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齊桓公,很懂得人才的重要,他勵精圖治、招賢納士。 齊桓公是個明白人,他當然聽得出這《飯牛歌》話中帶刺兒,不免動起氣來。 後來,寧戚在幫助齊桓公治理邦國中顯示了非凡的才華。

基本信息

拼音:náo 
部首:山,部外筆畫:7,總筆畫:10
五筆86&98:QTNM 倉頡:KHNGU 
筆順編號:3535211252 四角號碼:47272 UniCode:CJK 統一漢字 U+5CF1

基本字義

● 峱
náoㄋㄠˊ
◎ 古山名,在今中國山東省青州市邵莊鎮境內,與山東淄博市臨淄區相臨:“子之還兮,遭我乎~之間兮。”
◎ 古書上說的一種形如貔貅的祥瑞之獸。
English
◎ name of a mountain

峱文化

是一種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祥瑞文化,也是古青州乃至全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歷史源遠流長。今日的峱山坐落於青州市邵莊鎮境內,最早記載於《詩經》,古代齊桓公峱山納賢的故事曾經廣為流傳。歷史上的峱山,為齊桓公游野之所,桓公以峱出現作為瑞兆,當作上天對自己善政的肯定,乃"九合諸侯,一匡天下",終於成就霸業。由此,被許多專家、學者定義為"祥瑞文化"。"峱"被異化為龍、獅、虎、飛鳥等,雖然是一種虛擬的動物,卻寄寓了華夏子孫5000多年的美好憧憬。

齊桓公峱山遇賢

青州城西四十里,聳立著一座山,名叫峱山。這裡既無奇峰危石,又無翠谷幽洞,一切都是那樣平淡無奇。可是在春秋時期,這裡卻是山清水秀、古木參天,是個人人嚮往的好地方。據說,齊桓公“禮賢下士納寧戚”的故事就發生在這裡。
卻說齊桓公,很懂得人才的重要,他勵精圖治、招賢納士。衛國有一個人叫寧戚,滿肚子學問,很有本事,可就是因為家貧如洗,沒有人看得起他,只好靠給人趕車為生。寧戚聽說齊桓公禮賢下士,很想應召而出,乾一番大事業,於是就趕著牛車到齊國境內來探聽虛實。齊桓公得著信兒,趕緊派相國管仲出迎,並一再囑咐說無論如何都不能慢待了自己找上門來的人才。管仲有點兒為難:寧戚是個什麼長相從來沒見過,他到齊國來投奔何處也不知道,大街上人海茫茫,要到哪裡去找呢?又一想,能為國家找有用的人才,跑點兒腿也是值得的!於是他換上便服,獨自一人走出城門去,到處查訪。一天,他來到峱山腳下,見一人悠然自得地倚在車轅上餵牛。這人頭戴破斗笠,赤著雙腳,身上的粗布短衫只搭到大腿,渾身上下都是窮人打扮。管仲走上前去一打量,發現此人雖然衣著不濟,但是眉宇間透著一股浩然正氣,知道必有來歷,就主動上前搭話。那人坦然一笑,並不多嘴,只是沒頭沒尾地回答了“浩浩乎”三個字。管仲不知道這是什麼意思,又不便多問,只好無可奈何地一笑,暫時回府了。他心中有事啊,直到吃中午飯的時候,還是一個勁地皺著眉頭琢磨。陪他吃飯的是他的一個妾,名字叫婧,婧問他有什麼心事,管仲擺擺手說:“有心事跟你說有什麼用啊?那不是你們這等人所能解決的!”誰知道婧卻不以為然,她莞爾一笑,說:“相國大人可別小看年輕人和卑賤的人哪!”接著又侃侃而談,引經據典,列舉了歷史上好些個年輕、卑賤而大有作為的人當例子,然後說:“從這些歷史事實來看,卑賤者不一定愚蠢,年輕人不一定無知。”一席話說得管仲連連點頭,他把峱山前遇到趕車人的前後經過說了一遍,要婧幫著他琢磨琢磨“浩浩乎”三個字是什麼意思。婧抿嘴一笑,不加思索地說:“人家已經告訴你了,大人還不知道呢,古時候有一首《白水》詩不是說嘛:‘浩浩者水,倏倏者魚,君來召我,我將安居,國家未定從我焉?’這人是求官來了,他問大人如何使用它呢!”管仲一聽,心中豁然開朗,用手一拍桌子,說:“妙啊,妙啊,此人莫非就是寧戚?”想到這裡,他飯也顧不得吃了,趕緊向齊桓公稟報。齊桓公也不怠慢,立即命令左右套車,同管仲一起來到了峱山腳下。那人見桓公的車來到跟前,既不迴避,也不搭話,只顧自己悠閒地敲著牛角唱到:
“南山粲粲,白石爛爛,中有鯉魚,長尺有半。生不逢堯舜禪,短褐單衣適至骭。從昏飯牛至夜半,長夜漫漫何時旦!”
齊桓公是個明白人,他當然聽得出這《飯牛歌》話中帶刺兒,不免動起氣來。儘管已經斷定站在面前的可能就是踏破鐵鞋無覓處的寧戚,但還是命令左右將寧戚推到車前,板著面孔問他的姓名、居處。寧戚的回答證實了他的判斷,齊桓公心中暗喜。但是他仍然不動聲色,反而用更嚴厲的口氣說:“你這個趕車的好大的膽子,竟敢在光天化日之下譏諷時政,該當何罪!”寧戚並不害怕,用十分平靜的口氣說:“小人何敢譏諷時政?只不過以實論實罷了。”桓公用手拍著車轅說:“還敢強嘴!當今天子在上,寡人率諸侯賓服於下,百姓樂業,草木沾春,舜日堯天,不過如此。你說‘不逢堯舜’,又說‘長夜不旦’,不是譏諷又是什麼?”寧戚淡淡一笑,說自己的《飯牛歌》“鑿鑿有據”,接著就深刻分析了時局形勢以及齊桓公施政的利弊。他說理精闢,論據有力。但齊桓公畢竟是一國之君,居然被一個初次見面的趕車人當眾揭了瘡疤,未免有點兒下不來台。他臉上紅一陣兒白一陣兒的,一時間不知道說啥好了,處境很尷尬。管仲等人都急得手心裡出了汗,很怕齊桓公一怒之下作出愚蠢的事來。一個名叫隰(xi)朋的大夫趨前一步,低聲對齊桓公說:“此人見勢不趨,見威不惕,非尋常車夫也!”齊桓公平心靜氣地一想,覺得有理:是啊,良藥苦口,忠言逆耳嘛!直言相諫雖說有點兒叫人難堪,可那是治病的良藥;阿諛奉承聽來固然舒服,可那是致人於死地的砒霜,有啥說啥,正是寧戚的可貴之處,這才是難得的良臣呢!於是,他命令左右把寧戚扶到車上,帶回宮裡,拜為上卿。
後來,寧戚在幫助齊桓公治理邦國中顯示了非凡的才華。

