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pan

Japan

Japan即日本,是位於亞洲大陸東岸外的太平洋島國。它是個單一民族國家,國內大城市主要有東京、大阪和神戶等。

基本信息

日本

日本國
にほんこく / にっぽんこく

Japan日本

國旗

Japan日本

國徽

自然地理

Japan日本

首都 東京都
最大城市 東京都:12,577,819人(2005年)

面積
•國土面積:377,873平方公里(世界第60名)
•水域率:0.8%

地理最高點 富士山:海拔3776米
最長河流 信濃川:367千米
最大湖泊 琵琶湖:670平方千米
海岸線 33,889千米
時區 UTC+9

人民生活

官方語言 日語
人口
•總人口:127,333,002人(世界第9名)
人口密度:335人/km2(世界第18名)

政治文化

政治體制 君主立憲制
•最高行政機關:內閣
國家領導人
國家元首天皇明仁天皇
政府首腦首相安倍晉三
主要節日建國日:2月11日
天皇誕生日:12月23日

經濟實力

貨幣單位日圓(JPY)
GDP$4.571萬億美元 (列第2位)
人均GDP$35,757美元
HDI0.949(高,2006年

國家資料

國家代碼 JPN
國際域名縮寫.jp

日本(日文:日本國,前660年2月11日—)是位於亞洲大陸東岸外的太平洋島國。西、北隔東海黃海日本海鄂霍次克海中國朝鮮蘇聯相望,東瀕太平洋。領土由北海道本州四國九州四個大島和3900多個小島組成。“日本”這個詞的名字意思是“朝陽升起的地方”。日語中“日本”一詞有多種假名寫法,“にっぽん”(Nippon)這個名字用於郵票或者是國際性體育賽事,而“にほん”(Nihon)則多出現在日常用語中。英語中的Japan被認為來自Zipangu或Xipangu(記下古代漢語方言發音的“日本國”)。“やまと”(大和)是日本古代的一個地區,在現在的奈良縣,意思是四周被山所包圍的地方。大和政權勢力擴大之後,有時指示日本全部。

民族與宗教

主要民族為大和族,北海道地區約有2.4萬阿伊努族人。通用日語,北海道地區有少量人會阿伊努語。主要宗教為神道教和佛教,信仰人口分別占宗教人口的49.6%和44.8%。

首都

東京(Tokyo),首都東京是一座有1254萬人口的現代化大都市。東京1月平均氣溫3℃,8月氣溫為25℃。

國家象徵

天皇明仁(Akihito),1989年1月即位,年號“平成”。

憲法及政治

現行《日本國憲法》於1947年5月3日實施。憲法規定,國家實行以立法、司法和行政三權分立為基礎的議會內閣制;天皇為日本國和日本國民總體的象徵,無權參與國政;“永遠放棄把利用國家權力發動戰爭、武力威脅或行使武力作為解決國際爭端的手段,為達此目的,日本不保持陸、海、空軍及其他戰爭力量,不承認國家的交戰權”(第9條)。議會泛稱國會,由眾、參兩院組成,為最高權力機關和唯一立法機關。眾議院定員480名,任期4年。國會可通過內閣不信任案,首相有權提前解散眾議院重新選舉。參議院定員242名,任期6年,每3年改選半數,不得中途解散。在權力上,眾議院優於參議院。每年1月至6月召開通常國會,會期150天,其它時間可根據需要召開臨時國會和特別國會。內閣為國家最高行政機關,對國會負責,由內閣總理大臣(首相)和分管各省廳(部委)的大臣組成。首相由國會提名,天皇任命,其他內閣成員由首相任免,天皇認證。日本政府實施行政改革後政府機構為1府12省廳。日本的司法權屬於最高法院及下屬各級法院。採用“四級三審制”。最高法院為終審法院,審理“違憲”和其他重大案件。高等法院負責二審,全國共設四所。各都、道、府、縣均設地方法院一所(北海道設四所),負責一審。全國各地還設有家庭法院和簡易法院,負責民事及不超過罰款刑罰的刑事訟訴。最高法院長官(院長)由內閣提名,天皇任命,14名判事(法官)由內閣任命,需接受國民投票審查。其他各級法院法官由最高法院提名,內閣任命,任期10年,可連任。各級法官非經正式彈劾,不得罷免。檢察機構與四級法院相對應,分為最高檢察廳、高等檢察廳、地方檢察廳、區(鎮)檢察廳。檢察官分為檢事總長(總檢察長)、次長檢事、檢事長(高等檢察廳長)、檢事(地方檢察廳長稱檢事正)、副檢事等。檢事長以上官員由內閣任命。法務大臣對檢事總長有指揮權。2005年11月22日,日本執政的自民黨正式公布了該黨提出的憲法修改草案,其核心內容是拋棄了現行憲法中日本不得擁有陸海空三軍等武裝力量的重要規定,要求將日本自衛隊升格為自衛軍,並規定自衛軍可以為“確保國際和平而展開國際合作活動”。

