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場村

祝場村位於海寧縣治硤石鎮西南8.7公里處。北緯30°28′,東經120°37′。東隔平陽堰港與馬橋村相鄰,南界丁橋,西毗豐士,西北連慶雲,東北交伊橋。面積15.6平方公里。轄8個村民委員會,81個村民組。有2個自然鎮(祝家場、金石墩),115個自然村。2771戶,12341人。均系漢族。

基本信息

祝場村

祝場村概況
祝場村位於海寧縣治硤石鎮西南8.7公里處。北緯30°28′,東經120°37′。東隔平陽堰港與馬橋村相鄰,南界丁橋,西毗豐士,西北連慶雲,東北交伊橋。面積15.6平方公里。轄8個村民委員會,81個村民組。有2個自然鎮(祝家場、金石墩),115個自然村。2771戶,12341人。均系漢族。是以水稻為主的半經濟作物區。以駐地祝家場(簡稱祝場)得名。解放前屬慶雲鎮和丁蘆鎮政區。解放初建政為祝場鄉。1956年劃入金石鄉華光鄉的部分行政村,名稱不變。1958年與斜橋、慶雲、豐士鄉及斜橋鎮合建為斜橋公社。1961年原祝場鄉部分從斜橋公社分出,建為祝場公社。1966年更名東方紅公社。1981年復名祝場公社。1983年8月改建為祝場鄉。地處杭嘉湖平原。平均海拔3.4米,地勢偏低。耕地和專桑占總面積的62.82%,水面占4.79%。境內河流縱橫,灌渠如網,有11個機站和配套排灌設備,可防旱澇。水路有境東平陽堰港,陸路有新築硤祝公路,交通方便。氣候溫暖濕潤,四季分明。年均氣溫15.9℃,年均降水量1167.3毫米,屬亞熱帶季風氣候。祝場鄉,解放前由於交通不便,被稱為“不通火車、不通汽車、不通輪船”的死角。解放後重視鄉村交通建設,近年來新築了硤祝公路、修築了多條縱橫機耕路與各村相通。還以自籌資金建造了一所大型影劇院,文化活動開展很是活躍,曾榮獲省先進單位稱號。現代著名會計師、經濟學家徐永祚的故里在金石村徐家場。祝家場 Zhujiachang 自然鎮。簡稱祝場。95戶,353人(其中集體戶10戶,157人)。在縣治硤石鎮西南8.7公里,共和橋港。祝場鄉人民政府駐地。祝場之名,以祝姓得名。據傳:早在250年以前,其地是一片蘆葦草盪,始居者祝姓於清乾隆年間從袁花徙此定居,經營海寧■菜和鬥蟋蟀(屬賭博)。後逐漸發展,建造樓房、花園,開設典當,遂成小集市,稱祝家場。1947年《海寧民報》公布市鎮等級,列屬丁級鎮。解放後有較大發展。街道呈“十”字形,水泥路面。有供銷社、信用社、糧站、郵政代辦所、棉百、飲服等各類商店,有縣獸藥廠和鄉服裝、毛紡、印刷、針棉織、農機、蔬菜加工、農具、修船、食品廠及鄉物資供銷經理部等。硤(石)祝(場)公路正向金石墩—丁橋一線延伸,溝通杭(州)金(絲娘橋)公路,祝(場)豐(士)公路於1983年底築成通車,並與鹽官鄉九里橋相接,可通杭州等地。市場日趨繁榮,經濟漸顯活躍,是全鄉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留茶村 LiuchaCun 駐地花園浜(非自然村)。230戶,1121人。在祝家場南0.6公里處。東依潘家橋港,南毗金石村,西靠橫板橋港,北接祝家場。解放初建政為祝場鄉留茶行政村。1956年建為留茶高級社。1958年改建為留茶大隊。1966年更名紅衛大隊。1978年11月復名留茶大隊。1983年8月改建為留茶村民委員會。轄8個村民組(14個自然村)。