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鼓[中國九大鎮國之寶之一]

石鼓[中國九大鎮國之寶之一]

石鼓(Shi-ku,Stone Drum)又稱陳倉石鼓,中國九大鎮國之寶之一,大秦帝國的東方紅。戰國時期秦國的遺物,為10塊質地為花崗岩的大石頭。因石形似鼓,後人稱為石鼓。其圓頂呈饅頭形,上狹,中間略鼓,平坦光滑,下凹凸不平天然曲折,底部均為人工鑿成的平底。10鼓的高低大小各不相同,其中最高者高95厘米,最矮者高60多厘米。

基本信息

簡介

北京故宮博物院收藏了許多歷朝歷代引人矚目的文物國寶,其中有十個被稱之為石鼓的文物。這十個花崗岩材質的石鼓每個重約一噸,與許多燦爛奪目的瑰寶相比,它們拙樸平實,其貌不揚,但是它們確實非同一般,這是因為在每個石鼓上面都鑿刻著文字。

石鼓被康有為譽為中華第一古物。公元627年,發現於鳳翔府陳倉境內的陳倉山(今陝西省寶雞市石鼓山)。共十隻,高二尺,直徑一尺多,形象鼓而上細下粗頂微圓(實為碣狀),十個花崗岩材質的石鼓每個重約一噸,在每個石鼓上面都鐫刻“石鼓文”(大篆),因銘文中多言漁獵之事,故又稱它為《獵碣》。石鼓文記述了秦始皇統一前一段為後人所不知的歷史,是中國最早的{石刻詩文},乃篆書之祖。自明清以來,一字抵萬金,創下{中國文物史}上的奇蹟。韓愈著有《石鼓歌》。其真品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石鼓館。而石鼓發現地寶雞中華石鼓園石鼓閣

歷史淵源

石鼓-“田車”石石鼓-“田車”石
公元627年是中國歷史上的重要時刻,已經登基稱帝的唐太宗李世民正式改年號貞觀,經過多年戰亂和分治的中國,進入了以“貞觀之治”開始的盛唐時期。

在陝西省寶雞市郊的荒郊野地里,有人無意中發現了幾塊奇怪的石頭,體形龐大,直徑約一米,數了數,整整十塊,材質是花崗岩。荒野中石頭遍地都是,並不稀罕,奇怪的是這些石墩好像是一個模子裡扣出來的,其形似鼓,圓而見方,上狹下大,中間微突。好奇者試著清除掉石頭身上的泥土,驚奇地發現,石頭上居然刻有文字,而且十個石墩無一例外。不過,石墩上的字雖然看起來是字,卻沒人看得懂。

這十個石鼓,每個上刻有的文字數字不等。每個字約二寸見方,風格獨特,既不像西周金文那么隨意豪放,也不像秦小篆那么規範纖細,字型開朗、圓潤,工整,可以說是稀世遺文。

文物特徵

石鼓共十隻,高二尺,直徑一尺多,外形象鼓而上細下粗頂微圓(實為碣狀),因銘文中多言漁獵之事,故又稱它為《獵碣》。以籀文分刻十首為一組的四言詩,其字已多有磨滅,其第九鼓已無一存字。
10面石鼓上的文字雖然自成篇章,但又有一定的聯繫。它是描寫秦貴族階級畋獵的一首長詩,有兩面石鼓(“千沔鼓”、“車工鼓”)的詩句較完整,其餘石鼓文保存不好,只留隻言片語,但其大致意思還可以體會到。
“汧沔鼓”描寫的是千河的美麗景色。原文大意為:“在婀娜楊柳籠罩之中,汧河裡潺潺流水清澈透明,鮎魚、鯉魚在水裡成群結伴,君子在垂釣,有很多小魚在緩緩遊動,白魚正在搶食水草,黃白相間的魚便魚,影子照在河底的石頭上清晰可見。”這是多美的意境,讓人感嘆,使人陶醉。“車工鼓”記述了秦公出獵的情景。盛言車徙之多,角弓之美和隨從張弓射箭,追趕獵物的場面。
“田車鼓”:記述秦公及隨從登原遊獵的盛況。
“鑾車鼓”:記述秦公遊獵經虢城,鑾車上懸掛彤弓、彤矢,從人齊聚,進獻獵物,這時人群如障,非常熱鬧。
“酃雨鼓”:記述秦公及隨從涉汧河時,從低處看到的情景。
“作原鼓”:記述在山上整修原地的場景。
“吳人鼓”:記述虞人為秦公獻祭而奔忙。
“吾水鼓”:敘述秦國水清道平的美好河山。
“而師鼓”:記述秦公的述志詩。
“馬薦鼓”:記述打獵而歸時路遇之情景。

