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曬原理
無機防曬成分通常是氧化鋅、氧化鈦等無機物,它們可以反射和散射紫外線輻射;有機防曬成分通常是OMC(octyl methoxycinnamate )、羥苯並唑(oxybenzone),它們可以吸收紫外線輻射,把輻射能量轉化成熱能。許多防曬霜同時保護皮膚不受到兩種紫外線(UVA,UVB)的傷害。UVA和UVB對皮膚會造成不同的傷害。除了美容問題外,紫外線還會造成更多的問題,最嚴重的就是皮膚癌。從另外一個角度說:通過對光的反射和吸收兩種機制起作用。一般無機物是反射作用,有機物是吸收作用。最常見的紫外線化學吸收物質是PABA(對氨基苯甲酸,para-aminobenzoic acid),PABA吸收UVB。如果您的皮膚敏感,應該謹慎使用含有PABA的防曬劑,因為PABA容易導致敏感肌膚發紅和過敏。其它的吸收紫外線的有機物還有:肉桂酸(Cinnamates),吸收UVB;苯甲酮類(Benzophenones),吸收UVA;臨氨基苯甲酸或脂(Anthranilates),同時吸收UVA和UVB。
防曬原因
日光中的紫外線光譜是在100~400nm波長範圍,可分為3個波段,即波長為100~290nm的短波紫外線(UVC),波長為290~320nm的中波紫外線(UVB)和波長為320~400nm的長波紫外線(UVA)。不同波長的紫外線,穿透皮膚的深度是不同的。UVC被角質層反射和吸收,只有小部分穿透到表皮淺層。但由於UVC通過大氣層時,大多被臭氧層所吸收而不能到達地球表面,因此基本不會對人體皮膚構成危害。UVB也是大部分被表皮吸收,小部分達到真皮淺層,是皮膚損傷的主要波段。它具有致癌性,但能被厚雲層,衣服及玻璃阻斷。UVA小部分被表皮吸收,大部分可透入真皮,深達真皮中部。UVA在夏天的中午到達地球表面的量要比UVB多100倍,可以穿透表皮達真皮而致真皮損傷,因此是主要的紫外線致病光譜。
防曬霜分類
防曬霜從功能和性質上,分為物理防曬和化學防曬兩種。
物理防曬
顧名思義,就是利用物理學原理,這種防曬霜的原子微粒是片狀的,當在臉上塗開的時候,就象鏡子一樣,反射陽光,達到防曬的目的。 二氧化鈦和氧化鋅就都屬於物理性防曬成份。它們可以在皮膚上形成保護膜,使得紫外線無法穿透皮膚表面,兩者皆可提供周全的UVB防護,其中以氧化鋅更能阻絕UVA。典型的物理性防曬成份呈白色、糊狀,且在接觸到水以後變成藍色。但是這一類產品也有一定局限:對於膚色較深的人來說,其潤色效果可能不太自然;對於膚質較乾的人來說,不夠滋潤;不適合做全身防曬;必須使用卸妝產品幫助卸除乾淨,等等。
化學防曬
就是用化學成分來防曬,這種防曬霜是利用吸收的原理來防曬,為一種透光物質,可吸收紫外線,使其轉化為分子振動能或熱能達到防曬的功效,如對氨基苯甲酸及其衍生物,肉桂酸等。塗在臉上後,原子吸收陽光,以防止陽光接觸皮膚。 理論上,物理防曬要好於化學防曬,但是目前市面上大多是化學防曬的。
使用方法
1.陽光弱、暴曬時間短的時候:先清潔皮膚;用化妝水;如果是乾性皮膚,適當抹一點潤膚液;擦SPF15左右的防曬霜。
2.陽光猛、暴曬時間長的時候,除了以上幾個步驟外,要擦SPF15以上的防曬霜,每兩個小時補擦防曬兩用粉餅。
3.塗防曬霜時,千萬不要忽略了脖子、下巴、耳朵等部位,小心造成膚色不均。
4.如汗水衝掉了防曬品,應每隔幾個小時再塗一遍。
5.即使做好了防曬措施,但如果陽光很強烈,夜裡最好還要使用曬後護理品。
挑選方式