歷史

依據日本神話,日本在經歷一段漫長的神話時期後,傳說中天照大神的後裔神武天皇於公元前660年建立日本國並即位為天皇。有指秦朝的居士徐福曾秦始皇之命,帶同五百童男童女(一說為三千)到日本尋求長生不老藥(一說以求藥為名,復國為實),後來卻在此落地生根。不過今日的考古證據卻表明,古代的日本是由眾多的部落國家以及自東北亞遷徙來的遊牧民族融合演變而成的。

史記·五帝本紀》張守節《正義》記載“武后改倭國為日本國。”這是“日本”國名來源。

公元6世紀前,日本透過朝鮮諸國一直吸收來自於亞洲大陸的文化。公元6世紀,通過聖德太子“推古改制”和孝德天皇大化革新”等改革,學習中國,提高皇權,強化政府官僚制度。

隨著地方莊園勢力的不斷增強和中央政府的內亂,武士階層逐漸上升到權力的中心。1192年,武士首領源賴朝被封為征夷大將軍,建立鎌倉幕府,開始了幕府在日本600多年的統治。這段時期一般分為:鎌倉幕府南北朝時代室町幕府戰國時代江戶幕府

16世紀葡萄牙荷蘭英國西班牙的商人和傳教士到達日本。17世紀初,日本開始施行鎖國政策,除了在長崎與荷蘭和中國商人依然保持貿易外,與外國斷絕一切關係。這個孤立政策持續了近200年,直到1854年美國海軍準將佩里(Commodore Perry)率領艦隊,駛抵江戶附近的浦賀,才重新敲開了日本的國門。

與西方重新接觸後的日本立即感受到自己在世界舞台長時間的缺席已造成相當程度上的落後。於是在以西南四藩(薩摩、長州、土佐、肥前)為主的維新志士帶領下,開啟了一場全國性的倒幕尊皇運動。這場大規模的運動結果便是1868年末代將軍德川慶喜主動大政奉還以及以天皇為首的新政府。1868年開始的明治維新對日本進行了大刀闊斧的多項改革,封建體制被擯棄,引進西方的政治體制,包括了西方的法律體系以及政府體系。此外,其他在經濟、政治、軍事上的多項改革使日本實力逐漸增強。1879年,日本強行吞併了琉球群島。日本隨之膨脹的野心也導致了之後的中日甲午戰爭1895年)以及日俄戰爭1905年)。在這些戰爭中日本占領了朝鮮、台灣等多處領地,控制了中國東北,並獲得巨額戰爭賠款,實力迅速膨脹。

20世紀初葉,日本軍力發展迅速,軍國主義抬頭。1931年日本以替亞洲人民從西方列強手中奪回自決之名,攻打中國東北三省,建立了傀儡政府滿洲國1937年發動侵華戰爭。1941年日本偷襲位於夏威夷美國軍港珍珠港,並侵略東南亞及大洋洲多個地區,引發太平洋戰爭。到戰爭後期,日本本土受到盟國的封鎖和密集轟炸。1945年8月,美軍在廣島長崎投下兩枚核子彈,同時蘇聯對日本宣戰。同年8月15日,日皇裕仁透過電台廣播宣布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戰正式結束。

戰後的日本受美國主導下的聯合國軍最高司令官總司令部(GHQ)管轄,直到1952年為止。之後日本進入經濟復甦與高度發展時期,國力再度增強,經濟實力趨於雄厚。此外,日本重新加入聯合國等國際組織,以及東京成功申辦1964年夏季奧運會,顯示日本已經重新獲得世界的接納,國際上的影響力也與日俱增。

