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東圃村北鄰艇湖塔,南望天章塔(俗名花田塔),西北依剡山(俗名城隍山)。剡山頂峰有星子峰亭。東圃人多以種菜秧、種植蔬菜為業。長期來處於大大小小的沙礫石、散散落落的泥草棚、零零星星的蔬菜地的總格局,並屢受洪災之苦,村民過著采數支苦竹筍,泡一碗鹹菜湯的生活。近幾年來,在蔬菜業的基礎上,農、工、商、建、副各業全面發展,成為城郊型的新農村。1990年被省人民政府命名為文明村;村黨支部自1983年起連續十年被評為市級或縣級優秀黨支部。
扶貧致富

村民除少數時令性捕魚、撐排以外,仍以種植經營蔬菜為主業。1980年與縣人民政府簽訂有關建立蔬菜基地契約,1981年實施,基地占地305畝,保證蔬菜計畫種植、計畫收購、計畫上市,國家供應菜用化肥和菜農口糧,成為政府的菜籃子工程。當時,城關鎮菜市場70-80%蔬菜為東圃基地所供應。直至1985年市場全面放開,基地契約自行取消,但蔬菜仍是東圃農副業的主業。為適應市場競爭,採取科學種植,春菜秋種,夏菜冬種,並引進一些高檔蔬菜。1992年蔬菜產值達135萬元,占整個農業產值的50%以上。

1992年,村建築業產值800萬元,商業產值667萬元,工業產值534萬元,農業產值261萬元,服務業產值137萬元,其他產值130萬元;各業總產值為2529萬元,是1980年12.5萬元的202倍。1992年人均純收入2192元,是1980年184元的12倍。1992年村級集體淨收入為142萬元,是1980年4.8萬元的30倍。1992年為擴大再生產,村投資總額達415萬元,是至1980年止積累的12.5萬元的33倍。如今,蔥翠油綠的菜畦、鱗次櫛比的小樓、潔淨寬敞的通道和阿娜多姿的梧桐水杉,與隔路相對的縣城中心交輝相映,成為一幅融田園風光與現代城市美於一體的立體畫軸。
經濟建設

1956年4月,東圃村在嵊縣首先實行機灌改電灌。1985年投資13萬元辦起了全省第一家育秧工廠--紹興市東圃育秧公司,每年培育可供2000畝大田的秧苗,除滿足本村農田需要外,還支援鄰近鄉村,1988年被國家水稻工廠化育秧機插技術聯絡中心評為先進集體。蔬菜基地也實現全功能服務,投資5萬元,建造了10座育秧大棚。1986年起又投資3萬元修建農業排灌設施,建立專職放水組織。陸續配置了大、小型收割機2台,拖拉機11輛,機動插秧機1台。集中200畝水田搞農場集約化經營。如今,全村農田從耕種到收穫,已實現機械化;同時還實施每畝水田100元的貼農制度。
1980年發動村民每人出2尺布票、1張棉花票和每個生產隊出4塊鋪板,興辦東圃旅館,開村辦企業之先河。從此,辦一個像一個,再發展一個,先後辦起2個停車場,2家旅館,1家飯店。1991年投資115萬元興辦了嵊縣廣告裝潢公司,是縣同類行業的皎皎者。接著,新建了七層的商業綜合大樓。此外,還先後創建運輸、建築、修理等經營性部門。1992年,籌建東普商用電腦公司,設備投資100萬元,跨出當代先進科技服務的步伐。
在服務業的帶動下,興辦東圃羊毛衫廠、嵊縣衝壓件廠。1992年7月,與港商合資興辦浙江東昌服裝領呔有限公司,固定資產500萬元,10月投產,產品外銷,當年年底外匯收入就達200多萬元。同年,籌建嵊縣永利化工廠,固定資產72萬元。除此以外,還有服裝、領呔、泥塑等季節性家庭工場。現在全村有800個勞力從事集體二、三產業,占總勞力的66%,而且還吸收了外村農民200餘名。
文化教育
1986年投資30餘萬元,新建了東圃幼稚園、東圃國小校舍,還建造了教師宿舍樓。全村從1985年開始實行九年制義務教育,村民子女從幼稚園到國中畢業都由村集體支付學費;考上高中、中專、大學的,分別給予300元、1000元、2000元補助。同期,興辦了敬老院、老年活動室,60歲以上老人每人按月享受生活費50元,村民醫療費向集體核報50%(獨生子女、五保戶全報)。建立電影放映隊,每月免費向村民放映電影4-5次。至今,90%以上的村民已住進別墅式新樓房,人均住宅面積為70平方米。1992年投資50萬元,為村新規劃區道路澆制水泥路面,配套排水管道,村民們發自心底地說:百業興旺換新貌,兒童讀書甭鈔票,男女老來有勞保,吃住都要講時髦,工農差別看不到,幸福全靠領導好。1992年年底,成立擁有1180萬元固定資產的東浦實業總公司。它擁有18家工、商、服務、建築等企業,1300多名在編幹部與職工(其中外地人員950名),成為供、產、銷一條龍的集團公司。東圃村又登上了新的台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