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靈應石窟寺,始建於唐代。寺院坐西朝東,共鑿有石窟15孔,自南向北呈半弧形排列,分別是娘娘廟、藥王廟、眼光殿、三皇廟、財神廟、呂祖洞等。各個石窟內塑像栩栩如生,壁畫精美細膩。每年農曆三月初三至初六的廟會善男信女聚集於此,虔誠伏拜,祈禱祝願,熱鬧非凡。地理位置
位於寧夏鹽池縣青山鄉境內,距縣城35公里。是周邊地區最具影響力的宗教旅遊景點這一。著名景點
靈應山石窟依山就勢而鑿,四面青山環繞,內塑像彩繪技藝高潮。其山由石膏岩構成,地表土厚約1米左右,岩石呈青灰色,厚數十米,結構緊密。山上岩石突兀, 山下流水潺潺, 從山頂至地面有四個層次,錯落有致。其寺甚靈,求病者病則痊癒,求兒者門生貴子,求財者財發萬益,求壽者享年九旬,求婚者鴛鴦配雙。靈應寺因此而得名,是佛道合廣的重要宗教活動場所。每年農曆三月初三,周圍幾百里的民眾都趕到這裡來燒香拜佛,香火非常旺盛。
靈應寺傍依山勢,居高臨下,寺前深溝狹長,長年流水潺潺,寺院座西面東,南北長40米,東西寬20米,鏟削平整,庭院無量大殿內,塑盪魔天尊亦稱真武大帝造像,左龜右蛇二神侍立於兩側。寺內有石窟13孔,其中11窟各有廟號,一號窟是龍王廟;二是窟是娘娘廟;三號窟是藥王廟;四號窟是地藏王菩薩廟;五號窟是百子觀音廟;六號窟釋迦牟尼;七號窟是眼光菩薩廟;八號窟是靈帝廟;九號窟為三皇廟;十號窟為媽祖洞;十一號窟是財神廟。窟內塑神像,造型逼真,惟妙惟肖,各具情態,迎人慾語;壁畫圖案大方,色調和諧,繪製精美。
著名石窟
石窟原是印度的一種佛教建築形式。中國的石窟起初是仿印度石窟的制度開鑿的,多建在中國北方的黃河流域。從北魏至隋唐,是鑿窟的鼎盛時期,尤其是在唐朝時期修築了許多大石窟,唐代以後逐漸減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