日本歷史

軍事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前,日本是一個軍國主義國家。日本軍隊曾經侵略中國、韓國及位於東南亞的西方殖民地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尼菲律賓等,並作為軸心國跟美國英國蘇聯等同盟國發生戰爭。1945年戰敗後,日本在美軍總司令麥克阿瑟主導下制訂和平憲法,當中的第九條規定日本不得擁有軍隊,因此部份美軍仍留駐當地以加強國防,令日本,加上韓戰後的韓國,成為美國在東亞軍事存在的橋頭堡。1950年韓戰開始後,為了對抗蘇聯陣營,日本在美國的指導下逐漸開始武裝起來,由警察部隊發展出一支二十多萬人的軍事武裝日本自衛隊。

二戰後,美軍對日實行單獨軍事占領,日本舊軍隊全部解散。韓戰爆發後,美國支持日本發展軍事力量。日本防衛的基本政策是:在和平憲法下,實行專守防衛,堅持日美安保體制,確保文官統治,遵守非核三原則,有節制地增強防衛力量。起初,自衛隊被限制在日本境內活動,但近年自衛隊開始向海外派兵。其中2003年美伊戰爭爆發後,自衛隊配合美軍駐紮伊拉克協助當地重建工作。由於憲法所限,部隊雖攜有武器但只可在被襲擊時用以自衛,故英國義大利駐當地部隊需負責其保全。

1976年制訂《防衛計畫大綱》,提出防衛總體構想和擴軍方針:保持均衡發展的防衛態勢,堅持重視質量的建軍原則,使之能獨立應付有限的小規模戰爭。至1990年已基本達到大綱所定指標。1990年12月,日本內閣會議批准了新“中期防衛力量整備計畫”(1991-1995年),規定5年軍費總額為22.75萬億日元,計畫的重點是注重質量,提高武器裝備水平,加強後勤、情報、通信建設,更多地承擔駐日美軍費用等。1995年11月日本政府又批准總額約25.1萬億日元為期五年的新《防衛計畫大綱》。2000年12月,日本政府制訂了新一期防衛力量整備計畫(2001-2005年),總經費高達25.16萬億日元。1954年頒布《防衛廳設定法》和《自衛隊法》,正式建立陸、海、空力量組成的自衛隊,並成立防衛廳。內閣首相對自衛隊擁有最高指揮監督權。1956年成立國防會議。1986年7月“安全保障會議”取代原“國防會議”,負責處理各種突發事件和一切與國家安全有關的重大事宜,由首相任主席。防衛廳隸屬總理府,長官由文職人員擔任,受首相之命,通過陸、海、空軍幕僚長(參謀長)統帥陸海空自衛隊。統合幕僚會議(參謀長聯席會議)是防衛廳長官的輔助機構,負責擬定和調整三軍的作戰、訓練和後勤補給計畫,蒐集分析軍事情報。

自1993年起,日本的軍事支出曾經連續10多年只僅次於美國。在2004年則居美國、英國、法國之後為世界第四位;當年國防開支總額49600億日元,比2003年增加0.7%。人均國防費用居世界第一。

2005年11月22日 執政黨自由民主黨在東京舉行建黨50周年紀念大會,並正式公布了其提出的憲法修改草案。草案的核心內容是拋棄了現行憲法中日本不得擁有陸海空三軍等武裝力量的規定,要求將日本自衛隊升格為“自衛軍”,並規定“自衛軍”可以為“確保國際和平而展開國際合作活動”。草案需獲議會通過,並經全民公決得到至少2/3贊同票才可生效。

2006年3月27日,日本防衛廳設立統一指揮陸海空自衛隊的統合幕僚監部(聯合參謀本部),取代過去的統合幕僚會議。日本陸海空自衛隊的幕僚長過去分別聽從防衛廳長官指揮,各自向所屬自衛隊下達命令。今後,統合幕僚長將在防衛廳長官授權下,統一指揮陸海空自衛隊,並在“緊急”情況下組建“統合任務部隊”,執行彈道飛彈防禦、大規模地震救災、國際救援等任務。自衛隊實行志願兵役制。陸上自衛隊服役期為2至3年,海、空自衛隊為3年。根據本人希望可延期服役期一次(2年)。2003年度軍費預算約48000億日元,約占當年預算總額817891億日元的6%。2006年6月,日本政府通過了將防衛廳升格為防衛省的法案,並提交國會審議。同年12月15日,日本參議院全體會議投票通過了將日本防衛廳升格為防衛省的相關法案。由於眾議院此前已經批准了這項法案,所以在獲得參議院的批准後,相關法案將正式生效。從2007年1月9日起,防衛廳正式升格為防衛省,防衛廳長官也隨之升格為防衛大臣。

