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

《易》

古往今來,有無數的先聖先賢們,盡畢生精力學《易》,操《易》,不斷開拓《易》之作用,而後人對《易》的評論也“日用而不知,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然無論怎樣認識《易經》,則皆不否認《易》是揭開宇宙間萬事萬物運動、發展,變化規律的總法則。


簡介

《易》經中,有六十四個不同的卦名。《易》經是按中國古典哲學道理,在尚無文字使用的歷史上,先依陰陽對立統一之規律創造出陰陽爻,再按天道、地道、人道、時變編制出卦畫,運用“象術”(不是“象數”)命稱不同的卦名,以象徵不同事物及事物變化規律而表達哲理的。

來源

上古之《易》 作者:杭辛齋

上古之世,無所謂《易》也,但後世之《易》,實本於庖羲。故《周官》掌太卜者有三《易》之稱,因周以《易》名,遂追謚《連山》《歸藏》皆謂至易。余所謂上古之《易》者,亦援斯義而追稱之耳。溯自庖羲一畫開

《易》《易》
天,其時雖文字未興,而結繩為治,已有等級倫秩之可觀。《系傳》稱:“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其條理井然,而“觀法於地”暨“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已能將地之所有,分析觀察,頗如近世科學家區地文、地質學為二類,此豈歐洲人所謂上古時代野蠻酋長之可比擬哉。“以佃為漁”,雖未脫遊牧之風,而政治亦已斐然可觀矣。況八卦成列,有形、有象、有聲,實已具備文字之作用。因而重之為六十四卦,益之以編髮,固已肆應而不窮矣。此庖羲之易,所以為我國文化之初祖也。

“庖羲氏沒,神農氏作。斫木為耜,揉木為耒,耒耜之利,以教天下。日中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貨,交易而退,各得其所。”是已由遊牧時代而進於農商,且規模宏遠,政教並行。又嘗百草以御疾災,民無夭折,創製顯庸澤及萬世。然其時文字未興,所賴以為政治之具者,實維庖羲所遺傳之卦象。度神農氏必有所增益而變通之,是名《連山》。相傳以重艮為首,經卦皆八,重卦皆六十四者也。故神農為炎帝,亦號列山氏

“神農氏沒,黃帝堯舜氏作。通其變使民不倦,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易》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蓋至是文明日進,制器尚象,人事日繁,而舊有之八卦,不足以套用。於是廣卦象為六書,而文字以生。益以天干地

《易》《易》
支,而陰陽五行之愈精。吹律定聲,民氣以和,而禮樂以興。本黃鐘以定度量權衡,治歷明時,定璇璣玉衡以齊七政,絕地天通,百官以治,萬民以察。而《易》之為用,益無乎不備。故黃帝之《易》曰《歸藏》,以坤乾為首者也。堯舜繼黃帝之後,於變時雍,垂衣裳而天下治。今讀《繫辭》下傳之二章,上古進化之歷史與三《易》之源流,可概見矣。此上古之《易》也。
中古之《易》
夏《易》《連山》,蓋繼述神農氏者也。商《易》《歸藏》,蓋繼述黃帝氏者。周曰《周易》,或曰祖述堯舜。孔子曰:“《易》之興也,其於中古乎?作易者其有憂患乎?”雖指《周易》,以“文王與紂之事”當之,然帝
《易》《易》
降而王,德不如古。神禹受命,開家天下之局,湯武革命,易揖讓而征誅,均不能無慚德焉。故三代之《易》,皆可謂之“中古”,所謂“於稽其類,其衰世之意邪”。上視羲皇,已不無今昔之感矣。
孔子之《易》
《易》者,明道之書也。五帝之治天下也以道,三王以德,五霸以功。世運自帝降而王,王降而霸,道之不明也久矣。孔子生當衰周,五霸之功已杳,浸浸乎由功而降而尚力。至唯力是尚,弱肉強食,人道或幾乎息矣。故孔子贊易以存道,又以道之未可驟幾焉,乃取中?以明功,陳九卦以崇德,循序而進,由功而德,其庶幾乎與道近矣。
《易》孔子

認識

一:《易》有三種。
1:《連山易》是神農時代的《易》,是以艮卦開始。
2:《歸藏易》是黃帝時代的《易》,是以坤卦開始的。
3:《周易》是《易經》的一部分,是文王所創,從乾卦開始。

