鍋莊[昌都鍋莊]

鍋莊[昌都鍋莊]

“鍋莊”又稱為“果卓”、“歌莊”、“卓”等,藏語意為圓圈歌舞,是藏族三大民間舞蹈之一,分布於西藏昌都、那曲,四川阿壩、甘孜,雲南迪慶及青海、甘肅的藏族聚居區。舞蹈時,一般男女各排半圓拉手成圈,有一人領頭,分男女一問一答,反覆對唱,無樂器伴奏。整個舞蹈由先慢後快的兩段舞組成,基本動作有“悠顫跨腿”、“趨步輾轉”、“跨腿踏步蹲”等,舞者手臂以撩、甩、晃為主變換舞姿,隊形按順時針行進,圓圈有大有小,偶爾變換“龍擺尾”圖案。

基本信息

簡介

鍋莊舞鍋莊舞

鍋莊:明清時,[1]陝商到達康定後,支起鍋做飯,藏族同胞商人、外地商人都來批發茶葉,一是可以買到鮮茶,二是剛來的人不知行情,可以買個好價錢,後來在有鍋的地方成了市場,陝商修建了避風的圍牆,在四周建了房屋,中間空地成了茶馬等交換的地方,我們把有人居住的地方叫村莊,陝商思念家鄉,就稱之為鍋莊。後來藏族同胞為了交易方便,自己建起了鍋莊,男人在外進貨,由女人在鍋莊打理,還興起了鍋莊舞。
鍋莊舞,又稱為“果卓”、“歌莊”、“卓”等,藏語意為圓圈歌舞,是藏族三大民間舞蹈之一。整個舞蹈由先慢後快的兩段舞組成,舞者手臂以撩、甩、晃為主變換舞姿,隊形按順時針行進,圓圈有大有小,偶爾變換“龍擺尾”圖案。

鍋莊舞姿矯健,動作挺拔,既展舞姿又重情緒表現,舞姿順達自然,優美飄逸,不但體現了西藏藏族人民純樸善良、勤勞勇敢、熱情奔放、驟悍的民族性格,而且有一定的力度和奔跑跳躍變化動作,動作幅度大,具有明顯的體育舞蹈訓練價值和鍛鍊價值。不論從表演者的裝飾上,動作節奏上,還是從表演時的舞姿變化上,都能體現出西藏民間體育的風格。

分類

鍋莊可分為用於大型宗教祭祀活動的“大鍋莊”、用於民間傳統節日的“中鍋莊”和用於親朋聚會的“小鍋莊”等幾種,規模和功能各有不同。也有將之區分成“民眾鍋莊”和“喇嘛鍋莊”、城鎮鍋莊和農牧區鍋莊的。

鍋莊舞的舞步分為“郭卓”(走舞)和“枯卓”(轉舞)兩大類:“郭卓”的步伐是單相的朝左起步,左右兩腳共舉七步為一節,這樣輪迴起動,由慢轉快,步數不變,舞步比較簡單,參跳人易學,故人數甚眾;“枯卓”的舞姿多樣,種類較多,常跳的有二步半舞、六步舞、八步舞、六步舞加拍、八步舞加拍、猴子舞等。
人們這樣讚譽鍋莊舞內容之豐富,“天上有多少顆星,卓就有多少調;山上有多少棵樹,卓就有多少詞;氂牛身上有多少毛,卓就有多少舞姿”。

起源

關於鍋莊的起源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法是西藏拉薩修建大昭寺竣工時,格薩爾王命令所有的觀眾圍著寺廟歡歌,延續下來成為一種圓圈舞。另一種說法是藏族的房子中間設灶房和置三腳架,圍起來跳,“足之蹈之,手之舞之”的一種舞。

傳說

鍋莊舞鍋莊舞

鍋莊的起源還有一個古老的傳說。傳說遠古的時候,人們不知道什麼是舞蹈,更不知道用舞蹈來解除疲勞,他們整天就知道勞動,死氣沉沉,沒有一點歡樂。在一個叫達折多的地方,有一個富裕的土司,他有兩個聰明的奴隸,一個叫弦子,一個叫鍋莊。有一天,他倆結伴外出,也不知走了多少路,忽然發現一片美麗的湖泊,弦子十分高興,隨著水波的蕩漾跳起舞來。忽然,雷聲大作,山雨欲來,鍋莊隨著翻滾的烏雲也手舞足蹈,仿佛要把心中的憤怒一起傾瀉出來。從此以後,每當疲勞難耐、心中煩悶時,他們倆就會用舞蹈來擺脫煩惱。不久,這事被土司知道了,他命令弦子和鍋莊把擺脫煩惱的方法畫下來,之後把他們殺了。但是,用舞蹈擺脫煩惱的方法已經在各地傳開,人們為了紀念弦子和鍋莊,就把弦子跳的舞叫做“弦子舞”,把鍋莊跳的舞叫做“鍋莊舞”。