耕地1076畝(其中水田828畝,旱地135畝),專桑216畝。地屬水網平原。以種水稻為主,複種油菜、大小麥,栽桑育蠶,飼養豬羊。榨菜種植遍及各戶,已成為傳統副業之一。有軋花、電鍍、日用品、糧食飼料加工等企業,設國小。周家 Zhoujia 在祝家場南0.6公里,老開河(俗稱龍船浜)西。以姓得名。5戶,27人。陳家場 Chenjiachang 別名陳家場地上。在祝家場南1.5公里,友誼橋北公路東側。以姓得名。村東北部名王家浜。34戶,158人。〔注〕友誼橋:跨三水港。1980年建,為混凝土雙曲拱橋。長24米,寬4米。載重汽—6級。三水橋 Sanshuiqiao 別名灣漊上。在祝家場西南偏南1.4公里,三水橋畔。村襲橋名。因村旁有灣漊,故得此別名。9戶,45人。橋南有糧食飼料加工廠、軋花廠,橋北有代銷店。〔注〕三水橋:跨金水橋港。始建年月不詳。系板凳式石橋。據傳:人立橋上可望見金水橋港、潘家橋港、橫板橋港之水,故名。清末民初《海寧州志稿》中作“三思橋”。俞家埭 Yujiadai在 祝家場鎮南0.9公里,顧家門前南。以姓得名。28戶,117人。顧家門前 Gujiamenqian 別名漊東、漊西。在祝家場南1公里,俞家埭北。據傳:明朝有顧姓富戶居此,以其宅有牆門,故名。因村中有一長漊,居西者稱漊西,居東者稱漊東。24戶,128人。姚家兜 Yaojiadou 在祝家場西南緣,姚家浜西。以姓得名。28戶,126人。村北有飼料加工廠。南兜 Nandou 在祝家場東南偏南0.9公里,留茶亭南。村周三面環河,位於留茶亭南,故名。因居住者多半張姓,亦稱張家場。11戶,64人。留茶亭 Liuchating 別名留道亭。在祝家場東南偏南0.5公里,留茶亭橋西北。村襲亭名。11戶,63人。〔注〕留茶亭:相傳:早年設有供行人休息小亭。南宋康王南渡經此,口渴求茶,村民送茶與之解渴,康王深受感動,親題“留茶亭”三字。後康王登基,撥銀擴建此亭。有陽殿、關帝殿、佛殿、經堂間及供行路人住宿客房,規模宏偉,遠近聞名(今廢)。朱家場 Zhujiachang 在祝家場東南0.65公里,金家浜北。以姓得名。12戶,60人。張家場 Zhangjiahang 在祝家場東南0.55公里,顧家兜西側。據傳:村中舊有張姓屠戶,在祝家場開設肉店,即以其姓名村。10戶,58人。有紙盒廠。顧家兜 Gujiadou 在祝家場東南0.75公里,張家場東側。村東有河兜,冠姓得名。16戶,69人。石路上 Shilushang 在祝家場南0.65公里,老開河(龍船浜)東側。相傳:村中舊時有一條南至高冠橋、北至慶雲橋的石路,故名。17戶,77人。虞家角 Yujiajiao 在祝家場南1.3公里,三水橋西北。村處三水橋港河角,居住虞姓,故名。3戶,15人。沈家場 Shenjiachang 在祝家場南1.2公里,虞家角東北。以姓得名。因村中有一灣漊,故稱灣漊上。22戶,104人。劉東村 LiudongCun 駐地顧家埭。326戶,1490人。在祝家場東1.8公里處。以位於劉家橋東得名。東靠平陽堰港、南依樟德港,西界留茶村,北毗會龍村。解放初建政為祝場鄉劉東、太平兩個行政村。1956年建為劉東高級社。1958年改建為劉東大隊。1966年更名東方紅大隊。1978年復名劉東大隊。1983年8月改建為劉東村民委員會。轄9個村民組(14個自然村)。耕地1456畝(其中水田1244畝,旱地92畝),專桑316畝。以種水稻為主,複種油菜、麥類,兼營蠶桑,飼養豬羊。