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起源
印度教公元前2000年~公元前1500年間,雅利安人進入印度,開始了印度本土的古老文明。就像其他原始部落對自然山川的敬畏與崇拜,雅利安人為了保障自己的生存,也必須膜拜、禮讚、歌頌一切自然神祇,且將讚歌編為聖典,相互傳頌。
印度教能起源於哈拉帕的轉世及靈魂不死之說,在吠陀時代晚期重新出現,並成為印度教更深一層的基本組成部分。凡人一生中產生的業,決定了他的靈魂下次轉世重生時,究竟是成為更高等或更低等的人,還是變成一頭獸,或甚至一隻昆蟲。特殊的虔誠、默想、禁慾和對永恆真理的理解,可避免轉世的生命輪迴;這樣境界的靈魂避開了這種輪迴而達到超脫,這並非有形的升入天國,而是精神上與神或天地萬物重聚的極樂。藉助凡人肉體的不死靈魂,凡人的生命可以包含一個具有神的不朽創造力的永生幽靈,而靈魂則能夠再生或轉世。
轉世的信念加強了印度教尊重一切生命的情感。一個人的親戚或祖先也許已經再生為一匹馬或一隻蜘蛛。從哈拉帕時代以來,牛得到特別的尊敬,這是由於它們的基本用途及母牛產奶造成的創造和母性象徵。公牛自然象徵著耐力和男子漢氣魄(與地中海文化一樣),母牛則以其有光彩的大眼睛而象徵溫柔。但對印度教來說,一切生命都是神聖的,任何生物都是顯示神的存在的偉大生命鏈條上的一環。因此,虔誠的印度教徒都是素食者,除最低等種姓外,所有人都特別要避免吃牛肉。牛奶、凝乳、酥油、優酪乳等等,都只用於宗教獻祭儀式上。
進入吠陀時代晚期(約公元前600年)之前,印度教的萬神殿已由三位一體的毗濕奴、濕婆和梵天統治,他們都是至高神,都是造物主。隨著印度教繼續合併地區性及民間宗教神祇和傳統,出現了五花八門、有各自的信仰和信徒的神祇配偶、神祇肉化身和小神祇的令人為難的局面,包括:仁慈的象頭神,是濕婆和他妻子雪山神女之子,有象形頭;象徵忠心和力量的猴神哈奴曼;智慧和學識女神娑羅室伐底;黑天;毗濕奴之妻吉祥天女,兼財富及世俗功績女神;還有始祖女神迦梨(又叫時母)或杜爾迦(又叫難近母),都是濕婆配偶的形象或其較陰森外表的女性等同物,有時稱為死亡及疾病女神,但同濕婆一樣,人們,尤其是婦女,也祈求她的幫助。
濕婆成了最廣受崇拜的大神。在人們心目中,他既是創造之神,又是毀滅之神、收穫之神、豐饒之神、宇宙舞神以及瑜伽信徒(瑜伽功及苦修的實行者)的主神。他還主宰人的生和死及天才的繁衍,被人們與其他宗教的類似神祇並列,包括代表苦難(釘死在十字架上)和永恒生命的基督。在其他一些宗教中,用人做祭品作為祈求生命復活的手段;獻祭的遭難者將生命讓給他人,或獻出生命為他人祈福。印度教承認這一觀念,因為它把死亡看成生命的一個當然部分,並通過濕婆和迦梨女神的形象慶祝它。
發展歷程
印度教形成於8世紀,它是綜合各種宗教,主要是婆羅門教和佛教信仰產生出來的一個新教,得到了當時印度上層人物王孫貴族的支持。印度教繼承婆羅門教的教義,仍信仰梵,並對存在著造業、果報和輪迴的觀點,贊成和積極發揮。但並不同於婆羅門教的教義、教規等。
首先,婆羅門教原是一個多神教,而印度教是一個具有相當特殊性的神教。印度教也信仰多神,但在多神中應以梵天、毗濕拏、濕婆三神為主神。認為,梵天是主管創造世界之神;毗濕拏是主管維持世界之神;濕婆是主管破壞世界之神。在三個主神中,又往往把毗濕拏或濕婆立為一個主神,其他神都在其下,並都是這兩個神之一的化身,所以是具有特殊性的神教。其次,印度教吸收了佛教禁慾的主張,並把釋迦牟尼吸收為其主神的化身之一。
再次,印度教也普遍建立起僧團和寺廟。婆羅門教初無寺廟,公元一世紀左右才開始有點零星廟宇。印度教自建立起,它的祭祀活動在寺廟舉行,有些慶典祭祀還有專門的舞蹈者跳祭神舞,吸引了成千上萬的人,形成了盛大、熱烈的場面。因此,產生的影響也就越來越大。
最後,在哲學上,是以一個更完整的客觀唯心主義體系為基礎。提出這一體系的是8世紀吠檀多哲學大師商羯羅。他創立了不二論,即一元論學說,認為除宇宙精神梵以外沒有任何真實的物,梵和個人精神是同一的、“不二”的。為人們指出了如何擺脫虛妄,達到真實的道路。在他看來,物質、個人靈魂、具有人性的神又都是存在的,但從總的真理的意義上來說,這一切都是幻覺,是梵以幻力進行了神秘而不可喻解的作用的結果。他認為,把幻象當成真有,是以人自身的無知無明為條件的。並強調指出:“只有智者可以透過它看到它背後除了唯一實在的梵以外無它物。”在商羯羅的眼裡,人的本我,也即他的不死的靈魂,他的精神,在本性上是與最高實在梵完全相同,人生的目的,就是摒虛幻不實的物質世界,使人的本我與梵合一。
至此便可以擺脫痛苦的世世輪迴,進入神妙而又銷魂的純粹極樂狀態。鼓吹解脫之道是在心智上進行多方面的修養,逐步做到能區分永恆的東西和無常的東西,控制自己的感官,放棄對於世間物質的執著,熱心嚮往與梵的結合,通過冥想梵我如一的真理獲得堅定的信仰。商羯羅就是以這一客觀唯心論的哲學理論,引導人們崇尚印度教。他還親自組織了一些重要的宗教活動。並在印度建立了四個聖地和仿照佛教僧團成立了“十名教團”印度教組織。這在最終擊敗佛教起了很大作用。
主要特徵
主神論
這是印度教的主要特徵之一。表面上印度教號稱有3300萬個神靈,但多數印度教徒只崇拜一個天神。印度教有三大主神:梵天、毗濕努和濕婆。梵天是第一位的主神,是創造萬物的始祖;毗濕努是第二位的主神,是宇宙的維持者,能創造和降服魔鬼,被奉為保護神;濕婆是第三位的主神,是世界的破壞者,以男性生殖器為象徵,並不斷變化著不同的形象,也被奉為毀滅之神。
種姓分立
教徒要嚴格遵守種姓制度,婆羅門享有至上的權威,這充分體現了印度教宗教生活社會化的特徵。
