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彬縣大佛寺石窟位於陝西省彬縣縣城西10公里處的西蘭公路(312)國道旁。唐初李世民時期的貞觀年間開鑿建成,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歷史。大佛寺石窟依石山,傍涇水,鑿岩為室,雕石成像。窟前堆土成台,曰:“明鏡台。台上築樓,雕樑畫棟,飛檐挑角,雄偉壯麗,勢入雲端。彬縣大佛寺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系唐太宗李世民為紀念他指揮的彬州淺水原大戰和五龍極大戰中陣亡將士而建,初名應福寺,北宋仁宗為其養母劉太后慶壽時改名慶壽寺,該寺位於彬縣城西10公里的清涼山下。漢唐時期,“絲綢之路”必經此地。《關中勝跡圖志》記載:“唐慶壽寺,在彬州西二十里官道旁,唐貞觀二年建。”大佛寺石窟開鑿在任河南岸的石崖峭壁上。這裡川流橫列,山峰對峙,地勢狹長如廊,涇河自“佛洞”前婉蜒東流,風光旖旎,環境優美。窟前5層樓閣屹立。這是陝西省境內規模最大的佛教石刻造像群。1956年鹹陽地區文管會對大佛寺進行了全面勘察。大佛寺石窟群現存大小窟、龕361個,其中洞窟107個,佛龕254個,內有造像的洞窟共19個,造像1498尊。東部87窟稱之為“東窟”;中部12窟稱之為“中崖”,即“明鏡台”;西部8窟稱之為“西崖”。東崖和中崖洞窟比較密集。開鑿較早、規模最大和保存最為完整的是“大佛洞”,其次是“千佛洞”和“羅漢洞”。歷史沿革
大佛寺舊稱“慶壽寺”,始建於唐貞觀三年(629年)。這一帶山川交錯,風光綺麗,岩洞深壑,古剎因山就勢而建,望之巍然。大佛寺石窟主要由大佛窟、羅漢洞、千佛洞等組成。石窟坐南面北,涇河自“佛洞”前蜿蜒東流。洞窟分布在東西綿延1公里長的清涼山上,現存大小窟、龕361個,其中洞窟107個,佛龕254個,造像1498軀。時代始於北朝,歷經隋、唐、宋、元、明、清各代。1979年成立了大佛寺文物保管所。國家曾兩次撥款對大佛寺石窟進行了加固和維修,修復了窟前五層樓閣,大佛洞前修建起“明鏡台”,大佛洞內新添了排水設施等。1988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石窟建築
全寺共130孔洞窟,錯落綿延在400米長的立體岩面上。其中有佛龕446處,大小造像1980尊。分四大部分組成,即大佛窟、千佛洞、佛洞、丈八佛窟等。最值得一觀的是大佛窟一尊20米高的阿彌陀佛,跏趺坐於幽深空靈的石窟正中,美侖美奐,袒胸披衣,螺髻罩頂,兩耳垂肩,月眉風眼,鼻直口闊。仰觀金光燦燦的風腴面態,慈祥中透出威嚴,威嚴中又現慈祥。虔誠凝觀,一股撼人的國量,透徹心扉。這是陝西第一大佛。在全國各石窟大佛中,也位居前列。但若以精美完好論,則位居各佛之冠,且別具一格。氣勢磅礴,偉岸大度,充溢著偉人的博氣象。有位專家在研究此大佛的論文中稱:大佛造型與李世民相似。侍立於大佛兩側的菩薩分別為觀世音和大勢至,與大佛合稱為西方三聖兩尊菩薩身高均為176米也是非凡的藝術雕刻。各持法相,面相豐圓,佼秀慈雅,含蓄恬靜所著錦衣,流暢自如,其形其神,無不透謝出天國里的至善至美。位天大佛窟東側的千佛洞,則另具特色。此窟呈中心柱式結構。窟中主像為彌勒佛像,兩邊侍立的分別是弟子,菩薩,力士。除此各龕內大多為一佛二菩薩,或一佛兩弟子兩菩薩造像。尤其是眾多的石雕菩薩造像,袒胸露腹,飄逸飛動顯示出優美的大“S”造型,如歌似舞,楚楚動人,遊人會從中充分領略大唐時女性自由、活潑、開放的社會風尚。這些造像,多次被國外遊客冠以“東方維納斯”美稱。佛洞位於大佛窟西側。釋迦牟尼佛為主像。釋氏的一侍脅為文殊菩薩穩騎雄獅背上,獅頸系鈴、獅尾甩動,給人以長嘯奔騰的感覺。大佛窟
