本問題是資源配置的決定,其基本理論就是通過供求來決定相對價格的理論。所以個體經濟學的主要範圍包括消費者選擇,廠商供給和收入分配。亦稱市場經濟學或價格理論。個體經濟學的中心理論是價格理論。個體經濟學是馬歇爾的均衡價格理論基礎上,吸收美國經濟學家張伯侖和英國經濟學家羅賓遜的壟斷競爭理論以及其他理論後逐步建立起來的。凱恩斯主義的總量經濟學盛行之後,這種著重研究個體經濟行為的傳統理論,就被稱為個體經濟學。個體經濟學與總量經濟學只是研究對象有所分工,兩者的立場、觀點和方法並無根本分歧。兩者均使用均衡分析與邊際分析,在理論體系上,它們相互補充和相互依存,共同構成現代西方經濟學的理論體系。 個體經濟學的一個中心思想是,自由交換往往使資源得到最充分的利用,在這種情況下,資源配置被認為是帕累托(Pareto)有效的。
產生與發展
個體經濟學源自於古典經濟學與新古典主義經濟學,19世紀初的經濟學家大多追求研究所謂“財富的來源”,他們繼而延伸到分析個體的生產方法、生產物品在經濟體系中的分配和個體交換手段的經濟活動,生產、分配和交換就是早期微觀理論的三分法。
個體經濟學基本上是古典經濟學最主要的內容,總量經濟學當時並未被完全發展成完整的一套理論體系。當今在總量經濟學占有重要地位的貨幣問題和國際貿易在古典經濟學被看作是個體經濟學的一部分,19世紀晚期才有學者為此專門著書立說研究早期的貨幣理論,並把貨幣理論分離出個體經濟學,在亞當斯密和李嘉圖及他們同代人的理論中,貨幣政策被概括為個體行為中作討論,例如貨幣如何影響商品價值等。國際貿易在這時期的情況,也被視為是延伸到國家層面形式的一種個體商品交換行為。貨幣理論和國際貿易理論因為涉及交換的特性而被列入個體經濟學討論,但隨著三分法被放棄,這兩者也擺脫了原有框架,而轉為按層面分類的總量經濟學。
個體經濟學的發展,大體上經歷了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17世紀中期到19世紀中期,是早期個體經濟學階段,或者說是個體經濟學的萌芽階段。
第二階段:19世紀晚期到20世紀初葉,是新古典經濟學階段,也是個體經濟學的奠定階段。
第三階段:20世紀30年代到60年代,是個體經濟學的完成階段。
第四階段:20世紀60年代至今,是個體經濟學的進一步發展、擴充和演變階段。 通觀個體經濟學的發展過程與全部理論,始終圍繞著價格這一核心問題進行分析,所以個體經濟學在很多場合又被稱為“價格理論及其套用”。
研究方向
個體經濟學要分析個體經濟單位的經濟行為,以及相應的經濟變數的單項數值如何決定的經濟學說,亦稱市場經濟學或價格理論。在此基礎上,研究現代西方經濟社會的市場機制運行及其在經濟資源配置中的作用,並提出微觀經濟政策以糾正市場失靈。
個體經濟學關心社會中的個人和各組織之間的交換過程,主要範圍包括消費者選擇,廠商進行的供給和收入分配。個體經濟學研究市場中個體的經濟行為,亦即單個家庭、單個廠商和單個市場的經濟行為以及相應的經濟變數數值的決定。它從資源稀缺這個基本概念出發,認為所有個體的行為準則在此設法利用有限的資源取得最大的收穫,並由此來考察個體取得最大收穫的條件。