專家評定

金石家們翻閱了所有的書籍、檔案,也沒有找到類似的字型。他們認定,石鼓上的文字,屬於中國文字演進史上缺失的一環,稱其為“石鼓文”, 屬於大篆。大篆是在甲骨文、金文之後,在小篆之前的文字。兩千多年前,雄心勃勃的秦始皇實現華夏江山“大一統”,文字統一是重要舉措,而統一後的文字就是小篆。這也就是說,鑿刻這些文字的年代距今至少已經有兩千三百多年,它們記述展示了秦始皇統一前一段為後人所不知的歷史。

歷經千百年,石鼓終於從荒原之中走進文明之地——孔廟。但是這樣的收藏保護來得太晚,以至於在真正收藏的時候,十隻石鼓竟然丟失了一隻。更加令人揪心的是,石鼓走進孔廟90年之後,唐朝在地方政權的分裂中成為歷史,五代十國的戰亂開始了。石鼓存放的地方成為戰場。戰火中,已經存放在鳳翔孔廟中的九隻石鼓也不知所蹤。

石鼓文字

石鼓石鼓文字

石鼓文比金文規範、嚴正,但仍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金文的特徵,它是從金文向小篆發展的一種過渡性書體。傳說在石鼓文之前,周宣王太史籀曾經對金文進行改造和整理,著有大篆十五篇,故大篆又稱“籀文”。石鼓文是大篆留傳後世,保存比較完整且字數較多的書跡之一。

石鼓文,亦稱獵碣或雍邑刻石,是中國現存最早的刻石文字。無具體年月,唐人韋應物和韓愈的《石鼓歌》都認為是周宣王時期的刻石。宋人歐陽修的《石鼓跋尾》雖設了三個疑點,但還是認為屬周宣王時史籀所作。宋人鄭樵《通志略》則認為《石鼓》系先秦之物,作於惠文王之後,始皇之前。近人羅振玉《石鼓文考釋》和馬敘倫《石鼓文疏記》都認為是秦文公時物,與韋、韓說法出入不大,只相差十七年。據郭沫若考證,《石鼓》作於秦襄公八年,距宣王更近。所不同者,出於宣王時史籀手筆或秦臣手筆罷了。

《石鼓》於唐代初出土於天興三疇原(今陝西省寶雞市鳳翔三疇原),以後被遷入鳳翔孔廟。五代戰亂,石鼓散於民間,至宋代幾經周折,終又收齊,放置於鳳翔學府。宋徽宗素有金石之癖,尤其喜歡《石鼓》,於大觀二(公元1108年),將其遷到忭京國學,用金符字嵌起來。後因宋金戰爭,復遷《石鼓》於臨安(今杭州),金兵進入汴京後,見到石鼓以為是“奇物”,將其運回燕京(今北京)。此後,石鼓又經歷了數百年的風雨滄桑。抗日戰爭爆發,為防止國寶被日寇掠走,由當時故宮博物院院長馬衡主持,將石鼓遷到江南,抗戰勝利後又運回北京,1956年在北京故宮展出。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清高宗為更好地保護原鼓,曾令人仿刻了十鼓,放置於辟雍(大學)。現仿鼓在北京國子監。其形狀與刻字部位和原石鼓有不少差別。

