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簡介
龍眼俗稱“桂圓”,是我國南亞熱帶名貴特產,歷史上南方“桂圓”北“人參”之稱。龍眼果實富含營養,自古受人們喜愛,更視為珍貴補品,其滋補功能顯而易見。
明李時珍曾有“資益以龍眼為良”的評價。據分析,果肉含全糖12.38--22.55%,還原糖3.85--10.16%,全酸0.096--0.109%,維生素C43.12--163.7毫克/100克果肉,VK196.5毫克/100克果肉。龍眼除鮮食外,還可加工制乾、制罐、煎膏等。龍眼有壯陽益氣、補益心脾、養血安神、潤膚美容等多種功效,可治療貧血、心悸、失眠、健忘、神經衰弱及病後、產後身體虛弱等症。現代醫學實踐證明,它還有美容、延年益壽之功效。
龍眼對生產環境比較挑剔,世界上能種植龍眼的地方有限,一般在亞熱帶、偏溫和氣候無嚴重霜凍地區為合適。
因此,龍眼歷來被人們稱為嶺南佳果,因其既可鮮吃又可作藥用,在市場上供不應求。
【別名】益智、桂圓肉、龍眼。
【註解】桂圓是中國南方的特產水果,已有2000多年的種植歷史。果實形狀渾圓,有圓球形的果殼,肉如彈丸大小,肉含果漿。果肉鮮時乳白色,飽含水分,味甜如蜜。乾後就變成暗綠色,質柔韌,稱為龍眼肉。
產地盛譽
龍眼為中國南方水果,多產於兩廣地區。與荔枝、香蕉、鳳梨同為華南四大珍果。其樹高一二丈,葉長而略小,開白花,成實於初秋。其實纍纍而墜,外形圓滾,如彈丸卻略小於荔枝,皮青褐色。去皮則剔透晶瑩偏漿白,隱約可見肉里紅黑色果核,極似眼珠,故以“龍眼”名之。
廣東高州、福建泉州是全國龍眼主要產區之一,通稱桂圓鮮果為龍眼,龍眼焙乾後為桂圓。商戶常把兩者統稱為“桂圓”。
高州龍眼為後起之秀,其中以儲良龍眼質量最優。由於高州特殊的地理、氣候環境,高州儲良龍眼果型大(最大32克一顆,一般30-40顆重一斤),皮薄肉厚,甜脆爽口,營養豐富。甜度21-30,泰國龍眼為18-20。1992年高州儲良龍眼被首屆中國農業博覽會評為金質獎,1997年高州儲良龍眼又被第三屆中國農業博覽會認定為名牌產品。1996年國家農業部農墾局和南亞辦指定高州市為儲良龍眼生產基地和育苗基地,高州是全國水果重要生產基地,有“全國水果第一市”稱號。
如今最佳的龍眼,儲良龍眼、興化桂元:莆田市位於東海之濱、台灣海峽西岸,因其獨特的地理、氣候資源,極宜種植龍眼等亞熱帶珍貴果樹,其中龍眼、枇杷、荔枝、蜜柚是莆田市傳統的四大名果,歷來馳名海內外,尤以龍眼為佳,素有“興化桂元甲天下”之美譽。
莆田龍眼因其栽培地域獨特,孕育了眾多品種和優良品質。全市現有品種80多個,為全國最多。由於莆田地處我國龍眼栽培適宜區的北緣,日照充足,雨量適中,日夜溫差大,有利於可溶性固形物(糖分為主)的積累,所以興化桂元風味較其他產地香甜,並培育了許多優良品種。莆田龍眼以果大、可良率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即含糖高)為特點,“水南1號”、“友誼106”這兩個品種,已達國家一級龍眼標準,為國內領先;“松風本”、“立冬本”以其晚熟而倍受青睞。主栽品種“烏龍嶺”、“油潭本”、“水南1號”、“松風本”、“立冬本”等品種成熟期在8月中旬至10月中旬,平均單果重13~19克,可良率65~72%,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8.3~5%,維生素C含量豐富,每百克果肉中含有43.12~167.7毫克,這些指標都明顯優於其他產區。