行政區劃

日本的都、道、府、縣是平行的一級行政區,直屬中央政府,但各都、道、府、縣都擁有自治權。下設市、町、村。其辦事機構稱為“廳”,即“都廳”、“道廳”、“府廳”、“縣廳”,行政長官稱為“知事”。每個都、道、府、縣下設若干個市、町(相當於中國的鎮)、村。其辦事機構稱“役所”,即“市役所”、“町役所”、“村役所”,行政長官稱為“市長”、“町長”、“村長”。

日本被劃分為47個一級行政區:1都,1道,2府,43縣。

  • 北海道 (1) - 北海道
  • 本州島 (34)
    ·東北 - 青森縣 - 岩手縣 - 宮城縣 - 秋田縣 - 山形縣 - 福島縣
    ·關東 - 茨城縣 - 栃木縣 - 群馬縣 - 埼玉縣 - 千葉縣 - 東京都 - 神奈川縣
    ·甲信越 - 山梨縣 - 長野縣 - 新潟縣
    ·北陸 - 富山縣 - 石川縣 - 福井縣
    ·東海 - 岐阜縣 - 愛知縣 - 靜岡縣
    ·近畿 - 三重縣 - 滋賀縣 - 京都府 - 大阪府 - 兵庫縣 - 奈良縣 - 和歌山縣
    ·中國 - 鳥取縣 - 島根縣 - 岡山縣 - 廣島縣 - 山口縣
  • 四國 (4) - 徳島縣 - 香川縣 - 愛媛縣 - 高知縣
  • 九州島 (8) - 福岡縣 - 佐賀縣 - 長崎縣 - 熊本縣 - 大分縣 - 宮崎縣 - 鹿兒島縣
    ·沖繩 - 沖繩縣

自然條件

位於太平洋西岸,是一個由東北向西南延伸的弧形島國。西隔東海、黃海、朝鮮海峽、日本海,與中國、朝鮮、韓國和俄羅斯相望。領土由北海

JapanJapan點擊查看北海及更多城市天氣預報
道、本州、四國、九州4個大島和其他6800多個小島嶼組成,故日本又稱“千島之國”。日本陸地面積約37.78萬平方公里。日本地處溫帶,氣候溫和、四季分明。櫻花是日本的國花,每到春季,青山綠水間櫻花爛漫,蔚為壯觀。日本境內多山,山地約占總面積的70%,大多數山為火山,其中著名的活火山富士山海拔3776米,是日本最高的山,也是日本的象徵。日本地震頻發,每年發生有感地震約1000多次,是世界上地震最多的國家,全球10%的地震均發生在日本及其周邊地區。

工業

發達的工業國家。工業產值占工農業總產值90%。戰後初期(1946~1950)工業的恢復和發展以輕工業為重點。50年代以後轉為以重、化學工業為中心。70年代重、化學工業中的部門結構由大量消耗能源和資源的基礎材料部門(鋼鐵、石油化工等)向節約能源、原料和深度加工的部門轉變。80年代初提出“技術立國”的方針,產業部門進一步朝著技術(知識)密集型的方向發展。