體型特徵

石鼓石鼓

石鼓共十隻,高二尺,直徑一尺多,形象鼓而上細下粗頂微圓(實為碣狀),因銘文中多言漁獵之事,故又稱它為《獵碣》。以籀文分刻十首為一組的四言詩。目前其字已多有磨滅,其第九鼓已無一存字。其書傳為史籀手筆,體態堂皇大度、圓活奔放,氣質雄渾,剛柔相濟,古茂遒朴而有逸氣。橫平豎直,嚴謹而工整,善用中鋒,筆劃粗細基本一致,有的結體對稱平正,有的字則參差錯落,近於小篆而又沒有小篆的拘謹。在章法布局上,雖字字獨立,但又注意到了上下左右之間的偃仰向背關係、其筆力之強勁在石刻中極為突出,在古文字書法中,是堪稱別具奇彩和獨具風神的。康有為稱其“如金鈿委地,芝草團雲,不煩整我,自有奇采。”其書體為大篆向小篆過渡時期的文字,學《石鼓文》可上追大篆,下學小篆,百無一失。後世學篆者皆奉為正宗,無不臨習。楊沂孫、吳大澄、吳昌碩、王福庵等皆得力於此。

石鼓文的拓本,唐代就有,但沒有流傳下來。宋安國所藏石鼓宋拓本,被民國秦文錦售給日本東京河井荃廬氏。此外,社會上所流傳的早期拓本有北宋的《先鋒》、《中權》、《後勁》三種,其中天一閣藏北宋拓存四百二十二字本為最。然原拓己失,現只能見到郭沫若30年代在日本收集的此三種拓本的照片。安國所藏的宋拓本《先鋒》本,舊商務印書館、文物出版社有影印本,收在郭沫若所著《石鼓文研究》一書中。上海藝苑真賞社、日本鳹 堂有《中權》本影印本。中華書局日本二玄社出版的《書跡名品叢刊》中,有《後勁》本影印本。上海書畫出版社《書法》1984年第三期,也刊有石鼓文的宋拓影印本。

石鼓為中國第一古物,亦為書家第一法則,具有很高的文史價值和藝術收藏價值。

故事傳說

唐朝

初次發現

627年,在陝西鳳翔府陳倉山(今寶雞市石鼓山)的北阪,一牧羊老人發現了10面怪異的花崗岩大石。這些碩大的石體形似鼓,圓而見方,上窄下大,高約3尺,中間微凸,模樣奇特。令人不解的是,當一塊大石上的泥土被清除後,居然顯露出大量的神秘文字,筆法奇異,竟無人能識。於是,流言四散,怪論頻生。更有鄉民聞風而至,焚香跪拜,驚為天賜之神物。

自此,陳倉突然變得熱鬧非凡。文人墨客紛紛慕名而至,一窺究竟,並拓下石上的文字,遍尋名家研究。更有大戶懸重金求解謎題。但文字之謎不僅未被揭開,反而借著民間傳言,而變得神乎其神。

安史之亂

100多年後,“安史之亂”爆發,唐王朝在戰火中風雨飄搖。正在雍城躲避戰禍的唐肅宗聽到石鼓的傳聞,心生好奇,責令州府官員將10面怪石運下陳倉山,遷往雍城城南,就是後來的鳳翔縣城之南,與駐紮在這裡的文武百官賞玩。

石鼓被遷至雍城短短几個月後,便隨著戰亂的來臨而蒙難。當叛軍逼近鳳翔時,滿朝文武百官出逃,為躲避戰禍,石鼓被倉促移至荒野掩埋起來,並對外宣稱“毀失”。一時間,天下人為之抱憾。

