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1)器物名稱:伍子胥畫像鏡
2)年代:漢代
3)形制規格:
4)簡述:漢代銅鏡。早年在紹興出土,現藏上海博物館。最早載於宋姚寬《西溪叢語》:“近得一夾鏡,大鼻,叩之中虛,有冠劍四人,一題忠臣伍子胥,一吳王,一越王, 一范蠡,又二婦人云,越王二女皆小隸書,製作奇古。”高乳,圓紐,小朱紋紐座。
目錄紋飾說解:
時代背景:
漢代銅鏡的鑑別特點:
紋飾說解:編輯本段 回目錄
鏡背四乳分成四區環繞配置圖案。第一組有鑄銘“越王”、“范蠡”,二人席地而坐,相對交談,表現范蠡在出謀劃策,讓越王勾踐使美人計;第二組為著長裙的二女,有鑄銘“玉女二人”,表現越王以玉女二人賄賂吳太宰伯;第三組鑄銘“吳王”,吳王坐在幔帳中,左手微舉,表現吳王聽信太宰而伍子胥被逼自刎。整個圖紋採用浮雕手法,形態生動,惟妙惟肖,概括性極強,是歷史故事銅鏡中最典型的一種。
時代背景:編輯本段 回目錄
銅鏡紋飾中出現大量反映社會生活的紋飾題材,如戰國時代的狩獵紋鏡,就反映出狩獵是當時社會生活的一項重要內容。
社會生活類紋飾大量出現,還是在東漢的畫像鏡上面。如歷史人物(夫差和伍子胥),車馬出行、歌舞宴樂、雜技馬戲等,真實地再現了當時王公貴族的奢侈生活。
兩漢時期包括西漢、新莽、東漢,是中國統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的強盛時期,經濟和文化都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各個方面都為漢民族文化的形成奠定了基礎。當時陶瓷業的進步和漆器的發展,雖然代替了青銅器皿在人們日常生活中的地位,但制銅工藝並沒有衰退,而是轉向了製造銅鏡等方面。因此,兩漢時期銅鏡的鑄制業獲得了重大發展,出現了新的高潮。
兩漢銅鏡已發展成一般商品,這時期官方和私營鑄鏡業都得到了普遍的發展。漢鏡銘文中出現的許多“尚方”銘及紀氏銘,充分說明了這一點。“尚方”是漢代為皇室製作御用物品的官署,屬少府。《漢書·百官公卿表》中的少府下有“尚方”。顏師古註:“尚方主作禁器物。”《後漢書?百官志》:“尚方令一人,六百石。本註:‘掌上手工作御刀創諾好器物,亟—人。’”銅鏡銘文中大量出現的“尚方作鏡真大好”、“尚方作鏡四夷服”等字句表明,製作銅鏡也是尚方的任務之紀氏銘如:“王氏作鏡真太好”、“朱氏明鏡快人意”、“田氏作鏡四夷服”等,都明確記述了製作者的姓氏,並有很強的宣傳廣告作用,表明民間鑄鏡業已十分普及。
大約在東漢中期,隨著鑄鏡業的發展,全國形成了幾個鑄鏡中心。這些中心都在離銅礦區較近、交通便利、經濟發達的地區,如:會稽郡的治所山陰(今浙江紹興),江夏郡(今四川廣漢北),蜀郡(今四川成都)等。這些地區的鑄造工藝精巧,許多精美的銅鏡就是在這裡鑄造的,如神獸鏡、畫像鏡。
兩漢時期銅鏡的合金比例是比較穩定的,銅的含量為66%~70%,錫23%~24%,鉛4%~6%。由於漢鏡含錫量高,有利於鏡表面的拋光。銅鏡中加人一定量的鉛,是因為鉛溶液環流狀態良好,有利於熱溶液的平均流注,有助於鏡面乾整,減少氣泡,提高鑄造文字和花紋的清晰度。
值得一提的是,在漢代銅鏡中,有一種奇特的銅鏡——透光鏡。此鏡發明於西漢時期,外形和普通鏡一樣,但當光線照在鏡面上時,鏡面相對的牆上,會反映出鏡背花紋的影像,古人稱之為“幻鏡”。隋唐之際的王度《古鏡記》、宋代周密《雲煙過眼錄》、宋代沈括《夢溪筆談》、清代鄭復光《鏡鏡詅痴》等都有記載和研究。近代研究表明,銅鏡透光是銅鏡冷卻和加工研磨鏡面過程中、產生的內應力所致。
