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譜資料
菜名:金牛鴨子
工藝:炸
口味:炸燒味
類別:私家菜 健脾開胃調理 營養不良調理 補虛養身調理
調料:鹽 5克 小蔥 25克 味素 2克 香油 20克 姜 15克 菜籽油 100克 黃酒 10克 醬油 5克 各適量
製作工藝
1.將鴨宰殺,煺淨毛,進行整鴨出骨;
2.鴨腿骨折去上半截,下半截留做“牛腿”造型用;
3.鴨嘴自鼻孔處斬斷,劈作兩片,做牛耳造型用;
5.然後,將整鴨用精鹽、味素擦勻醃製;
6.牛肉、紫大頭菜(孢子甘藍)及生豬肥膘切成絲,加入蔥,下鍋炒熟,涼透後灌入鴨腹中,在鴨頸處打結;
7.生菜葉去莖,切成細絲,下入三成熱的油鍋中,炸約2分鐘撈出,拌入適量鹽水、味素即成;
8.將鴨作臥牛狀造型,鴨翅和腿擺成牛腿臥屈狀,用麻繩綑紮固定,放在漏勺中,在沸水鍋中煮一下促其定型;
9.然後,放入大盆,加蔥結、姜塊、黃酒,加水至浸沒,上籠用旺火蒸酥熟;
10.再倒入漏勺,揀去蔥姜,瀝乾水,抹上醬油,下入八成熱的油鍋中,淋炸成金黃色裝盤;
11.將斬下的兩片鴨嘴和翅尖,抹上醬油入油鍋炸熟;
12.瀝油後鴨嘴插入鴨耳孔做牛鼻,翅尖插入鴨眼窩做牛角;
13.最後抹上芝麻油,生菜松圍在“臥牛”的四周即成。
工藝提示
因有過油炸制過程,需準備熟菜油1000克。
食譜營養
鴨:鴨肉中的脂肪酸熔點低,易於消化。所含B族維生素和維生素E較其他肉類多,能有效抵抗腳氣病,神經炎和多種炎症,還能抗衰老。鴨肉中含有較為豐富的煙酸,它是構成人體內兩種重要輔酶的成分之一,對心肌梗死等心臟疾病患者有保護作用。鴨肉性寒涼,性寒,味甘,鹹,主大補虛勞。滋五臟之陰,清虛勞之熱,補血行水,養胃生津,止咳自驚,消螺螄積。一般人都適合食用,尤其體熱、上火、虛弱、食少、便秘、水腫、心臟病、癌症患者和放療、化療後的病人宜食。
牛肉(肥瘦):牛肉富含豐富蛋白質,胺基酸組成比豬肉更接近人體需要,能提高機體抗病能力,對生長發育及術後,病後調養的人在補充失血、修復組織等方面特別適宜,寒冬食牛肉可暖胃,是該季節的補益佳品;牛肉有補中益氣,滋養脾胃,強健筋骨,化痰息風,止渴止涎之功效,適宜於中氣下隱、氣短體虛、筋骨酸軟、貧血久病及面黃目眩之人食用。
孢子甘藍:暫無資料,有6個菜餚使用,無營養分析。
生菜:生菜中膳食纖維和維生素C較白菜多,有消除多餘脂肪的作用,故又叫減肥生菜。因其莖葉中含有萵苣素,故味微苦,具有鎮痛催眠、降低膽固醇、輔助治療神經衰弱等功效。生菜中含有甘露醇,有利尿和促進血液循環的作用。生菜中還含有一種“干擾素誘生劑”,可刺激人體正常細胞產生干擾素,從而產生一種“抗病毒蛋白”抑制病毒。肥膘肉:肥膘肉中含有多種脂肪酸,能提供極高的熱量,並且含有蛋白質、B族維生素、維生素E、維生素A、鈣、鐵、磷、硒等營養元素;但肥豬肉中膽固醇、脂肪含量都很高,故不宜多食,而肥胖人群及血脂較高者則不宜食用。
食譜相剋
鴨:鴨肉忌與兔肉、楊梅、核桃、鱉、木耳、胡桃、大蒜、蕎麥同食。
牛肉(肥瘦):牛肉不宜與板栗、田螺、紅糖、韭菜、白酒、豬肉同食。
肥膘肉:豬肉不宜與烏梅、甘草、鯽魚、蝦、鴿肉、田螺、杏仁、驢肉、羊肝、香菜、甲魚、菱角、蕎麥、鵪鶉肉、牛肉同食。食用豬肉後不宜大量飲茶。
