炳靈寺石窟

炳靈寺石窟

炳靈寺石窟位於甘肅省永靖縣西南35公里積石山的大寺溝內,是中國著名的石窟之一,屬於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該窟始建於西晉,歷經北魏、西魏、北周、隋、唐各代都有修復與擴建,現存(2012年)窟龕183個,總計石雕造像694身,泥塑82身,壁畫約900平方米。

基本信息

簡介

甘肅炳靈寺石窟甘肅炳靈寺石窟

炳靈寺石窟,位於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永靖縣西南約四十公里處積石山的大寺溝西側的崖壁上。西晉初年(約公元3世紀)開鑿在黃河北岸大寺溝的峭壁之上,正式建立於西秦建弘元年(420年)。

最早稱為唐述窟,是羌語“鬼窟”之意,唐代稱龍興寺,宋代稱靈岩寺,明朝永樂年後稱炳靈寺,“炳靈”為藏語“仙巴炳靈”的簡化,是“千佛”“十萬彌勒佛洲”之意。

炳靈寺的所在地理位置,地處古代中西交通要道“絲綢之路”隴西段的一條支線上。所在積石山山岩的地質結構系細黃沙岩,易於開鑿雕造,但不耐風化潮解。由於該地氣候乾燥,加之峭壁的高處,岩層往往突出如屋檐,對部分窟龕起著遮蔽風雨和太陽曝曬的作用,因而許多窟龕造像雖經千百年的歲月,至現代仍得以相當完整地保存著。

炳靈寺石窟現存(2012年)洞窟34個,龕149個;石雕像694身,泥塑像82身;洞窟形式和雲岡石窟龍門石窟近似,但佛龕多作覆缽式塔形,為別處少見;有代表性的是第169窟,窟中有西秦建弘元年(420年)墨書題記,為此處最早的紀年。

歷史特點

十六國時期

甘肅炳靈寺石窟甘肅炳靈寺石窟

佛教徒在炳靈寺建寺開窟及造像活動,在西晉時便已開始。十六國時期,鮮卑族乞伏部貴族所建立的西秦政權,崇信佛教,一時內地及西域高僧雲集於此,譯經傳法活動十分活躍,西秦境內的小積石山大寺溝,即炳靈寺石窟一帶,便成了當時佛教一大勝地。

中國傳統的雕塑藝術,特別注意作品的神采和意境的表現。炳靈寺169窟內西秦造像,在很大程度上充分體現了這一藝術特色。西秦造像中有的佛像,並排而坐,身姿挺拔,神情莊重。有的身姿健偉,勻稱和諧,剛健中透出英武和智慧。有的佛像著輕薄透體的通肩大衣,使軀體的輪廓充分地暴露,挺拔瀟灑,剛勁有力,體現了人體的美感。十六國時期的雕塑作品,也可以說是秦漢雕塑藝術的延續和發展。

北魏

炳靈寺石窟內的北魏造像,從內容的豐富、形式的多樣和造像技巧的純熟諸方面,都大大地超越了前代。在造像內容上,除了十六國時期通常出現的近似圓雕的佛、菩薩等形象外,又出現了前所未有的表現佛傳或佛本生故事的大面積的浮雕。這些浮雕作品,一方面豐富了佛教雕刻藝術的內容,另一方面裝飾了窟龕的壁面,使北魏時期的窟龕更加莊嚴輝煌,藝術風格也由十六國時期的粗獷奔放轉為細緻入微。

北周

炳靈寺石窟炳靈寺石窟

炳靈寺石窟中,西魏、北周、隋代的作品數量不多,但這一時期,對佛教藝術風格的逐步突破與改革,使雕塑以嶄新的面貌使人耳目一新。特別是北周和隋代的雕塑藝術家及工匠們,在他們不斷的實踐和探索中,使雕塑藝術達到了很高的藝術境界。

北朝時期的窟龕,如126、128、132、125等北魏窟龕,以釋迦多寶佛為主尊,兩側壁有一佛或一佛一菩薩,或二佛並坐,造型上呈秀骨清像,手法細膩,注重神情刻畫。

北周的造像,如第6窟的一佛二菩薩造型已趨向渾圓壯碩,第172窟的5身立佛亦是北周造像的佳作。

隋唐

炳靈寺石窟在隋唐發展到了又一高峰。隋代窟龕較少,重要的為第8窟,窟內所塑一佛二弟子二菩薩,手法較北周更為熟練、細膩,且富於變化。壁畫有菩薩、弟子、供養人等,形象生動,色彩富麗。

