鐃[樂器]

鐃[樂器]
鐃[樂器]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鐃又稱鉦,執鍾,是中國古代使用的青銅打擊樂器之一,其最初的功能為軍中傳播號令之用。流行於商代晚期,周初沿用。其是銅製圓形的樂器,常和鈸配合演奏。

基本信息

基本介紹

鐃,是蒙古、藏、納西、壯、土家、黎、漢等各民族互擊體鳴樂器。流行於全國各地,尤以兩廣、海南、閩浙一帶最為盛行。銅製圓形的樂器,常和鈸配合演奏。如;鐃歌(軍中樂歌;泛指軍歌);鐃挽(鐃歌和輓歌),古代擊樂器。形制與鈸相似:唯中間隆起部分較小。以兩片為一副,相擊發聲。如:鐃鈸(一種打擊樂器。古稱銅鈸、銅盤、銅缽);鐃管(鼓吹中的橫笛)。

文獻記載

商周的鐃不單用於軍旅,且可用於祭祀和宴樂。殷墟婦好墓出土有五柄成組合的鐃,這是至今發現鐃組合的最高數字,是為宮廷使用的樂器。《宋史·儀衛志》和《遼史·樂志》載,北宋和遼時,鐃曾用於皇帝儀仗中的鼓吹樂里。當時佛教所用銅鈸稱為鐃,宋代馬端臨《文獻通考》載:“銅鐃,浮屠氏所用浮漚器,小而聲清,世俗謂之鐃,其名雖與四金之鐃同,其實異”。(宋代《樂書》所載“銅鐃”條同此)。浮屠,梵文佛陀之譯名。這種鐃不是《周禮》所載金鐃或西周以來植鳴的大型銅鐃或編鐃。明、清兩代,鐃已用於地方戲曲伴奏,清人李斗《揚州畫舫錄》載,崑曲伴奏曾用大鐃。

形制變化

鐃[樂器] 鐃[樂器]

鐃的形制變化不大,約有以下幾種:

闊腔式,腔闊大於腔高,柄粗。

甚闊腔式,腔闊大於腔高甚多,柄末

端有一道加厚的箍。

微闊腔式,腔闊和腔高接近,或腔闊稍大。

形制特徵

鐃用響銅製成,呈圓片形,形制與鈸基本相同,但有區別:鐃的碗頂平而小,其徑約當全徑的五分之一;鈸的碗頂圓而大,其徑約當全徑的二分之一。鐃面較大而薄,多為弧形,根部凹進,邊部稍作翹起。大小相同的鐃與鈸,鐃所發之音低於鈸而餘音長。鐃面直徑大小不一,常見者27—55厘米,最大者達68厘米,碗徑 7厘米以上,重1—2.5公斤。兩面為一副,相擊後發音,音色清亮,帶有深沉的水音。延續音長。

演奏方法

演奏時,雙手各執一面互擊,有平擊、側擊、悶擊等手法。用於蘇南吹打等民間器樂合奏,崑曲、粵劇等地方戲曲和舞獅、舞龍等民間歌舞伴奏。

活動用途

鐃常用於佛教道教音樂和文娛宣傳活動中,在舞獅、舞龍、各少數民族歌舞、藏戲、壯劇、粵劇、河北梆子等戲曲伴奏和各少數民族器樂合奏中,都是離不開的樂器。

樂器發展

早在宋代,我國出現了一種與鈸十分相似的樂器——鐃。宋代馬端臨《文獻通考》載:“銅 鐃,浮屠氏所用浮漚,器小而聲清,世俗稱之鐃,其名雖與四金之鐃同,其實異。”宋陳暘《樂書》中也同樣記載銅鐃。浮屠,梵文佛陀之譯名。由此可知,鐃最初用於佛教音樂,它與我國商代似鈴無舌、有柄立置的鐃同名異器,並從宋代起就已並存。據《宋史·儀衛志》 和《遼史·樂志》載,北宋和遼時,鐃已在宮廷儀仗中用於鼓吹樂。關於鐃的形制,清《欽定大清會典》載:“鐃,范銅為之,左右合擊,面徑一尺二寸,中隆起……徑二寸四分五厘。”宋代以來,鐃一直用於宮廷和民間,在鼓吹樂、吹打樂、鑼鼓樂和佛教、道教音樂中,都是離不開的體鳴樂器。

