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況
華堂位於浙江省嵊州市金庭鎮臥猊山麓,東臨平溪,南倚蟠龍山,西北廣闊的田
華堂村村中一景
野,地處新(昌)嵊(州)奉(化)三縣市交界。平溪江分村而過,東為新區,西為老村,老村占地 8公頃,全村1500戶,4000多人。
歷史沿革
該村系東晉大書法家王羲之第二十六世孫王弘基始率族人聚居此地,已經歷八百多年的繁衍發展。村內保留了大批明清時期格局與風貌基本完整的古建築和歷史街區,形成了獨具特色的王氏家族文化。王氏子孫多擅書畫,將書畫懸於廳堂,供人品賞,其宅有“畫堂”之稱。後因其屋舍精麗,山水清妙,“畫堂”易名為“華堂”,並逐漸由堂名演變為村名。明正德年間,村落發展到一定規模。王氏子孫以華堂村為聚居中心,周圍岩頭、小坑、觀下、濟渡等十餘村都為王氏後代。
華堂村在浙江省嵊縣東部現屬金庭鎮。1992年,全村有36個村民小組和1個居民委員會,1050戶、3631人,其中非農業人口295人。村民極大多數姓王,是書聖王羲之的後裔。耕地18 00畝,其中水田1500畝。工農業總產值570萬元。華堂村始建於南宋。據《金庭王氏族譜》記載:王羲之二十九世孫王愷於南宋時已在臥猊山(今華堂村南)建有居室。三十三世孫王邁(號蘭室),在元代至元到至大年間(1264~1310)肇營廣廈。明武德將軍、秦王府教授馮益所撰《明處士西谷王公墓志銘》中云:高祖蘭室翁,嘗築猊山之陽。極其崇麗,人號華堂。這是華堂村名之始,迄今已700多年。
基本簡介
古村地處臥龍山脈、毓秀山和平溪江環抱之中,與溪流、群山構成和諧的空間環境。華堂村根據山水的走勢,從東至西設定了前街和后街,作為主要的商業街道。沿著平溪江設定平坦寬闊的平溪路,西面與之平行設荷花塘路。平溪路、荷花塘路與前、后街相互垂直。四條主要街道構成井字格局,這四條主要街道仍然貫穿東西和南北,長逾1200米的卵石路,光滑黑亮,保存完好。支路巷弄由此向外伸展,把村莊分隔成小塊狀形。
村內現存古建築群規模較大,類型豐富,包括廟宇、庵堂、祠堂、民宅、牌坊、橋樑、更樓、池塘、水井、水圳等。主體建築群以祠堂、台門、庵堂及前店後宅的商業建築為主,以戲樓、神堂為中心形成古村的商業文化活動中心。華堂村現存建築多建於明清時期,以三合、四合院為主,大多朝東或南,排列整齊。建築平面布局強調中軸對稱,面寬較小,兩側設側屋,縱向進深度多為一至三進。建築莊重素雅,青磚灰瓦,白牆硬山頂,兩層樓,較多設定封火牆。結構簡潔堅固,梁架均採用穿斗式。室內裝修較精,門窗大多採用萬字格,上、中、下絛環板施浮雕花板。臨街房屋底層用船篷軒,柱上施雕花牛腿,顯得精巧雅致。現尚存老台門55座,其中規模較大、建築考究、保存較好的有一清堂、善慶堂、周岩故居等30多座。
華堂村文物古蹟有省級文保單位王氏宗祠,市級文保單位爐峰廟,文物保護點靈鵝貞節坊、竺紹康故居、竺氏大祠堂三處。此外,還有多處祠堂、庵堂,重要傳統建築有王氏家族宅第、一清堂、善慶堂、凝遠堂等、周岩舊居、商業中心神堂、水圳及其各處頗具特色的埠頭、前后街的傳統商業活動、屹立兩街西端的更樓等等。古村保留了一大批明清以來格局與風貌基本完整的祠廟、宅第與街巷。一溪、一圳、二街、一大家族,構成古村獨一無二的環境風貌。
清康熙十年(1742)已設華堂鎮,建鎮至今250餘年,為嵊縣東鄉古鎮。
華堂村橋西街道、住宅典雅古樸。村基呈方形。有兩條東西向、長300米的前街、后街,南北向也有兩條橫街,形成井字形布局,街面寬2~4米,都由光滑的鵝卵石鋪成。井字街中心原南有戲台,北有神堂,舊時是華堂村與鄰近村莊經濟、文化交流的中心。前、后街西端各有建於明代的更樓一座。有水一條,寬一米左右,引平溪水,自東向西逶迤流經全村,供村民飲用,同時灌溉村西良田。住宅台門排列有序,有溪園台門、過路台門等明代建築,雕樑畫棟,花格門窗,青磚砌牆,灰塑飾檐,建築精緻,富有古老鄉土民居特色。橋東住宅新區是本世紀90年代開始發展起來的,新樓鱗次櫛比,均為磚混結構,與橋西老村相比,新舊交映,亦古亦今,別有一番情趣。