記載

據史料記載和藏學專家推論,鍋莊的起源可上溯至公元七世紀之前,早期與西藏奴隸社會時期的盟誓活動有關,後來逐步演變成為歌舞結合,載歌載舞的圓圈歌舞形式。《清史稿·樂志》音譯為“郭莊”。近代有稱“歌莊”。唯《衛藏通志》說它是圍著支鍋石樁而舞的意思。《西藏舞蹈概說》載:以前的康定一帶,有一種商業組織叫鍋莊,這類商行收購土產,代辦轉運設有客棧,沿途過往的藏族商賈常攜驟宿幫居其中。晚上,他們往往在院內曠地壘石支鍋熬茶抓糟袍,茶餘飯後不時圍著火塘歌唱跳舞,以驅一天的勞累與疲乏,保持旺盛的精力,以適應惡劣環境。

風格特點

鍋莊舞形式多樣,反映勞動生活的叫“羊毛鍋莊”;反映婚慶的叫“吉慶鍋莊”;表現生活情趣的有“兔子鍋莊”(雜以模擬兔子跳的動作)、“醉酒鍋莊”(有模仿醉漢神態,顯示身體靈巧的嬉戲動作)。

男性著肥大筒褲有如雄鷹粗壯的毛腿,女子脫開右臂袍袖披於身後飄逸灑脫。男女各站一邊拉手成圈分班唱和,通常由男性帶頭啟唱,歌聲嗦亮穿透力強,舞群和著歌曲作“甩手顫踏步”沿圈走動,當唱詞告一段落後,眾人一齊“啞”的一聲呼叫,頓時加快速度,撒開雙臂側身擰腰大搓步跳起,揮舞雙袖載歌載舞,奔跑跳躍變化動作,尤以男性動作幅度較大,伸展雙臂有如雄鷹盤鏇奮飛。

女性動作幅度較小,點步轉圈有如鳳凰搖翅飛舞,具有體育運動的健美、明快、活潑等特點。

地域形式

西藏地區

布達拉宮前千人共舞鍋莊布達拉宮前千人共舞鍋莊

後藏、昌都、阿里西部地區從藏族民間舞和古典舞分布的現狀來看,有頓足為節,連臂踏歌,熱烈歡騰的農村“果諧”(圓圈歌舞)。有踏步為節,顫、彈、踢、點變化的“堆諧”(俗稱踢踏舞)。“果諧”屬於農區古老的歌舞形式,可在野外、村頭或室內進行,人數不限,男女老幼皆可參加。

青海地區

主要流傳於玉樹州,舞蹈種類繁多,主要有“卓”、“依”、“熱巴”、“熱依”、“鍋哇”等。“卓”分“求卓”和“果卓”兩種。前者是在舉行宗教儀式或迎送貴賓的場合表演的,動作莊重雄渾,音樂沉穩典雅。後者是廣泛流行於民間的圓圈舞,氣氛熱烈,節奏多變,常常同時有幾十人、上百人一起表演。每個舞蹈基本上是從慢到快漸進發展,慢時如鴻毛落地,無聲無息,舞姿持重平穩,舒展大方;快時則威風烈烈,氣勢澎湃,動作粗獷奔放,雄健慓悍,直至發展到極度狂熱而結束。“果卓”的內容主要是讚美家鄉,祝願豐收,歌頌生活,深為當地民眾喜愛。“依”也是玉樹地區流傳最廣,最受民眾喜愛的舞蹈之一。“依”,西藏稱“諧”,康巴稱“弦子”,為流行極廣的民間舞蹈。舞蹈中,輕踏、甩舞長袖、扭胯、轉動腰胸等為其特點。青海境內的為“安多依”,流行於環湖及河湟地區,其動作特點是幅度小,節奏柔和,歌舞結合,以舞傳情,以歌達意,模仿勞動動作,唱詞內容多為讚美勞動、歌唱草原、牛羊。

雲南地區

弦子和卓是雲南藏區流傳較廣的兩種舞蹈。民間有“巴塘弦子,中甸鍋莊”的說法,意思是巴塘的弦子豐富多采,中甸的“鍋莊”最有特色。弦子舞和“鍋莊”舞都是自娛性舞蹈,有數十套模擬猴子、兔子、孔雀等動物及表現勞動生產過程的舞蹈。“鍋莊”舞在過去,無樂器伴奏,以彎腰搭肩、踏跺為其動作特徵,以中甸“鍋莊”最為有名。跳勒巴,即熱巴舞。藏名勒巴羌,納西、傈僳族稱勒巴蹬、勒巴得。主要流傳在巨甸、奔子欄、弗山等藏區。

四川地區

馬爾康縣原生態的“嘉絨鍋莊”與“西藏踢踏”、“巴塘弦子”並列為我國藏區三大舞種。以金沙江畔大平原上今四川甘孜地區巴塘的“諧”最為有名,人稱“巴塘弦子”。嘉絨“鍋莊”主要分農區的“鍋莊”叫“達爾嘎”,牧民的“鍋莊”叫“俄卓”。嘉絨“鍋莊”因地域和語言差別,形成革什扎、巴底、二十四村、小金區四大流派,主要有納頂的兔子“鍋莊”、孔雀“鍋莊”,三岔溝的豹子“鍋莊”、打靶“鍋莊”,巴底的鹿子“鍋莊”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