Japan日本

日本國旗

Japan日本

富士山

Japan日本

櫻花

Japan日本

Japan日本

Japan日本

Japan日本

氣候

溫帶海洋性季風型。由於列島地居中緯,又處於亞歐大陸與太平洋之間,北方的西伯利亞氣團、鄂霍次克海氣團和南方的小笠原氣團、長江氣團等勢力的消長、強弱,寒、暖流的流經

Japan日本
以及境內多山,且縱貫中部的山脈地勢較高等各種因素的影響,形成了日本氣候的主要特點:大部分地區終年溫和濕潤,冬無嚴寒,夏無酷熱。年平均氣溫多在12~18℃之間,僅北海道(6~8℃)與本州北端(9℃左右)略低,南部的沖繩較高(那霸22.4℃)。最熱月 (8月)平均氣溫20~28℃,最冷月(1月)平均氣溫除北海道(-8℃)與本州北端(-1℃左右)外,均在0℃以上(東京4.7℃)。雨量豐富,各地年降水量800~2500毫米,最高達4000多毫米。冬季大部分地區有雪,北海道、東北、北陸等地降雪較多。6月中旬至7月中旬為梅雨季節。8~9月多颱風。9月多秋雨。季節變化明顯,四季分明。由於國土狹長,四大島連同沖繩島南北跨緯度21度,自北向南包括寒溫帶、溫帶和亞熱帶3個氣候帶(大部分地區屬溫帶),氣候地區差異明顯。夏季南北氣溫變化較小,冬季差異大。如1月平均氣溫北海道的旭川為-7.8℃,南部沖繩的那霸為16℃。東西之間的地區差異尤為明顯,冬季來自大陸的西北季風,越過日本海,攜帶大量水汽,登入後受山地的影響,使西岸的日本海側多雪,北陸為降水最多地區(福井1月降水量325毫米);東岸太平洋斜面則天氣晴朗乾燥(東京1月降水量僅54毫米)。夏季盛行來自太平洋的東南季風,太平洋斜面多雨,日本海一側相對少雨。瀨戶內海沿岸冬夏受南北山地阻擋,雨量較少。由於氣候地區差異大,有利於發展多種作物;季風氣候,雨熱同季,尤其是梅雨對於水稻生長有利。但亦常有災害性天氣。

經濟

日本國土狹小,資源貧乏,但戰後的日本奉行“重經濟、輕軍備”路線,重點發展經濟,使日本在20世紀60年代末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大國,經濟實力僅次於美國。日本礦產資源貧乏,除煤、鋅有一定儲量外,絕大部分依賴進口。主要資源依賴進口的程度為:煤95.2%,石油99.7%,天然氣96.4%,鐵礦石100%,銅99.8%,鋁礬土100%,鉛礦石94.9%,鎳礦石100%,磷礦石100%,鋅礦石85.2%。森林面積2526萬公頃,占國土總面積的66.6%,但木材55.1%依賴進口,是世界上進口木材最多的國家。水力資源豐富,水力發電量約占總發電量的12%左右。近海漁業資源豐富。工業高度發達,是國民經濟的主要支柱,工業總產值約占國內生產總值的40%,主要集中在太平洋沿岸地區,京浜、阪神、中京和北九州為四大傳統工業區,後又出現北關東、千葉、瀨戶內海及駿河灣等新興工業地帶。日本從二十世紀五十年代開始確立了貿易立國的發展方針。"入關"後,日本開始取得和其他締約方同樣的平等地位。按照關貿總協定最惠國待遇的基本原則,同大多數國家和地區進行自由貿易,為日本對外貿易規模的不斷擴大創造了有利的國際市場條件。此後,日本對外貿易迅速增長,主要貿易對象為美國、亞洲國家和歐盟國家。日本財政年度從當年4月1日至次年3月31日。

外交

近年來,日本外交呈全方位進取態勢。積極展開大國外交,更加倚重美國,加強日美安全合作,同時致力於穩定對華關係,深化與東協關係,加強對歐關係,改善日俄和日朝關係。積極參與地區和國際政治、經濟和安全事務,力爭成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

水系

湖泊多集中於東北部,北海道最多,西南地區較少。琵琶湖面積最大(673.77平方公里),水量豐富,水質優良,吸引人造纖維等耗水量大的工廠分布;田澤湖(秋田縣)最深(423.4米)。各地湖泊對於供水、 航運等起一定的作用,並多闢為旅遊區。

居民

約1.28億人(截至2005年10月1日)。 第二次世界大戰前人口?人口增長曾一度較快,40年代末期自然增長率高達21‰。50年代初節制生育工作普遍展開,出生率顯著降低,死亡率也在下降。1955年自然增長率降至12‰。70年代初雖又出現一次高峰,但總的趨勢是持續下降。1981年自然增長率為 6.9‰。在不長的時期內人口由高出生率、高死亡率迅速轉變為低出生率、低死亡率,這是日本人口增長的重大變化。人口高齡化的趨向比較顯著,1950年65歲以上老年人口比例為4.9%,1981年上升為9.3%。

