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簡介
伊斯蘭復興運動在伊斯蘭教社會歷史上是一種周而復始的宗教現象,每當社會向前發展,出現信仰鬆弛、道德淪喪、消極腐敗等為伊斯蘭教所譴責的現象時,伊斯蘭教內部就會興起宗教復興思潮,伴之以復興運動。當代伊斯蘭復興運動將自身認同於歷史上一切宗教復興與改革運動,視為它們的繼續和發展。歷史上的伊斯蘭復興運動大多由虔誠的宗教家、伊斯蘭學者發起,規模一般較小,帶有更多的自發性。其早期思想淵源主要是以遵循《古蘭經》、《聖訓》,堅持“正統”教義為特色的罕百里教法學派及該學派的晚期代表伊本·泰米葉的思想傳統。在近代,則有18世紀發生在阿拉伯半島的瓦哈比宗教復興運動和20世紀百年間發生在埃及和阿拉伯國家的穆斯林兄弟會運動。
伊斯蘭復興運動總的思想傾向是主張正本清源、返樸歸真,淨化信仰、消除異教徒,按照純正伊斯蘭教義來規範人類的言行,並以此解決現實中遇到的各種社會問題。
歷史概況
第一階段
自1928年埃及穆斯林兄弟會創立到1960年代末為第一階段。以哈桑·班納為首的埃及穆斯林兄弟會以伊斯蘭教為旗幟,同帝國主義、殖民主義和本國的封建主’義進行英勇鬥爭,提出包括平等、公正、正義、反對剝削、壓迫、改善人民生活等在內的各種社會、政治、文化主張,此期間,伊斯蘭復興運動也曾同以納賽爾為首的埃及民族主義者有過短暫合作。後因政見不同,合作關係破裂。1954年埃及政府取締伊斯蘭復興運動的組織者穆斯林兄弟會,許多領導人遭到逮捕。此後,其他國家的兄弟會組織也多被迫轉入地下。
第二階段
20世紀70年代至21世紀初為第二階段。20世紀70年代以後,由於埃及等阿拉伯國家在現代化建設中遇到挫折,經濟成長緩慢,建設資金短缺,通貨膨脹加劇,失業率上升,社會分配不均、兩極分化,統治者專制腐敗,加之在阿以戰爭中屢戰屢敗、失地辱國,引起社會各階層的不滿,人們對以納賽爾主義為代表的阿拉伯民族主義、阿拉伯社會主義日益失望,要求以一種全新的精神取而代之。
這種信仰危機因伊朗於1979年發生了推翻巴列維政權的“伊斯蘭革命”而加深,於是在阿拉伯世界和伊朗等地相繼出現了數以百計的公開的或秘密的伊斯蘭政黨、派別和組織,一些被取締的伊斯蘭教政黨、組織,包括穆斯林兄弟會,也相繼恢復活動,這些非官方的宗教組織成為現代伊斯蘭復興運動的鼓吹者、領導者和組織者。
當代特點
目標綱領
同歷史上的復興運動相比,當代伊斯蘭復興運動具有一系列新的趨向和特點。當代伊斯蘭復興運動的指導思想,系由當代各國的宗教領袖和伊斯蘭原教旨主義者所提出,通過宜教、出版物、集會等形式,為廣大穆斯林民眾所接受。其主要內容包括:1.包容性、實踐性。強調伊斯蘭教是一種富於實踐性的包涵一切的宗教體系:它既是一種意識形態,又是一種社會、政治制度,既是一種文明方式、文化傳統,又是一種社會組織形式。總之,它不是一般意義的宗教,而是一種富於實踐性、創造性、革命性的信仰,故必須以這種精神來反對一切外來的非伊斯蘭教的思想、信仰,包括世俗化、西方化、資產階級民族主義、帝國主義,現代資本主義等“舶來品”。
2.政治性、鬥爭性。認為伊斯蘭教是一種以法制為基礎的政治性很強的宗教,它的政治目標是最終建立一個獨立自主、平等、正義,沒有剝削和壓迫的理想的政治制度。故必須或以漸進的合法鬥爭或暴力奪取政權的方式,推翻本國“不義”的統治者,建立一個以《古蘭經》、聖訓、伊斯蘭法制為基礎的“名副其實的伊斯蘭國家、伊斯蘭制度。伊斯蘭秩序”。