再次出土

石鼓被掩埋兩年後,“安史之亂”平定,天下得以太平。陳倉石鼓的命運也迎來了轉機。公元806年,地方官吏查訪到了石鼓的埋藏之處,請朝內的名家主持挖掘。韓愈還因此上書朝廷,請求移石鼓到京城太學府內妥善保管並重立其學術。但韓愈的請求並未被朝廷所重視,奏摺在朝堂上被積壓了8年之久。

公元814年,鄭餘慶就任鳳翔尹,兼職國子祭酒,主掌國家學術教育、文化事業。他偶然看到塵封已久的韓愈奏章,深深為之觸動。於是,重新奏請朝廷,希望能妥善保管陳倉石鼓。於是,曝於荒野的石鼓才被移送到當地孔廟。

石鼓重新出世,已是蝕跡斑斑,石鼓上的字跡殘缺不全,引得無數名家學者為之慨嘆。更可惜的是,由於一直被棄於荒野,其中一面石鼓居然莫名遺失。這就是後來曾經轟動天下,也常引發歷代學術爭端的作原石鼓。

9面石鼓在鳳翔孔廟中呆得並不安穩。90多年後,曾經鼎盛的李唐王朝忽然間在接連爆發的戰亂中坍塌。令人痛惜的是,風翔孔廟在戰火中被焚毀,廟內所藏的9面石鼓也被人盜運一空。陳倉石鼓,在亂世中重新遁跡於草莽江湖。

宋朝

司馬光之父司馬池導演的北宋文物造假工程

作元石鼓乍原石鼓
當北宋王朝一統天下,並逐步剿滅割據一方的諸侯之後,全國的經濟與文化在短短數十年得到恢復,並取得了飛躍。當宋仁宗查閱前朝遺留下的經史檔案時,無意中發現了關於石鼓的傳奇紀略,對遺失百年的陳倉石鼓產生了濃厚興趣。

宋仁宗是中國歷史上頗為有名的書畫君王,他不惜以高官厚祿相許,令天下有才德之士遍地尋訪、查找陳倉石鼓的下落。

時任鳳翔知府的司馬光之父司馬池聞得此訊息後,便竭盡心力去尋找傳說中的10塊大石,試圖投君王所好。

司馬池經過幾番周折,終於使消失百年之久的陳倉石鼓重見天日。只可惜,尋到的石鼓只有9面,早在唐末便已遺失的作原石鼓仍沒有蹤跡。

心急的司馬池施展了畫蛇添足的拙劣招數,私下遣工匠連夜採集相似石材做偽。很快,他便參照石鼓拓本仿製出一面假的“作原石鼓”。這一招果真讓他以奇功得到了仁宗的褒獎。

只可惜,飽學的宋仁宗與受命而來的名家學者們很快就辨別出了偽造的石鼓。司馬池先建奇功受封賞,又因造偽欺君而獲罪。

9面石鼓現世,又經歷造假風波,因而失蹤的“作原石鼓”立即名動天下,坊間認為其價值能以一敵九,隨即便引發了豪強們一擲萬金尋找“作原石鼓”的風潮。然而,直到1052年,金石收藏家出身的向傳師到了風翔後,石鼓殘斷的歷史才獲得轉機。

屠夫家中尋到失蹤的“作原石鼓”

向傳師是北宋時期頗有名望的金石收藏家。最初與石鼓的淵源,來自於他重金求來的一份太氏石鼓文拓本。在對照自己手中的其他石鼓文拓本時,他意外發現,這份新的拓本居然保留有“作原石鼓”的文字。但事實上,“作原石鼓”已遺失了200多年,不可能再有新拓本問世,否則宋仁宗又怎會滿天下張貼黃榜以高官與重金相求呢?