主要品種
石硤
[別名]十葉,脆肉,石圓。
[產地]廣東、廣西。
[氣候條件]適應性強,在粵中、粵東、粵西均合適種植,但以珠江三角洲最宜。
[植物生態]植株生長壯旺,樹冠自然圓頭形,開張,枝梢粗壯,樹冠外圍枝梢下垂。每複葉有小葉8~10片,葉呈闊卵形,色澤濃綠,有光澤,葉緣略有波浪形。花穗較大,呈圓錐狀,著花密。
[果品特點]果實圓球形或扁圓球形略歪,單果重7.5~10.6克,最大果實可重達14克。果皮呈黃褐色,果肉呈乳白色或淺黃白色,不透明,肉厚0.5厘米左右。果肉易離核,肉質爽脆,濃甜帶蜜味,果汁較少。可食率65%~70%。
[果實營養]果肉可溶性固形物為23%~26%,含全糖21%~23%、蔗糖12.6%、還原糖7.23%、酸0.052%,每100克果肉含維生素C65.85~74.47毫克。
[果實成熟時間]廣東珠江三角洲8月上中旬成熟。廣東其他地區8月中下旬成熟。
[加工產品]桂圓和桂圓肉。
儲良
[產地]廣東高州市分界鎮儲良村。
[氣候條件]積溫稍高的地區。
[植物生態]樹勢中等,樹冠半圓形,開張,枝幹、樹皮較粗糙,枝條節間較短,分枝多。葉片呈深綠色,有光澤,小葉6~8片,呈披針狀或長橢圓形,葉背、葉脈明顯。花穗較大,花枝較硬直。
[果品特點]果穗中等大,果實大小均勻。果大,扁圓球形,單果重12~14克。果皮呈黃褐色,表面光滑;果肉厚0.65~0.76厘米,白蠟色,不透明,易離核,肉質爽脆,汁少,清甜。可食率69%~74%。
[果實營養]果汁含可溶性固形物為20%~22%,含全糖18.6%、酸0.1%,每100克果肉含維生素C44.52毫克。
[果實成熟時間]廣東茂名市7月底到8月上旬成熟。珠江三角洲8月中下旬成熟。
[加工產品]果實制乾率高。
大烏圓
[別名]大龍眼,砂眼,荔枝龍眼。
[產地]廣西容縣、廣東省。
[氣候條件]耐寒。
[植物生態]樹勢壯旺,樹形高大,枝梢粗,著生較疏。葉片濃綠色,長橢圓形,先端漸尖,葉基楔形,不對稱。葉緣呈波浪狀,肥水充足時,葉面明顯凸出,使側脈凹陷於葉肉中間,這也是本品的特徵之一。
[果品特點]果穗著果較密,果實扁圓球形,果頂渾圓,果肩微聳,果大,平均單果重15~20克,屬我國龍眼良種。果皮呈黃褐色。果肉蠟白色,半透明,易離核,肉厚,肉質較爽脆,甜味稍淡,品質中等。可食率為74.3%。
[果實營養]果汁可溶性固形體18.5%,含全糖13.5%、酸0.075%,每100克果肉含維生素C61.7毫克。
[果實成熟時間]在珠江三角洲果實8月下旬成熟。
[加工產品]桂圓和桂圓肉。
福眼
[別名]福圓,虎眼。
[產地]福建泉州。
[植物生態]樹高大,樹冠圓頭形或半圓形。小葉長橢圓形,深綠色。
[果品特點]果實呈扁圓形,果頂圓,果基微凹,果肩微凸。單果平均重16.8克。果皮呈黃褐色,龜紋不明顯,皮韌。果肉淡白色,味清甜、較淡,肉厚汁多。品質中。可食率為64.1%~73.5%。
[果實營養]果實可溶性固形物為13.5%~16%,含全糖14.3%~15.5%、酸0.11%~0.12%,每100克果肉含維生素C64.2~66.0毫克。
[果實成熟時間]在福建泉州8月中下旬成熟。
[加工產品]加工桂圓乾成品率高。
烏龍嶺
[別名]黑龍嶺,霞露嶺。
