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起源
清朝光緒年間,大鐃在魯西南一帶初具雛形,後流入永城,才得以發展而定型。永城大鐃第五代傳人王玉璽,十五歲時拜著名大鐃藝人卞明坤的二弟子練超為師,對大鐃有較深的藝術功底,得到過卞老的親傳,他能編能演,其表演粗獷豪放、聲情並茂、底氣十足、字正腔圓,後因多種原因棄藝從商。
從商10年,儘管王玉璽很少參加商業演出,但政府組織的公益性活動他必熱心參與並全身心地投入。2005年,他表演的《馬前潑水》獲得河南省第二屆民間藝術節金獎;2006年春節期間,他在河南省寶豐縣寶豐馬街書會上獲“寶豐杯”河南省鼓曲唱曲大賽一等獎;11月25日,王玉璽被任命名為河南省首批民間文化傑出傳承人。
藝術特色
大鐃是一種很小的傳統曲藝劇種。鐃,是一種樂器。據史料記載,早在北宋時期,我國就出現了一種形制和鈸十分相似的打擊樂器——鐃。明清時期,鐃已經用於地方戲曲的伴奏,清朝戲曲作家李斗在其著作《揚州畫舫錄》中提到,崑曲伴奏曾用大鐃。
歷史發展
大鐃究竟是怎樣從一個伴奏樂器成為一個傳統曲藝劇種,歷史上沒有確切的記載,據大鐃藝人們口頭傳說:至少在清光緒八年,也就是公元1882年之前,大鐃在魯西南一帶就已經初具雛形。
韓鳳魁和妻子孟氏在卞莊落戶以後,收了一個十三歲的小徒弟,叫程學山,他們非常喜歡這個小徒弟,給他取了一個藝名叫程元芳,把大鐃演技傾囊相授。之後,程元芳登堂入室,成了韓鳳魁的女婿。
從大鐃傳入永城,到韓鳳魁去世的26年裡,大鐃在永城提高和發展,形成了一個獨立的曲藝劇種:永城大鐃。
永城大鐃在流傳中,唱腔唱段也在不斷的創新和完善。在繼承和發展的過程中,永城大鐃的表演形式發生了重大轉變,由原先的雙股件演變成了現今的單股件。
大鐃音質高亢激昂,節奏感強,善於表現英勇頑強的火爆性格和激烈戰鬥的場面。在演出前,演員反覆演奏大鐃及竹板,以招徠聽眾,藝人稱之為“打鬧台”。
劇種傳人
作為一個稀有劇種,它曾經有過自己的輝煌。到了民國時期,永城縣城聽書之風盛行,技藝高超者雲集。當時韓鳳魁已經去世,程元方成了這一帶最著名的大鐃藝人。1938年秋,日寇侵占永城,次年,以彭雪楓為師長的新四軍四師挺進永城,建立抗日根據地,程元方到新四軍駐地書案店演唱他自編的抗日曲目《打敗鬼子兵》、《日寇火燒裴橋》等,受到四師首長的表揚和鼓勵。
在程元方眾多的徒弟中,卞明坤最受民眾的喜愛。卞明坤出生於1929 年,十二歲時拜程元方為師,成了程元方的關門弟子,十四歲就能單獨登台演唱,到了十八歲已經小有名氣。卞明坤善於借鑑了其他曲種的表演技巧,他吸收了一些戲劇的表演程式和身段,恰當地將一些有益的招式揉進大鐃的表演之中,豐富了大鐃的表演藝術。
卞明坤在幾十年的藝術生涯中,艱苦創業,獨樹一幟,成為省內外知名的民間曲藝表演藝術家。2005年4月,已是古稀之年的卞明坤積勞成疾在永城去世,人們惋惜地說:最後一位大鐃藝人消失了。
現今,活躍在舞台上的是第五代大鐃傳人王玉璽。
上個世紀70年代的豫東大地聽書之風尤盛,在永城的街頭巷尾流傳著大鐃、大鼓、柳琴戲等,優美的唱腔使少年的王玉璽流連忘返。1980年,高中還沒有畢業的王玉璽拜卞明坤的二弟子練超為師,成為永城大鐃的第五代傳人。 練超是卞明坤徒弟中最有名的一位。王玉璽在老師這裡學到了許多傳統唱段,如《馬前潑水》、《諸葛亮打狗》、《劉邦斬蛇》等等。
王玉璽對大鐃有較深的藝術功底,他能編能演,其表演風格粗獷豪放、聲情並茂、底氣十足、字正腔圓。20世紀90年代,隨著人們文化娛樂方式的多層次化和多樣化,民眾對戲曲文藝不再像過去那樣痴迷,民間藝人所需求的市場不斷縮小,只靠大鐃演出已難於維持生計,王玉璽只好把主要精力用在了生意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