甘肅炳靈寺石窟甘肅炳靈寺石窟

唐代窟龕多建在下寺,且多精美的雕塑作品,如第64號龕的一佛二菩薩二天王為中國石窟造像之佳作,第49~58龕的阿彌陀佛坐像和二菩薩或單身觀音菩薩立像等,造型概括,線條簡潔,成功地表現了人物的肌肉及衣褶的變化。第10窟的天王像,拄劍而立,威武雄強。而第3窟中的石雕中心方塔為重要的建築史資料。

唐代的雕塑,無論是石雕,還是泥雕,都以飽滿富麗、熱情奔放和充滿活力為特點。這些風格的形成與發展,從某種角度來說,也體現了一種意氣風發和蒸蒸日上的時代精神與社會風尚。

宋代

唐代以後,炳靈寺石窟的造像、壁畫雖有延續,但已無大的舉動。

炳靈寺石窟中的宋代雕塑數量不多,在雕塑技藝上注重寫實形象與實際生活中的人物十分接近。

結構布局

甘肅炳靈寺石窟甘肅炳靈寺石窟

石窟分上寺、洞溝、下寺三處,以下寺最為壯觀。它們分布在長200米,高60米的懸崖上。

窟龕造像和壁畫以169號唐代自然窟大坐佛以及崖面中所有的眾多中小型窟龕構成主體。其中唐窟占三分之二以上,總計20窟,113龕。北朝的代表性作品如169窟的泥塑觀音,125龕的石雕釋迦牟尼和多寶佛等,均為炳靈寺石窟的藝術傑作。

169號窟:古稱唐述窟,現稱“天橋洞”,高15米、深8米、寬20米,為已知中國開鑿最早、保存最好的洞窟。窟內有佛龕、石雕、石胎泥塑三類造型。它的北面石壁上有西秦建弘元年(公元420年)的造像題銘,這是中國石窟藝術中有確切紀年的最早題記,是炳靈寺石窟的寶中之寶。

炳靈寺石窟炳靈寺石窟

171龕:位於石窟懸崖上,有唐代石胎泥塑的彌勒佛大坐像一尊,依山雕鑿,高達27米,雄渾莊嚴。窟中西秦《文殊菩薩問疾圖》,是中國目前所見時代最早的一幅維詰經變圖。

原16號窟:現歸位在石窟群對面睡佛殿內,長8.6米的泥塑炳靈寺臥佛,是中國現存北魏時期的唯一一尊臥佛,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價值。高25厘米的唐代侍女造像,是中國現存石窟像中最為珍貴的一尊,充分體現了盛唐風貌。

炳靈寺入口處懸崖旁邊佇立著峻峭的姊妹峰,周圍有鴛鴦洞、藥水泉等勝境,山青水秀,峰險石。

藝術風格

西秦、北魏、唐代和明代是炳靈寺歷史上佛教最為興盛的四個階段。
西秦時期的石窟主要有169、192和195窟。西域佛教藝術風格在這一時期的造像上有明顯的反映。
北魏時期的石窟主要以126、128、132等窟為代表,充分反映了秀骨清像、褒衣博帶的中原佛教藝術風格。
而北周至隋代的造像從北魏細頸細腰、秀骨清像轉型演變為形體豐滿、挺拔秀美的造型風格。這一時期的造像大多比例勻稱,造型豐滿,動作舒展,具有純厚的造型感。隋代的壁畫,由於元、明以來密宗畫的刷新和重製,保存下來的不多,主要有8窟南北壁的供養菩薩畫像,姿態生動,神情各異。
唐代和含吐蕃時期,由於佛教的興盛,造像風潮再次興起,炳靈寺石窟的開鑿進入第二個主要時期。此時開窟造像之風勝過此前任何一個時代,達到了全盛時期。窟龕中的造像組合,多為一佛、二菩薩或四菩薩、二天王,也有的是一佛、二羅漢、二菩薩。造像都強調健康豐腴的美,比較注重形象動態的節奏,身材與體態都趨於理想化的美感,是人體形象自然美感的典型概括,特別是對人物肌膚的表現,微妙地表現出了內在的生命力,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效果。其中171龕內的彌勒佛大像龕,依山開鑿雕刻,主供坐佛高達27米,原為石胎泥塑,雖泥塑部分早已經毀壞,但仍保存著唐代造像面型豐滿、面帶微笑,端祥和藹,比例勻稱的特徵。同時還有自己的獨到之處,如面型較長,動態誇張,起伏處稜角分明,刀法也更顯粗獷有力。這樣巨大的雕塑,沒有高超的藝術技法是很難實現的。
約在元、明之際,藏傳佛教傳入炳靈寺,時人利用原有洞窟進行了大量的重修重繪,從而留下了在同一洞窟里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兩種佛教藝術共存的局面。