大佛窟是全寺的中心,也是該寺最大的洞窟。窟內平面呈半圓形,半徑約21米,高達30米。正中有三尊石雕佛像,大佛高24米,依岩趺坐,佛肩寬厚,披衣袒胸,腰系佩帶,造型自然豐滿,面容端莊典雅。頭部的周圍有19個飛天和7尊坐佛浮雕環繞,背光花紋裝飾精美,體現了初唐的藝術風格。四壁遍鑿佛龕,雕刻有大小佛像、菩薩像400餘尊。窟前有樓三層,可以登臨眺望。大佛窟方向為北偏東15度。該窟原是一個不規則的天然石洞,後經改造而成。窟前有磚木結構的5層護樓,原為唐建,現存建築是明代嘉靖年間重修,經清代修建而成的,樓高32米。第一、二層用條磚“一順一丁”平砌。台基為方形,頂部為六角的攢尖式頂。第一層門楣上刻“覺路”二字。第二層壘砌3個拱形門洞,正中門洞上刻“明鏡台”3個字,3個門洞與大佛洞相通,大佛洞內光線明朗,便於禮佛者站在洞內瞻仰洞內所有的群像,使大佛洞內諸造像以最好的光線和最佳的角度呈現在禮佛者面前。自第三層之上全部成為木構建築,各層面闊與高度,自下而上逐漸減小,整體輪廓為方塔形,每層辟有門窗,造有欄桿,拾級而上,可以登臨眺望。大佛洞窟室平面近似半圓形,南北長18,東西寬34.5,高31米。窟室向前突出部分為磚砌的市道,南道長17.5,寬2.10米。窟室四壁向上高22米的地方向中間收攏成為4個梯形面,北壁上部已塌毀,4個梯形面連線窟頂,頂部呈覆斗形。大佛洞內共有70個龕1001尊造像,最大的高27米,最小僅2厘米。窟內主像為西方三聖,即一佛二菩薩,南壁阿彌陀佛,西壁觀世音菩薩,東壁大勢至菩薩。3尊造像均為石泥塑彩繪。阿彌陀佛,原高27米,現高19米,寬10米,僅佛的手指長2米,軀體巨大壯觀。大佛髮式作螺髻狀,面方,耳垂,披衣袒胸,腰下繫結佩帶兩條,盤腿端坐在蓮台之上;佛的左手著膝,右臂上彎,手掌向內,手指微屈,作說法狀。全身姿態自然,肌肉豐滿,面相端嚴。佛身健碩雄偉,所謂“一指之大幾為腰”,大佛寺亦因此而得名。千佛洞、羅漢洞
千佛洞和羅漢洞的開鑿,大約是在唐高宗執政時期,這是兩所位於大佛洞左右兩側的大型中心柱窟,其中羅漢洞沒有按期完工。中心柱窟,也就是在窟內地面的中心樹立一座粗大的通頂方形塔柱的洞窟,這座中心塔柱象徵著佛塔,古代的僧侶們可以環繞著塔柱作右鏇禮拜。這種洞窟在十六國與北朝時代是最為流行的,到了唐代就已經很少見到了,從這方面來講,千佛洞與羅漢洞的建築本身就為我們研究中心柱窟的發展史提供了彌足珍貴的實物資料。羅漢洞在大佛窟的西側,共有四個石窟,規模較小。第三窟的內壁浮雕有60多幅經變故事,並保存有許多唐宋以來的遊人題刻。其餘的三窟內都有石佛和菩薩的造像,數量不等,造型與大佛窟十分相似,雕工細緻,風格也很相似。羅漢洞的東側是千佛洞,由三個石窟組成。外為一明兩暗的廳堂,內為石窟。窟內均有佛和菩薩的造像,四周的牆壁上鑿刻有300多幅浮雕,刻畫人物和經變故事,惟妙惟肖。
千佛洞中保存的大小造像龕共有一百七十五所,有十幾所龕包含著明確的銘文發願題記,大部分是在武則天執政的武周朝雕造出來的。這個時期的造像都具有健美的身材、婀娜多姿的體態,體現了大唐帝國中最為純正的佛教造像藝術。我們之所以確認它的純正性,就是因為它基本上保留了大唐首都長安城的佛教藝術風尚,這種風尚正是波及全國並在全國範圍內普遍興起唐風藝術的主要因素與本質所在,而在它的發源地--今天的西安城中我們已經很難再見到了。特別是在千佛洞中還保存了一所與真人等高的一佛二菩薩造像龕,是由武則天的堂侄女、彭城縣主武氏與她的丈夫豳州司馬柱國李齊共同發願雕造的。豳州也就是現在的彬縣,李齊當年的職務就是豳州的最高行政長官。這所等身像龕的佛與菩薩像,是集人體的寫實美、誇張美於一體的雕刻藝術,也是千佛洞武則天時期雕刻的代表作品,是最為典型的初唐長安風格的造像藝術。藝術價值
