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燈影牛肉是四川風味食品。已有100多年歷史。把牛後腿腱子肉切片後,經醃、晾、烘、蒸、炸、炒等工序製作而成。麻辣香甜,深受人們喜愛。因肉片薄而寬、可以透過燈影、有民間皮影戲之效果而得名。是四川達縣的傳統名食。牛肉片薄如紙,色紅亮,味麻辣鮮脆,細嚼之,回味無究。市場上生產“燈影牛肉”產品的品牌眾多,重慶等地亦出現不少品牌,不過最為正宗的還是為達縣本地品牌“燈影”牌。
簡介
巴山蜀水長,燈影牛肉香。
燈影牛肉自非一般,其選料和做工都非常講究。一頭牛隻能取其腿腱肉,裡脊肉個幾塊,一共才10kg左右。用長刀切成十分薄的肉片,配以甘草、丁香、草果及其他10多種香料拌勻後,將肉片鋪在竹稍箕上,經曝曬去水分,放進特製的烤爐中,控制溫度烘烤至熟,裝入用油紙襯裡的竹筒或紙罐里,滲滿純香麻油,撤上少許花椒粉密封,待其入味即成。
目前,燈影牛肉的主要產地是達州和重慶,兩地產品在長期發展中,又各具千秋。有位美國畜牧專家來達州市考察燈影牛肉時曾說,燈影牛肉既是一種別有風味的食品,又堪稱一種奇妙的工藝品,完全能在國際市場上占有一席之地。
來歷概述
傳說一
據傳,清光緒年間,梁平縣一劉姓藝人來達州以做醃滷牛肉謀生,但生意蕭條,只好銳意求新,創製成一種薄片狀的牛肉干。每當黃昏來臨,他就在鬧市設攤,專售此種牛肉干。為招來顧客,特在食攤前張一又大又薄的牛肉片,後麵點一盞油燈,映得牛肉片又紅又亮,燈影依稀可見,十分吸引過路行人。嘗之,麻辣脆鮮,人們呼之為“燈影牛肉”。從此,遠近傳名,生意越做越興旺。流傳至今,名不虛傳。
傳說二
據傳說,1000多年以前,任朝廷監察御史的唐代詩人元稹因得罪宦官及守舊官僚,被貶至通州(今達州)任司馬。一日元稹到一酒店小酌,下酒菜中的牛肉片薄味香,入口無渣,他頗為嘆賞,當即名之曰“燈影牛肉”。燈影,即皮影戲,用燈光把獸皮或紙板做成的人物剪影投射到幕布上。用“燈影”來稱這種牛肉,足見其肉片之薄,薄到在燈光下可透出物象,如同皮影戲中的幕布。
營養價值
牛肉-牛肉富含肌氨酸:牛肉中的肌氨酸含量比任何其它食品都高,這使它對增長肌肉、增強力量特別有效。在進行訓練的頭幾秒里,肌氨酸是肌肉的燃料之源。
缺乏酥脆感。入口不化渣。這是較為普遍的問題。這可能一是選料不精,未能選擇淨瘦肉,肉中含有肥肉、筋絡之類材料。製作燈影牛肉必須選擇上等精瘦牛肉;二是在加工時未能將筋膜剔盡;三是牛肉片切得太厚;四是油炸溫度與時間未能掌握好。操作時,必須將牛肉片薄、炸透。佐料太多,主客易位。燈影牛肉是以牛肉為主,輔之以多種調料的食品。然而一些店家製作的燈影牛肉名不副實,往往調料多於主料,特別是油辣椒放得過多,以致掩蓋了牛肉的香酥感,有的就根本沒有燈影牛肉的色、香、味、形。
口感
透明如紙,色澤紅亮,香甜麻辣。
基本做法
配料製作