因果報應
認為每一種生命都有靈魂,會再生或轉世,善惡將得到報應,這種輪迴周而復始,無始無終。要得解脫必須達到梵我如一的境界,即靈魂與神合而為一。解脫的道路有三種:一是行為的道路,嚴格奉行各種戒律、例行祭祀;二是知識的道路,通過學習、修行、親證等;三是虔信的道路,靠信仰神而得到恩寵。
祭祀萬能
由於印度教認為婆羅門地位至上,因而祭祀萬能影響了印度人兩千多年的歷史,教徒崇拜各種類型的神,且禮儀繁瑣,有時甚至將活人作犧牲。此外,印度教認為克制情緒及苦行是一種非常重要的修煉方法,它可以使人達到梵我如一的境界,擺脫輪迴之苦。
吠陀經典
吠陀經典被認為是印度歷史上一切文化的淵源,被稱為「天啟的經典」。這部印度最早的宗教經典是印度古老宗教與歷史文獻的總集,對印度後世的宗教與哲學思想影響深遠。
宗教地位
印度教印度教源於古印度韋陀教及婆羅門教,是世界主要宗教之一。它擁有10.5億信徒(1993年統計數),僅次於擁有15億信徒的基督教和11億信徒的伊斯蘭教。所謂“印度教”是存在於印度本土上的宗教、哲學、文化和社會習俗的綜合稱謂,它的信仰、哲學、倫理觀點等複雜多樣,甚至相互矛盾。印度的社會等級、集團和不同的文化階層有著各自相異的信仰和實踐。這種綜合性、多樣性使人們很難對印度教的信仰和特徵作出公認、明確的定義。馬克思曾說:“這個宗教既是縱慾享樂的宗教,又是自我折磨的禁慾主義的宗教;既是林加崇拜的宗教,又是佳格納特的宗教;既是和尚的宗教,又是舞女的宗教。”可以說“印度教”囊括了一神論、多神論、泛神論和無神論。19世紀英國殖民地曾用了20年時間對印度教作了系統的調查,當年英國外交部曾宣布:無法對印度教作出一個準確的定義,它既是有神論的宗教,又是無神論的宗教,既是多元論的宗教,又是一元論的宗教;既是禁慾主義的宗教,又是縱慾主義的宗教;既是宗教信仰,也是生活方式等等。“印度教”(Hinduism)一詞並非印度人民對自有宗教的稱謂,而是外來人強加的。在印度所有經典中都沒有這個詞的出現。"Hindu"實為"Sindhu"一字的訛傳。此字本指自古以來就被西方國家稱為"India"(印度)的國度,是由希臘人從波斯人借用的字。後來由於印度周邊地區的穆斯林無法念清楚"SindhuRiver"(印度河)中的第一個字母"S",因此把該字念成了"Hindu"。這個字後來就被外國人用來代指生長在由印度河及恆河澆灌的土地上的人民所具有的宗教信仰和傳統文化。因此,確切地說,印度教是由存在於印度本土上的不同信仰組織集合而成的。
不過,儘管有那么多的信仰,但大多數的根源都來自一個,即成書於公元前5000年前的《韋陀經》(又譯“吠陀”)。《韋陀經》有四部:娑摩(SamaVeda)、耶柔(YajurVeda)、梨俱(RigVeda)、阿闥婆(AtharvaVeda)。這四部《韋陀經》教義主要分兩個部分:祈求世間福報及達到靈性解脫。每一部分又各自分出不同的目標和不同的層次。正是這些林林總總的不同目標及不同層次才構成了印度教各種信仰的“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印度教中所崇拜的神有很多,但主要的神有:至尊神奎師那和他的擴展羅摩神、創造之神大梵天、破壞之神濕婆、維繫之神毗濕奴。印度教認為善惡有因果,靈魂有輪迴。善行能讓人死後升天,惡行則讓人死後墮為畜牲。印度教主張禁慾和苦行,以達到靈魂的淨化。印度教還主張非暴力,不殺生,即使踩死一隻螞蟻也是不仁。因而印度教教徒一般是吃素,最保守的印度教教徒甚至連雞蛋都不吃。印度教有嚴格的種姓制度,即人分為從高貴到低賤的四個等級:婆羅門、剎帝利、吠舍和首陀羅。各種姓間界限分明,不通婚,不往來,不變更。印度教還有形形色色的教律,諸如:重男輕女、寡婦不能再嫁、已婚婦女不能在大庭廣眾下拋頭露面以及童婚等等。印度教的經典主要是四部《韋陀經》,此外還有作為韋檀陀哲學來源的《奧義書》和《森林書》、歷史文獻《往世書》、兩大史詩《羅摩衍那》和《摩訶婆羅多》以及《博伽梵歌》和一些宗教聖人傳記等。
宗教禮儀
印度教從未規定過一成不變的與基督教或猶太教相當的統一禮拜儀式。虔誠的印度教徒天天在每個印度教家庭都備有的簡陋祭壇前背誦規定的祈禱文,他們可能頻頻到印度無處不在的由叫做祭司的人照管的某個寺廟中祈禱或捐贈食物和鮮花。但不存在固定的刻板的儀式,沒有固定的聖職委任或教士職務,也沒有專門的類似基督教的星期日、猶太教的安息日或穆斯林的禮拜五那樣的宗教節日供人禮拜。在宗教儀式中,擔任專職書記員,和主要由梵文寫成的吠陀經及敘事詩的朗誦員的人,都是最高等級婆羅門種姓成員,他們也是喪禮、婚禮、成年禮和代人向神祈禱的唯一執行者。這些無疑都是祭司的職能,然而並不要求執行人必為俗人與神靈之間的中間媒介。所有印度教婆羅門成員都不是祭司,雖然印度教祭司管理寺廟並接受供品,但他們遠非基督教或猶太教那樣正式任命的職務。