在商品與勞務市場上,作為消費者的家庭根據各種商品的不同價格進行選擇,設法用有限的收入從所購買的各種商品量中獲得最大的效用或滿足。家庭選擇商品的行動必然會影響商品的價格,市場價格的變動又是廠商確定生產何種商品的信號。廠商是各種商品及勞務的供給者,廠商的目的則在於如何用最小的生產成本,生產出最大的產品量,獲得取最大限度的利潤。廠商的抉擇又將影響到生產要素市場上的各項價格,從而影響到家庭的收入。家庭和廠商的抉擇均通過市場上的 供求關係表現出來,通過價格變動進行協調。因此,個體經濟學的任務就是研究市場機制及其作用,均衡價格的決定,考察市場機制如何 通過調節個體行為取得資源最優配置的條件與途徑。
個體經濟學還考察了市場機制失靈時,政府如何採取干預行為與措施的理論基礎。
研究內容
假設和定義
個體經濟學的第一個基礎假設是:“個人”(individual)是所有經濟分析的基本單位,而“個人”會理性地作決定,作選擇,作取捨。而第二個基礎假設是:每個人都會在有局限的情況下極大化自己的利益。
此外,在個體經濟學的重要理論供應和需求中,經常假設市場是完全競爭的。這意味市場上有很多買方和賣方,及當中無人有能力明顯地影響物品和服務的價格。然而,由於有些個體買家或賣家有能力去影響市價,這個假設在現實並不成立。
市場參進及退出
假設所有公司執行理性的決定,以及會生產到利潤極大化的產出量。
一間公司會賺取利潤當其平均成本低於其產品的帶來的平均利益。經濟利潤相等於平均成本與市價之差乘以產出量。當其經濟利潤為零時,一間公司正在賺取正常利潤。這情況在當平均成本相等於利潤極大化產量下的價格時出現。
若價格訂在平均成本與平均變動成本之間,這樣,公司正處於損失極小化的狀態。若停止經營其損失更大,這間公司應該會繼續生產。透過繼續經營,公司可以減少其變動成本及至少部分固定成本。若繼續生產會損失全部的固定成本,公司會完全停止生產。
若價格低於平均變動成本,公司會倒閉。完全不生產的損失是最少的,因為任何生產都會帶來負回報。而倒閉時,公司損失的只有其固定成本。它要么離開市場,要么留在市場並面臨完全損失的風險。
機會成本
機會成本是所有被放棄的選擇中,價值最高的一項。雖然機會成本難以被量化,其影響在個人層面上十分普遍及真實。事實上,這個概念套用在所有決定,不單止是經濟行為。機會成本的概念是個體經濟學其中一塊基石,因為機會成本是人類作一個行為的代價,而需求定律斷言代價改變,作此行為的傾向(需求量)會與代價的增減成反向。這是經濟學中重要的前提。
機會成本是一個量度做某事的成本的途徑。機會成本同時會包含了次佳選擇的等量金錢價值,而非單單計算一個行為的表面代價。次佳的選擇所帶來的得益是原本選擇的機會成本。一個常見的例子是一個農夫選擇在自己土地上耕作而不租出土地予其鄰居,當中的機會成本就是租出土地所能獲得的潛在得益。在這例子中,農夫可能預其自己耕作會帶來更大利益。類似地,進入大學就讀的機會成本是一個學生投入勞工市場工作所能賺取的工資,而不單止是大學的學費和一切所需的費用。
機會成本不是所有可能選擇的價值總和,而是單一的最佳次選。一個城市在一塊空地上決定建造醫院的可能機會成本是:建造體育館的得益,用作停車場賺得的收入,賣出整幅地的金錢所得,或者任何其他可能用途的利益,以上的其中一項(價值最高者),而非全部的總和。在此帶來的一個問題是如何測定一個選擇的金錢價值並評估機會成本。舉例說,很多時一個決定牽涉到由於科學上的不確定故其金錢價值難以估算的對環境的影響。評價一個人的生命價值與北極石油溢出的經濟影響牽涉了含有道德成份的主觀選擇。
沒有任何事是免費的。美國經濟學家佛利民(MiltonFriedman)的著作《There'snosuchthingasafreelunch》(1975年)成為了金句-世界上是沒有免費午餐的。
套用個體經濟學