選黃牛後腿部淨瘦肉,不沾生水,除去筋膜 ,修節 整齊,燈影牛肉片成極薄的大張肉片。將肉片抹上炒熱磨細的鹽,捲成圓筒,放在竹筲箕內, 置通風處晾去血水。取晾好的牛肉片鋪在竹筲箕背面,置木炭火上烤乾水氣,入籠蒸 半小時,再用刀將肉切成長一寸五,寬一寸的片子,重新入籠蒸半小時,取出晾冷。 菜油燒熟,加入生薑和花椒少許,油鍋挪離火口。10分鐘後,把漬鍋再置火上,撈去 生薑、花椒。然後將牛肉片上均勻抹上糟汁下油鍋炸,邊炸邊用鏟輕輕攪動,待牛肉片炸透,即將油鍋挪離火口,撈出牛肉片。鍋內留熟油,置火上加入五香粉、白糖、辣椒麵、花椒麵,放入牛肉片炒勻起鍋,加味素、熟芝麻油,調拌均勻,晾冷即成。
製作過程
1牛腱二根+姜數片+蔥段適量,因為我買的是急凍的牛腱,所以要先用姜蔥水過一過,去掉牛肉血味。
2 本來長長的一根牛腱,用姜蔥水煮過十五分鐘之後,縮成了小小的二團
3 然後用製作滷料:水3杯,生抽2匙,老抽十湯匙,八角二粒,花椒半茶匙,姜數片,紹酒一湯匙,冰糖碎二小匙
4 步驟3的滷水料先下鍋滾煮十分鐘左右待其出味,然後將步驟1的牛腱放入砂鍋里小火燜煮五十分鐘。(這種牛肉要吃它的嚼勁,所以不適宜煮太長時間,一般煮個四五十分鐘就足夠。)然後直接將肉泡著滷水料過一夜。
5 然後將滷好入味的牛腱放入鍋里煎四五分鐘,煎一煎香,煎乾表面,然後放進冰櫃速凍十多二十分鐘。(冰凍後的肉比較方便切)
6 將凍好的肉切成薄片
7 準備糖漿料:蜜糖一湯匙半,糖一小湯匙,生抽三湯匙,油1湯匙。
最後的作法:將糖漿空鍋煮滾至起膠,放入切成薄片的牛肉進去炒勻,起鍋後灑上熟芝麻即成,是絕佳的下酒小菜。
燈影牛肉干
燈影牛肉干產於四川達縣地區的南江、通江、平昌、巴中等縣,至今已有近100年的歷史。燈影牛肉干片薄似紙,可透燈影,故此得名。
原料配方:淨料肉100千克,食鹽2~3千克,白糖1千克,白酒1千克,麻油2千克,胡椒粉300克,花椒粉300克,濃度2%的硝水1千克,生薑1千克,混合香料(即肉桂25%、丁香3%、蓽拔8%、八角茴香50%、甘草2%、桂子6%、山柰6%,磨成粉末)200克
製作方法:
1.選料:選取牛的背扭肉和腿心肉,約占整頭牛肉總量的20%。腿心肉以後腿肉質最佳,以肉色深紅,纖維較長,脂肪筋膜較少,有光澤彈性,外表微乾不粘手的牛肉為原料,洗淨掛晾,切成塊重250克左右。
2.配料:將各種配料磨成粉末備用。
3.排酸:將肉塊放進醃缸,用紗布蓋好,讓肉質排酸(又叫發酵),略有酸味,手觸有粘感。此時取出切成片料,厚度不超過0.2厘米。並把輔料與肉片拌勻,每次以5千克為宜,以免香料拌不勻或肉被拌爛。
4.烘烤:將肉片鋪在筲箕上,送進烘房,以60~70℃烘烤。當下層烘至水氣沒有時,肉片由白色轉為黑色,又轉為棕黃色,已八九成乾時,將底層烘篩調往中間層。一般進房烘3~4小時就可出房,晾涼2~3分鐘,用手把筲箕的兩對角一擠,成品自然脫開來。
5.包裝、貯存:成品用紗布包好,出品率為23~31%。用馬口鐵包裝,每聽淨重125克,可放2年以上,若是散裝,可貯小口缸內,內襯防潮紙,缸口密封。
產品特點:色澤棕黃泛紅,鹹度適中,落口消融,酥潤適口,腴美汁濃,清香鮮美,回味無窮。
燈影牛肉絲
原料:硝過熟牛肉500克。