印度教的節日也不少,其中大多數的文化色彩與宗教色彩一樣濃厚,比如秋季的排燈節排燈節,印度重大宗教節日之一,為期五天,通用日曆的10月下旬。此節供奉財富女神吉祥天女,在孟加拉則供奉女神迦梨。——譯者和春季的好利節好利節,印度教的春節,即公曆2、3月間的望日。該節富於縱情狂歡的特徵,屆時人們不分種姓、性別、社會地位和年齡,力求盡歡。——譯者。還存在到著名寺廟和聖地朝覲的古老傳統。看一看現代印度節日和朝覲,就會對喬叟喬叟(GeoffreyChaucer,約1342~1400),英國莎士比亞時代以前最傑出的作家和最偉大的詩人之一。他在晚年所寫的長詩《坎特伯雷故事集》中,敘述了朝聖者騎馬從倫敦前往坎特伯雷城朝拜殉教聖人的聖祠的情景。——譯者時代英國和中世紀歐洲的西方大多數人滿腦子宗教觀念的情形有所了解。2001年,在恆河中游阿拉哈巴德舉行的12年一次的無遮大會,印度最盛大的河邊法會,每三年在四個地方輪流舉行,故同一地方每12年舉行一次。據說在大會期間,人們沐浴於河中,可以淨身、滌心、潔口。——譯者,就吸引了3000萬人參與。不過,文藝復興時期開始時遍及歐洲的還俗浪潮,已在受到城市化、工業化、技術革命和民族國家興起等衝擊的今日印度出現。對於數量日漸增加的城市職業印度人來說,宗教已經不如其他更世俗的機會重要。雖然這些人仍只占總人口的少數,但他們多半就是那些拋棄了種姓或對種姓抱無所謂態度的群體。現代印度很多領導人已經採納了非宗教觀念,甚至甘地也曾聲言反對種姓歧視,並公開反對苛刻對待不可接觸者。
節日活動
印度教的節日也不少,其中大多數的文化色彩與宗教色彩一樣濃厚,比如秋季的排燈節和春季的好利節。
排燈節
排燈節,印度重大宗教節日之一,為期五天,相當於現在通用日曆的10月下旬。此節供奉財富女神吉祥天女,在孟加拉則供奉女神迦梨。
好利節
好利節,印度教的春節,即公曆2、3月間的望日。該節富於縱情狂歡的特徵,屆時人們不分種姓、性別、社會地位和年齡,力求盡歡。印度教還存在到著名寺廟和聖地朝覲的古老傳統。
無遮大會
2001年,在恆河中游阿拉哈巴德舉行的12年一次的無遮大會,吸引了3000萬人參與,這是印度最盛大的河邊法會,每三年在四個地方輪流舉行,故同一地方每12年舉行一次。
據說在大會期間,人們沐浴於河中,可以淨身、滌心、潔口。
觀念演變
喬叟(GeoffreyChaucer,約1342~1400),英國莎士比亞時代以前最傑出的作家和最偉大的詩人之一。他在晚年所寫的長詩《坎特伯雷故事集》中,敘述了朝聖者騎馬從倫敦前往坎特伯雷城朝拜殉教聖人的聖祠的情景。——譯者時代英國和中世紀歐洲的西方大多數人滿腦子宗教觀念的情形有所了解。
文藝復興時期開始時遍及歐洲的還俗浪潮,已在受到城市化、工業化、技術革命和民族國家興起等衝擊的今日印度出現。對於數量日漸增加的城市職業印度人來說,宗教已經不如其他更世俗的機會重要。雖然這些人仍只占總人口的少數,但他們多半就是那些拋棄了種姓或對種姓抱無所謂態度的群體。
現代印度很多領導人已經採納了非宗教觀念,甚至甘地也曾聲言反對種姓歧視,並公開反對苛刻對待不可接觸者,不可接觸者是印度各種姓以外的、沒有權利、沒有地位的、最底層的一部分人,也稱移民。
神譜介紹
阿迦修羅(Aghasure、Aghashura):阿迦修羅乃名為「阿迦」的阿修羅(Asura、Ashura)之意,據說他乃惡王庚斯(Kansa)手下敗將。
阿哥拉(Aghora):此為濕婆(Siva、Shiva)的別名,意思是「無足畏懼者」。這是希望他收斂他破壞與殺戮的能力之名。
阿悉(Ahi):此名意思是「蛇」。為旱魔弗栗多(Vritra)之別名。冬天的擬人化。
阿克剎(Aksa):楞伽(羅剎之都)的魔王拉瓦那(Ravana)的長子。為猴王哈奴曼所殺。
阿羅乞什密(Alaksmi):與司掌福德的女神羅乞什密(Laksmi,即吉祥天)相對的女神,為羅乞什密之姐(不吉祥天),形象為一騎驢醜陋老太婆。
阿羅母毗娑(Alambusa):羅剎娑(Raksasa,羅剎)之一。在婆羅多(Bharata)之戰中加入俱盧族陣營。在第一天時為迦多鐸卡伽(Ghatotkacha)所敗。
阿拉優達(Alayudha):羅剎娑(Raksasa,羅剎)之一。他在婆羅多(Bharata)之戰中選擇俱盧族陣營的婆迦修羅的兄弟。為迦多鐸卡伽(Ghatotkacha)所敗。
安陀加(Andhaka):印度的暗黑神濕婆(Siva、Shiva)神之子。在一片黑暗中隨著如雷巨響安陀加(黑暗)誕生於世。
阿普陀(Arbuda):婆羅門聖典『梨俱吠陀』中,與因陀螺(Indra)對抗的邪蛇。與弗栗多(Vritra)同族。
阿修羅(Asura、Ashura):印度神話中的魔族,眾神之敵。佛教中漢字寫為阿修羅(Asyura)。阿修羅乃是總稱擁有變身能力與法力的神格。在瑣羅亞斯德教中阿修羅乃是善神。
拔迦(Baka):為一高強的羅剎娑(Raksasa,羅剎),侵襲村莊要村民獻出貢品與人肉。後來被怖軍(Bhima)所殺。
伯利(Bali):他是以善良著稱的達伊提耶(Daitya)之王。毗樓遮那(Virocana)的兒子,缽羅訶羅陀(Pralahda)的孫子。
波諾(Bana):他是達伊提耶(Daitya)王伯利(Bali)的長男。擁有100隻手臂,是破壞神濕婆(Siva、Shiva)之友,同時也是(全-能-神)毗濕奴(Visnu、Vishnu)的敵人。跋伊羅婆(Bhirava):濕婆(Siva、Shiva)神眾多稱號之一,強調其最恐怖的一面。意思是「恐怖的殺戮者」。
浮陀(Bhuta):聚集在墳墓的幽鬼。為四天王底下的八部鬼眾之一。
婆羅門羅剎(Brahmaraksasa):印度神話中有一種叫做羅剎娑(Raksasa,羅剎)的妖怪種族。在這些羅剎之中有一種叫做婆羅門羅剎的特殊羅剎,如他們的名字所示,他們的前世是個婆羅門。
菩提商波羅(Buuteeshuvara):濕婆(Siva、Shiva)神眾多別名之一。意思是「惡魔之王」。
查伐伽(Carvaka):難敵(Duryodhana)的好友,為一羅剎娑(Raksasa,羅剎)之一。為了幫朋友報仇,他變身成為一婆羅門(Brahman)接近堅戰王(Yudhisthira),但被識破而身亡。
達伊提耶(Daitya):巨人族。與眾神對抗的惡魔。在歷史上象徵著南印的原著民。