[產地]原產於福建省仙遊縣郊尾鎮潭區烏石嶺村,是莆田、仙遊縣主栽品種。
[植物生態]樹勢高大,樹形半張開。小葉大而長,側脈疏,主脈浮起明顯。
[果品特點]果穗粗短鬆散。果實圓形,單果平均重10.9克,果皮紅褐色,基部縱紋多而明顯。果肉乳白,較脆,味甜帶蜜。果核大,棕黑色。
[果實營養]果實可溶性固形物21.4%~23.09%,含全糖18%、酸0.07%,每100克果肉含維生素114.4毫克。
[果實成熟時間]在福建莆田9月上旬成熟。
[加工產品]製成龍眼乾(桂圓)外形美觀,焙乾率高。
水漲
[產地]原產福建省同安縣。
[植物生態]樹冠半圓形,葉濃綠,小葉長橢圓形,葉尖端較尖,葉基不對稱闊楔形,葉緣無波浪狀。
[果品特點]果實扁圓形,大小均勻,果頂渾圓,果肩微凸。單果重約14.17克。果皮深銹褐色或棕色,龜裂紋較明顯。果肉呈淡白色,透明,肉表面稍流汁,離核易,肉質稍脆,汁較多,味淡甜,品質中。可食率為70.86%。
[果實營養]果實可溶性固形物14.7%,總糖量12.16%,酸0.107%,每100克果肉含維生素C62.9毫克。
[果實成熟時間]在福建同安成熟期為8月下旬到9月上旬。
[加工產品]由於該產品不耐貯藏,一般適合鮮食或罐藏(龍眼糖水罐頭)。
油潭本
[產地]原產福建莆田華亭鎮油潭村,是莆田、仙遊的主栽品種。
[植物生態]樹姿較直立,樹冠圓頭形。葉色濃綠,葉面有光澤,闊披針形,葉緣呈波浪狀。
[果品特點]果穗著果較密,果梗細韌。果實扁圓形,果頂渾圓,果肩明顯,單果重12.4~13克。果皮呈黃褐色或灰褐色,龜狀紋明顯,放射紋明顯。果品肉質乳白色,半透明,肉厚0.53厘米,果肉表面易流汁,易離核,肉脆,汁多,味濃甜。品質中上。
[果實營養]果實可溶性固形物22%~24%,含全糖16.9%、酸0.078%,每100克果肉含維生素C86.06毫克。
[果實成熟時間]在福建莆田果實成熟時間為9月中旬。
[加工產品]是制桂圓乾的良種。焙乾率40%,焙後殼不破裂、不凹陷。
普明庵
[產地]福建莆田。
[植物生態]樹姿較直立,樹冠半圓形至圓形。葉綠色狹長,先端尖,葉緣有明顯的波浪形。
[果實特點]果穗較長,果扁圓形,果基微凹,果肩不明顯,單果重約10克左右。果皮呈黃褐色。果肉呈乳白色,半透明,較脆,味清甜,品質上。可食率為72.7%。
[果實營養]果實含可溶性固形物19.8%,含全糖16.4%、酸0.06%,每100克果肉含維生素C44.9毫克。
[果實成熟時間]福建莆田成熟期為9月上旬。
[加工產品]由於皮薄不宜焙乾,是鮮食的主要品種。
東壁
[別名]糖瓜蜜。
[產地]福建泉州開元寺。
[植物生態]植株長勢中等,樹冠圓頭形,樹姿半開張,樹皮裂紋明顯,枝條生長粗壯。葉長橢圓形,先端漸尖,葉基楔形,葉緣無波浪狀,葉面濃綠,葉背淡綠。
[果品特點]果穗著果較密,果梗粗硬,果實近圓形,大小均勻,果頂渾圓,果肩平,果基平。單果重11~13.5克。果皮呈黃褐色帶灰,具有明顯的黃白色皮斑紋,較規則地從果基向頂縱射,為本品種的主要特徵。果肉呈淡白色,透明,肉厚約0.419厘米,離核易,肉脆,汁較多。味濃甜芳香,品質極上。可食率為62.5%~65.2%。
[果實營養]果實含全糖19.81%~22.16%、酸0.121%~0.184%,每100克果肉含維生素C86~115.3毫克。
[果實成熟時間]福建泉州8月中下旬成熟。