鐃的構造與鈸相像,為一缽形金屬體,用響銅製成,中部隆起部分似帽,帽根向內凹進 ,鐃面較薄並呈弧形,邊部翹起,帽是鐃的固定點,帽頂中心鑽孔系以綢布,以便用手持握,兩面為一副(圖56),相擊而發音。鐃與鈸的區別是:鐃面薄而翹,帽小而頂平,帽徑約當 全徑的1/5~1/4;鈸面厚而平,碗大而頂圓,碗徑約當全徑的1/2。故民間將碗大的稱鈸,帽小的稱鐃,大小相同的鐃與鈸,鐃音低於鈸而餘音較長。鐃有大鐃和中鐃之分,規格較多,各地大小不一。鐃的製作與鈸相同,要經過配料熔煉、鍛打成型和冷砸剪邊,最後在帽項 鑽孔系以綢布完成。鐃的音色、音量和傳遠度,取決於響銅成分、面積、厚薄、邊沿部分的弧度和帽的大小。鑑別鐃的優劣,以鐃面光潔、弧度適度、圓度準確、邊緣厚度一致為佳,中間的帽形大小和兩面的音高也要相同。

盤點少數民族樂器

我國的民族樂器按照其性能的不同,可分為吹、拉、彈、打四類,本任務是盤點少數民族樂器,歡迎大家一起協作,有些詞條分值高的但是質量不高,不要錯過喔~

熱瓦普
熱瓦甫
蘆笙
月琴
琵琶
瑤族

堂鼓
象腳鼓
鋼琴

排鼓
骨笛
木鼓
木葉
碰鈴
腰鼓
葫蘆笙
銅鼓
蜂鼓
勒尤
洞簫
伽倻琴
腰鈴
豎箜篌
艾捷克
大鼓
葫蘆絲
胡西它爾
彈布爾
三弦
光攏
阮鹹
弓琴

木琴
巴烏
海螺
考姆茲
鷹笛
竹笛
二胡
豎笛
短笛
納格拉
小提琴
卡龍
四胡
獨弦琴
吉他

柳琴
高胡
板胡
京胡
京二胡
椰胡
墜胡
墜琴
葫蘆胡
革胡
管子
口笛

板鼓
奚琴
拍板
冬不拉
雅托克
馬骨胡
竹鼓
棒棒
火不思
琤尼
天琴
口琴
鐵簧
小鑼
鳳首箜篌
牙箏
鑼鼓
東布爾
三胡
揚琴
嗩吶
杖鼓
大鑼
手風琴
庫布孜
銅鏡
八角鼓
侗笛
牛腿琴




石磬
口弦

長鼓
中胡

小鈸
龍頭三弦
卡龍琴
咚咚喹
篳篥
大筒
長號
打溜子
尺八
馬頭琴
芒筒
蒙古四弦琴
叮咚
鼻簫
口弦琴
木魚
薩它爾
梆子

牛腱琴
土胡
口細
橫笛
寧寧
排簫
竹筒
竹琴
都塔爾
庫木日依
蘆管
曲項琵琶
鉤鑼
雙飛燕
溜子鑼
曼多林
姊妹簫
筆管
銅角
狍哨
單面鼓
竹口弦
銅鈸
方響
雲鑼
口簧
短簫