檀那婆(Danava):迦葉波(Kasyapa,生主之首,有21名妻子,為眾神、動物、人類、魔族之父)與妻子之一的陀奴生下的33個惡名昭彰的惡魔。
陀羅˙卡達伐羅(Darakadavara):印度辛哈羅族(Singhalese)的象之女神。陀羅是牙的意思。在佛教的影響下,他的形象轉變為會帶來疾病與衰運的惡神(而而且連性別也轉變成男性神),人們舉行戴面具跳舞的儀式來驅散他。
達沙(Dasa):又稱「達濕由」(Dasyu)。達沙婆羅門教聖典『梨俱吠陀』中的眾神的敵人,也就是惡魔。達沙是「黑」的意思。
達濕由(Dasyu):達沙(Dasa)的別名。眾神與人類的敵人,一邪惡種族。
達奴卡(Dhenuka):體型龐大的羅剎娑(Rashasa),有著驢子的外貌。
突迦(Durga):突迦乃濕婆(Siva、Shiva)之妻「提毗」(Devi)眾多別名的其中一個,此名字原本是一個欲打倒諸神征服世界的惡魔之名。
毒剎那(Dusana):楞伽(Lanka,羅剎之都)的魔王拉瓦那(Ravana)底下的將軍。為羅剎之一。與羅摩(Rama)交戰被殺而亡。
荼毗維陀(Dvivida):外型為一巨猿,是一阿修羅(Asura、Ashura)。因為其友那羅伽(Naraka)為神所殺而懷恨在心,因此阻擾聖仙的修行,或者擾亂人民的收穫。結果被巴拉德瓦(Balarama)所殺。
耶迦凱卡那(Ekacakra):仙人迦葉波(Kasyapa)與妻子陀奴(Danu)生的檀那婆(Danava,一種惡魔)。
伽陀(Gada):毗濕奴神(Visnu、Vishnu)所殺之惡魔。技藝之神維娑瓦迦摩(Viswa-karman)以其骨制為棍棒獻與毗濕奴。
伽那婆提(Ganapati):伽尼薩(Ganesa)之別名。原本是印度原住民之災厄神與瘟神。
伽尼薩(Ganesa):本為印度原住民之災厄神與瘟神。在佛教中又被叫做「大聖歡喜天」或「歡喜天」。別名「伽那婆提」(Ganapati)。
歡喜天(Ganesa):伽尼薩(Ganesa)在佛教中的名字。
大聖歡喜天(Ganesa):伽尼薩(Ganesa)在佛教中的名字。
迦帕提娑婆(Gopatirsabha):黑天(Krsna)所殺之惡魔。也是濕婆(Siva、Shiva)的別名。
訶耶羯哩婆(Ganesa):名字意思是「長有馬頸者」。為一達伊提耶(Daitya,惡鬼)偷取婆羅摩(Brahma)口中滑落的『吠陀』(Veda)。
訶羅(Hara):濕婆(Siva、Shiva)的眾多稱號之一。意思是於世界的終焉時之「毀滅萬物者」。
鬼母(Hariti):在日本以「鬼子母神」之名而廣為人知的神格。在原本的印度神話中被稱為「訶利底」,儘管訶利底的孩子如此眾多,但她卻是會攫取他人孩童而食的鬼魔。
迦剌(Hayagriva):拉瓦那(Ravana)之弟。率兵攻打羅摩(Rama),第一次率14名羅剎娑(Raksasa,羅剎),第二次率1萬4千名羅剎娑;但皆盡失敗。
希羅尼耶格西布(Hiranyakasipu):為一達伊提耶(Daitya),名字意思是「金衣人」。為希羅尼亞克夏(Hiranyaksa)的兄弟。
希羅尼亞克夏(Hiranyaksa):印度教經典之一『伐由往世書(VayuPurana)』中描寫到的達伊提耶(daitiya,一種惡鬼),名字的意思是「金眼人」(也有別的說法說他是阿修羅(Asura、Ashura)而不是達伊提耶)。因陀羅(Indra):某一時期曾是印度神話中的主神,而在瑣羅亞斯德教中則是惡魔的名字,據說是六大惡魔之一。
因陀羅耆特(Indrajit):印度的妖魔。楞迦(Lanka羅剎之都)魔王哈瓦那(Ravana)之子。別名「彌迦那陀」(Megha-nada)。因陀羅耆特一字乃「戰勝因陀羅(Indra)者」之意。
吉婆(Jambha):與因陀羅(Indra)戰鬥而失敗被殺的惡魔。因陀羅因此功績而被叫做「吉婆毗底」(Jambha-bhedin)。
賈拉(Jara):身形巨大的羅剎女(Raksasi)。在家中掛上賈拉的圖畫並予以祭拜,可防止其他惡鬼出沒家中。
迦盤陀(Kabandha):居於丹達卡森林中的羅剎娑(Raksasa羅剎)。體大如山而無頭,腹中生有大口內有齒無數。胸生雙目兩臂極長。
吉陀婆(Kaitabha):毗濕奴神(Visnu、Vishnu)於劫沉睡不起時,從他耳中生出的惡魔。為一阿修羅(Asura、Ashura),又說是達伊提耶(Daitya)或壇那婆(Danavas)。
伽羅(Kala):此名意思是「時間」,為死神閻魔(Yama)之別名。
伽羅(Kala):濕婆神眾多別名之一。表示司掌死亡的「時刻」。
伽羅尼彌(Kalanemi):楞伽(羅剎之都)羅剎娑(Raksasa,羅剎)王拉瓦那(Ravana)的伯父。
伽梨女神(Kali):為濕婆神(Siva、Shiva)之妻的最高女神「提毗」(Devi)擁有諸多別名,迦梨女神即是別名之一。提毗又被稱為「黑地母神」,迦梨女神則表現出她的性格中最恐怖的部分。
伽剌(Khara):拉瓦那(Ravana)之弟。率兵攻打羅摩(Rama),第一次率14名羅剎娑(Raksasa,羅剎),第二次率1萬4千名羅剎娑;但皆盡失敗。
科密羅(Kirmira):一巨大羅剎娑(Raksasa,羅剎)之名。因妨礙般度(Pandu)的五王子而被五王子之一的怖軍(Bhima)所殺。
底提(Kotavi):是眾達伊提耶的守護女神。為達伊提耶王子波諾(Bana)之母,其名意為「裸女」。
迦娑那陀切羅(Ksanadacara):惡靈。其名為「夜中蠢動者」之意。
鳩姆婆迦哩納(Kumbhakarna):楞伽(羅剎之都)的羅剎王拉瓦那(Ravana)的弟弟。是羅剎(Raksasa)毗濕羅婆(Visravas)與妻子羅剎女(Raksasi)吉私尼(kesiní)之子。
