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代哲學

漢代哲學是先秦哲學的繼續和綜合發展,它奠定了中國哲學儒道並存互補的新格局,培育了中國哲學的基本性格和主要特徵, 並且直接孕育了具有強烈理性精神的魏晉哲學。

思想概況

漢初記取秦亡教訓,緩和矛盾,休養生息,黃老之學盛極一時。隨社會政治經濟形勢的發展,漢武帝時“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儒學逐漸成為統治思想。其後讖緯之學興起,同時出現了王充等人的反正統思想。東漢後期,佛教傳入,道教興起,社會危機頻仍,哲學思想呈現複雜的新局面。

主要內容

天人關係

漢武帝時出於鞏固封建統治,論證儒家綱常倫理絕對性的需要,董仲舒以儒學為宗,吸收陰陽五行學說提出天人感應論。稱天為百神之大君,天人相類,人副天數,天人感應。主張“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以天人感應論為基礎形成了流行於兩漢的讖緯之學。王充為代表的進步思想家提出天道自然的觀點,對天人感應論和讖緯之學進行了批判。

宇宙生成

在先秦天道觀的基礎上,漢代哲學家提出了關於宇宙生成的見解。《淮南子》認為“道始於虛霩,虛霩生宇宙,宇宙生氣”,氣分成天地。《周易乾鑿度》提出“有太易、有太初、有太始、有太素也。太易者未見氣也,太初者氣之始也,太始者形之始也,太素者質之始也”。漢代哲學還普遍使用了“元氣”這一概念說明宇宙的生成。如董仲舒提到“元氣和順”;王充認為天地萬物“俱稟元氣”;何休指出:“元氣者也,無形以起,有形以分。”西漢後期京房易學出現,形成以象數解釋宇宙的形成的新的見解。

形神關係

先秦哲學已有形神關係的討論,《管子》提出“天出其精,地出其形”,荀子認為“形具而神生”。漢代哲學繼續這一關於肉體與靈魂,生理與心理關係的討論,桓譚提出燭火之喻,認為“精神居形體,猶火之然(燃)燭矣”,“燭無,火亦不能獨行於虛空”。王充主張“人之所以生者精氣也”,“能為精氣者血脈也,人死血脈竭,竭而精氣滅”。他還通過論證闡釋了人死不為鬼的道理。漢代哲學對形神關係的討論對後世唯物主義哲學形神觀的發展產生了積極的影響。

古今之變

漢承秦制,但比較注意總結歷史經驗。即司馬遷所說“通古今之變”。漢代學者對此的認識差別很大。董仲舒主張歷史在形式上按三統循環變遷,但實質上“天不變,道亦不變”,認為朝代的更替在於天意。《淮南子》認為歷史是因時而變的,故應制宜而適,不一定要廢先王之道,也不必法古。揚雄也認為歷史有因有革,“可則因,否則革”。司馬遷否認“天道有知”,力圖從人事解釋歷史的變遷,但未完全擺脫歷史循環論。王充提出今勝於古,認為歷史的發展有其必然規律,稱之為“時數”,提出“讓生於有餘,爭起於不足”,國家的治亂有其經濟的原因,但對歷史必然性的理解有宿命論傾向。東漢末年,仲長統否定君權神授,面對社會危機他提出各王朝由盛轉衰是歷史的“大數”,期冀大亂過後“來世聖人”重整社會。漢代進步的思想家承認歷史是進步的,並注意到經濟因素和百姓的作用對歷史的影響,從而發展了先秦的進化歷史觀。

人性學說

漢代學者在先秦天道觀的基礎上進一步討論了人性問題,董仲舒提出性三品說,認為人性是自然資質,分為聖人之性、中民之性、斗筲之性3種,主要討論對中民之性的教化問題,認為情與性相聯繫,主張養性制情。揚雄認為“人之性也善惡混,修其善者則為善人,修其惡則為惡人”,主張以封建道德標準來修養善性。王充從元氣論出發,認為人“稟氣有厚薄,故性有善惡也”,至善至惡的人性一般不可變,“中人之性,在所習焉”。漢代將人性分出等次是同社會的等級制度一致的。

主要特點

漢代哲學主要圍繞天人關係、宇宙形成、形神關係以及古今、人性等問題展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