套用個體經濟學包括了一系列的專業研究,當中很多利用了其他範疇的方法。套用工作經常用上比基本價格理論,供應和需求稍多的知識。工業機構和測定規則的主題包括了例如一間公司的投入或撤出,改革,商標的角色等議題。法律經濟學在合法政體及其相關效率的選擇和執行上套用個體經濟學。勞動經濟學測量工資,就業,和勞力市場動態。公共財政(所謂的公共經濟學)檢查政府稅收與公共開支及這些政策的經濟效果。
政治經濟學查察政治制度在決定政策後果的經濟角色。健康經濟學研究在醫療制度,包括醫護勞動力的角色和醫療保險問題的機構。研究城市所面的挑戰例如城市延伸,空氣和水污染,交通擠塞,與及產權的都市經濟學套用了個體經濟學在都市地理學和社會學的範疇。
金融經濟學測試主題例如理想的投資組合,資本回報率,計量經濟學對安全回報的分析及法人組織的金融行為。經濟史研究經濟體和經濟制度的發展,利用了經濟學,歷史學,地理學,社會學,心理學和政治科學範疇的方法和技術。
主要理論
新消費理論
傳統的西方個體經濟學對消費者行為的構建,是建立在消費者效用最大化的假定前提下的。而對於消費理論研究的發展,正因源於對這前提假定條件的反思。
顯示偏好理論:由薩繆爾遜率先提出的,後經霍撒克(H·S·Houthakker)、里克特(M·K·Richer)等人的補充逐步成體系。它的產生導源於傳統需求理論的效用不可檢測性。在傳統的微觀需求理論中,消費者實現效用最大化商品組合的選擇行為,只有在消費者效用函式已知且具有良好性質時才易分析。但實際生活中卻並非如此,因為效用或偏好不能被直接觀察、能直接被觀察的只是消費者的選擇行為。如果能找到選擇行為與偏好之間的某種關係,進而言之,如果消費者的“選擇”能顯示“偏好”,那么,需求理論和偏好理論就可建立在可觀察的消費者行為的基礎上,這就為檢驗消費者行為與最大化公理的一致性提供了可能。顯示偏好理論的基本思想正在於此。
風險條件下的選擇問題:在風險大量存在的市場上,如何有效選擇資產症狀組合以迴避風險就變得十分重要,因此,對保險市場、證券市場、期貨契約等問題的研究,就成為微觀經濟理論一個十分活躍的分支。在不確定條件下進行決策,必須考察人們的複雜心態,在這種情況下,出現了觀望理論、遺憾理論及模糊模型。具體到市場中資產症狀組合決策時,出現了風險資產理論(衍生證券)、代理理論、資產組合選擇理論、資本資產定價模型和套利定價理論等。與這一理論相應產生的是闡釋消費者在不同條件下對消費和儲蓄的不同選擇的跨時期選擇理論。動態的跨時期選擇理論在現代經濟學中已有普遍套用。
消費也是家庭生產的理論:新古典個體經濟學中的消費者,現在既是家庭消費者又是家庭生產者,是具有雙重身份的角色。認為,商品的生產和消費(在貝克爾的模型中,有時把孩子看成是消費商品)要耗費時間。時間是一種機會成本,它必須同任何物品之市場價格或制定經濟決策的行為之市場價格計算在一起。正如把孩子撫育成人需要耗費人力資源、資本和時間等投入一樣,任何最終物品或勞務的生產和消費都可以看成是為獲取一種產出而需要耗費的各種投入的組合。個人或家庭把這些投入轉化為產出(包括孩子的成長、舒適的家庭生活、健康的身體、精神的怡悅等等),亦即家庭的生產或消費過程,體現一種生產函式。
像一般生產企業實現生產的最最佳化要考慮生產要素套用的機會成本一樣,實現家庭生產的最最佳化也要考慮各種要素套用的機會成本。這種機會成本可以根據個人的市場工資來計量。
新廠商理論