石窟評價

炳靈寺石窟的石刻造像,時代不同,風格各異。不論是西秦的驃悍雄健還是北魏的秀骨清像,不論是北周的珠圓玉潤還是隋唐的豐滿誇張,或是宋代的求變寫實,都採用了以形寫神,形神兼備,重在寫神的傳統技藝,它們是佛教觀念、信仰、情緒的物化藝術形式。其造型和雕飾,既籠罩著神奇的宗教氣氛,又極富有現實的生活情趣。造像的主題是佛陀,莊嚴肅穆,詳和可親,菩薩含情脈脈,婷婷玉立;弟子幼稚天真,深沉世故;天王勇猛暴烈,怒目而視,無不塑造的栩栩如生,細緻入微。
炳靈寺壁畫,保存到現雖然數量不多,卻反映了十六國時期西北地區人民的社會風貌、音樂舞蹈以及裝飾藝術。這是炳靈寺壁畫重要價值之所在。在169窟西秦建弘元年的壁畫中,可以看到與東晉畫家顧愷之《女史箴圖》中婦女形象極為相似的女供養人。壁畫用遒勁的線條表現了雲鬟叉髻、帔巾飄帶、盛裝打扮的婦女形象。隋、唐的壁畫,由於元、明以來密宗畫的刷新重製,保存不多。隋代壁畫主要是8窟南北壁供養菩薩畫像,姿態生動,神情各異。元、明兩代的壁畫較有特色的有3窟西壁上層元代佛教故事畫,南壁元代八臂觀音和168窟南壁明代八臂觀音,以及172窟木閣上的明代木版畫涅槃。這些以密宗為內容的壁畫,其繪畫技法仍然繼承了唐宋傳統。

雕塑種類

甘肅炳靈寺石窟壁畫甘肅炳靈寺石窟壁畫

炳靈寺石窟雕像776軀,其中:

石像:694軀;

泥塑:82軀;

壁畫:約900平方米;

浮雕石塔:25座。

雕刻人物:有釋迦牟尼觀世音菩薩無量壽佛彌勒佛以及各種菩薩、佛等。

造型特點:造型概括,手法簡練,肢體半裸,衣裙飛動,姿態優雅,靜中有動,比例協調,充分體現西北渾厚粗獷之神韻。

石窟保護

甘肅炳靈寺石窟甘肅炳靈寺石窟

炳靈寺石窟是中國現存的極為珍貴的古代文化遺產和瑰寶。該窟後來雖經戰亂以及“文革”的破壞,但依然保存完好,1961年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炳靈寺石窟存在的主要環境地質問題是:

1、石窟崖壁滲水;

2、石窟崖體裂隙與危岩危石;

3、底層窟龕湖濕,酥鹼;

4、窟前泥砂淤積。這些環境地質問題對石窟文物有著直接或間接的危害,對其進行治理理是炳靈寺石窟保護的重要任務。

旅遊信息

門票

30元

開放時間

每年的7~11月開放

交通

參觀炳靈寺必須乘坐遊船經過劉家峽水庫,慢船25元/人,通常在旅遊旺季坐滿人才開,往返需要7、8小時;坐快艇往返只需3小時,70元/人。

飲食

蘭州人好食,尤其偏愛酸辣食品,對川味菜餚和火鍋更是情有獨鍾。市內各大名菜佳肴和民族風味餐飲一應俱全,景揚樓、悅賓樓、峨嵋川菜館和徽菜館,是當地最有名的四大店,這裡的烤小豬、千層牛肉餅等味美價廉。蘭州還有許多小吃街,如農民巷、和政路、建蘭路等,營業時間一般從早晨可持續到子夜,有些攤點更是晝夜都營業。

相關事件

甘肅炳靈寺石窟唐代北朝部分文物受災甘肅炳靈寺石窟唐代北朝部分文物受災

2012年7月30日凌晨1時40分左右,甘肅炳靈寺石窟附近驟降暴雨。暴雨匯集至壩面及沖刷石窟崖體,造成窟前堆積泥石沙層和積水,使炳靈寺石窟文物遭受嚴重災害。據不完全統計,截至31日中午,炳靈寺石窟上寺區、洞溝區因山洪攜帶泥沙在大寺溝淤積1米多厚,炳靈寺132窟、唐代135、136、137、138、139龕,北朝144、145、146洞窟等部分石雕佛塔、壁畫受水浸濕。