古文

寧戚,仕途屢遭磨難,能由一個放牛青年走向參與國政的高位,得益於自作的《寧戚歌》:
南山燦、白石爛
中有鯉魚長尺半。
生不逢堯與舜禪,
短褐單衣至軒。
從昏飲牛至夜半,
長夜漫漫何時旦?
這首著名的《寧戚歌》真實地表現出了懷才不遇之士自求用世的複雜心態。寧戚放牛的史實,至今在李園街道辦事處柳行頭村存有“寧戚大夫販牛處”的石碑的佐證。據《東周列國志》載,周厘王二年(公元680年)春,齊王國攻打宋國,齊桓公先派管仲率一部分軍隊
寧戚半身像
出發。一天,軍隊到峱山(山東臨淄附近),管仲見一放牛青年沖他疾擊牛角高歌,氣質非凡,即派侍從把他招來,管仲問其姓名,答曰:“衛國百姓,姓寧名戚”。管仲叩其所學,寧戚對答如流。管仲嘆道:“豪傑辱於泯塗,不遇汲引,何以自顯?我國國君大部隊在後,不過幾日到此,我寫封信你去拜見國君,必當重用。”數日後,齊桓公大軍到此,寧戚又唱起《寧戚歌》。齊桓公聞聽此歌甚感驚奇,派人將寧戚叫至跟前,問其姓名後,桓公說:“寡人率領諸侯征戰天下,百姓安居樂業,草木沾春,舜日堯天不過如此,你說不逢堯舜,又說‘長夜不旦’,你是放牛的為何要諷刺朝政?”寧戚據理爭辯,有些言辭冒犯齊桓公。桓公大怒,命令斬首。寧戚面不改色,仰天嘆道:“桀殺龍逢,紂殺比干,今寧戚為第三個!”這時身邊大臣隰朋上奏說:“此人見勢不趨,見威不惕,非尋常放牛的。”桓公轉念一想,怒氣頓消,對寧戚說:“寡人聊以試子,子誠佳士”。這時,寧戚從懷裡拿出管仲的親筆信,桓公閱後說 :“既有管仲的書信,為何不早呈上?”寧戚說:“賢君擇人為佐,賢臣亦擇主而輔,君如惡直好諛,以怒氣加臣,臣寧死也不自薦”。桓公聽後非常高興,即拜寧戚為大夫,與管仲同參國政。寧戚不負厚望,屢建戰功。後又長期任大習田(農官)。他管理農事,獎勵懇種,薄取租賦,使齊國很快富強起來。並著有《相牛經》一卷。他仕途四十餘年,對齊桓公完成“九合諸侯,一匡天下”的霸業起了重要作用。

拼音是nao的漢字

拼音是nao的漢字共有37個,如下:

||||||||||||||||||||||||||||||||||||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