[加工產品]為鮮食優良品種,果實較耐貯藏,亦可製作罐頭或桂圓乾。
紅核子
[產地]福建福州地區。
[氣候條件]耐旱,耐寒力強。
[植物生態]樹冠圓頭形,高大壯旺。葉長披針形,先端尖,基部楔形,葉片光滑。
[果品特點]果圓形,單果重6克左右,殼薄,黃褐色,肉乳白色,半透明,質脆,味濃甜。可食率為58.59%。
[果實營養]果實含可溶性固形物21.57%~22.72%,含全糖量17.14%、酸0.1%,每100克果肉含維生素C100毫克。
[果實成熟時間]福州的成熟期在9月上中旬。
草鋪種
[產地]原產廣東潮州市,是粵東地區栽培最多的品種。
[氣候條件]適應性強。
[植物生態]植株長勢較強,葉綠色,長橢圓形,8片左右小葉。
[果品特點]果穗中等大,果粒點著生緊密,大小均勻,單果重約9.5克。果皮呈赤褐色或黃灰褐色,果肉呈淡黃白色,肉質較脆,味清甜。品質中。可食率為66.7%。
[果實營養]果實含可溶性固形物21.5%,果肉含糖、酸及維生素C等。
[果實成熟時間]粵東成熟期在8月下旬到9月上旬。
[加工產品]宜作遲熟鮮食品種,一般不作加工。
雙孖木
[產地]原產廣東高州曹江鎮荷垌村。
[植物生態]樹勢強壯,樹冠圓頭至半圓頭形,枝條較長,節間疏。葉片濃綠,小葉長橢圓形,稍披垂。花穗較長。
[果品特點]果實圓形或略呈扁圓形,單果重約11~13克。果皮黃褐稍帶綠色,表面粗糙,近果蒂部有放射線紋。果肉呈淡黃白色,半透明,易離核,肉質脆,法較少,味濃甜有香氣。可食率為70.3%~73.9%。
[果實營養]果實含有可溶性固形物為20.5%~22.5%。每100毫升果汁含全糖18.19~19.03克、酸0.016~0.084克、維生素C79~130毫克。
[果實成熟時間]在廣東茂名成熟期為7月下旬到8月上旬。
古山2號
[產地]原產廣東省揭東縣雲路鎮北洋村古山。現已成為粵東地區主栽品種。
[植物生態]與石硤相似。
[果品特點]果實偏圓略歪,單果重約10~12克。果皮黃褐色。肉厚,爽脆,離核,味清甜,不流汁。品質上,可食率為70%。
[果實營養]果實含可溶性固形物18%~20%,每100毫升果汁含全糖17.4克、酸0.06克、維生素C85.7毫克。
[果實成熟時間]在粵東成熟期為8月上旬。
赤殼
[別名]硬種,店仔種。
[產地]福建同安縣主栽品種。
[氣候條件]耐旱力強。
[植物生態]樹冠圓頭形至半圓形,樹姿半張開,樹幹多有明顯的螺鏇形。葉濃綠,長橢圓形。
[果品特點]果實扁圓形,果頂渾圓,果肩微凸,單果重14~16.5克。果皮呈赤褐色,龜紋狀稍明顯。果肉呈淡白色,透明,易離核,肉質脆。可食率為71.8%。
[果實營養]果實含可溶性固形物15%~17%,味淡甜,品質中。果肉含糖、酸及維生素C。
[果實成熟時間]8月下旬至9月上旬成熟。
[加工產品]果大肉厚,焙乾性能好,適宜焙乾或鮮食。
台灣粉殼
[產地]台灣省各地,尤以台中、彰化、南投、高雄等地為多。
[果品特點]果實黃褐色,果粉多於其他品種而得名。單果重約7~12.7克。肉質微脆,果實中等大,產量高。可食率為67.01%。
[果實營養]果實含可溶性固形物為19.5%~23.6%,含全糖17.2%。
[果實成熟時間]8月中下旬。
[加工產品]鮮食或焙乾、罐裝。
六月白
[產地]福建省南安、泉州
[果品特點]果形扁圓近圓形,果重約9克,殼中薄,黃褐色,皮紋細。果肉黃乳白色,質稍脆,汁多味甜。
[果實營養]果肉含糖、酸及維生素C.