3.全面伊斯蘭化。認為實現上述政治目標,需要經過漫長過程,在此過程中,應創造條件,逐步實現國家政治、社會和個人生活的“伊斯蘭化”。強調穆斯林個人要忠於信仰,謹守教規,以教法和宗教道德來規範自己的言行,虔誠、博學的穆斯林學者要以經、訓為據,創造性地解決各種社會問題,特別是經濟體制、經濟理論、發展模式、發展道路問題,堅信穆斯林各民族有一條既非東方,亦非西方,獨立的發展道路,認為現代化不等於西方化,伊斯蘭教主張現代化,但反對盲目照搬西方道路。
組織架構
當代伊斯蘭復興運動雖有自發性的一面,但一般皆有領袖人物和嚴格的組織性、紀律性。其知名宗教領袖諸如霍梅尼、阿里·沙里亞蒂、賽義德·庫特布、賽義德·毛杜迪等雖已去世,但其生前言行、著述仍有廣泛的影響。由於運動早巳形成巨大規模,社會各個階級、集團皆受牽動,持各種不同立場、觀點、動機的人群紛紛捲入其中,其內部又很複雜:僅阿拉伯國家就有500餘個組織,較大的政黨和組織也有91個。既有以老的穆斯林兄弟會為首的傳統派,又有同官方有某種聯繫,主張合法鬥爭的溫和派,也有從事恐怖活動的“激進派”,目前溫和派為主流派。
國際聯繫
當代伊斯蘭復興運動雖帶有地域性和多中心的特點,但這些局部的運動大多主張以泛伊斯蘭的共性來打破國與國的界限、教派間的界限,有的甚至提倡“輸出革命”,現已波及整個穆斯林世界,而以中東阿拉伯國家為甚。面對這種新形勢,許多伊斯蘭國家領導人大多加強了對宗教的管理工作,一方面創造一種寬鬆的社會、政治環境,加以疏導,另一方面則採取各種防範措施,以穩定大局。進入20世紀80年後,伊斯蘭復興運動漸趨和緩。
社會根源
經濟衰退
伊斯蘭教是宗教和生活最為貼近的宗教,可以說它是一種宗教,也可以說是一種生活習俗,社會制度,也可以說是一部法律,是包羅一切的。出生在伊斯蘭世界,天生就是一個穆斯林,宗教是貫穿於整個生活的方方面面,影響力無所不在。一個穆斯林一天要做5次禮拜,每次禮拜都有精確的時間,都有嚴格的規定。
世俗生活和宗教沒有分離,是政教合一。但是西方進入工業革命後對全球範圍內發動了規模宏大、持續數百年的殖民運動,導致伊斯蘭世界長期陷入貧困和戰亂中,大量的穆斯林沒有任何出路和前途,這是伊斯蘭復興運動的根本原因。如果用三個世界的理論解釋,就是西方國家對伊斯蘭國家進行殖民運動,伊斯蘭世界對此加以反抗。伊斯蘭復興運動是東方與西方矛盾的激化,也是南北矛盾的重要表現。
伊斯蘭法在中世紀阿拉伯國家法律體系中起到支配作用和核心作用,曾經也一度成為伊斯蘭法系。進入近代以後,隨著西方列強的入侵,傳統的伊斯蘭法逐漸衰落。但是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幅員廣闊的伊斯蘭世界一直引人注目。特別是西亞、北非地區,位於戰略要津,資源豐富,戰事不斷,政局起伏動盪,成為世界的熱點之一。1979年伊朗伊斯蘭革命成功後世界反響強烈,該地區政治格局發生了新的變化。在伊斯蘭世界,普遍出現了各種形式的伊斯蘭復興運動,20世紀70年代以後,巴基斯坦和伊朗等國家先後宣稱要全面回復和運用伊斯蘭法。