挑選防曬產品5項法則1.選擇清爽型的防曬用品,挑選時也最好先在自己的手腕內側試用一下,10分鐘內如果出現皮膚紅、腫、痛、癢的話,說明你對該產品有過敏反應,可以試用比該防曬指數低一個倍數的的產品,如果還有過敏反應的話,你就只能放棄選擇這個品牌的防曬霜了。
2.選擇清爽防曬品,除應認清外包裝上的OilFree(不含油脂)的標識外,掌握一些小的識別技巧也很重要。可將所選中的防曬產品輕塗在手背或虎口處,若皮膚能很快吸收,無黏膩感、增白感,且沒有光光的油亮感,感覺清爽濕潤,就基本可以認定是一款合格的清爽防曬品。
3.由於油脂分泌的不同,膚質會有所改變,應再做一次膚質檢測。油性的肌膚宜選擇潔力較強的泡沫潔面用品和滲透力較強的水性防曬用品;乾性肌膚宜選擇乳性的潔面用品和霜狀的防曬用品;中性皮膚的選擇性較為廣泛。乳液狀、噴霧狀的防曬霜基本上適合各種膚質使用。
4.針對肌膚較油容易長青春痘的人,應該要選擇使用起來清爽不油膩的乳液狀產品,千萬不要使用防曬油、隔離霜類的防曬品,要特別注意產品有無標示non-comedogenic(意思是不會造成粉刺)。
5.若平時有服用降血壓藥或減肥藥、鎮定劑者,應使用防曬係數較高的防曬品,因有服用此藥劑者皮膚容易對光過敏,故要提高防曬係數。
6.在選擇防曬霜時要考慮到自己的膚質,是否是易過敏膚質,皮膚易過敏應選擇一些植物類型且相對溫和的防曬,並且注意曬後補水護理。
購買參數
購買防曬霜要注重兩個指標,一個是SPF(Sun Protection Factor),防曬指數;一個是抗水性能。SPF是根據防曬霜對UVB的作用而設計的,雖然很高的SPF數值意味著對UVB的防護時間更長,但是並不代表對UVA有同樣的作用。如果需要同時防護UVA和UVB,應當考慮購買“廣譜”的防曬霜;防曬霜的抗水性能越來越受到重視。因為汗水、海水、游泳池水等都是我們要面臨的問題,對於室外運動、旅遊愛好者來講,防曬霜的抗水性能非常重要。按照美國皮膚科學會的說法,1個SPF值可以在陽光下保護皮膚不受日光傷害10分鐘,因此,SPF為15的防曬劑可以保護我們150分鐘。使用防曬霜不要像使用眼霜那樣節省,每次用量可以大一些。在出門到陽光下(水中)活動的前30分鐘使用防曬霜,這樣可以讓有效成分在面部充分滲入。
防曬霜使用禁忌
1.SPF值越高,防曬時間越長。
一般黃種人皮膚平均能抵擋強光15分鐘而不被灼傷,那么使用SPF15的防紫外線用品可抵擋約225分鐘強紫外線照射。日常護理、外出購物、逛街可選用SPF5-8的防曬用品,外出遊玩時可選用SPF10-15的防曬用品。游泳或做日光浴時用SPF20-30的防水性防曬用品。當照射時間超過有效防曬時間應及時補充塗抹。
2.SPF值不能累加。
塗兩層SPF10的防曬霜,只有一層SPF10的保護效果。
3.不可臨出門才塗防曬霜。
防曬霜跟一般的護膚用品一樣,需要一定時間才能被肌膚吸收。所以應在出門前10-20分鐘塗抹。
4.防曬霜並不是塗上就有效,而要達到一定量才能發揮效應。
通常防曬霜在皮膚上塗抹量為每平方厘米2毫克時,才能達到應有的防曬效果。
5.不同膚質的人應選擇不同的防曬用品。
油性的肌膚宜選擇滲透力較強的水性防曬用品;乾性肌膚宜選擇霜狀的防曬用品;中性皮膚一般並無嚴格規定。
6.防曬霜不能在上妝前使用,應在使用了護膚用品後再塗抹。
使用誤區
防曬是每天要做的功課。引起皮膚衰老的UVA紫外線具有很強的穿透性,它可以穿透玻璃、穿透雲層而直接進入皮膚真皮層,對皮膚造成直接的傷害。所以說在辦公室同樣要塗抹防曬霜,只不過選擇那些質地輕薄些的防曬霜或者是隔離霜就可以了,也可以選擇具有保養功能的防曬日霜,一般SPF15/PA+就足夠了。需要強調的是,防曬霜或者隔離霜並不能阻擋電腦輻射,消除輻射的最重要手段是做好每天晚上的清潔工作。