大寺溝石窟前因山洪淤積泥沙區域約長400米、寬100米、厚1.5米,淤積泥沙約6萬方,使大寺溝底急劇抬升,進一步威脅石窟安全。從山上衝擊下來的土石流淤積在大寺溝東西環形路及炳靈寺廣場上,估計有300餘方。

著名石窟

石窟原是印度的一種佛教建築形式。中國的石窟起初是仿印度石窟的制度開鑿的,多建在中國北方的黃河流域。從北魏至隋唐,是鑿窟的鼎盛時期,尤其是在唐朝時期修築了許多大石窟,唐代以後逐漸減少。
印度石窟 埃洛拉石窟群|阿旎陀石窟|埃勒凡塔石窟|巴格石窟|巴雅石窟|加爾利石窟|坎赫里石窟 |象島石窟|阿旃陀石窟|耶奧拉石窟
中國石窟 阿爾寨石窟|安岳石窟|阿艾石窟|埃肯石窟|北齊石窟文化|巴中摩崖造像|彬縣大佛寺|柏孜克里克石窟|炳靈寺石窟|北石窟|柏孜克力克千佛洞|八峰崖石窟|北魏石窟寺|炳靈石窟|昌馬石窟|朝陽洞石窟|潮音洞石龕窟|蒼龍山石窟|大佛寺石窟|大象山石窟|大足石刻|大足石窟|大佛崖石窟|奉先寺洞窟|法華寺石窟|飛來峰石刻|法鏡寺石窟|固原須彌山石窟|鞏縣石窟|廣元千佛崖|廣元皇澤寺石刻|瓜州榆林窟|龜茲石窟|鞏縣石窟寺|河西石窟|皇甫公窟|華岩洞石窟造像|虎頭寺石窟|鴻慶寺石窟|劍川石窟|夾江千佛崖|金燈寺石窟|交河故城及附近石窟|克孜爾千佛洞|庫木吐喇石窟|開河寺石窟|克孜尕哈石窟|克孜爾尕哈石窟|拉日石窟|拉梢寺摩崖造像|柳埠千佛崖石刻|洛陽龍門|靈岩石窟|龍山石窟|龍游石窟|龍門石窟|龍門藥方洞|龍門萬佛洞|蓮花洞石窟|靈應石窟寺|馬家河石窟|馬蹄寺石窟|麥積山石窟|南龕石窟|南岩石龕|南響堂山石窟|牛角寨石窟|南石窟|盤山石窟|七佛洞石窟|千佛寺石窟|千佛岩石窟|千佛洞石窟|潛溪寺|邛崍石窟|四川石窟|宋代以後的雲岡石窟|森木塞姆石窟|森木賽姆石窟|燒窯峪石窟|石堂會石窟|陝北石窟|勝金口石窟|掃帚嶺石窟|四大石窟|水泉石窟|石崆寺石窟|石鼓峽石窟|吐峪溝石窟|天梯山石窟|天龍山石窟|托乎拉克埃肯石窟|萬佛堂石窟|伍山石窟|萬佛山石窟|響堂山石窟|懸空寺石窟|西龕石窟|隰縣千佛洞|須彌山石窟|西華山石窟|仙佛寺石窟|雲岡石窟|雲門山石窟|榆林窟|緣獅洞石窟|智覺寺石窟|鎮川懸空寺石窟|鐘山石窟|張家溝門石窟
其他國家 巴米揚石窟

絕壁上的藝術:石窟(一)

石窟原是印度的一種佛教建築形式。佛教提倡遁世隱修,因此僧侶們選擇崇山峻岭的幽僻之地開鑿石窟,以便修行之用。

盤點絲綢之路上的城邦

絲綢之路,指西漢(前202年-8年)時,由張騫出使西域開闢的以長安和洛陽為東起點,經甘肅、新疆,到中亞、西亞,並聯結地中海各國的陸上通道。因為由這條路西運的貨物中以絲綢製品的影響最大,故得此名。其基本走向定於兩漢時期,開闢了中外交流的新紀元。從此,這條路線被作為“國道”踩了出來,各國使者、商人沿著張騫開通的道路,來往絡繹不絕。

絕壁上的藝術:石窟

甘肅臨夏旅遊景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