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家浜醬鴨

東弄里人蔣野,是以打獵為生,家境生活並不寬裕,他一心想打些野味慰勞韓軍。 可是野味已不知所措,慰勞韓將軍的心愿撲空,回到家中茶不飲,飯不食,躺在床上。 ”蔣野又搖搖頭說:“對不起,這一鍋是慰問韓軍的。

據說,陸家浜醬鴨源於野味。南宋時代,金兵入侵,戰爭四起,民不聊生。抗金英雄韓世忠將軍,一馬當先,在黃天盪一仗打敗金兵。金兀朮率領殘兵拚命南逃來到陸家浜,紮營鎮東南方300米處(現花橋鎮金城村,紮營地稱金城基)。金兵為了抵抗韓軍追擊,一路上殺人放火,搶奪擄掠,見橋拆橋,見壩拆壩,無惡不作,狗急跳牆,給老百姓帶來戰災。韓將軍率部乘勝追擊,殲滅金兵為國為民除害消災,在陸家浜龍王廟、天主堂一帶紮營。
陸家浜鎮各界人士,紛紛以各種不同形式歡迎韓軍。東弄里人蔣野,是以打獵為生,家境生活並不寬裕,他一心想打些野味慰勞韓軍。一天,蔣野打獵很順當,打到野鴨、野兔、野雞十幾隻,可謂是滿載而歸,大功告成。誰知回家途中遇上幾個金兵,一齊掠抄。蔣野滿腔怒火,與金兵搏鬥奪回一天的心血。可是,竭盡全力,寡不敵眾,被金兵肩上刺了一刀,鮮血直流,疼痛難熬。蔣野只好後退,怪人不吃眼前虧。突然,發現地上有一枝箭,他裝作暈倒,迅速抓住箭,持箭擲射過去,憑著其神箭手的功底,當場擊中一金兵的後腦頭門,痛得哇哇亂叫,其餘金兵慌了陣腳,一涌而上,把蔣野擒住。
在這危急之時,韓軍巡路經過,把一小撮金兵殲滅,救出獵人蔣野。可是野味已不知所措,慰勞韓將軍的心愿撲空,回到家中茶不飲,飯不食,躺在床上。蔣野妻子深感奇怪,便進房察看,見他肩上受傷,馬上用開水擦冼,塗上烏舌粉消炎,包紮妥當後說:“碰上啥事了?幹嘛躺倒不乾?”蔣野把事情經過一五一十地告訴了妻子,妻子是個寬洪大量的婦女,她說道:“我家不是有5隻蛋鴨嗎?”“對呀!”蔣野颯身起床,直奔小屋從鴨棚里捉鴨,並對每隻鴨灌上一勺白酒,關上小屋門趕鴨,讓鴨子亂蹦亂叫,一陣子,再一一宰殺,拔毛取膛洗淨後,放進砂鍋煮,鍋內倒入煮野味的原汁,再投進自製配方作料,包括黃酒、姜、蔥、蘿蔔塊、茴香、桂皮和鹽等。煮到七成熟時,滿屋三間噴香,不到半個時辰,左鄰右舍,紛紛前往,詢問蔣野擒獲什麼野味,燒得這么醇香?蔣野搖搖頭說:“是醬鴨。”眾人道:“喔,新鮮貨,新名詞,讓我們買點兒嘗嘗!”蔣野又搖搖頭說:“對不起,這一鍋是慰問韓軍的。”大家滿意地點點頭,依依不捨地離開蔣家。
蔣野把煮好的5隻醬鴨和前日賣剩的二三十隻野鳥,用荷葉分開包裝好送進韓營,韓將軍拱手致謝,並打開其中一隻醬鴨包,用刀在胸前了幾下,一塊塊取下分給在座部下,又取兩塊與梁夫品嘗,異口同聲地說:“醬(蔣)鴨(野)味美!”韓將軍對部下說:“這是陸家浜父老鄉親的一片真情,激勵我們抗金士氣啊!”命令部下把蔣野送來的“鴨味”分發到各營部分享。據說韓軍官兵都讚揚“醬鴨味美,”吃得打耳光也不肯放。韓世忠為了感謝蔣野,取下一張傳令紙寫下“陸家浜醬鴨”五個大字遞給蔣野。蔣野激動得跪謝韓將軍的厚愛。從此,陸家浜醬(蔣)鴨(野)名正言順,風靡市場,盛傳至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