副業有榨菜。有鍍鋅廠、玻璃拉絲廠、膠木廠、被面印花廠等企業。有影劇院1所,座位800隻。有合作醫療站、代銷店,設國小。浦家門前 Pujiamenqian 在祝家場東1公里,劉家橋東南。相傳:舊有浦姓武舉人出於此村,故名。其舊宅已廢,現尚存大理石石獅一對,村民視為傳世寶物。52戶,264人。〔注〕劉家橋:《海寧州志稿·都莊》中載有其名。原為石橋1972年建為鋼筋混凝土橋。長16米,寬3.6米。載重汽—6級。郁家浜 Yujiabang 在祝家場東0.95公里,潘家橋港東。村北依浜,冠姓得名。33戶,136人。太平港 Taipinggang 別名南莊、高家。在祝家場東南偏東1.6公里,王家埭北。村以太平港得名。因村宅分散,故有南莊、高家之別稱。38戶,189人。陳家石橋 Chenjiashiqiao 曾名邱家小橋、陳家木橋、保全橋。在祝家場東南偏東2.1公里,陳家石橋北。村襲橋名。27戶,119人。〔注〕陳家石橋:跨樟德港。始稱邱家小橋,繼為木橋,稱陳家木橋,後改建為石橋,鐫名“保全橋”,俗稱陳家石橋。長16米,寬1米。高家埭 Gaojiadai 在祝家場東2.2公里,韓涇港之永福橋。以姓得名。22戶,91人。顧家埭 Gujiadai 在祝家場東2公里,高家埭西側。劉東村民委員會駐地。以姓得名。9戶,37人。周家場 Zhoujiachang 在祝家場東1.5公里,韓涇港北岸,藤橋東側。以姓得名。40戶,165人。杭家兜 Hangjiadou 在祝家場東南偏東1.1公里,油車橋北堍。村旁匯兜,冠姓得名。20戶,95人。浦家兜 Pujiadou 在祝家場東南偏東1.2公里,紅升橋東堍。村處河匯,冠姓得名。10戶,47人。徐家場 Xujiachang 在祝家場東1.5公里,韓涇港南岸,藤橋東側。以姓得名。17戶,79人。莊裡場 Zhuanglichang 在祝家場東南偏東1.6公里,韓涇港西岸。村名來歷、含義無考。22戶,96人。田畈里 Tianfanli 在祝家場東2.1公里,徐家場東側。以村處田間得名。8戶,31人。王家埭 Wangjiadai 在祝家場東南偏東1.6公里,太平橋西南。以姓得名。18戶,98人。陸家小橋 Lujiaxiaoqiao 別名斗金橋。在祝家場東南偏東2.4公里,陸家小橋西北。村襲橋名。10戶,43人。〔注〕陸家小橋:跨樟德港,鐫名“斗金橋”。系板凳式石橋。長1.6米,寬1米。同仁村 TongrenCun 駐地水路上。398戶,1837人。在祝家場東南1.8公里處。村形似三角。東南瀕平陽堰港,西南依金水橋港,西北靠潘家橋港鄰留茶村、劉東村。解放初建政為金石鄉同仁行政村。1956年建為同仁高級社,屬祝場鄉。1958年改建為同仁大隊。1966年更名紅星大隊。1978年復名同仁大隊。1983年8月改建為同仁村民委員會。轄12個村民組(13個自然村)。耕地1931畝(其中水田1386畝,旱地341畝),專桑519畝。以種水稻為主,間種大小麥、油菜,兼營蠶桑,飼養豬羊。家庭副業有榨菜等。有印刷廠、塑膠廠、童襪廠、鋸板廠、飼料加工廠及鄉磚瓦廠等企業。周家角 Zhoujiajiao 曾名潘家橋。在祝家場東南1.2公里,潘家橋東北。以村處河匯,冠姓得名。據傳:此村原為南北兩村,北稱周家角,南名潘家橋,後遷並為一村。現無潘姓。29戶,111人。宋家場 Songjiachang 曾名打鐵橋、萬壽庵。在祝家場東南1.4公里處。村以宋姓早年從高冠橋(丁橋鄉海星村)徙此發展成村,故名。