[果實成熟時間]8月上中旬。
[加工產品]為福建早熟品種。宜鮮食。
歷史追溯
桂圓原產中國南方,栽培歷史可追溯到二千多年前的漢代。北魏(386—534年)·賈思勰《齊民要術》云:“龍眼一名益智,一名比目。”因其成熟於桂樹飄香時節,俗稱桂元。古時列為重要貢品。魏文帝(535—551年)曾詔群臣:“南方果之珍異者,有龍眼、荔枝,令歲貢焉。”
宋代,龍眼已在泉州普遍種植。
北宋·泉州府同安縣人蘇頌編《圖經本草》(1061年)載:“龍眼生南海山谷中,今閩、廣、蜀道出荔枝之處皆有之。
南宋,泉州郡守王十朋讚頌龍眼:“絕品輕紅掃地無,紛紛萬木以龍呼,實如益智本非藥,味比荔枝真是奴。”
明·黃仲昭《八閩通志》記述:“龍眼樹似荔支,而葉微小,皮黃褐色。荔支才過,龍眼即熟,故南人曰為荔支奴。泉州府諸縣皆有,郡中(今鯉城區、豐澤區)尤盛。”
明·泉州人何喬遠《閩書》記述泉州一帶“園有荔枝,龍眼之利,焙而乾之行天下。”
泉州龍眼用嫁接技術繁殖方法的歷史已很久遠。明·徐勃《荔枝譜》(1597年)和鄧道協《荔枝譜》(1628年)都有關於龍眼用嫁接繁殖的記載。清初·周亮工《閩小記》(1666—1668年)和郭柏蒼《閩產錄異》都記載用嵌接法換種,沿用至今。舊法用掛缽填土。
泉州龍眼品種很多,風味不一。著名品種有普明庵本、紅孩兒本等50多種。最受讚譽的首推“東璧”龍眼,1993年榮獲中國農業博覽會金獎。“東璧”龍眼原產自泉州市區開元寺內東塔旁的原東璧寺一隅,因而得名。其母本是明·萬曆年間(1573-1620年)開元寺僧人種植的,歷300多年至抗日戰爭期間才枯死。泉州承天寺內有一株已200多年的古龍眼樹,是現存的“東
璧”龍眼中樹齡最長的。而今“東璧”龍眼,在泉州及本省其他龍眼產區均有廣泛繁殖。
傳說早年仙遊有個僧人從泉州開元寺取去“東璧”龍眼苗,在仙遊境內栽植,現已繁衍2萬株成年樹,取名“泉州本”,但其品質遜於原產的“東璧”龍眼。“東璧”龍眼品質優良。其果皮有淡黃色的虎斑紋,泉人稱為“花殼”,是外觀有別於其它龍眼品種的最顯著區別。“東璧”龍眼又稱“糖瓜蜜”,果肉呈淡白色,透明如凝脂,厚而嫩脆,甘甜清香,具有“放在紙上不沾濕,撣落地下不沾沙”的特點,堪稱果中珍品。另有“福眼”,原稱“虎眼”《泉州府志》有“大者名虎眼”的記載。泉語“虎”、“福”的音近,以“福眼”代替“虎眼”,取其吉祥美好之意。福眼是泉州的主栽品種,有800年以上的栽培歷史,曾榮獲國際巴黎旅遊美食金質獎和中國農業博覽會優質獎。福建省各龍眼產區均有大量種植,是福建省栽培面積最大的品種。台灣種植的大型龍眼,當地同胞稱“福眼”。
物種特徵
常綠喬木,樹體高大。多為偶數羽狀複葉,小葉對生或互生;圓錐花序頂生或腋生;果球形,種子黑色,有光澤。花期3~4月,果期7~8月。喜溫忌凍,年均溫20~22℃較適宜,對低溫敏感;通常年均溫<17.5~18℃,最冷月均溫<10℃,絕對低溫<-5℃,龍眼難作經濟栽培。較耐旱,最適年降水總量為1000~1600mm;對土壤適應性強。
野生龍眼是海南西南部低山丘陵台地半常綠季雨林常見的樹種。分布區年平均溫24--26℃,年降水量900--1700毫米。喜乾熱生境,在全年生長發育過程中,冬春(11--4月)要求18--25℃的氣溫和適當的乾旱,夏秋間(5--11月)生長期需要26--29℃的高溫和充沛的雨量。為喜光樹種,幼苗不耐過度蔭蔽,壯齡樹更需充分陽光。天然更新良好,屬深根性樹種,能在乾旱、瘦瘠土壤上紮根生長。萌芽力強,採伐跡地或火燒跡地的樹樁,能迅速萌芽更新。自然生長較慢,1983年生樹的高僅20.2米,胸徑27厘米。3--4月開花,7--8月果熟。
分布狀況
龍眼原產於中國南部及西南部,現中國龍眼主要分布於廣西、廣東、福建和台灣等省(區),此外,海南、四川、雲南和貴州省也有小規模栽培。世界上栽培龍眼的國家和地區還有泰國、越南、寮國、緬甸、斯里蘭卡、印度、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馬達加斯加、澳大利亞的昆士蘭州、美國的夏威夷州和佛羅里達州等。