兩漢時期的銅鏡圖案式樣豐富,製作精巧,具有很高的藝術性和裝飾性。但在不同的時期又有不同的特色。西漢高祖至文、景帝以前,社會處於經濟恢復時期,鑄鏡工藝發展不大,仍沿用戰國銅鏡的風格,鏡面小,鏡壁單薄,弦紋小鈕,紋飾多見變形蟠螭紋和蟠虺紋。與戰國銅鏡不同的是漢鏡鈕座往往有銘文一周。到“文景之治”以後,特別是武帝以後,經濟有了大幅度發展,這時銅鏡鑄造才出現了高潮,產品質量提高,數量也增加了。其鏡面漸大,鏡壁略厚,鈕為半圓形,墩厚平滑。花紋裝飾受當時帛畫、壁畫、石刻等的直接影響,戰國銅鏡那種抽象的紋飾已不復存在,代之而起的是新穎的草葉紋、星雲紋等。往往以繪畫、雙勾陽線的表現技法出現於鏡背,並且圍繞鏡鈕組成同心圓的多層連續圖案,並用四分法把紋樣分成四等份,構成既對稱又連續的圓形裝飾圖案。從題材上看,已趨於寫實,內容與當時社會上流傳的羽化升仙、祥瑞辟邪說法相吻合。這一時期,還出現了條帶式的銘文,都是祝福式的吉祥韻語。
王莽建立新朝後,銅鏡風貌與西漢一脈相承,但仍有發展。紋飾內容愈益豐富,表現手法比以前細膩工整,構圖格局採用乳釘間隔成等份和以同心圓形式環繞多層次紋帶,頗富立體層次和節奏感。銳邊裝飾也複雜化了。此時流行一種華美的規矩紋鏡,規矩紋間,往往穿插著青龍、白虎、朱雀、玄武等鳥獸圖案。構圖巧妙,以圓與方的對比,形成鏇轉賓士、活潑生動的優美的圖案結構。銅鏡銘文,這時出現了十二地支和較長的七言韻語。
東漢時期,銅鏡工藝表現出一種不斷革新和提高的勢頭。顯然受當時畫像石、磚的影響,裝飾圖案上的人物和動物已普遍流行。在技法上,多採用減地平即和高浮雕來表現物像,其效果依稀剪影一般。神獸紋和畫像紋的出現,更屆前所未有。這些畫像不事細節與修飾,以粗線條和大輪廓以及高度的形體誇張,表現出古拙奔放的藝術風格。這時銅鏡銘文的演變規律,接近書寫文字,字型多為小篆間雜漢隸。
漢代銅鏡的鑑別特點:編輯本段 回目錄
形狀:以圓形為主,到西漢後期出現了方形、菱花形及鐘形鏡。鏡紐從先秦的弓形、長方形、半環形變為以半球形為主。鏡體遠比先秦的厚重,重量按直徑計200毫米左右的可達2500克。
顏色:由於是與銀、錫等合煉,其胎質色澤往往"白如銀",外表則經長年氧化及撫摩形成一種深黑中透黃的膜面,所謂"色如深墨"、"色如黝"。而鏽蝕則瑩綠可愛,沒有那種輕浮的感覺。
紋飾:擺脫了先秦時期的地紋,出現最有代表性的銘文。西漢初期已有以四乳釘或多乳釘分隔布局的圖案;西漢後期則以"規矩紋"配銘文為主。其他如四靈、神獸、西王母、東王公等神話圖案也大量出現。
1.漢代銅鏡較之戰國銅鏡要厚重。除氧化“黑漆古”外,銅鏡的表面多呈銀灰色,紅色銹。
2.鏡鈕,除西漢初期少數銅鏡仍沿用戰國時期的弦紋鈕外,多數為半圓鈕,十分規整。東漢時期鏡鈕又加高加大,顯得特別突出。鈕都有座,鈕座主要形式有:方形、圓形、柿蒂形、連弧形、連珠紋,另外,還有一些特例:星雲紋鏡的鏡鈕,均為博山形鈕。四川出土的草葉紋鏡上常鑄一種伏螭鈕。
3.鈕座,此時趨於多樣化。除圓、方座外,還用連珠紋、連弧紋、四瓣柿蒂紋等紋飾作鈕座,鏡緣,除西漢初期仍有卷邊鏡緣外,均為寬厚的外緣,並逐漸呈斜坡狀。
4.鏡緣多為寬厚緣,邊厚向內微坡。戰國銅鏡的卷邊,除早期外,已不復存在。
5.兩漢時期銅鏡的紋飾較之戰國銅鏡已有了很大的變化,形成了新的風格。豐要特點是:圖案多採用四分法布局;地紋遠漸消失,主紋成為單一的圖案;紋飾結構趨於簡單,改變了戰國鏡紋飾那種嚴謹細密的風格。
博局紋有別其他時代紋飾,乳釘紋經常用作裝飾,有尖乳、圓凸乳和中心下凹的乳釘。另外,銅鏡邊緣上的鋸齒紋、雙線波紋、雙線三角紋、流雲紋也是區別戰國和唐以後銅鏡的重要標誌。
6.漢鏡銘文減字、減句、省筆略畫現象普遍,這種現象在唐以後的銅鏡銘文中是很少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