村北有打鐵橋,村東有萬壽庵(已廢),故曾有此名。67戶,330人。王家角 Wangjiajiao 在祝家場東南1.8公里,王家漾東側。村處河角,冠姓得名。36戶,177人。水路上 Shuilushang 在祝家場東南1.8公里,周家浜南岸。同仁村民委員會駐地。村以舊有一條較長的水路(放水溝)得名。38戶,180人。村南有塑膠廠、印刷廠、童襪廠及代銷店、合作醫療站,設國小。李家場 Lijiachang 曾名葉家兜。在祝家場東南1.9公里,戴家浜西側。據傳:此村原為李家場、葉家兜兩村,因村宅擴建遷合一村。以姓得名。21戶,94人。保全橋 Baoanqiao 在祝家場東南偏東2.6公里,保全橋南。村襲橋名。23戶,99人。村南有鋸板廠、鄉磚瓦廠。朱家浜 Zhujiabang 別名東橋頭。在祝家場東南2.2公里,水路上西北。村以浜冠姓得名。因村東南有東橋,故有此別名。32戶,166人。金家浜 Jinjiabang 曾名獅子墳。在祝家場東南偏東2.4公里,金家浜北岸。村以浜得名。據傳:金家浜東北舊有獅子墳自然村,後併入此村。32戶,131人。曹家角 Caojiajiao 在祝家場東南2.4公里,曹家浜南岸。村處河角,冠姓得名。8戶,40人。村南有渡橋、同仁水閘。朱家兜 Zhujiadou 別名同仁橋。在祝家場東南2.1公里,許家浜端南岸。村處河兜,冠姓得名。因村北有同仁橋,故有此別名。56戶,256人。〔注〕同仁橋:為板凳式石橋。建於1947年,系朱久堂捐資所建。沈家兜 Shenjiadou 曾名左傘兜。在祝家場東南偏南2.5公里,渡橋西南。村處浜兜,冠姓得名。據傳:舊時村中有浜、形似傘柄,故曾稱左傘兜。23戶,107人。孫家浜 Sunjiabang 在祝家場東南偏南2.3公里處。村中有宓家浜、孫家浜,村以浜冠姓得名。13戶,53人。葉家莊 Yejiazhuang 在祝家場南1.8公里,金水橋港東,潘家橋港南。村以始居者葉姓得名。現因王姓占多,故亦稱王家莊。20戶,93人。金石村 jinshiCun 駐地金石墩鎮。649戶,2656人。在祝家場南2.6公里處。以金石墩得名。東依金水橋港、平陽堰港(韓涇港),南界丁橋鄉,西靠綿長港,北隔三水橋港與安樂村相鄰。解放初建政為金石鄉金石行政村。1956年與安樂村的安建代表區和稻穀代表區合建為金石高級社,屬祝場鄉。1958年改建為金石大隊。1966年更名東風大隊。1978年復名金石大隊。1983年8月改建為金石村民委員會。轄16個村民組(23個自然村),有1個自然鎮。耕地2307畝(其中水田1625畝,旱地443畝),專桑629畝。以種水稻為主,複種油菜、麥類,兼營蠶桑,飼養豬羊。有工藝總廠、竹器廠,產品有燈具、服裝、紙盒等。有合作醫療站、代銷店,設國小。金石墩鎮金石墩 Jinshidun 自然鎮。21戶,41人。在祝家場南2.6公里。金石村民委員會駐地。鎮以舊有金石墩廟得名。《海寧州志稿·都莊》中已載其名。據傳:鎮區原四面環水(方言稱“墩”),墩上雜草叢生,常有“金雞”棲息,被認為吉祥之兆。後造一廟宇,稱金石墩廟,從而漸成集鎮。1947年《海寧民報》公布市鎮等級,列屬丁級鎮。解放後為鄉、社屬鎮。街橫長150米,縱長50米,混凝土路面。設有棉百、飲服等各類商店及繭站、鄉水泥預製場、燈具廠、工藝美術總廠、鍍鋅廠、製版廠及鄉衛生院分部等單位。硤石至丁橋客輪經此,設有停靠碼頭。馬家兜 Majiadou 別名廟後頭。