據藥理研究證實,龍眼含葡萄糖、蔗糖和維生素A、B等多種營養素,其中含有較多的是蛋白質、脂肪和多種礦物質。這些營養素對人體都是十分必需的。特別對於勞心之人,耗傷心脾氣血,更為有效。桂圓可治療病後體弱或腦力衰退。婦女在產後調補也很適宜。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記載:“食品以荔枝為貴,而資益則龍眼為良”。對桂圓倍加推崇。
作用簡介
桂圓營養豐富,是珍貴的滋養強化劑。果實除鮮食外,還可製成罐頭、酒、膏、醬等,亦可加工成桂園乾肉等。
龍眼樹木質堅硬,紋理細緻優美,是製作高級家具的原料,又可以雕刻成各種精巧工藝品。
桂圓含有多種營養物質,有補血安神,健腦益智,補養心脾的功效。
研究發現,桂圓對子宮癌細胞的抑制率超過90%,婦女更年期是婦科腫瘤好發的階段,適當吃些龍眼有利健康。
桂圓有補益作用,對病後需要調養及體質虛弱的人有輔助療發。
物種保護
在桂圓育種上,野生桂圓是很有價值的種質資源。木材結構細緻,堅重,極耐腐、不受蟲蛀,為工業強材,適作車、船、橋樑、水工、家具等用材。果實可食。建議將未遭破壞和分布較多的半常綠季雨林劃為野生龍眼自然保護區,同時在附近國營林場建立種子園,為栽培育種提供種質資源。
營養成分
桂圓的營養成分列表
(每100克中含)
|
食療價值
[性能]味甘,性平。能補脾益胃,養血安神。
[參考]含葡萄糖、蔗糖、蛋白質、脂肪、維生素B、C,磷、鈣、鐵、酒石酸、腺嘌呤、膽鹼等成分。
[用途]用於脾胃虛弱,食欲不振,或氣血不足,體虛乏力;心脾血虛,失眠健忘,驚悸不安。
[用法]生食,煎湯,熬膏,或浸酒服。
[注意]痰火鬱結,咳嗽痰粘者不宜。
[附方]
1、代參膏:龍眼肉30g,放碗內,加白糖少許,一同蒸至稠膏狀。分2次用沸水沖服。源於《隨息居飲食譜》,謂能“大補氣血,力勝參芪”,用於“衰羸老弱”,“產婦臨盤,服之尤妙”。
2、心脾雙補湯:龍眼肉15g,蓮子30g,大棗10個。加水適量,煎燙服。本方主要以龍眼肉、蓮子補脾養心以安神;大棗亦有類似功效。用於心脾兩虛,食欲不振,心悸怔忡,自汗。
藥用價值
桂圓即龍眼(桂元、元肉)。和荔枝性屬濕熱不同,龍眼能夠入藥,有壯陽益氣、補益心脾、養血安神、潤膚美容等多種功效,可治療貧血、心悸、失眠、健忘、神經衰弱及病後、產後身體虛弱等症。
傳說
傳說,很早以前,在福建一帶,有條惡龍,每逢八月海水大潮,就興風作浪,毀壞莊稼,糟蹋房屋,人畜被害不計其數。周圍的百姓只好逃離家園,在石洞裡躲起來。當地有一個武藝高強的少年,名叫桂圓。他看到惡龍興風作浪,決心為民除害,與惡龍搏鬥一番。到了八月,大潮來了,他就準備好酒、豬羊肉,把它們合在一起。惡龍上岸以後,一看到豬羊肉饞得口水直往下淌,幾口就把豬羊肉吃光了。因為豬羊肉是用大量的酒泡過的,所以沒等惡龍走多遠,就躺在地上不動了。這時桂圓舉起鋼刀,朝龍的左眼刺去,龍眼被刺了出來,惡龍痛得來回翻滾,正要逃跑時,桂圓揪住龍角,騎在龍身上,當惡龍極力想擺脫桂圓時,桂圓用鋼刀刺向惡龍的右眼,惡龍的雙眼失去,痛得嗷嗷大叫。經過一陣博斗,惡龍流血過多死去。桂圓由於在搏鬥中負傷過重,也死了。於是,在這個地方長出了一種果品,人們稱之為“龍眼”,也叫“桂圓”。另有一說,古代人把桂圓的圓溜溜的球狀果實比喻成各種各樣的眼睛。大個兒的桂圓叫龍眼,中等大的叫虎眼,最小的叫鬼眼,但現代人都把它們統一叫做龍眼或桂圓。
細數硒元素含量最高的十種水果
硒及硒化物是重要的半導體材料,具有優良的光電性能。硒化物對皮膚黏膜有強烈的刺激作用,硒鹽直接與皮膚接觸時產生化學燒傷,可出現紅斑、水瘡、潰瘍。接觸氧化硒粉塵可引起接觸性皮炎,二氧化硒引起皮膚劇痛和麻木,二氧化硒對皮膚刺激更強,經皮膚吸收而發生全身中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