傳統習俗
地方傳統習俗有會期、祭祖、義學、書藝等。
發展歷程
華堂村30年代初就開始興辦工業,在村西建有兩排14間廠房的制絲廠,擁有絲車124台、揚返車99台,是嵊縣辦得較
早的繅絲企業,1942年日本侵略軍入侵,嵊縣淪陷後停辦。40年代末,全村僅有碾米、榨油兩個私營企業。1949年後,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鄉村企業興起,如今已有絲織、釀酒、五金、機械、建築、紙箱、電錶元件、塑膠包裝、花崗石製品、飼料、蜜餞加工、鋸板、竹編、制茶及紡織機配件等門類的工業企業18 家,其中鎮辦企業3家,村辦企業9家,個體企業6家。1992年全村工業總產值38 3萬元,占工農業總產值的67.2%。鎮辦工業產值135萬元。
古時華堂交通方便,水路可由縣城乘小船或竹排直抵村西,村四周有石鋪大路,可通寧波、奉化、餘姚、新昌。70年代,華堂至縣城的公路接通,每日三趟班車。
華堂村早在明代萬曆年間已有集市,清代康熙初至本世紀30年代是嵊縣東鄉重鎮。前後兩街有大同南貨店、裕源雜貨店、聚源聲布鋪、泰源酒坊等10多家。風味小吃有春卷、豆腐腦、臭豆腐乾、豆沙夾心 糍、湯包、薄荷糖等。為附近村莊農副產品集散地。每逢二、五、八、十為集市期,新昌、奉化等鄰縣百姓也手提肩挑來趕集。每年農曆七月初十日是傳統廟會,參加物資交流的人數逾3萬。近年來隨著改革開放政策的貫徹,在村東新建7000平方米農貿市場,設有商店、貨攤、小菜場,集市日貿易額在萬元以上。
文教昌盛
華堂村辦學歷史悠久,東晉王羲之徙居金庭後,建書樓,教子弟。南宋時裔孫王愷設田三百畝,於臥猊山建猊峰書塾。明萬曆年間(1573~1620)四十三世孫王應昌增建書樓24楹,更名心傳書院,親躬講授。後其子王心一又將書院改建於臥猊山麓,規模勝前,一時南明學者鹹集。自宋以來,登進士者有王 、王暄、王心純3人,中舉人者有王應昌。清道光二十年(18 40)在村西良墅坂新建金庭王氏義學,今尚存鐫有校名的石坊大門。光緒二十九年(1903)創設金庭高等國小堂,鏇改為金庭兩等國小堂,學生除本地外,還來自縣城、黃澤、新昌等地。民國初為金庭國小,後更名為孝嘉鄉金庭代用中心國民學校。1949年後為鄉(人民公社)國小,現為金庭鎮中心國小,有11個班級,學生525人,教師24人。1940年,在金庭國小附設私立金庭戰時補習中學,招收國中學生50餘名,兩年後因日本侵略軍入侵而停辦。1958 年辦上東農業中學,後改為公社中學、鄉國中,現為華堂中學。有班級13個,學生68 6人,教師38 人。
華堂村在30年代女小歌班初興時期,村里辦過數副科班,最著名的有村人王鳳水創辦於良墅廟的大華舞台,學徒24名,教學甚為嚴格。越劇表演藝術家尹桂芳、著名小生毛佩卿都是大華子弟。舊時在村東關帝廟,每年秋後農閒季節經常開設戲館演出越劇,有時甚至幾個戲台同時演出。村里還有小旗會、龍會、棒頭統會等民間表演組織,每逢廟會,村中廣場鑼鼓喧天,彩旗招展,與周圍村民一起舞龍躍獅,高蹺雜耍,熱鬧非凡。50年代,曾成立聯華業餘劇團,農閒時在本村和四鄰鄉村演出越劇、紹劇。1982年新建影劇院,建築面積1400平方米,座位8 79個。
書聖古蹟
書聖王羲之於東晉永和十一年(355)三月稱病棄官,攜子操之由會稽蕺山徙居剡縣金庭(今華堂村東)。昇平五年(361)卒,葬於金庭瀑布山(又稱紫藤山)。迄今已1600餘年,留有多處古蹟,供遊覽憑弔。