調料:蒜泥少許,紅油半兩,花椒粉少許,糖5克,味素少許,酒5克,醬油5克。
操作過程:
1、將硝過牛肉上籠蒸熟,撕成絲,越細越好。
2、開一個油鍋,到7成熱時將牛肉放入鍋內炸,炸至稍有油色(金黃色)取出。
3、另開一個鍋,放入少許油,放入蒜泥,醬油,糖,味素,鹽(加鹽時嘗一下牛肉絲的味道)。再將牛肉絲倒入鍋內翻炒幾下,出鍋前加花椒粉,紅油即可。
口味: 辣,麻,鮮。
顏色: 紫紅色,由於每根牛肉絲都能夠在燈的照耀下看見燈影,故得名。
全國地方特色小吃
生活中我們地處五湖四海,在全國每一個地方都有各自不同的地方特色小吃,當我們到一個地方旅遊的時候,除了想知道什麼地方最好玩,我想大家也肯定想知道什麼東西在當地是最出名最好吃的吧^_^ 怎么樣,是不是已經在開始想像那些好吃的東西啦咧,可不要流口水喔^_^讓我們來為這些好吃的東東製作出他們最完美的介紹吧^_^ |
中國典故名菜
中國烹飪有著悠久的歷史,形成了獨具特色的飲食文化。在諸多的名菜中,不僅有宮廷珍撰,精食美味,而且還有鄉肆野餚,本色醇鮮。尤其是許多名菜,還有一段段美麗動人的典故傳說。如乾隆皇帝與珍珠翡翠白玉湯, 唐玄宗、楊玉環與貴妃雞,民國大將唐生智與家鄉東安雞等等。無論是美食 家,還是人民大眾,在品嘗美味佳肴的同時,聆聽著這些膾炙人口的故事, 沉浸在美的意境之中,給人以無窮的回味。 |
之江鱸魚羹| 東坡墨魚| 糖醋鯉魚| 愈灸魚| 龍門魚| 梁王魚| 掌上明珠鮑魚| 湯氽挑花魚 | 清蒸桂魚 | 頭肚醋魚 | 長興爆鱔絲 | 新風鰻鯗 | 祁陽筆魚| 子龍脫袍| 奶汁肥王魚| 砂鍋鰣魚| 鍋塌鱖魚| 八仙過海 | 鬧羅漢| 潘魚| 鱸魚羹 | 黃燜甲魚| 梁溪脆鱔| 杏元雞腳燉海狗 | 醃鮮桂魚| 菊花文魚| 羊方藏魚| 金錢蝦仁| 奶湯鮑魚蛋| 烹蝦段| 龍穿衣| 將軍過橋| 扇面划水| 紅燜螃蟹| 清蒸蟹鉗| 芙蓉套蟹 | 肥王魚豆腐| 易牙五味雞| 紀妃伴龍顏| 鴛鴦雞| 蔥燒孤雁 | 龍翼鳳翅| 司馬懷府雞 | 日月套三環| 白鯗扣雞 | 金牛鴨子| 麻辣子雞| 黃燜子銅鵝| 鳳藏龍針| 百子鳳腿| 荷花雞| 黃山燉鴿| 糟熘三白| 清燉鴨舌| 口蘑肥雞湯| 金陵鹽水鴨| 太白鴨子| 太爺雞 | 琵琶雞 | 太和蘸雞| 一箭雙鵰[美食]| 各個擊破| 偷梁換柱 | 太虛丸子| 雉羹| 釀金錢髮菜 | 三不沾[食品]| 雲南汽鍋雞| 劉安獻寶| 樂安驢肉| 東坡回贈肉| 扒燒整豬頭 | 燈影牛肉 | 清湯東坡肉 | 蒸羊| 玉簪裡脊| 張一品醬羊肉| 沛公狗肉 | 酸辣狗肉 | 砂鍋羊頭 | 黃燜羊肉| 烤肉| 薄片火腿| 千張肉| 臘肉炒菜苔| 應山滑肉| 桂花酥板油 | 夾沙甜肉| 白雲豬手| 毛肚火鍋| 三鮮鹿茸羹 | 整扒熊掌| 枸杞燉銀耳| 開陽炒苔菜| 金蟾戲珠| 眾星捧月| 翡翠燕窩| 八公山豆腐| 徽州毛豆腐| 炒乾爛豆腐| 炒豆腐腦| 劉秀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