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介紹
【我空法有】意指‘我’為空無而‘法’為實有。為說一切有部等之主張。
內容
眾生之肉體乃五蘊假合而成,故無常一性,亦無支配之能力,是為‘我空’。然對於其他存在之一切法,認為並非空無,而實有其獨立之本質及實體,故說‘法有’。反之,若將其他存在之一切法亦視為空,則稱為‘我法二空’、‘人法二空’;我法二空系大乘佛教之主張。
我空法有,意指‘我’為空無而‘法’為實有。為說一切有部等之主張。
【我空法有】意指‘我’為空無而‘法’為實有。為說一切有部等之主張。
眾生之肉體乃五蘊假合而成,故無常一性,亦無支配之能力,是為‘我空’。然對於其他存在之一切法,認為並非空無,而實有其獨立之本質及實體,故說‘法有’。反之,若將其他存在之一切法亦視為空,則稱為‘我法二空’、‘人法二空’;我法二空系大乘佛教之主張。
佛教術語,我空與法空的並稱。又稱人法二空、生法二空、人法二無我,或略稱為二空、二無我。
意境解讀 來源出處十八空義解釋何以要學空觀?行者修四念處以空法,皆應觀無常、苦、空、無我。因眾生身中多著淨顛倒,受中多著樂顛倒,心中多著常顛倒,法中多著我顛倒。經雲世間眾...
佛教十八空義指什麼 複次十八空與‘有’相對。音譯為舜若。意譯空無、空虛、空寂、空淨、非有。一切存在之物中,皆無自體、實體、我 等,此一思想即稱空。亦即謂事物之虛幻不實,或理體之空寂明...
佛學大辭典 佛教哲學辭典 中華佛教百科 其他有關資料 大乘思想我法二空境是唐君毅先生《生命存在與心靈境界》所述九境中之第八境,於其中觀法界。唐先生說:“此要在論佛教之觀一切法界一切法相之類之義為重,而見其同以性空,...
《推我本空》出自《佛說四十二章經》,這是本經的第二十章,,“推我本空”。推,不斷地尋找,滿哪去找,到底什麼是我?最後的結果是“本空”,根本就是空的。所以...
作品原文 注釋譯文 譯者簡介空與有,佛法中的‘空’和‘有’只是兩個同義的字,而非是相對的兩極。佛法的要旨,只是教人離執,只有離一切執,才能還我原來面目,也才有自由自在分,讓生命安頓...
空與有 正文 配圖 相關連線山曰:如來所說,是名生滅,實無生滅。 山曰:如來所說,是名所說,實無所說。 山曰:唯然,世尊。
佛教術語,又稱我法二空、生法二空。 無人我的執著,以身為五蘊和合,實無常一主宰的我體,稱為人空;無我法之執,以色等諸法亦歸於空而無實性,稱為法空。 無我...
我空是梵語,是指了知我體乃五蘊之假和合者。若推求色、受、想、行、識等五法,皆無自性,不見常一之我體,則為我空。
詞語 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