大佛石窟依山石,傍涇水。整個石窟鑿岩為窟,雕石為像,架木為樓。至今細數前人的遺留,在500多米長的立體岩石上,錯落石洞石閣130多孔,神龕446處,大小造像1988尊。或說全寺共有107個大小石窟,257個佛龕,大小造像1498尊。主窟大佛釋迦牟尼依岩坐於幽深空靈的石窟正中,身高24米,手高4.5米,指高2米,一個手指甲就有50厘米高,造形雄偉、雕飾富麗,髮式作螺髻形,長耳低垂、袒胸、盤膝端坐在蓮座上,體態自然豐滿,頗顯唐代風格。仰觀金光燦燦的風腴面態,慈祥中透出威嚴,威嚴中又現慈祥。虔誠凝觀,不勝驚嘆。這是陝西第一大佛,在全國各石窟大佛中,也位居前列,但若以精美完好論,則位居各佛之冠,且別具一格。侍立於大佛兩側的菩薩分別為觀世音和大勢至,與大佛合稱為西方三聖。兩尊菩薩身高均為17.6米,也是非凡的藝術雕刻。各持法相,面相豐圓,含蓄恬靜。所著錦衣,流暢自如,其形其神,無不透射出天國里的至善至美。大佛寺石窟有石刻經文2通,分別為《溫室洗浴眾僧經》和《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大佛石窟還有碑石8通。題記178則,其中唐24、北宋68、金2、元18、明65、清1則。大佛寺石窟除了精美的造像之外,還保存有當年僧人們生活起居用的為數眾多的僧房窟,系統成組地開鑿在大佛寺的東崖,總數在九十所以上,這在中原北方地區的石窟中也是不多見的,它向我們展現了一幅古代僧侶們曾經使用過的結構嚴密的崖中佛寺景觀。千佛洞與羅漢洞中唐宋以來的碑刻題記大約有近二百條之多,其中不乏歷史上的政界要人與名人題刻。傳說
傳說大佛是某一天山崩地裂,在轟隆隆的巨響當中,從石崖下突閃出來的。說那一天,有三個童子正在涇河川道悠閒地牧羊,忽然有一個聲音不知從何處隱隱地傳來,問“山開了沒有?”再仔細聽,聲音愈加宏亮清晰。好奇的牧童四顧卻無人影,而問聲卻一聲緊於一聲。於是,仨童便頑皮而隨意地合聲應了一句:“山開了!”隨著這一聲的回答,忽然山動地搖,對面那坐崖面聳立,山頂樹木茂密蔥蘢的清涼寺下,訇然崩列開一孔巨大的石洞,一時金光四射,天地為之一亮,同時香氣彌散,妙音徹空。受驚發獃的童子回神清醒後,發現已有一尊大佛盤腿坐於石洞正中了,還有兩位形神俊美的菩薩侍立於大佛兩旁。並非是人們想藉以傳說來有意消隱或否定古代藝術創造者的勞動和功績,而是覺得如此高大完美且神聖無比的佛尊,怎能是普通的人們能夠雕刻創造出來的呢?仿佛只有上天和神靈的手段,才可般配這絕倫的藝術和佛祖的神聖。相關詞條
著名石窟
石窟原是印度的一種佛教建築形式。中國的石窟起初是仿印度石窟的制度開鑿的,多建在中國北方的黃河流域。從北魏至隋唐,是鑿窟的鼎盛時期,尤其是在唐朝時期修築了許多大石窟,唐代以後逐漸減少。
|
中國寺廟5
寺廟--我國的藝術瑰寶庫,它是我國悠久歷史文化的象徵。從廣義上來說,寺廟不僅僅與佛教一家有關。但在佛教中,寺廟就有許多種稱謂:如“寺”,最初並不是指佛教寺廟,從秦代以來通常將官舍稱為寺。在漢代把接待從西方來的高僧居住的地方也稱為寺,從此之後,“寺”便逐漸成為中國佛教建築的專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