金庭觀,唐裴通撰的<金庭觀晉右軍書樓墨池記>云:越中山水奇麗剡為最;剡中山水奇麗,金庭洞天為最。金庭觀位於華堂村東,原為王羲之故宅,其五世孫王衡舍宅為觀。該建築共分四進:頭進為山門,上署第二十七洞天;二進為天王殿;三進為大殿,上署桐柏禪院;四進為後殿,又稱三清殿,兩側為禪堂、僧寮。觀東原為右軍祠,祀王羲之坐像。整組建築占地約20畝。現僅存山門前廊屋及山門、大殿、右軍祠前幾棵古柏,其餘文化大革命中被毀。
王羲之墓 在瀑布山。宋<剡錄>古奇蹟載:王右軍墓,在縣東孝嘉鄉五十里。墓地四面環山,五老峰立於前,放鶴峰擁於後,香爐峰聳於左,卓劍峰峙於右。墓屢經修葺。隋大業七年(611)沙門尚杲撰有《瀑布山展墓記》。墓呈圓形,四周用花崗石砌成。墓前有碑亭,中立墓碑,上書正楷晉王右軍墓五字,背面有明弘治十五年(1502)重建等銘文。墓後及左右兩側砌有青石保 。墓地前左右各為花園,植有櫻花20餘棵,系日本國帝京大學教授、著名書法家永保秋光和日本國西宮市女書法家宮原敏子所植。墓地四周、墓道兩側松柏常青。墓道口有王氏嗣孫秀清建於清道光二十九年(18 49)冬的晉王右軍墓道石牌坊。1963年定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華堂大祠堂 位於華堂村中,系王氏宗祠,建於明正德七年(1512),迄今已48 0餘年,是嵊縣現存最古老的建築之一。祠堂共三進:第一進為門樓(慈節坊),面闊三間,形似牌坊,為單排柱擔梁式建築,置斗拱飛昂,屋脊翹角,單檐歇山頂。進門樓迎面是架在凹形水池上的雙孔拱形雕欄石橋;第二進為孝節殿,鑲嵌在凹形水池中間,前、左、右三面環水,古時栽荷養魚,可倚欄觀賞;第三進為大殿,兩側廂房圍合。現存門樓、石橋系明代建築。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自1985年王羲之墓修復以來,每年專程到墓地朝拜書聖的書法愛好者、旅遊者數以萬計,並逐年增多。嵊縣文物管理委員會為重建王羲之故居旅遊風景區於1985年10月成立了嵊縣王羲之墓地修建委員會,次年紹興市也成立了相應的機構。最近,金庭鎮人民政府設立了王羲之故居修建辦公室,會同縣文管會負責實施由北京清華大學建築設計院設計的《書聖王右軍金庭故居風景區總體規劃》,計畫投資8 50萬元,占地面積8 500平方米,分期建設,第一期基礎建設工程,現已開工。現金庭鎮人民政府已在華堂設立王羲之故居風景旅遊開發處。
台胞之鄉
華堂村是聞名遐邇的台胞之鄉。民國時期浙江省政府主席、去台灣後為總統府戰略顧問、死後追晉為陸軍二級上將的周,浙江省第五行政督察區專員兼保全司令、去台灣後為通信署少將署長的周琦和總統府副秘書長戴瑞明都是華堂村人。當時村人隨周去台灣的有70餘人,現已繁衍到300餘人。從台灣遷居美國、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亞及西歐諸國經商和留學的也有20餘人。
自海峽兩岸開放以來,台胞絡繹回大陸探親、觀光、旅遊,至今已達105人次。他們經與家鄉政府人員、親朋好友的廣泛接觸和與家人的團聚,加深了對祖國、對家鄉的感情。不少台胞表示要多關心、支持家鄉建設,為鄉親辦好事。台胞王國強、吳良全分別捐贈1萬美元、5500美元,資助華堂中學建造科學技術樓,內設物理、化學實驗室、圖書室。還有20餘位台胞向華堂老年協會贈送彩電,購置電器、音響和文娛設備。1992年,華堂村台屬成立了金庭台屬聯誼會,團結全鎮台屬,開展與在台灣金庭籍同鄉會的聯誼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