防曬品往往會看到“PA”這兩個字母。科學已經證實UVA-1是導致肌膚老化的兇手,所以日本科學家就研發了專門抵擋UVA-1的防曬品,並以“+”來表示防禦強度。PA正確的說法是ProtectionofUVA-1,它的程度是以+,++,+++三種強度來標示,“+”字越多,防止UVA-1的效果就越好。
SPF30+是表示高於SPF30的產品,這主要來自於中國衛生部2003年的一個新規定:為了防止盲目飆升SPF值的行為,所有SPF30以上的防曬產品均不標明具體的防曬值,而一律以SPF30+表示,在此規定發布之前通過檢驗的產品仍維持原來的標示方式。所以以後購買此類產品之前最好向專櫃人員諮詢清楚具體情況。
一般如果專用防曬霜上沒有特別標明的話,身體和臉部可以通用。只是如果你準備下水玩耍的話,的確需要使用專門為身體準備的防曬霜——能防水防汗,又不容易沖刷掉,而這樣的產品不適合臉部使用。
如果你是個朝九晚五的上班族,又需要化淡妝示人,防曬粉底是很方便的選擇,補妝也很容易;如果不喜歡粉底又想適度改善一點膚色,帶有輕微潤色功能的防曬隔離霜可以滿足需要;如果你身處完全不需要任何化妝的場合,或者白天會接觸到強烈的陽光,那最好使用指數適當的防曬霜。至於防曬霜和防曬隔離霜的區別,主要在於隔離霜一般都有修正膚色功效,而且有幫助粉底更加容易上妝的功能。
要知道補防曬可是一門學問。很多女孩都知道補防曬,但她們往往是直接往臉上抹了一層又一層的防曬霜,結果可能會“補”出可怕的脂肪粒!我們告訴你幾個補防曬的小竅門:化了妝後可以先用紙巾輕輕擦去汗水和油脂,或者僅僅用吸油紙吸去油脂,然後用防曬粉餅來補妝;如果臉上汗和油很多,那么務必先用卸妝濕紙巾擦去汗水和油膩,然後補防曬霜,也可用補水噴霧將臉部清潔後再補。
曬後立即使用面膜,結果皮膚產生了紅疹等敏感現象。這是因為曬後的肌膚非常缺水,而且多少有一些炎性反應,所以當你把酸性的美白面膜敷在臉上時,等於加大了引至敏感的機會。正確的做法是曬後立刻用補水面膜,尤其推薦使用啫喱狀的或者是紙膜式的補水面膜,如果有條件的話在冰櫃裡面冷凍一下效果更好。曬後的缺水肌膚得到降溫和水分補充後,自然會恢復角質層的健康狀態。至於美白程式,等皮膚完全穩定後再用也不遲。
雲層對UVA紫外線來說,幾乎起不到任何的隔離作用,所有的UVA紫外線都能穿透雲層,也就是說90%的紫外線都能穿透雲層,惟有昏暗時那種厚厚的積雨雲層才能阻止部分紫外線,所以多雲天氣最好也用SPF10-15的產品。
皮膚曬後會呈棕黃色,這表明皮膚進入自我保護狀態——皮膚的增厚和黑色素的產生是皮膚自我保護的表現。但黑色素只能部分吸收紫外線UVB,起到隔離作用,使肌膚不受損傷,卻沒有吸收紫外線UVA的功能,所以即使是曬黑的皮膚也同樣會受到UVA的傷害,同樣需要防曬。
曬後護理最好能在日曬的當天甚至當時進行,時間越早,肌膚受損的程度就越小。陽光會使肌膚的水分大量流失,造成肌膚表皮粗糙,因此“保濕和鎮靜”是曬後護理的重點。如果能在曬後的第一時間做好曬後護理,不僅可減輕肌膚紅腫灼熱的反應,還有利於減緩紫外線的傷害。冰塊、涼水澡、補水凝露是曬後護理的好方法。
防曬霜的作用原理是將皮膚與紫外線隔離開來,由於隔離成分必須滲透至角質表層後才能發揮長時間的吸收隔離效果,因此必須在出門前20分鐘就先擦拭完畢,出門前再補充一次,效果才好;在使用劑量上,每次至少要有1-2ml的量,才能達到最佳的隔離效果;並且應儘量避免在日照最強烈的時間段出門(上午10點到下午2點);同時還要善用各種輔助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