《易》《易》

二:《易經》包括:
1:《周易》指西周時期形成的典籍,及原本《周易》,是《易經》中的經文部分,由六十四卦組成,每一卦包括卦符、卦名、卦辭、爻辭、爻題。六十四卦共三百八十四爻,加上乾卦用的九爻,坤卦用的六爻,共三百八十六爻。六十四卦的爻辭,內容涉及自然現象、歷史人物事件、人事行為得失、吉凶斷語等。
2:《易傳》亦稱《易大傳》、《十冀》。是孔子對《周易》的解釋。共十篇:《彖》上下;《象》上下;《文言》;《繫辭》上下;《說卦》;《雜卦》;《序卦》。其中:
《彖》說明,《易經》各卦之義,專門解釋卦名、卦象、卦辭,而不涉及爻辭
《象》說明,《易經》各卦的卦象、爻象。
《易》《易》

《文言》專門解釋乾坤兩卦卦義。
《繫辭》通論《周易》原理。
《說卦》解釋八卦性質、方位和象徵意義。
《序卦》說明六十四排列次序。
《雜卦》說明各卦之間錯綜關係。
3:《易》的原則:
(1)易簡也就是簡易:說的是宇宙間萬事萬物,有許多事我們的智慧知識和能力沒有辦法了解的;但宇宙間的任何事物,有其事必有其理,萬事萬物的存在都是有因果的,都不是無緣無故的。《易經》的簡易就是告訴我們人生的最高的原則:宇宙間無論如何奧妙的事物,都是最簡單最平凡的。只要我們懂了原理和原則之後。
(2)變易是說萬事萬物隨時都在變化之中,沒有不變的事物。
《易》《易》

(3)不易,萬事萬物隨時隨地都在變的,卻有一項永遠不變的東西存在,就是能變出來萬象的那個東西是不變的,那是永恆存在的。

修改

乾隆皇帝弘曆(1711-1799)統治期間,依然執行康熙的方針,重視《易》文化的發展,並且對《易經》的套用方面更進一步推廣。

自明朝起,不僅以《易經》的易理延伸發展到相術、命學編人《永樂大典》。其中,在命學家中有進士出身、官

《易》《易》
任監察御史,布政司的萬民英,他在《易經》思維主導下,寫出的巨著《三命通會》、《星學大成》被後世崇為"采撮群言,得其精神"的經典大著。到了清朝康熙年間,以編輯《永樂大典》相仿,欽定陳夢雷編成了我國現存的一部規模浩大、體例完善的類書《古今圖書集成》。此書匯集了清康熙以前的各種資料。

乾隆帝在上述基礎上,為了顯示清朝的繁榮鼎盛,他內興文治,外示武功。為國家顯現太平盛世的社會局勢,採用了一系列措施。他以一個最高統治者對中國《易》文化的極度重視,曾連續二次集國之力,邀當時之大儒,撰修成有其特色的《易》著。從這點充分顯示了他對《易經)一書的關切備至。

由乾隆"聖諭"永榕領銜篡修的《四庫全書》是一部規模龐大的叢書,它基本上包羅了乾隆以前的中國古代的重要著作。僅《四庫全書術數類》就收集了術數專著50餘種。這些書籍把以《易經》為源頭及其派生出來的各類書籍,本於"九流百家之言",但於"有裨實用者,亦應備為甄擇"的原則,進行了二次系統的整理。使本書內容更為廣泛充實。其中包括《易枝》、《太玄經》、《靈棋經》、《遁甲演義》、《三命通會》、《宅經》、《葬書》、《李虛中命書》等等。

此外,乾隆命傅恆等撰《周易述義》。該書繼《周易折中》而作,釋義皆融會各家意見,擷取精華,不辯駁得失,隨文詮釋,簡明扼要,切於實用。

對於《易經》的這一類書籍,由於是奉"聖諭"所修,具有"欽定"的法律效力,成了"榜上有名","名正則言順",使《易經》的實用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

注釋

《易》經中,有六十四個不同的卦名。這些卦名是如何命稱的的呢?研究《易》經的學者,一般都是只注意對六十四卦義理方面的研究,而很少對卦名所得進行探討。殊不知對六十四卦卦名的命稱所據及其歷史變化進行一點探討,對於《易》道研究會大有啟迪,就會增加一些歷史辨證,而減少許多盲目的迷信。

那么,《易》經中的六十四卦的卦名是如何命稱的呢?要明白這個問題,我們就得從《易》經的象術說起。

《易》《易》
《易》經的象術,是一個很重要的傳授中國古典哲學理論手段。首先,《易》經的卦畫是依象術原理而編制出來的,卦畫的編制,又是為象術的更廣泛套用而服務的,其最終的目的,就是通過“取象喻理”的方法,傳達和傳播哲學道理。從這個義意上說,不懂得象術,就很難懂得《易》經的哲學理論。