歷史文化
“金牛鴨子”,根據西湖民間故事創製。西湖,古時稱為“金牛湖”。《水經注》日:“湖有金牛,古見之,神化不測,湖取名焉。”據說,臥在西湖里的金牛,天旱水淺時,就會昂首翹角,怒吼哞叫,張開大口吐出清水,使西湖重現一泓碧波。肖時有一個貪官,不顧百姓死活,想把金牛搬去獻給皇上,結果金牛大怒,口噴洶湧大波,把那個貪官卷到湖底淹死了。從此,西湖碧波瀲艷,更加秀麗動人。
營養成分
熱量 6,852.36 千卡 蛋白質 496.41 克 脂肪 476.29 克 碳水化合物 22 克 葉酸 1.5 微克 膳食纖維 2.52 克 膽固醇 2,270.5 毫克 維生素A 1,274.7 微克 胡蘿蔔素 1,135.62 微克 硫胺素 1.83 毫克 核黃素 5.27 毫克 尼克酸 107.81 毫克 維生素C 65.85 毫克 維生素E 82.96 毫克 鈣 444.1 毫克 磷 3,237.43 毫克 鉀 5,078.73 毫克 鈉 4,362.52 毫克 鎂 460.74 毫克 鐵 66.09 毫克 鋅 47.84 毫克 硒 279.36 微克 銅 5.4 毫克 錳 2.64 毫克
中國典故名菜
中國烹飪有著悠久的歷史,形成了獨具特色的飲食文化。在諸多的名菜中,不僅有宮廷珍撰,精食美味,而且還有鄉肆野餚,本色醇鮮。尤其是許多名菜,還有一段段美麗動人的典故傳說。如乾隆皇帝與珍珠翡翠白玉湯, 唐玄宗、楊玉環與貴妃雞,民國大將唐生智與家鄉東安雞等等。無論是美食 家,還是人民大眾,在品嘗美味佳肴的同時,聆聽著這些膾炙人口的故事, 沉浸在美的意境之中,給人以無窮的回味。 |
之江鱸魚羹| 東坡墨魚| 糖醋鯉魚| 愈灸魚| 龍門魚| 梁王魚| 掌上明珠鮑魚| 湯氽挑花魚 | 清蒸桂魚 | 頭肚醋魚 | 長興爆鱔絲 | 新風鰻鯗 | 祁陽筆魚| 子龍脫袍| 奶汁肥王魚| 砂鍋鰣魚| 鍋塌鱖魚| 八仙過海 | 鬧羅漢| 潘魚| 鱸魚羹 | 黃燜甲魚| 梁溪脆鱔| 杏元雞腳燉海狗 | 醃鮮桂魚| 菊花文魚| 羊方藏魚| 金錢蝦仁| 奶湯鮑魚蛋| 烹蝦段| 龍穿衣| 將軍過橋| 扇面划水| 紅燜螃蟹| 清蒸蟹鉗| 芙蓉套蟹 | 肥王魚豆腐| 易牙五味雞| 紀妃伴龍顏| 鴛鴦雞| 蔥燒孤雁 | 龍翼鳳翅| 司馬懷府雞 | 日月套三環| 白鯗扣雞 | 金牛鴨子| 麻辣子雞| 黃燜子銅鵝| 鳳藏龍針| 百子鳳腿| 荷花雞| 黃山燉鴿| 糟熘三白| 清燉鴨舌| 口蘑肥雞湯| 金陵鹽水鴨| 太白鴨子| 太爺雞 | 琵琶雞 | 太和蘸雞| 一箭雙鵰[美食]| 各個擊破| 偷梁換柱 | 太虛丸子| 雉羹| 釀金錢髮菜 | 三不沾[食品]| 雲南汽鍋雞| 劉安獻寶| 樂安驢肉| 東坡回贈肉| 扒燒整豬頭 | 燈影牛肉 | 清湯東坡肉 | 蒸羊| 玉簪裡脊| 張一品醬羊肉| 沛公狗肉 | 酸辣狗肉 | 砂鍋羊頭 | 黃燜羊肉| 烤肉| 薄片火腿| 千張肉| 臘肉炒菜苔| 應山滑肉| 桂花酥板油 | 夾沙甜肉| 白雲豬手| 毛肚火鍋| 三鮮鹿茸羹 | 整扒熊掌| 枸杞燉銀耳| 開陽炒苔菜| 金蟾戲珠| 眾星捧月| 翡翠燕窩| 八公山豆腐| 徽州毛豆腐| 炒乾爛豆腐| 炒豆腐腦| 劉秀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