礦產資源

由於地殼變動劇烈、地質構造複雜,因而地下資源種類繁多,但儲量少且分布零散。煤炭儲量約90億噸,北海道、九州及本州常磐等地為主要煤田區;九州的三池煤田煤質優良。築豐煤田在日本工業發展中曾起過很大作用,現已衰落。北海道的石狩、釧路煤田,煤質亦較優良。石油藏量少,主要分布於新,秋田2縣。天然氣產於新、千葉兩縣。鐵礦資源貧乏,儲量僅有417.5萬噸(1980),主要分布於釜石(岩手縣)、赤谷(新縣)等地。銅礦儲量96.1萬噸,分布於秋田等地。曾經有名的足尾、別子及下川(北海道)、日立銅礦已關閉。鉛,鋅主要分布於秋田、岐阜和北海道。此外有金(鹿兒島)、銀(鹿兒島、秋田等地)、錫(兵庫)等。

Japan日本

Japan日本

教育

學制為國小6年、國中3年、高中3年、大學4年、大專2年至3年。實行9年義務教育。大學有國立大學、公立大學和私立大學。日本是一個非常重視教育的國家,教師的地位非常高,著名的國立綜合大學有東京大學,京都大學、早稻田大學和慶應大學等。

新聞出版

綜合性日報社有121家。全國有影響的報紙通稱六大報:《朝日新聞》、《讀賣新聞》、《每日新聞》、《日本產經新聞》、《東京新聞》、《日本經濟新聞》。全國發行的三大地方報為:《中日新聞》、《北海道新聞》、《西日本新聞》。較有影響的雜誌有:《中央公論》、《東洋經濟》、《經濟學人》、《文藝春秋》等。廣播電台、電視台有近200家。全國性的電視、廣播公司主要有:日本廣播協會(NHK),1952年成立,屬半官方性質;東京廣播公司(TBS),1951年成立;日本電視廣播網公司(NTV),1953年成立。除日本廣播協會外,其他電視廣播公司均為私營。共同通訊社是日本最大的通訊社,簡稱共同社。時事通訊社是日本第二大通訊社,簡稱時事社。

文化

日本獨特的地理條件和悠久的歷史,孕育了別具一格的日本文化。櫻花和服俳句武士清酒神道教構成了傳統日本的兩個方面--。在日本有著名的 "三道",即日本民間的茶道花道書道

茶道也叫作茶湯(品茗會),自古以來就作為一種美感儀式受到上流階層的無比喜愛。現在,茶道被用作訓練集中精神,或者用於培養禮儀舉止,為一般民眾所廣泛地接受。日本國內有許多傳授茶道各流派技法的學校,不少賓館也設有茶室,可以輕鬆地欣賞到茶道的表演。

花道作為一種在茶室內再現野外盛開的鮮花的技法而誕生。因展示的規則和方法的有所不同,花道可分成20多種流派,日本國內也有許多傳授花道各流派技法的學校。另外,在賓館、百貨商店、公共設施的大廳等各種場所,可以欣賞到裝飾優美的插花藝術。

相撲來源於日本神道的宗教儀式。人們在神殿為豐收之神舉行比賽,盼望能帶來好的收成。在奈良和平安時期,相撲是一種宮廷觀賞運動,而到了鎌倉戰國時期,相撲成為武士訓練的一部分。18世紀興起了職業相撲運動,它與現在的相撲比賽極為相似。神道儀式強調相撲運動,比賽前的跺腳儀式(四顧)的目的是將場地中的惡鬼趨走,同時還起到放鬆肌肉的作用。場地上還要撒以達到淨化的目的,因為神道教義認為鹽能驅趕鬼魅。相撲比賽在台子上進行。整個台子為正方形,中部為圓圈,其直徑為4.55米。比賽時,兩位力士束髮梳髻,下身系一條兜帶,近乎赤身裸體上台比賽。比賽中,力士除腳掌外任何部分不得觸及台子表面,同時也不得超出圓圈。比賽在一二分鐘甚至幾秒鐘內便能決出勝負。相撲的裁判共由6人組成。主裁判由手持摺扇“行司”登台擔任,其餘5人分別在正面、東面、西面及裁判席上。大力士的最高等級是“橫綱”。下面是大關、關脅、小結、前頸,這四個等級被稱為“幕內”,屬於力土中的上層。再次是十兩、幕下,除此之外還有更低級的三段目、序三段。最低一級叫序口。一個普通力士要想獲得較高的等級是需要花費很大氣力的;不經過艱苦努力,要想獲得最低的等級,也是不可能的。