乍原石文刻乍原石文刻
“作原石鼓”拓本的發現,令向傳師徹夜難眠。經多方探查,終於查明這份拓本源自關中的太氏家族。唯恐夜長夢多,他立刻便備馬出發。

當抵達太氏村莊後,他被眼前的景象徹底驚呆。原來,太氏一家半年前全部死於瘟疫。官府為了防止瘟疫蔓延,把太氏的房子、財產全部燒光。這個噩耗,對於千里跋涉而來的向傳師而言,可謂晴空霹靂。

身心疲憊的向傳師懷著無比失望的心情就近找了一家客棧安頓下來。隔日清晨,向傳師被後院傳來的磨刀聲驚醒。原來,客棧後面一個屠夫正在磨刀,向傳師循聲走到屠夫門前,只見屠刀被磨得寒光閃爍,而令向傳師一驚的是屠夫所用的磨刀石,雖然破舊卻有幾分石鼓的風貌。他走近細看,磨刀石上隱約浮現的一些熟悉的字跡依稀可辨。原來,這就是那面失蹤了200多年,引得幾朝幾代人魂縈夢繞的“作原石鼓”。

石鼓已面目全非,上部已被鄉民削去,中間被掏成凹狀用來搗米,而上面斷裂開的兩道邊被屠夫用來磨刀。石鼓上面的文字,更是被磨去了大半,損毀嚴重,僅餘下半部的4行文字。

不久鳳翔知府接到一封向傳師的書信。於是,連夜調集軍兵趕往關中,護佑石鼓與向傳師回到風翔。隨即又將石鼓送往汴梁。向傳師因尋石鼓有功,得到朝廷諸多封賞,並獲得一整套石鼓文拓本。

至此,10面石鼓終得團圓,但它們顛沛流離的命運卻仍在繼續。

石鼓顛沛流離命運屢因戰亂難止

自詡為“天下第一學士”的宋徽宗是北宋王朝的又一個書畫皇帝。在對待石鼓的問題上,他不僅繼承了先王宋仁宗的痴迷,更多了一重溺愛。公元1110年,“作原石鼓”被運抵京城後,10面石鼓便被正式移送至太學之內保存。隨後,又被他搬進了保和殿朝夕相伴。

日後,宋徽宗居然突發奇想,下令在10面石鼓上的文字槽縫之間填注黃金,為其裝了金身。

靖康之變時,金兵攻入汴梁,擄走了徽、欽二帝,押解到東北荒原之中囚禁。而10面石鼓,則因鼓身被填注的黃金,而被金兵視為珍寶,尾隨著被掠的徽欽二帝北遷。

石鼓被運到燕京後,不甚了解中原文化的金人並未發現其價值,只是剔去了石鼓上填注的黃金,便將它們丟棄荒野。至此,石鼓第三次因戰禍而遺失。

元明清

藏身燕京

公元1234年,南宋和蒙古的聯軍攻破燕京,隨軍而至的御史大夫王檝於機緣巧合之下發現了掩藏在廢墟之中的10面石鼓。王檝出身於鳳翔虢縣(今寶雞市陳倉區),與石鼓同根同源,他將其保存於孔廟之中,並請專人看護。而後的元、明、清3代,石鼓一直沒離開過北京。

近代

抗戰時期故宮文物南遷路線抗戰時期故宮文物南遷路線
然而,10面石鼓在北京的安穩日子只持續到上世紀30年代。日本侵華戰爭全面爆發後,10面石鼓隨著故宮的國寶不斷遷徙,在南京短暫停留後又被艱難地運送至重慶

抗戰勝利後,這批石鼓又從重慶運回南京。運送途中險象環生,運載石鼓的汽車先後經歷了兩次翻車事故,10面石鼓險些再遭劫難。

解放戰爭全面爆發後,蔣介石見大勢已去,倉皇籌備撤退,將國寶文物大量地轉運至台灣。此時,已被送回北京故宮保管的陳倉石鼓,被倉促運抵機場。但臨近起飛時,飛行員卻報告說,飛機已嚴重超載,無法保證飛行安全。經過一行人的再三商討後,這10面石鼓只好留下,終得保全。