道理,也就是我們現在常說的“哲學理論”。道理雖然極其重要,但是,道理並非現實生活中的一般性常理,它是“形而上者”,是看不見、摸不著的一種抽象性的深奧理論。《易》經就是在中國尚無文字使用的遙遠歷史上,古人藉助於編創卦畫,以法象、物象、意象為手段,用比擬、形容、來達到喻示和傳授道理這一最重要目的而產生的。象者,事物形狀、物性、現象之所稱;術者,方法、技能之所謂。故《易·繫辭》曰:“夫象,聖人有以見天下之賾,而擬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謂之‘象’”,“象也者,像此者也。”

道學最基本的理論,就是陰陽對立統一規律,即“一陰一陽之謂道”。故象術的最基本要素,便是陰陽爻符號的創造,並以中國古典哲學理論中所包涵的“天道”、“地道”、“人道”這三大方面組畫而有最基本的“八經卦”卦畫出現,依象術原理命稱以“乾”“坤”“巽”“震”“坎”“離”“艮”“兌”八個卦名,以象徵天、地、風、雷、水、火、山、澤八種不同的事物,用以表達“天地定位,風雷相薄,水火相射,山澤通氣”這樣一個自然界大化流行的最基本自然變化法則為綱領。爾後,再依天道、地道、人道各分陰陽之數“六”,用八經卦作八八錯綜之重,而得六十四別卦不同卦畫。這六十四個不同卦畫,不僅大大地豐富了“取象喻理”的範圍,而且最後依初爻向最上爻敘述事物變化條件與過程,就又加上了中國古典哲學中最重要的“時變”理論,這就使得中國古典哲學理論中“天道”、“地道”、“人道”、“時變”四大要素在每一個卦畫中都表達了出來。分以陰陽,別以引斥,因論內外,廣包宇宙,四維一縶,立體時變,神而化之,博大精深,這就是中國古典哲學的最顯著特點。故,六十四卦卦畫之創,不僅在中國的歷史上,而且在世界哲學理論發展史上,它都是一件開天闢地、空前絕後的偉大創舉!

下面,我們就依“法象”、“物象”、“意象”三個方面,各舉卦例,以說明按象術命稱卦名的問題:

《易》《易》

法象者,自然法則之所像。中國古代先賢作《易》的主旨,就是講述自然法則,要人們效法自然規律以言、以行、以作事業而減少失誤,多獲成功,推動人類社會的不斷發展進步。故《易》經象術之用,以法象為主體,物象、意象只是其輔助性的部分。如此,法象不僅從陰陽爻及八經卦為始而為綱,而其象術之用,就具有嚴格的法則性必須遵從(參看第6頁《八卦產生演繹圖表》)。如此“”卦既代表“天”,又代表“父”,具有雙重的象徵義意,就既不能命之為“天”,也不能稱之為“父”而須有一個兩者兼顧到的名稱。所以,就命曰:《乾》;“”卦由於同樣的原因,就稱之為《坤》。如此,不論是自然界的“風”“雷”“水”“火”“山”“澤”,還是人類社會中的“男”、“女”,都包涵在這“乾坤”之中了。這樣,按照中國古典哲學中陰陽相感、相交推動事物變化,孤陰不生,獨陽不長的道理,將“乾”“坤”相交之卦“”命之曰《泰》,而將陰陽各安其上下之位的不交之卦“”稱之為《否》;代表水的陽卦“”與代表火的陰卦“”相重,則陰卦離火在下位,陽卦坎水居上位成陰陽相交之卦“”,就命曰《既濟》。以此表達哲理上陰陽相交、水火相濟之道理。反之,陰陽兩卦各安其位者,便稱之以《未濟》;陰陽異性相感、相交顯而易見者,莫如青年男女,故代表少女的陰卦《兌》居上位,而代表少男的陽卦《艮》居下位“”就命曰《鹹》,鹹者,感也;反之,代表青年男女的兩個經卦,其陽卦《艮》“”處上位,而陰卦《兌》“”居其本位在下,而構成少男少女陰陽未交之象“”,則命之曰《損》卦,以表陰近陽,必然由陰陽異性相感相交法則而達其友,或者增一陽、添一陰,由同性相斥、異性相引規律共同作用,就會出現減損其或陰或陽的對偶之外多餘者……