在祝家場南2.4公里,朱家場東南。以姓得名。因村處原金石墩廟後,故有此別名。12戶,46人。朱家場 Zhujiachang 在祝家場南2.3公里,張家浜東側。以姓得名。72戶,271人。村西南有陳墳,為禮部郎中陳嵩之墓,《海寧州志稿》中有載。徐家場 Xujiachang 在祝家場南2.6公里,在朱家場東南。據傳:始居者徐姓,系從肖山遷此定居,後繁衍發展成村,故名。45戶,177人。我國著名會計師徐永祚故居在此村。邱家浜 Qiujiabang 別名邱家小橋。在祝場南2.8公里,徐家場之南。村襲浜名。18戶,72人。稻穀兜 Daogudou 在祝家場西南偏南2.6公里,綿長港之直木橋東堍。村北有河兜,村南為大片水稻田,故名。30戶,148人。宓家門 Mijiamen 在祝家場南2.7公里,假山浜東西兩岸。相傳:清代有個姓宓的武將出於此村,故名。28戶,110人。東金橋 Dongjinqiao 曾名東京橋。在祝家場南3.5公里,楊家場之南。村襲橋名,以諧音訛作今名。26戶,120人。〔注〕東京橋:為板凳式石橋。始建年月及名稱來歷不詳。長12米,寬1米。陸家橋 Lujiaqiao 在祝家場西南偏南2.1公里,麻郎橋港畔。以姓得名。27戶,118人。密雙橋 Mishuangqiao 在祝家場南3公里,密雙橋北。村襲橋名。19戶,95人。〔注〕密雙橋:橋分大、小兩座。小密雙橋跨東京橋港塘口(已廢),大密雙橋跨東京港(尚存)。均為單孔板凳式石橋。郭家牆門頭 Guojiaqiangmentou 在祝家場南3.8公里,平陽堰港西側。村以原郭姓住宅牆門得名。27戶,106人。楊家場 Yangjiachang 在祝家場南3.2公里,徐家場之南。村宅分散。以姓得名。47戶,189人。郎家場 Langjiachang 在祝家場南3.1公里,東京港東岸。村以郎姓得名。20戶,93人。東張兜 Dongzhangdou 別名吳家橋、亭子橋。在祝家場南3.9公里處。村處河兜,村民多半姓張,住於漾東,故名。又以村北有吳家橋,村中有亭子橋,故有此別名。居村西部俗稱豐家。40戶,190人。莊裡 Zhuangli 在祝家場西南偏南3.2公里,油車橋東,麻郎橋西。村名來歷含義不詳。12戶,49人。金家角 Jinjiajiao 在祝家場南1.7公里,三水橋東南。村以始居金姓得名。6戶,35人。張家場 Zhangjiachang 在祝家場南2.3公里,朱家場西側。以姓得名。53戶,194人。戴家場 Daijiachang 在祝家場南2.1公里,金水橋西側。以姓得名。8戶,35人。西港沿 Xigangyan 別名鄭家場。在祝家場南2.3公里,張家場西側。以村處河港西岸得名。村民多鄭姓,故有此別稱。24戶,113人。周家灣 Zhoujiawan 在祝家場南3公里處。村以周姓居河灣旁得名。19戶,88人。張家兜 Zhangjiadou 別名鴨鸞橋。在祝家場西南偏南2.4公里處。村處河兜,冠姓得名。因村西有鴨鸞橋,故有此別名。31戶,130人。〔注〕鴨鸞橋:《海寧州志稿·都莊》作“鴨卵橋”。始建年月和橋名來歷不詳。麻郎橋 Malangqiao 在祝家場西南偏南3.1公里,麻郎橋西南。村襲橋名。麻郎含義不詳。《海寧州志稿·都莊》中作“罵郎橋”。31戶,102人。蔣家木橋 Jjangjiamuqiao 在祝家場西南偏南2公里,蔣家木橋(現為石橋)畔。村襲舊時橋名。18戶,71人。王家場 wangjiachang 在祝家場西南偏南2.6公里,東風橋南。