新古典廠商理論研究的是一種原子式廠商,即把廠商當作一個具有利潤最大化傾向的經濟個體,換言之,把廠商當作一個“黑箱”,一個最小的分析單位,所有的問題都抽象在生產函式之中。但現實與理論相距甚遠,現代企業理論的形成正是對這一假設的反思結果。
企業的性質:這一問題的實質是分析企業存在的理由。最早提出並對其加以解釋的是科斯,科斯從交易成本的分析角度,提出企業的存在是為了減少市場交易的成本,即市場成本的企業內部化。除科斯外,威廉姆森(Williamson,1975)、克來因(Klein,1978)、格羅斯曼和哈特(Grossman,Hart,1986)、Tirole等人分別從資產專用性、不完全契約與縱向一體化等角度,闡釋企業的本質。
最大化模型與委託——代理問題:委託一代理問題導源於對企業經理人員最大化行為的反思與分析。在一個企業中,所有權與經營權的分離是必須研究的問題。在正常情況下,企業經理依據其特定的信息和權能優勢獨享決策權,其行為對企業產生巨大影響。因此,在現代企業中,投資者或委託者與經理或代理者之間存在利益與目標的差異。委託——代理理論正是為解決經理人員對投資者利潤最大化目標的偏離而發展起來的。這一理論的意義在於使企業不再作為最小的經濟分析單位。
內部組織效率與非最大化廠商理論。如何激發員工積極性和創造性,有效組織各種資源使企業有效運轉,是企業形式的核心問題。阿爾欽和德姆賽茨(Alchian,Demsetz,1972)的團隊理論成功地解釋了這一問題。而從管理角度來看,新古典“理性經濟人”是其管理的立足點,即管理的“利益最大化激勵”。但現實中這種管理思想並非屢試不爽。針對這種情況,西蒙(H·A·Simon)個人有限理性和追求滿意效用假說,利本斯坦(H·Leibenstein)提出“X—非效率理論”,從而形成非最大化廠商行為理論。它的意義在於從“微觀——微觀”角度分析研究資源配置和利用效率問題,成為“最大化理論”的重要補充。
發展趨勢
假定條件的多樣化趨勢
在20世紀百年中,“經濟人”的假定條件也被不斷地修改和拓展,甚至批評和攻擊。例如:西蒙認為經濟人的計算能力是“有限理性”的,行為者無法在多種可能的選擇中做出最終選擇。貝克爾拓展了“經濟人”的假設,認為個人效用函式中具有利他主義的因素,這才是人類行為的一般性。鮑莫爾主張用“最大銷售收益來代替最大利潤的目標函式”,因為實證經驗表明經理層的薪金與銷售收益的關係大於它與利潤的相關程度。
萊本斯坦1966年至1981年發表的4篇論文中一反“利潤極大化、效用極大化、成本極小化”的經濟人傳統假定,認為上述假定在完全競爭下是適用的,而在壟斷型企業里利益最大化原則是個“例外”。人的本性是“惰性”,受到庇護的壟斷者和兼併者的經濟行為已經喪失了追求成本最小化和利潤最大化的能力,從而導致了“X非效率”。為此,萊本斯坦提出了“微觀的微觀理論(micro-micro theory)”,即“意味著對標準理論簡單地假設的東西進行詳細的研究。
新制度主義對“經濟人”假定的修改則更為寬泛,認為這個假定過於“簡單化”,因為除了物質經濟利益以外,人還有追求安全、自尊、情感、地位等社會性的需要。凱恩斯總量經濟學的誕生被一些學者認為是對“經濟人”個體研究方法的最大“克服”,因為凱恩斯主義的基礎和歸宿都是圍繞總供給與總需求等一系列“總量”關係而展開的。
研究領域的非經濟化趨勢