庫瓦羅葉毗陀(Kuvalayapida):形為巨大象只的惡魔。為摩圖羅的惡王庚斯(Kansa)所飼養。想踏死英雄黑天(Krsna)卻反遭其所殺。
摩陀(Mada):吉耶婆那(Chyavana)仙人藉由苦修所生出的阿修羅。其意思是「酩酊大醉者」。
曼度陀哩(Mandodari):阿修羅的建築師瑪耶之女。與魔王拉瓦那生下因陀羅耆特(Indrajit)。
瑪尼缽陀羅(Manibhadra):財神俱毗羅(Kubera)的兄弟。為一夜乞叉(Yaksa)。
『雜阿含經』的惡魔(Mara):於初期佛典經常登場之惡魔(魔羅Mara),妨礙釋迦牟尼修行但終究失敗。
魔羅(Mara):這是佛教中妨害悉達多(GautamaSiddhartha)修行的惡魔。
摩哩(Mari):印度南部原住民達羅毗荼族(Dravida)的女神。當地視之為天花的女神,深深畏戒她。但其他地方則信奉她為雨之女神。
瑪耶(Maya):阿修羅世界的建築師。拉瓦那(Ravana)之妻曼度陀哩(Mandodari)之父。為了人類建設了般度(Pandavas)之城。
彌迦那陀(Mrgha-nada):也就是因陀羅耆特(Indrajit),「彌迦那陀」的意思是「雷鳴」。
穆伽(Muka):烏普孫陀(Upasunda)之子,為檀那婆(Danava,惡魔)。原本想殺了般度第三王子阿周那(Arjuna),卻反被濕婆(Siva、Shiva)所殺。
穆恩陀(Munda):為突迦(Durga)所殺之惡魔。意思是「禿頭者」。
迦婆羅摩林(Mundamaaraa):這是濕婆(Siva、Shiva)眾多別名之一。住在墳地以骨灰塗抹在身上,名字意思是「帶有一串顱骨者」。
穆羅(mura):擁有五個頭的達伊提耶(Daitya),其下有7000個兒子。最後為黑天(Krsna)所殺。
那迦(Naga):在亞利安人入侵以前,印度原住民所崇拜的蛇神。那牟質(Namuci):檀那婆(Danava,一種惡魔)之一。
那羅伽(Naraka):印度教聖典『伐由往世書』(VayuPurana)中登場的阿修羅,為希羅尼亞克夏(Hiranyaksa)之子。
尼迦娑(Nikasa):拉瓦那之母,為羅剎女(Raksasi)。不過另有一說拉瓦那之母為普蘇婆提迦達(Puspotkata)。
尼空波(Nikumbha):敘事詩『羅摩衍那』(Ramayana)中,楞伽(羅剎的都城)的魔王鳩姆婆迦哩納(Kumbhakarna)的兒子就叫作尼空波,他是羅剎娑。羅剎王拉瓦那的弟弟。
尼空波(Nikumbha):在『摩訶婆羅多』中綁架了亞達瓦族(Yadavas)的公主婆奴摩提的惡魔。
尼昆毗羅(Nikumbhila):楞伽(Lanka,羅剎之都)的羅剎娑守護女神。據說是以人肉來祭拜此女神。
尼蘇姆婆(Nisumbha):蘇姆婆之兄弟。其名意為「殺戮者」。
盤伽遮那(Nivatakavaca):外型為貝殼的惡魔。毗濕奴神(Visnu、Vishnu)由此惡魔之骨做出法螺貝。
婆哩(Pani):一種吃人魔。四天王之下的八部眾之一。
毗舍遮(Pisaca):在『摩訶婆羅多』中綁架了亞達瓦族(Yadavas)的公主婆奴摩提的惡魔。
婆羅昆巴(Prakamba):與黑天(Krsna)、羅摩(Rama)作戰的阿修羅,身材極為高大。後來被羅摩所殺。
薛荔多(Preta):已是死者但尚未成為祖靈者。也叫做「餓鬼」。棲息於屍體之上,出沒於墳地周邊的邪靈。據說只要與種姓制度(caste)最低階的女性交合會變成薛荔多。
補盧曼(Puloman):因陀羅之妻舍質(Sachi)之父。為一檀那婆(Danava,惡魔)。
普蘇婆提迦達(Puspotkata):住在楞伽(羅剎之都)的羅剎女(Raksasi)。為拉瓦那(Ravan)與其弟鳩姆婆迦哩納(Kumbhakarna)之母。
布陀那(Putana):魔王伯利(Bali)之女。欲吞下年幼時期黑天(Krsna),卻反被黑天殺死。
羅剎娑(Raka):印度神話中的鬼神。梵文「Raksasa」的音譯。傳入佛教後寫作「羅剎」(Raksasa)。印尼的爪哇則發音為「羅剎娑娑」。
羅剎(Raksasa):就是羅剎娑(Raksasa)。傳入佛教後以此名稱之。
羅剎女(Raksasi):羅剎族的女性。
羅波那(Ravana):他是印度長篇敘事詩『羅摩衍那』中,住在楞伽的魔王。
樓陀羅尼(Rudrani):樓陀羅(Rudra,為暴風神)之妻。出現於森林深處,會帶來疾病、死亡、與恐怖的殘酷女神。
商波羅(Sambara):阿修羅之王,然而,古代印度婆羅門教聖典『梨俱吠陀』中,商波羅並非阿波羅,而是掌管100多個都市的達濕由(Dasyu)(惡魔)之王。
商波羅(Sambara):阿修羅之一。希羅尼亞克夏之子(然而,希羅尼亞克夏卻是達伊提耶(惡鬼)),擅長魔法。
娑尼(Sani):土星神,太陽神蘇利耶(Surya)之子。因他為凶星,故有「庫羅那樓切那」(Krura-lochana,有邪惡眼睛者)之別名。
辛悉迦(Simhika):為一羅剎女(Raksasi),猴王哈奴曼與她戰鬥時,故意讓她吞入腹中,後破其肚而出。
濕陀羅(Sitala):印度南部的天花女神。名字有「顫抖」或「發寒」的意思。
濕婆(Siva、Shiva):印度教的至高神之一,佛教中稱為大自在天,與毗濕奴(Visnu,佛教中稱為妙毗天)、婆羅摩(Brahma,佛教中稱為大梵天或梵天)齊名。司掌破壞。
蘇優那(Sthuna):夜乞叉(Yaksa)。因他與圖婆陀王(Drupada)之女悉迦帝尼(Sikhandini)交換性別而成為女性。