以姓得名。15戶,63人。永寧村 YongningCun 駐地杜家場。373戶,1629人。在祝家場北0.6公里處。東依丈古浜,南毗祝場鎮,西、北連慶雲鄉。以舊有永寧庵得名。解放初建政為華光鄉永寧、劃古兩個行政村。1956年與祝場村的部分和安樂村的安樂代表區合建為安樂高級社,屬祝場鄉。1958年改建為安樂大隊。1961年原永寧、劃古兩個行政村及祝場村的一部分從安樂大隊劃出,建為永寧大隊。1966年更名先鋒大隊。1978年復名永寧大隊。1983年8月改建為永寧村民委員會。轄11個村民組(20個自然村)。耕地1401畝(其中水田1059畝,旱地182畝),專桑313畝。以種水稻、大小麥為主,兼營桑蠶,飼養豬羊。有紡織廠、麵粉加工廠、飼料加工廠、水作社等企業。杜家場 Dujiachang在 祝家場北0.6公里,王家浜西南。永寧村民委員會駐村西。以姓得名。13戶,68人。湯家浜 Tangjiabang 在祝家場北0.2公里,湯家浜端。以始居湯姓得名。12戶,50人。沈家浜 Shenjiabang 在祝家場西0.9公里,白獰浜灣端西側。沈家浜兩岸,村以浜名。33戶,148人。顧家埭 Gujiadai 別名顧家木橋。在祝家場西北0.8公里處。以姓得名。因村中跨白獰港有顧家木橋,故得此別名。33戶,164人。村北有抽水機站。馮家漾 Fengjiayang 在祝家場西04公里,白獰港東南端。村中有漾潭,冠姓得名。14戶,63人。朱家 Zhujia 別名共和橋、葛家浜。在祝家場西0.3公里,馮南漾西南。以姓得名。因村中有葛家浜、共和橋,故得此別名。22戶,100人。李家 Lijia 在祝家場東北偏北1公里,費家石橋西北。以姓得名。11戶,50人。王家浜 Wangjiabang 在祝家場東北偏北0.8公里,王家浜南北兩岸。村襲浜名。35戶,152人。張家浜 Zhangjiabang 在祝家場北市梢。村以浜冠姓得名。4戶,20人。徐家場 Xujiachang 在祝家場北0.3公里,湯家浜之北。以姓得名。13戶,57人。大有場 Dayouchang 在祝家場北1公里,大梅橋(俗稱大門橋)東。相傳:舊時有一富戶李大有居此,遠近聞名,村襲用其名。24戶,94人。周家角 Zhoujiajiao 在祝家場西北偏北0.8公里,殷家場南。村處河角,冠姓得名。9戶,42人。吳家場 Wujiachang 在祝家場西北偏北1.1公里,白獰港東岸。以姓得名。22戶,96人。王家兜 Wangjiadou 在祝家場西北偏北0.5公里,進步橋西南。以姓得名。28戶,109人。大門橋 Damenqiao 原名大梅橋,別名費家場。在祝家場北1公里,大門橋西北。村襲橋名。又因村多費姓,故得此別名。13戶,58人。〔注〕大門橋:跨大門橋港。原名大梅橋,為板凳式石橋。1972年於原址重建為水泥拱形橋。長16米,寬3米。載重汽—4級。周家浜 Zhoujiabang 在祝家場東0.3公里,倪家木橋西南。村中有浜,冠姓得名。33戶,112人。殷家場 Yinjiachang 在祝家場北0.9公里,大門橋西南。以姓得名。7戶,40人。田灣角 Tianwanjiao 別名台灣角。在祝家場北1.1公里,劉家浜南岸。村處匯角,村宅西、北兩面傍田,故名。1933年所釘門牌稱“台灣角”。12戶,48人。李家埭 Lijiadai 在祝家場西北偏北1.5公里,劉家浜端。以姓得名。27戶,123人。桑園兜 Sangyuandou 在祝家場北1公里,菱畝浜南岸。