哈亞

玄琴
納格納鼓
低胡
苗族三弦
竹筒鼓
架鼓
悶笛
大金
鼻笛
小金
依姆欽
角胡
擂琴
銅鈴


篳魯
小二胡
阿烏
扁鼓
土塤
嚓拉器
革鼓
托布秀爾

木庫蓮

盤鈴
羌笛
手鼓

唎咧
嗶噠
陶塤
牛頭塤
葉笛
秦琴
喃嘟喝
宰靠

葦笛
羊角編鐘

單鼓
大廣弦

艾介克
甲鈴
柄鼓
葫蘆琴
達夫
四弦胡
都它爾
杵臼
拉阮
軋箏
築竹

達甫
梅巴
哩嚕
鋩鑼
切波
新笛
匏笙
四弦奚琴
吐良
鹿哨
蒙古琵琶
克亞克
南堂鼓

搏拊
五弦

恆格勒格
鼓板
羯鼓
渾圖日
尚庫布孜
橫簫
獨他爾
抱懷
批把胡熱
岡林
葉琴
銅鑼
多吉尺布
大瑪如
羊皮豉
亞加
虎鈕錞於
科詩耐依
響蔑
牛角號
四弦
響篾
迷迷
蘇那
鐵鼓
直笛
苗族二胡
修德日格胡熱
節特根
匹昌庫
化昌子
光囡
托立
黃嘎日特
光宰
光貫
光賓
光克拉
手鈴
鈸鑔
木鼓魚磬
光妥
羊角號
賓剎
統嘎
鋩聳
線木
臘港
嘎臘薩
麻短
墨克納
麻賓
麻闊
木魚兒
滿大林
郭墮
潘琅
銅羅
篳朗木叨
篳咪
篳羅木
庫波孜

熱布甫
塞依託爾
班羅
布蘭孜庫姆
篳嚕
匹麗麗亞
篳桂罕
巴利曼
篳提尤
蘇爾耐
喀什熱瓦甫
烏孜別克熱瓦甫
篳鈴埋
篳伙
薩帕依
恰克恰克
括朔克
篳粉
懷三
皮克利
篳南害
巴拉來卡
抱跛埋
魚磬
傣定
笓笓
四頁瓦
定旦
庫涅
拉比斯
二弦琴
手琴
曼佗林
定郭叨
破鼓
朋奴化
文土文
定郭埋
定郭拎
獨木鼓
哨葉
猴鼓

口弓
阮琵琶
裝嫪
口拜
克勒庫布孜
灼吧
牛角郎
雞婁鼓
六孔竹笛
四孔佤笛
瓦弱直笛
破口直簫
稻稈笛
單簧吹管
笛喔
色不孜克
白族小鼓
卡爾得乃
阿德爾那
斯爾那依
缺口簫
同肯
臀板
腳鈴
麥稈嗩吶
土笛
咪咪兒
木笛
鼻哨
膜笛
神鈴
哈爾馬力
扎比
俄比

來都嘎
篳斜
冊節
烏翁
阿塔
大皮鼓
展積
什鴉
蘇古都
期哩
板鈴
哇嗚
增疆
確索
彈撥爾
謝勒鐵爾
薩孜
坎吉

拼音是nao的漢字

拼音是nao的漢字共有37個,如下:

||||||||||||||||||||||||||||||||||||

“八音”民族樂器列表

中國民間音樂文化歷史悠久,在漫長的歷史中,發展出一系列富有鮮明民族特色的樂器,亦有依照樂器材質而形成的分類,古稱“八音”,分為金、石、絲、竹、匏、土、革、木
編鐘 | 特鍾) | 方響 | | 雲鑼 | 銅鼓 | | | | |
編磬 | 特磬
彈撥古琴 | | | 箜篌 | 琵琶 | 三弦 | | 柳琴 | 月琴 | 秦琴 | 獨弦琴
拉弦二胡 | 高胡 | 中胡 | 低胡 | 板胡 | 京胡 | 京二胡 | 馬頭琴 | 馬骨胡 | 牛腿琴 | 大廣弦 | 椰胡 | 墜胡 | 墜琴 | 大筒 | 大筒弦 | 葫蘆琴 | 葫蘆胡 | 土胡 | 角胡 | 三胡 | 四胡 | 擂琴 | 革胡 | 低音革胡 | 拉阮 | 奚琴 | 軋箏 | 胡琴
彈擊揚琴 |
笛子 | | 排簫 | | | 尺八 | 篳篥 | 管子 | 嗩吶 | 巴烏 | 芒筒 | 唎咧 | 口笛 | 新笛 | 侗笛
| | 蘆笙 | 葫蘆絲 | 葫蘆笙
|
| 大鼓| 板鼓 | 排鼓 | 南堂鼓 | 八角鼓 | 羯鼓 | |
木魚 | | | 鼓板 | 拍板 | 梆子
其他骨笛 | 口弦 | 木葉

禮器

種類禮器:中國古代在祭祀、宴饗、喪葬以及征伐等活動中使用的器具,其使用的規格有嚴格的等級限制,用以表明使用者的地位、身份、權力。
炊器 | | |
食器 | | | |
酒器 | | | | | | | | |
水器 | | |
樂器 | | |
玉器 | | |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