蘇姆婆(Sumbha):蘇姆婆與尼蘇姆婆都是阿修羅的兄弟。其名皆意為「殺戮者」,兄弟倆非常的富有、擁有地上所有的財富。
首哩薄那迦(Surpanakha):楞伽(羅剎之都)魔王拉瓦那之妹,為一羅剎女。其名意為「爪如扇子般的女人」。
陀羅迦(Taraka):達伊提耶之王。歷經艱苦的修行後,獲得婆羅摩(Brahma)的恩惠。為了打倒他,室犍陀(Skanda)因此出生。
陀羅迦(Taraka):達伊提耶之女。也有人說她是惡魔孫陀(Sunda)之女,或是又乞叉須吉圖(Suketu)之女。提哩遮陀(Trijata):當羅摩之妻悉多被抓到楞伽島時,羅剎女提哩遮陀成為她的朋友來安慰她。
陀哩那婆哩陀(Trinavartha):變身成鏇風,想要將還是嬰孩的黑天抓走的惡魔,結果反而被黑天所殺。
吞陀(Tunda):被納夫夏(Nahusha)殺掉的惡魔。
烏普孫陀(Upasunda):達伊提耶(Daitya,惡鬼)之一。為孫陀(Sunda)的兄弟尼孫陀(Nisunda)之子。
維羯羅尼婆(Vajranabha):阿修羅之一。其女婆羅帕瓦提與黑天之子婆羅提優母納成親。
伐羅(Vala):婆羅門聖典『梨俱吠陀』中登場的惡魔,名字為「洞窟」之意。隱藏在水中。
伐陀毗(Vatapi):羅剎娑之一。毗婆羅吉提(Vipracitti)與辛悉迦(Simhika)之子。欲謀害名為投山仙人之聖仙(rishi)但反被他吞噬。
維毗沙納(Vibhisana):楞伽的羅剎娑之王----拉瓦那的弟弟。
毗婆羅吉提(Vipracitti):仙人迦葉波(Kasyapa)與妻子陀奴(Danu)生的檀那婆之首長。
毗樓遮那(Virocana):缽羅訶羅陀(Pralahda)之子,伯利之父,為達伊提耶之一。
毗樓勒(Virudhaka):守護世界南方的夜乞叉(Yaksa),佛教中稱作增長天。
毗盧跋迦娑(Virupaksa):守護西方的「夜乞叉」(Yaksa)。於佛教中被稱作「廣目天」,居於須彌山第4層,以淨天眼觀望世界,專職守護西方。
毗盧跋迦娑(Virupaksa):那羅伽(Naraka,阿修羅之一)的隨從,亦為阿修羅。
毗盧跋迦娑(Virupaksa):迦葉波與妻子之一的陀奴生下了33名惡名昭彰的檀那婆(Danavas)之其中一名。
毗吞陀(Vitunda):突迦所殺之惡魔。為吞陀(Tunda)之子。
毗敏達耶(Vivindhaya):古代印度敘事詩『摩訶婆羅多』中登場之阿修羅,與查盧底修那(Charudeshna)相搏,失敗被殺。
弗栗多(Vritra):古代印度的強悍魔怪。照婆羅門教聖典『梨俱吠陀』所載,她乃是阻塞河川帶來乾旱的邪惡大蛇,或說是龍。被因陀羅擊退。
夜乞叉(Yaksa):原本是印度神話中之有能神族,在佛教中變成了夜叉(Yaksa)與羅剎(Raksasa)同為護法的鬼道。
夜叉(Yaksa):就是夜乞叉(Yaksa),傳入佛教後以此為名。
夜叉女(Yaksi):夜乞叉族的女性。有時也被視為財神俱毗羅(Kubera)之妻。
閻魔(Yama):原本是印度的死神,後來隨著時代演進,變成了地獄之王,在佛教中則成了屬於天部的神。傳到中國翻譯作「閻魔」,再傳到日本時則念作。
天職信奉
梵天
印度教三大主神之一。在《往事書》中被稱作是世界的創造者。據說他有四隻手四個頭。曾創造娑羅室伐底為妻;娑羅室伐女在神話中是智慧、文藝和科學的保護神。手持樂器、貝葉書、念珠和蓮花,常騎天鵝或孔雀。
印度教徒認為,梵天創造世界之後已經盡了他的天職。他以自己的女兒為妻是犯了忤逆的大罪。因此對梵天很不重視。只在普希伽爾有一所供奉梵天的神廟。但對娑羅室伐底的崇拜則很流行。
說起梵天,最著名的要數泰國的四面佛雕像。四面佛就是梵天,負責創造宇宙。梵天在新加坡、中國台灣地區、香港、澳門尤其是在泰國極受崇拜。凡人一生中產生的業,決定了他的靈魂下次轉世重生時,究竟是成為更高等或更低等的人,還是變成一頭獸,或甚至一隻昆蟲。
不害
印度教有顯密兩乘之分。在密教中盛行著輪座,對性力女神“五M”的祭儀等。另外,在民間信仰中,還流行著宰殺動物甚至活人等作為祭祀的犧牲。在另一些教派中又嚴格實行素食主義。提倡梵行(清淨的行為)。特別信奉非暴力或“不害”的理想。“不害”被《奧義書》列為再生族斷滅輪迴五種修行方法之一。《侏儒往事書》還將其作為一種人格化的女神加以崇拜。甘地繼承了這種思想,使“不害”構成他的非暴力主義的基本原則之一。
理論學說
在傳統的印度思想中,有一個叫做Yuga的時間單位。
世界的一個周期分為四個Yuga:SatyaYuga(或KritaYuga),TretaYuga,DvaparYuga,KaliYuga。
在SatyaYuga,神的力量為眾生所感知,人們相互之間通過心靈溝通,物質世界與精神世界沒有隔閡,世界上沒有痛苦也沒有悲哀,沒有戰爭,沒有宗教,也感受不到時間的流動,可以說這是人類的黃金時代。
TretaYuga是一個精神的時代,人類發現了時間,發明了工具,用自己的心智占據了世界的主導地位。人類的心靈交流受到了阻礙,也出現了戰爭。《羅摩衍那》的故事據說就發生在這個時代。
到了DvaparYuga,人類開始研究科學,發明了更多的工具,在精神與物質之間開始作出選擇。他們意識到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而人與人的交流也要依賴文字。在這個時代,權力掌握在女人手裡。據說Krishna的死亡就是這個時代的終結,而《摩訶婆羅多》里就描述了這一段。在《摩訶婆羅多》的最後,人類迎來了KaliYuga。