和服是日本傳統民族服裝的稱呼。它在日本也稱“著物”。和服是仿照中國隋唐服式和吳服改制的,所以在日本被稱為"吳服"和"唐衣",和服是西方人對吳服的稱謂,現在日本人已經接受的這個稱謂,但是很多賣和服的商店,還是寫著"吳服"。公元八至九世紀,日本一度盛行過“唐風”服裝。以後雖有改變形成日本獨特的風格,但仍含有我國古代服裝的某些特色。婦女和服的款式和花色的差別是區別年齡和結婚與否的標誌。例如,未婚的姑娘穿緊袖外服,已婚婦女穿寬袖外服;梳“島田”式髮型(日本式髮型之一,呈缽狀),穿紅領襯衣的是姑娘,梳圓髮髻,穿素色襯衣的是主婦。和服不用鈕扣,只用一條打結的腰帶。腰帶的種類很多,其打結的方法也各有不同。比較廣泛使用的一種打結方法叫“太鼓結”,在後腰打結處的腰帶內墊有一個紙或布做的芯子,看去像個方盒。這就是我們常看到的和服背後的裝飾品。由於打結很費事,戰後又出現了備有現成結的“改良帶”和“文化帶”。雖然今天日本人的日常服裝早已為西服所替代,但在婚禮、慶典、傳統花道、茶道以及其他隆重的社交場合,和服仍是公認的必穿禮服。

柔道在全世界有廣泛聲譽。柔道的基本原理不是攻擊、而是一種利用對方的力量的護身之術,柔道家的級別用腰帶的顏色(初級∶白/高級∶黑)來表示。

劍道是指從武士的重要武藝劍術中派生而出的日本擊劍運動。比賽者按照嚴格的規則,身著專用防護具,用一把竹刀互刺對方的頭、軀體以及手指尖。

空手道是經琉球王國(現在的沖繩)從中國傳入日本格鬥運動。空手道不使用任何武器、僅使用拳和腳,與其它格鬥運動相比,是一種相當具有實戰意義的運動形式。

合氣道原來只是一種用於練習“形式”的運動,其基本理念是對於力量不採用力量進行對抗。與柔道和空手道等運動相比,沒有粗野感的合氣道作為一種精神鍛鍊和健身運動,很受老年人和女性的歡迎。

日本的傳統戲劇 能劇【能(のう)】 能劇是日本的傳統戲劇,也是世界上現存的最古老的戲劇之一。能劇源於古代舞蹈戲劇形式和12世紀或13世紀在日本的神社和寺院舉行的各種節慶戲劇。“能”具有才能或技能的意義。演員通過面部表情和形體動作暗示故事的本質,而不是把它表現出來。現在這一劇種在日本仍具有頑強的生命力。

壽司壽司(すし)】(Sushi)是以生魚片【刺身(さしみ)】、生蝦、生魚粉等為原料,配以精白米飯、、海鮮、辣根等,捏成飯糰後食用的一種食物。壽司的種類很多,不下數百種,各地區的壽司也有不同的特點。大多數是先用米飯加醋調製,再包卷魚、肉、蛋類,加以紫菜或豆皮。吃生魚壽司時,飲日本綠茶或清酒,別有一番風味。

贈禮習俗日本人將送禮看作是向對方表示心意的物質體現。禮不在厚,贈送得當便會給對方留下深刻印象。送日本人禮品要選擇適當,中國的文房四寶、名人字畫、工藝品等最受歡迎,但字畫的尺寸不宜過大。所送禮品的包裝不能草率,哪怕是一盒茶葉也應精心打理。中國人送禮成雙,日本人則避偶就奇,通常用1、3、5、7等奇數,但又忌諱其中的"9",因為在日語中"9"的讀音與"苦"相同。按日本習俗,向個人贈禮須在私下進行,不宜當眾送出。日本人禁忌綠色。不喜歡荷花,而喜歡櫻花烏龜子。

日本地圖

Japan日本

Japan日本

Japan日本

Japan日本

Japan日本

相關條目

日本中古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