石鼓顛沛流離的命運,與中華民族所經歷的苦難一直緊密關聯,它所背負的那些殘斷的歷史,以及籠罩在身上的未解謎團,讓它在跌宕的歷史潮汐中更顯獨特與珍貴。

出土收藏

“田車”石拓片“田車”石拓片
唐627年,石鼓於陝西寶雞岐山北坡的荒郊發現,此地曾是秦朝舊地。它們是花崗岩質地,每個直徑約1米,重約一噸。十座石鼓外形相似,上狹下寬,形似鼓,因此得名石鼓。唐朝人按它得出土地點,命名為“陳倉石碣”或“岐陽石鼓”。

石鼓被發現後一直置於荒郊,許多人去觀看並臨摹作拓。806年,韓愈為保護石鼓,上書朝廷請求把石鼓搬到太學府,但是沒有被採納,直到914年,鄭餘慶任國子祭酒(負責主管國家學術教育、文化事業)才採納了他的建議,將石鼓移到了鳳翔孔廟,讓它們不再遭受風雨得侵蝕。然而,石鼓乍原已於814年不知去向,只有九隻保存在鳳翔孔廟。

五代十國的戰亂期間,鳳翔成為戰場,石鼓下落不明。宋朝建立後,文人文化繁榮,宋仁宗下旨尋找石鼓,後來一位名叫司馬職的官吏找到了9隻石鼓,獨缺唐朝石遺失的乍原石鼓,他便依照流傳下來得拓片造了一個假的補全。由於石鼓的拓片流傳很廣,他得作假很容易就被識破了。

北宋皇祐四年(1052年),金石收藏家向傳師從太氏拓片見到乍原的拓片,證明此人曾收藏過乍原石鼓。但向傳師趕到關中太氏的老家時,太氏全家已於一年前死於瘟疫,房屋財產全部為避瘟疫傳播而燒光。向傳師在關中繼續查訪,居然在他居住的屠戶家中發現了石鼓,此時乍原石鼓已經是屠戶的磨刀石,被切去了上半部分,鼓身上的字也只剩下四個。大觀年間,向傳師將乍原交給朝廷,運至汴梁。上可以辨認得文字只剩下432個。宋徽宗還下令用黃金填注石鼓文,以防磨損。1125年,金兵進軍中原,靖康之變後,石鼓被金人運至燕京,剔去石鼓上的黃金,棄之荒野。

1300年,元朝國子教授虞集在一片淤泥中發現石鼓,後遷往國子監達成門內保存,平安經歷了元明清三代

1936年,石鼓隨第四批故宮文物南遷至上海,安置在天主堂街仁濟醫院庫房的底層。三年後故宮博物院南京分院成立,石鼓遷往南京。一年後,石鼓隨故宮文物再次起運。南遷途中,在天津和湖南酉陽兩次翻車,幸好包裝嚴密,石鼓完好無損。裝箱包裝前,為保護石皮不脫落,用浸濕的高麗紙敷在石鼓面上,由於高麗紙纖維長,韌性好,濕的時候摁進字口,乾後固定在字口。裝箱的時候包有兩層棉被,四周用稻草塞緊。這都讓石鼓在南遷中得到良好的保護。抗日戰爭勝利後石鼓遷回南京,1950年運回北京,存放在故宮中。

現代展覽

石鼓展廳故宮石鼓展廳
石鼓,在金石學中,它是最重要的石刻遺物,它上面刻著的文字,人稱當今漢字的“祖宗”,韓愈曾專門為其上書請求妥善保存,它還被康有為譽為“中華第一古物”,歷經兩千多年風吹雨打,依然奇蹟般地保存下來。

故宮石鼓館原位於皇極殿東廡房,2004年開放。後來,經過多年的籌備,故宮博物院選擇了展陳條件較好的寧壽宮(位於皇極殿後),作為新石鼓館。

石鼓展作為故宮博物院的常設展覽,除十面石鼓外,還特選商代甲骨文西周金文及具有代表性的秦文化銘刻資料,稀世遺文,按時代循序陳列,以期觀眾對石鼓文的遞嬗之跡有概括性的認識。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