因村處匯兜,舊時多桑樹,故名。8戶,35人。會龍村 HuilongCun 駐地會龍橋。191戶,915人。在祝家場東北偏東。東依平陽堰港,南交劉東村,西隔丈古浜與永寧村為界,北毗姚家村。解放初建政為祝場鄉剪刀行政村。1956年建為剪刀高級社。1958年改建為會龍大隊。1966年更名紅陽大隊。1981年11月復名會龍大隊。1983年8月改建為會龍村民委員會。轄7個村民組(9個自然村)。耕地1064畝(其中水田877畝,旱地81畝),專桑280畝。以種水稻為主,複種油菜,間作大小麥,兼營蠶桑,飼養豬羊。有化纖廠、糧食飼料加工廠及代銷店、合作醫療站,設國小。會龍橋 Huilongqiao 在祝家場東北偏東1.7公里,會龍橋南堍。會龍村民委員會駐地。村襲橋名。32戶,162人。〔注〕會龍橋:跨龍爪港。鐫名“會隆橋”,始建年月不詳。系板凳式石橋。長16米,寬1米。金家兜 Jinjiadou 別名秤鉤浜。在祝家場東北偏東2.4公里,萬金(又名萬興)橋北堍。村以住地位置冠姓得名。因村西有浜形似秤鉤,故得此別名。28戶,145人。黃灣里 Huangwanli 在祝家場東北偏東1.8公里,會龍橋東北。村處羊婆(一作楊埠)橋灣端,村民黃姓,故名。17戶,90人。村中有糧食飼料加工廠。剪刀浜 Jiandaobang 在祝家場東北偏東1.3公里,傅家橋南北兩岸。村旁兩浜會合處形似剪刀,故名。村襲浜名。60戶,222人。長埭上 Changdaishang 在祝家場東北偏東1.7公里,剪刀浜東北,原仲家木橋南埭。據傳:村以舊有一長列房屋得名。5戶,34人。丈古浜 Zhanggubang 在祝家場東北0.9公里,丈古浜兩端。村襲浜名。“丈古”含義無考。8戶,43人。姚家埭 Yaojiadai 在祝家場東0.6公里,姚家木橋(現為石橋)南堍。以姓得名。21戶,116人。村東南有鄉農機廠、蔬菜廠,村西南有襪廠。費家埭 Feijiadai 在祝家場東北偏東2.5公里,金家兜之北。以姓得名。5戶,27人。徐家角 Xujiajiao 在祝家場東北偏東2.7公里,費家埭東北。村處河角,冠姓得名。15戶,76人。安樂村 AnleCun 駐地樓下場北。206戶,906人。在祝家場西南1.2公里處。東連留茶村,南界金石村,西鄰豐士鄉,北交永寧村。解放初建政為金石鄉安樂行政村。1953年為安樂、安建兩個代表區。1956年原安樂代表區與祝場行政村的橫板橋、瓮頭浜自然村合建為安樂高級社。1958年改建為安樂大隊。1966年更名向陽大隊。1978年復名安樂大隊。1983年8月改建為安樂村民委員會。轄9個村民組(9個自然村)。耕地891畝(其中水田634畝,旱地139畝),專桑221畝。主種水稻、大小麥,兼栽桑育蠶,飼養豬羊。有紡織廠、綢廠、糧食飼料加工廠、服裝廠、竹器加工廠及合作醫療站,設國小。橫板橋 Hengbanqiao 別名王板橋。在祝家場西南偏西1公里,橫板橋西堍。村襲橋名。9戶,46人。火叉浜 Huochabang 在祝家場西南0.9公里,橫板橋東南,葛家浜西。因村處火叉浜畔,故名。19戶,91人。樓下場 Louxiachang 別名南樓下、中樓下、北樓下。在祝家場西南偏南2.1公里處。安樂村民委員會駐村北。據傳:舊時有一富戶。以其樓房為中心,分稱前後三個自然村為南樓下、中樓下、北樓下。後合稱樓下場。45戶,203人。錢家角 Qianjiajiao 在祝家場西南1.3公里,綿長港東岸。