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鬲 拼音: gé,lì, 筆劃: 10 (國名和作姓時念gé,表示器物時用lì)
部首: 鬲
五筆86&98:GKMH
倉頡:MRBL
鄭碼:AJLD
筆順編號:1251254312
四角號碼:10227
詳細解釋
象形。金文字形,象飲食器具形。本義:古代炊器。用於燒煮或烹炒的鍋,特指類似於鼎狀的炊具
01、古國名。鬲國〖Gestate〗,相傳為夏方國。西漢在其地設鬲縣。如:鬲氏(古國名。即鬲國)
02、通“膈”。橫隔膜〖diaphragm〗 食飲不下,鬲塞不通。——《素問·風論篇》
03、通“槅”。大車軛〖yoke〗鬲長六尺。——《周禮·考工記》。孫詒讓正義:“鬲,即槅之借字。”
04、縣名〖Gecounty〗。漢置。在今山東省德州市東南。〖鬲津〗水名〖GeRiver〗。發源於河北,流入山東
05、鬲(讀歷),古為肉食器。鐘鼎文有“臣十家鬲百人”,鬲義同庶,為家中燒鍋煮飯的奴僕。(摘自黃現璠撰《我國民族歷史沒有奴隸社會之探討》廣西師範學院學報,1979年2月、3月第二、三期連載)
古鼎中有三足皆空,中可容物者,所謂鬲也。——宋·沈括《夢溪筆談》
又如:鬲如(形狀突起高絕如鬲鼎的樣子)
古代煮飯用的炊器。銅鬲最初是依照新石器時代已有的陶鬲製成的。其形狀一般為侈口(口沿外傾),有三個中空的足,便於炊煮加熱。
銅鬲流行於商代至春秋時期。商代前期的鬲多無耳,後期口沿上一般兩個直耳。西周前期的鬲多為高領,短足,常有附耳。西周后期至春秋的鬲大多數為折沿折足弧襠,無耳;有的在腹部飾以觚稜。
西周時還有方鬲,體為長方形,下部有門可以開合,由門內放入木炭。故宮博物院收藏的一件,門前還表現出刖刑奴隸守門的形象。
06、鬲,當作“為”,形似傳抄致訛。《素問·大奇論》:“胃脈沉鼓澀,胃外鼓大,心脈小堅急,皆鬲偏枯,男子發左,女子發右。”皆鬲偏枯,《諸病源候論·風偏枯候》作“皆為偏枯”,《外台秘要方卷第十九·風偏枯方二首》亦作“為偏枯”。經文中之“鬲”字,當系“為”字之訛,因形似致傳抄致訛。清·周學海注云:“隔當作為。”(《周學海醫學全書·內經評文》)時賢胡天雄《素問補識》云:“皆鬲偏枯:諸注皆委曲求通而終不可通,難在鬲字上。郭氏《素問校注》云:‘鬲字誤,應作為,二字古文形似致誤。皆為偏枯,與上皆為瘕、皆為疝,句法一致。《全生指迷方》引,鬲作為,亦可證。’其說當是。”
07、通“隔”。阻隔〖separate〗 鬲閉門戶,毋得擅上。——《漢書·五行志中》
08、阻塞:鬲閉(隔離閉塞);鬲咽(因消化器官阻塞而下咽困難);鬲塞(阻塞);鬲蔽(阻隔);鬲絕(隔斷);
格子:鬲子。
09、姓氏
方言集匯
◎ 粵語:gaak3 lik6
◎ 客家話:[海陸豐腔] gak7 lit8 [客語拼音字彙] gag5 [客英字典] gak7 lit8 [寶安腔] lit8 gak7 [梅縣腔] lit8 [台灣四縣腔] gak7 lit8
◎ 潮州話:羅耶8(歷),gêh4(keh) lêh8(lêh)
文物介紹
龍山鬲
龍山文化的陶器是繼大汶口文化發展起來的,是我國新石器時晚期文化的代表距今有4000年歷史。鬲(Li)是古代炊具。此件三足鬲是流行於當時的黃河中下游地區的器型,造型豐滿,製作規整。三足器不僅支放穩重,而且受熱面積大,體現了古匠師的聰明才智。
灰黑陶乳釘紋鬲(商)
高35.5厘米、口徑24.8厘米。
細砂質灰黑陶。斂口、寬沿外折,方唇,深腹略鼓,夾角襠、三袋足,下加高足尖。寬沿面上除有一周凹槽外,並有兩個相對稱的扁體拱形耳,上腹部飾三周刮紋,其間又粘飾有兩周圓形乳釘紋。並在腹部與每個袋狀足下部之間,又各飾相折連的人字形附加堆紋。形似同期的乳釘紋與人字紋銅鬲,造型別致,裝飾華麗。具有實用與美觀相結合的特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