物象,即以其相重卦畫直觀所像之物形。以其法而命稱卦名為補充手段,就會使《易》經的卦名更加喻理豐富。如《離》上《巽》下所重構成的卦畫“”就不是依法象而命稱卦名,而是依物象命稱為《鼎》的。在“”這幅卦畫中,最下面的陰爻中兩畫,好象鼎足,二、三、四的一連三個陽爻,象鼎之腹,第五個爻位上的陰爻之對稱性兩短畫,象鼎之雙耳,最上一爻中是陽爻的一長畫,正象鼎之鉉。因整個卦畫在物象上象鼎的形狀,故命此卦卦名曰《鼎》卦;再比如《離》上、《震》下所重構成的卦畫“”,好象上下兩排牙齒在咬食物的形狀:初爻陽畫象下頜;二、三爻之陰爻四短畫正象一排下牙齒;第五爻的陰爻兩短畫,正象黃色人種所特有的兩個鏟型上門牙;最上一陽爻象上顎;而中間第四爻的陽爻一長畫,則恰如上下兩面排牙齒中所咬定的一塊食物。正因為如此,就命此卦卦名曰《噬嗑》。“噬”義為咬,嗑為嗑牙……

意象者,是介乎於法象與物象之間的一種象術運用,即以事物的自然法則為依據,以卦畫所重中的八經卦代表物構成的卦畫“會意”為象徵,用以命稱卦名之法。如“”卦的卦畫中,其上卦為《坤》,代表大地;其下卦《巽》既代表風,又代表木,此卦便依“地”和“木”而作說,木生於地中,自然是長而逐漸升高,因此以會意之法命此卦名曰《升》卦,以此表述事物積累漸進,量變引起質變之道——“君子以順德,積小以高大”的哲理;再如“”卦,其上卦為八經卦中的《坤》卦,代表大地。下卦《震》,代表“雷”。其所構成的自然法則之意象,便是“雷在地中”。從陰陽爻位的排列上看,五陰爻居上位,而只有一陽爻在最下面,這正是陰極而陽生,物至極而復反的一種哲理意義表達之畫面,因命稱其為《復》卦,復者,陰極生陽,陽極生陰,極而反,盛而衰,循環反覆,作周期性變化而永無止境之意。

綜上法象、物象、意象卦名所命例舉,我們就可以瞭解到:《易》經卦名之命,是有其一定的法則所遵從的。但是,為了六十四卦道理表達上不重複,依豐富內容為主旨,在象術運用上,就並不死搬硬套,而是從六十四卦所要表述道理全面為原則,對象術運用持靈活的態度。

《易》《易》

總之,《易》經是按中國古典哲學道理,在尚無文字使用的歷史上,先依陰陽對立統一之規律創造出陰陽爻,再按天道、地道、人道、時變編制出卦畫,運用“象術”(不是“象數”)命稱不同的卦名,以象徵不同事物及事物變化規律而表達哲理的。在後世有了文字使用之後,人們才為了幫助記憶而撰寫出卦辭、爻辭、彖辭、象辭的。其卦辭,是依卦象為依;其爻辭是按一卦所象事物、六爻時變的不同階段、不同的具體條件所作的解說;其彖辭亦稱《彖傳》,重在總攬一事物變化全局所要表達的義理而作解;而其象辭,也稱《象傳》者,則是側重於比擬性的解釋。其分工不同,各有自己的側重,但目的則是一致的,都是通過“象術”這一方法,使人明白中國古典哲學所要表述的道理。由於夏代以來“神道設教”以惑人,周以來的以《易》卦卜筮而成風,後世之人往往有不明中國古典哲學而改寫卦辭、爻辭、彖辭、象辭者,致使今本《周易》之中,不僅存在著不少的鼓吹卜筮、介紹卜筮方法之文字,也有著不少不符合卦象哲理蘊涵之說辭。所以,讀《易》,研《易》,不搞清卦名所得,不弄清象術原理,往往就會將研《易》之路走偏而不能自覺。

相關連線

http://www.1cn3.cn/bbs/dispbbs.asp?boardid=29&id=7543&page=1&star=1
http://bbs.qintai.net/thread-8317-1-2.html

http://www.cul-studies.com/Article/sixiang/200608/4243.html

圖片:http://image.baidu.com/i?tn=baiduimage&ct=201326592&lm=-1&cl=2&word=%A1%B6%D2%D7%A1%B7&rn=21&pn=60&ln=103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