村處河角,冠姓得名。25戶,120人。范家場 Fanjiachang 在祝家場西南1.95公里,范家橋西。以姓得名。16戶,60人。戴家兜 Daijiadou 在祝家場西南偏南1.7公里,范家橋東北。村處匯兜,冠姓得名。17戶,70人。打紙橋 Dazhiqiao 別名打子橋。在祝家場西南偏西i.2公里,綿長港之打紙橋(鐫名“種德橋”)西堍。村襲橋名。18戶,76人。蔡岳上 Caiyueshang 別名南蔡石橋、南車石橋。在祝家場西南1.3公里,錢家角之南。以蔡、岳兩姓得名。因村北有南蔡石橋(又稱南車石橋),故有此別名。35戶,139人。阮家浜 Ruanjiabang 在祝家場西南偏西0.8公里,橫板橋東堍。以姓得名。22戶,101人。 姚家村 YaojiaCun 駐地大石橋。303戶,1434人。在祝家場東北1.7公里處。以姚家橋得名。東依平陽堰港,南接會龍村,西鄰永寧村,北靠千步涇港。解放初建政為祝場鄉姚家和華光鄉徐家兩個行政村。1956年分別建為姚家、徐家兩個高級社,屬祝場鄉。1958年改建為姚家、徐家大隊。1965年合建為姚家大隊。1966年更名衛東大隊。1978年復名姚家大隊。1983年8月改建為姚家村民委員會。轄9個村民組(13個自然村)。耕地1677畝(其中水田1312畝,旱地206畝),專桑403畝。以種植水稻為主,複種油菜,兼營蠶桑,飼養豬羊。有襪廠、紙盒廠、飼料加工廠、鄉辦制磚廠及合作醫療站,設國小。常家埭 Changjiadai 在祝家場東北1.6公里,和尚灣橋(水閘橋)東側。以姓得名。14戶,70人。周家角 Zhoujiajiao 在祝家場東北偏北1.9公里,吃素角東北。以姓得名。26戶,92人。西兜 Xidou 在祝家場東北2.1公里,紅升橋東北。因村東北有東兜,故名。30戶,111人。東兜 Dongdou 在祝家場東北偏東2.2公里,大興橋西側。村與西兜相對得名。8戶,43人。大石橋 Dashiqiao 在祝家場東北2.2公里,大石橋北堍。姚家村民委員會駐地。村襲橋名。14戶,66人。橋北有村辦襪廠、紙盒廠、加工廠及代銷店。〔注〕大石橋:跨大北港。原為石橋,1970年重建為混凝土拱橋,長16米,寬3.5米。載重汽—6級小北港 Xiaobeigang 在祝家場東北偏東2.4公里,小北港北岸。村襲港名。21戶,101人。徐家門前 Xujiamenqian 在祝家場東北1.4公里,新木橋南堍。村以舊時有徐姓牆門得名。29戶,147人。徐家兜 Xujiadou 在祝家場東北1.8公里,紅升橋北堍。村處匯兜,冠姓得名。27戶,113人。袁家浜 Yuanjiabang 在祝家場東北2.4公里,袁家浜南端,袁家木橋兩側。以浜畔始居袁姓得名。村襲浜名。37戶,165人。長浜上 Changbangshang 在祝家場東北3.1公里,萬興橋西側,長浜北岸。浜長約1公里,故名。村襲浜名。45戶,231人。村東為嘉興市民豐造紙廠堆料場。費家石橋 Feijiashiqiao 在祝家場東北1公里,費家石橋(鐫名“平安橋”)東北。村襲橋名。20戶,94人。薛家木橋 Xuejiamuqiao 在祝家場東北偏北1.5公里,薛家石橋(原為木橋)南北兩旁。村襲橋名。22戶,101人。西港 Xigang 在祝家場東北1公里,費家石橋北。以村西之港得名。20戶,100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