KaliYuga是一個物質的時代,男人代替女人掌握了世界的權力。人們追求物質勝過追求精神。權力和迷信開始統治人們的精神,神的存在只為少數人所感知,而使得人類了解神的方法只剩下宗教。
靈魂肉體
印度教對於靈魂和肉體的關係是這樣認為的:生命不是以生為始,以死而終,而是無窮無盡的一系列生命之中的一個環節,每一段生命都是由前世造作的行為(業)所決定。動物、人和神的存在都是這個連鎖中的環節。一個人的善良品行,可以使他升天,邪惡則能令他來世墮為畜類。一切生命,即使在天上,都必有終期,不能在天上或人間求得快樂。虔誠的印度人的願望是獲得解脫,在那種不變的狀態之中獲得安息,這稱為梵和涅。
儘管在學說上彼此各成體系,但兩千五百多年來,佛教與印度教在印度本土相互消融,也豐富了印度的哲學思想。尤其是當古印度中的四姓階級轉信佛教,悟道證果,乃至在印度中期,印度教藉佛教壯大自宗,都顯而易見佛教的出現為印度教的過去提供了深刻的反省,也為印度教的未來指出了寬闊的走向。
印度教具有正反“二元”性,它接受邪惡的存在,願意忍受比其它宗教更多的世俗痛苦,承認人--------他們自己就是善與惡、愛與恨、悲與喜、低賤與高貴、自私與利他的混合--------必須服從自己的本性與宇宙的本質。因此,印度教的主要男女神祇同時代表著毀滅者和創造者兩個方面,既創造痛苦,又帶來福祉。
因此,虔誠的,尤其是有文化的教徒,基本上是一神論者,強調宇宙萬物的統一性和超乎類人神靈之上的唯一創造本源的尊嚴。即使沒有宗教信仰,通過信仰、默想和對永恆真理神秘理解的各種中間媒介,也可以找到通向創造力和宇宙真理之門。
史書記載
東漢永平年間佛教傳入中國。伴隨著許多佛門高僧相繼來中國布道,一些婆羅門教士來到中國。據《高僧傳》載,“佛陁耶舍,此雲覺明,罽賓人,婆羅門種,世事外道。”
“求那跋陀羅,此雲功德賢,中天竺人,以大乘學故,出號摩訶衍,本婆羅門種。幼學五明諸論,天文書算,醫方咒術,靡不該博。後遇見阿毗曇雜心,尋讀驚悟,乃深崇佛法焉。其家世外道,禁絕沙門,乃舍家潛遁,遠求師範,即投簪落髮,專精志學,及受具戒,博通三藏。……元嘉十二年至廣州。”
“元有南天竺波羅奈城婆羅門姓瞿曇氏,名般若流支,魏言智希,從元象元年至興和末,於鄴城譯正法、念聖、善住、廻諍、唯識等經論,凡一十四部八十五卷。”
《全唐詩》里找到一首清江寫的《送婆羅門》詩,其詩云:“雪嶺金河獨向東,吳山楚澤意無窮。如今白首鄉心盡,萬里歸程在夢中。”[6]詩人跟遠道而來的婆羅門教士有應酬交往。
唐代詩人劉禹錫患眼疾,大概是白內障,經婆羅門教士用金蓖術治好,故有贈婆羅門僧詩一首傳世。其詩曰:“三秋傷望遠,終日泣途窮。兩目今先暗,中年似老翁。看朱漸成碧,羞日不禁風。師有金蓖術,如何為發朦?”
婆羅門的醫術,當時處於世界領先的地位,並介紹到中國。《隋書》經籍志載有《婆羅門諸仙藥方》二十卷,《婆羅門藥方》五卷,便是最好的佐證。由此推斷,先後來到中國的婆羅門教士決非一人二人。
在《隋書·經籍志》中,有一些冠以“婆羅門”名義的典籍,這裡姑且稱之為婆羅門典籍。它們主要分布在《經籍志》的子部和經部里、史部里也有,
《婆羅門書》一卷;《婆羅門天文經>>二十一卷,《婆羅門竭伽仙人天文說》三十卷;《婆羅門天文》一卷;《婆羅門算法》三卷;《婆羅門陰陽算曆>>一卷;《婆羅門算經》三卷;《婆羅門諸仙藥方》二十卷;《婆羅門藥方》五卷;《大隋翻經婆羅門法師外國傳》五卷;
婆羅門教
南詔是公元7世紀中葉至10世紀初存在於雲南大理一帶的由彝族和白族先民建立的地方政權。南詔的宗教信仰十分複雜,有原始的巫教,後又傳入佛教密宗和道教。最近有人又從《南詔德化碑》和《南詔圖傳·文字卷》中找到南詔曾經信奉婆羅門教的證據。
《南詔德化碑》現存大理城南15里之太和村,建於唐大曆元年(766年),碑高3·02米,寬2·27米,厚0·58米,正面是碑的正文,約3800字,背面是職銜和姓名,約1000餘字,漢文書寫,是研究南詔歷史的重要實物資料。
《南詔德化碑》云:閣羅鳳在當王儲之時“不讀非聖之書,嘗學宇人之術。”溫玉成先生認為,“宇人”即應是《摩登伽經》所譯的“仙人”,或“初人”。“宇人之術”的“術”,專指婆羅門教《四吠陀》之四。玄奘《大唐西域記》卷二云:“其婆羅門學《四吠陀》,一曰壽,謂養生繕性;二曰祠,謂享祭祈禱;三曰平,謂禮義、占卜、兵法、軍陣;四曰術,謂異能、伎熟、禁咒、醫方”。由此可知,閣羅鳳亦學習婆羅門教之《吠陀》也。
《南詔德化碑》云:閣羅鳳派兵擊敗唐節度使鮮于仲通,乃是“先靈冥佑,神炬助威,天人協心,軍郡全拔”。其中的“神炬助威”一句,尤值研究。“神炬”者,神火也。依婆羅門教的“祭祀萬能”論,舉行“修陀羅摩尼祭”(“火祭”之一種),可以“攝伏”敵人,得到火神的助力。
《南詔德化碑》云:贊普鍾三年(754年),閣羅鳳命擊潰雲南郡都督、侍御使李宓等人時,“伏屍遍毗舍之野”。毗舍即吠舍(Vaisya),是印度種姓制度中,次於婆羅門、剎帝利的第三種姓,指農民、商人及手工業者階層。此碑文用語,有力暗示南詔國受婆羅門教影響之深。
《南詔德化碑》云:閣羅鳳安定大局後(765年),“坐南面以稱孤,統東偏而作主。然後修文習武,官設百司,列尊敘卑,位分九等。闡三教,賓四門,……”。其中“闡三教”者,就是在禮制建設中,把闡揚儒、佛、梵三教定為國策。
除《南詔德化碑》外,《南詔圖傳》是現存南詔時期的另一重要歷史文物,畫於南詔中興二年(898年),現藏日本東京都有鄰館。《南詔圖傳》前半部分是畫卷,後半部分是文字。圖畫的內容可以分為三部分:一、巍山起因,也就是梵僧化齋的故事。二、鐵柱記,即祭鐵柱的故事。三、西洱河記,舜化貞為立王霸之業“用牲牢而享祀西洱河(洱海)”。