經濟學方法論的演進與肯定並非完全建立在對前一種方法或另一種方法的否定之上,而更多的是隨著時代主題和研究角度的變化、隨著個人興趣和專業特長的不同而愈加顯示出重要性和獨特性。20世紀西方經濟學的演變中出現的一個十分引人注目的現象是,其研究領域與範圍開始逐漸超出了傳統經濟學的分析範疇,經濟分析的對象擴張到幾乎所有人類行為,小至生育、婚姻、離婚、家庭、犯罪等,大至國家政治、投票選舉、制度分析等。對於經濟學研究領域的這種帝國式的“侵略”與擴張,有人稱之為“經濟學帝國主義”。
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
第一,家庭作為一個“生產”的基本單位被納入微觀經濟分析之中。在人力資本理論中,舒爾茨和貝克爾認為,家庭就像一個企業,既生產用於增加未來收益的“產品”——繁衍後代、教育子女等,也生產“消費”——衣食住行、休閒保健等,因此,家庭須根據其貨幣收入與時間這兩種資源進行有效配置和做出合理決策。
第二,國家和政府被視為一種“政治市場”納入經濟分析之中。
第三,法律制度與經濟制度被納入微觀經濟分析之中。
案例使用的經典化趨勢
在西方經濟學中,用案例闡明一個定理、寓意一個規律已經司空見慣。但是,20世紀西方經濟學中的“舉例”,不僅已經發展到了“經典化”的地步,而且在有些定理中不舉例已不足以說明問題,甚至所舉的案例已具有不可替代性。這種案例的惟一性,既簡單明了,通俗易懂,又幾十年上百年一貫制,代代相傳,成為一種象徵。被一些學者認為“博大精深”“深奧無比”的科斯定理,是通過一個簡單的“牛群到毗鄰的谷地里吃谷”的故事來完成的。
學科交叉的邊緣化趨勢
在20世紀西方經濟學的工具箱裡,不僅保留了上個世紀留下來的一些非經濟要素、時間、社會心理等,而且,還引入了技術、信息等諸多新要素,使“技術”成了新寵,“信息”成為熱點,從而使經濟學越來越從科學技術與社會進步相互關係的角度得到全面的發展。
區別
個體經濟學與總量經濟學的區別:
研究對象不同
個體經濟學的研究對象是單個經濟單位,如家庭、廠商等。正如美國經濟學家J·亨德遜(J·Henderson)所說“居民戶和廠商這種單個單位的最最佳化行為奠定了個體經濟學的基礎”。而總量經濟學的研究對象則是整個經濟,研究整個經濟的運行方式與規律,從總量上分析經濟問題。總量經濟學是“根據產量、收入、價格水平和失業來分析整個經濟行為,總量經濟學考察國民經濟作為一個整體的功能。”
解決的問題不同
個體經濟學要解決的是資源配置問題,即生產什麼、如何生產和為誰生產的問題,以實現個體效益的最大化。總量經濟學則把資源配置作為既定的前提,研究社會範圍內的資源利用問題,以實現社會福利的最大化。
研究方法不同
個體經濟學的研究方法是個量分析,即研究經濟變數的單項數值如何決定。而總量經濟學的研究方法則是總量分析,即對能夠反映整個經濟運行情況的經濟變數的決定、變動及其相互關係進行分析。這些總量包括兩類,一類是個量的總和,另一類是平均量。因此,總量經濟學又稱為“總量經濟學”。
基本假設不同
個體經濟學的基本假設是市場出清、完全理性、充分信息,認為“看不見的手”能自由調節實現資源配置的最最佳化。總量經濟學則假定市場機制是不完善的,政府有能力調節經濟,通過“看得見的手”糾正市場機制的缺陷。
理論和內容不同
個體經濟學的中心理論是價格理論,還包括消費者行為理論、生產理論、分配理論、一般均衡理論、市場理論、產權理論、福利經濟學、管理理論等。總量經濟學的中心理論則是國民收入決定理論,還包括失業與通貨膨脹理論、經濟周期與經濟成長理論、開放經濟理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