伊斯蘭復興運動在20世紀70年代重新興起並非偶然,它自身有其深刻的歷史和社會根源,可以說這是特定歷史條件下的產物。
社會動盪
從伊斯蘭國家自身的內部環境上看,近代以來長期遭受殖民主義與帝國主義的侵略、壓迫,先後淪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大多數國家到本世紀二次大戰前後紛紛獨立。到20世紀60年代後,面臨著社會的重大轉折。一些國家的領導人照搬東方或西方的政治、經濟發展模式,民族工業並不發達、前資本主義生產關係廣泛存在、傳統力量異常強大、社會尚未得到根本變革,造成經濟發展停滯不前,政治上專制主義盛行,兩極分化嚴重。形成新的社會不平等,社會失去平衡,與民族的經濟及傳統的文化愈益脫節,導致人民不滿,政局動亂,危機四伏,政權頻繁更迭。有的國家因民族矛盾、教派衝突、領土爭端交織在一起,人民生活無法安定,甚至國家長期陷入戰爭和分裂狀態。對此人們普遍存在著一種失落感,進一步尋找著新的出路。
人口激增
進入20世紀70年代,大多數伊斯蘭國家的社會結構發生了變化,而伴隨而來的人口增長過快抵消了經濟發展的成果。由於民族工業和農業的一蹶不振,失業人口和流動人口大增,他們湧向城市,對社會不平等和不公道的現狀尤為不滿,成為社會中不安定的因素。這些人和為數不少的下層民眾強烈要求尊重傳統,反對外來影響,形成伊斯蘭復興運動的強大社會基礎。
文化受辱
從外部的國際環境看,歷史上殖民主義和帝國主義留下的深重創傷在穆斯林的心靈上尚未消失,眼前兩個超級大國與猶太復國主義的侵略擴張政策及在中東的激烈爭奪,又造成對伊斯蘭國家獨立、安全的嚴重威脅。不斷受到欺負和壓迫的民族,重振民族精神的社會心理格外強烈。廣大的穆斯林對昔日伊斯蘭教的血腥歷史及民族傳統有著無限的自豪感,並從中汲取精神力量。推動了伊斯蘭復興運動的發展。
西方殖民
從客觀上看,一方面西方生活方式和價值觀念,特別是西方腐朽文化對伊斯蘭國家的滲透,給伊斯蘭傳統生活方式、文化及價值觀帶來巨大衝擊,遭到廣大穆斯林,尤其是下層人民民眾的痛恨。文化殖民最終導致社會和政治問題,這種衝擊波必然引起強烈的反衝擊波,人們懷著一種逆反心理,激勵著去維護伊斯蘭固有的精神價值,排斥與抵制外來文化,進一步轉向對宗教的熱誠,以此反擊西方生活方式和腐朽文化的侵蝕。另一方面有些伊斯蘭國家握有大量石油美元,為鞏固自身的統治,爭奪伊斯蘭世界的霸主地位,提高在國際事務中的影響力,他們高舉伊斯蘭旗幟,為伊斯蘭教的傳播和活動提供雄厚的物質條件。
在上述內部的、外部的歷史與社會條件並存的條件下,當代伊斯蘭復興運動也就應運而生。在當今現實社會中,那些對物質上的解放深感失望與苦悶,胸中積鬱著憤懣與不平,正在尋求出路的人們,就去追求精神上的解放與慰藉,以擺脫完全絕望的處境,伊斯蘭教及傳統的伊斯蘭文明仍不失其強大的吸引力。對於統治者和某些政治勢力而言,伊斯蘭教可以成為調節社會的閥門,控制民眾情緒的重要槓桿。
在一定程度上,伊斯蘭教也為伊斯蘭國家中某些在野力量或人民民眾推翻腐敗統治者及其政權提供了道義上的合法依據和組織手段。由此可見,伊斯蘭社會中的各種人,儘管出自各不相同的目的與需要,仍要依靠伊斯蘭教或打出這面旗幟,提出復興伊斯蘭教的口號就不足為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