有人認為,《南詔圖傳》中的巍山聖僧是一位婆羅門教徒。因為梵僧頭戴“赤蓮冠”,有鬍鬚,似非佛教徒之像。而且梵僧在巍山頂向蒙細奴邏妻及兒媳“受記”時,“左有朱鬃白馬,上出化雲中有侍童手把鐵杖;右有白象,上出化雲中有侍童手把方金鏡,並有一青沙牛。”這裡應是虛構的一個婆羅門教祭祀場面。馬神陀第克罹(Dadhikra)、象神、濕婆之子犍尼薩(Ganesa)均以侍童面貌出現。濕婆神之牛,名難陀(Nanda),用青沙牛代表。
《南詔圖傳》第四化里被殺害的梵僧頸下掛一條白帶子,就是婆羅門教中學通“五明”的學者(班詰)所佩用的“項帶”。《真臘風土記》曰:“為儒者呼為班詰,……於頸上掛白線一條。……頸上之線終生不去。”班詰,讀音Pandit,源於梵文,今泰文沿用其音,指有學問的人。真臘時期被稱為班詰者,多為婆羅門教士,因為當時知識被婆羅門壟斷,一般民眾沒有受教育的機會。所以周達觀在《真臘風土記》中說:“由班詰入仕者,則為高上之人”。由於他們是婆羅門教士,所以他們頸上那條標誌婆羅門身份的白線終身不去。
傳播
西漢元帝元壽二年(前2年)大月氏使臣伊存向博士弟子景盧口授浮屠經,或是東漢明帝在永平七年(64年)某夜夢見金人而派遣郎中蔡悄等出使西域探訪佛道,或是蔡悄等將中天竺僧人攝摩騰、竺法蘭及佛像等帶回洛陽在寺中居住。不管以上那一種說法成立,佛教在西、東漢之間傳人中國,已成了學界之共識。如果以這個作為一個外來宗教傳人中國的標誌,那么隋以前婆羅門教在中國的存在已經遠遠超過了這個標準。
魏晉以前關於佛教在中國顯示存在的史料也是非常少的,至少不比本文所列舉的隋以前婆羅門教在中土的史料多。而且,就像中國古代分不大清楚婆羅門教與佛教之間的區分一樣,“漢代佛教道家本可相通,而時人也往往混為一談也”[45],蒙上其它宗教色彩來進入一個新文化地域是宗教傳播中常見現象。因此,即使婆羅門教由於種種原因,後來沒有在中國站住腳跟,形成整體規模,也應該視作它在隋以前傳人過中國。否則的話,按同樣標準,那佛教傳人中國的時間只能下延到東漢末,甚至在兩晉之間,因為直到西晉末動亂之後的東晉十六國時,官方才允許漢人出家。
來自婆羅門教的音樂、繪畫、雕塑、醫藥、天文、數術、占卜術、咒術等等,對中國文化起著重大而持久的影響。雖然這些往往是和佛教的文化影響混淆在一起,但還是能夠分得清的。如石窟或寺廟中的多首多臂像都是源於婆羅門教,雖然後來是以佛教的名義出現,至於我們在《隋書·經籍志》中所見到的婆羅門典籍,更是非常清楚了。在幾百年後的《宋史·藝文志》里,我們還可以發現諸如《婆羅門僧服仙茅方》一卷這樣的書籍的存在與流傳,證明婆羅門教還頑強地保持著它的一些特性。
即使從宗教的角度講,佛教在中國籠罩了婆羅門教,使它豐富了自己,也方便了佛教的傳播,但由此也在某種程度上改變了佛教本身,至少對密宗在中土的流播起了很大的作用。至於這種佛教與婆羅門教之間的相通成了佛教後來在其本土被印度教吸收的一個重要原因,雖然不在本文所討論的範圍,但足以說明婆羅門教在宗教信仰中的潛影響。因此婆羅門教在中國的存在是能夠和摩尼教、襖教等相比較的,而不應該被我們所漠視。
相關傳說
印度教與佛教和瑣羅亞斯德教(瑣羅亞斯德教,伊斯蘭教出現之前古代伊朗的主要宗教,傳說為伊朗人先知瑣羅亞斯德所創,流行於古伊朗和中亞細亞一帶,現存於伊朗偏僻地區並盛行於印度境內帕西人中間。該教教義認為,宇宙間有善與惡、光明與黑暗兩種力量在鬥爭,善和光明終將戰勝惡和黑暗,而火是善和光明的化身。
其主要儀式是禮拜“聖火”,一切重大的祭奠祈禱都要燃起聖火。南北朝時傳入中國,稱襖教、火襖教或拜火教。——譯者)一樣,印度教接受邪惡的存在,願意忍受比其他宗教更多的世俗痛苦,承認人——它們自己就是善與惡、愛與恨、悲與喜、低賤與高貴、自私與利他的混合——必須服從自己的本性和宇宙的本質。因而,印度教的主要男女神祇同時代表著毀滅者和創造者兩個方面,既製造痛苦,又帶來福祉,是本來面目的宇宙的真正代表。
因此,大多數虔誠的、尤其是有文化的印度教徒,基本上都是一神論者,強調宇宙萬物的統一性和超乎類人神靈之上的唯一創造本原的尊嚴。即使沒有宗教信仰,沒有默想和對永恆真理神秘理解的各種中間媒介,也可能找到通向創造力和宇宙真理之門。正如印度教箴言所說,“神雖唯一,名號繁多,惟智者知之。”印度教的改良主義流派耆那教和錫克教(分別在公元前6世紀和公元14世紀後期)都崇奉一神論,就像出身於印度教的佛陀從印度教導出的佛教教義的萬能真理未被賦予人格化身份一樣,也與純印度教的情形一致。與聖徒崇拜或其他崇拜的民間基督教不同的是,這一情形也適用於純基督教。
印度作品與傳說人物
印度作品、作者和古代作品中的人物,以及古代傳說中的形象。 |
印度教及印度神話
教義 | 輪迴 • 轉世 • 解脫 • 業 • 達摩 • 吠檀多 • 虛幻 • 素食主義 • 瓦爾那 |
體系 | 提婆 • 提毗 • 阿修羅 • 納加 • 夜叉 • 迦樓羅 • 羅剎 • 三相神 • 方位護法 |
男神 | 梵天 • 毗濕奴 • 濕婆 • 因陀羅 • 阿耆尼 • 伐樓拿 • 雙馬童 • 伐由 • 閻摩 • 俱吠羅 • 蘇利耶 • 樓陀羅 • 格涅沙 • 哈奴曼 • 黑天 • 陀濕多 • 生主 • 祈禱主 |
女神 | 辯才天 • 吉祥天 • 薩蒂 • 帕爾瓦蒂 • 杜爾嘎 • 迦梨 • 剛迦 • 伐樓尼 • 馬里安曼 • 迦耶德麗 • 烏莎斯 |
經典 | 吠陀 • 梵書 • 森林書 • 奧義書 • 往世書 • 羅摩衍那 • 摩訶婆羅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