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石窟

河西石窟

河西石窟,是分布於甘肅河西走廊沿線上各石窟群的總稱。包括莫高窟、榆林窟、馬蹄寺、西千佛洞、文殊山石窟、昌馬石窟、天梯山石窟等。

基本信息

【河西石窟】

河西石窟地理位置及歷史

包括莫高窟、榆林窟、馬蹄寺、西千佛洞、文殊山石窟、昌馬石窟、天梯山石窟等。諸石窟多開鑿於祁連山境內。其中,莫高窟創建於前秦·建元二年(366),其他各窟的創建時間說法不一,而根據現存的實物及一些散見的資料判斷,彼等創建年代應在五胡十六國之五涼(前涼、後涼、南涼、西涼、北涼)時期,與莫高窟的開創年代,不會相差太遠。

茲簡介各窟概況如次︰

(1)莫高窟︰位於敦煌南二十五公里的鳴沙山東麓斷崖上。洞窟有上下五層,高低錯落,鱗次櫛比,南北長一千六百餘公尺。現存洞窟四九二座,壁畫四萬五千平方公尺,彩塑二四一五軀,為世界著名的宗教及藝術寶庫。
(2)榆林窟︰位於安西縣西南約七十多公里的山峽內。現存東崖三十窟、西崖十一窟。壁畫面積千餘平方公尺,彩塑百餘身。
(3)馬蹄寺石窟︰位於肅南裕固族自治縣馬蹄河西岸的馬蹄山。現存洞窟中,以金塔寺、千佛洞及北寺諸窟保存較好。
(4)西千佛洞︰位於敦煌東南鳴沙山黨河崖壁的北側。現存洞窟十九個,自西向東排列。
(5)文殊山石窟︰位於肅南裕固族自治縣西北部的文殊山山谷中。現洞窟大多分布在前後兩山崖壁上,共有十餘窟,多已殘破。僅千佛洞與萬佛洞兩窟較完整。
(6)昌馬石窟︰位於玉門市玉門鎮東南九十公里處的祁連山境內。窟群包括大壩及下窖等處。現大壩石窟僅留窟龕,造像與壁畫已蕩然無存。下窖石窟開鑿在下窖村西的崖壁上,共有窟龕十一個。依山勢分為南、北、中三段。南北兩端數窟,內無造像。中段第二、四窟保存較完整,均有中心柱,形制相同,似為初建時所鑿。內有早期造像與宋初壁畫,較為珍貴。
(7)

天梯山石窟天梯山石窟
圖片1圖片1
圖片2圖片2
︰位於武威南五十公里處。現存十三窟。佛像大多為塑像,另殘存若干壁畫。
按河西走廊自古即為中西交通要道。秦漢以來,此地為匈奴、大月氏、烏孫等民族相爭之地。自漢武帝擊敗匈奴以後,佛教傳播至此。至魏晉南北朝時期,河西一帶的佛教,有空前的發展。高僧、譯經僧輩出。佛教寺院與石窟陸續興建,河西石窟乃陸續產生。其窟形受印度支提窟的影響,併兼具中國傳統的建築形式。造像及壁畫內容簡單,融合印度、西域雕刻手法及繪畫技巧,生動自然。
莫高窟莫高窟
石窟石窟
榆林窟榆林窟

著名石窟

石窟原是印度的一種佛教建築形式。中國的石窟起初是仿印度石窟的制度開鑿的,多建在中國北方的黃河流域。從北魏至隋唐,是鑿窟的鼎盛時期,尤其是在唐朝時期修築了許多大石窟,唐代以後逐漸減少。
印度石窟 埃洛拉石窟群|阿旎陀石窟|埃勒凡塔石窟|巴格石窟|巴雅石窟|加爾利石窟|坎赫里石窟 |象島石窟|阿旃陀石窟|耶奧拉石窟
中國石窟 阿爾寨石窟|安岳石窟|阿艾石窟|埃肯石窟|北齊石窟文化|巴中摩崖造像|彬縣大佛寺|柏孜克里克石窟|炳靈寺石窟|北石窟|柏孜克力克千佛洞|八峰崖石窟|北魏石窟寺|炳靈石窟|昌馬石窟|朝陽洞石窟|潮音洞石龕窟|蒼龍山石窟|大佛寺石窟|大象山石窟|大足石刻|大足石窟|大佛崖石窟|奉先寺洞窟|法華寺石窟|飛來峰石刻|法鏡寺石窟|固原須彌山石窟|鞏縣石窟|廣元千佛崖|廣元皇澤寺石刻|瓜州榆林窟|龜茲石窟|鞏縣石窟寺|河西石窟|皇甫公窟|華岩洞石窟造像|虎頭寺石窟|鴻慶寺石窟|劍川石窟|夾江千佛崖|金燈寺石窟|交河故城及附近石窟|克孜爾千佛洞|庫木吐喇石窟|開河寺石窟|克孜尕哈石窟|克孜爾尕哈石窟|拉日石窟|拉梢寺摩崖造像|柳埠千佛崖石刻|洛陽龍門|靈岩石窟|龍山石窟|龍游石窟|龍門石窟|龍門藥方洞|龍門萬佛洞|蓮花洞石窟|靈應石窟寺|馬家河石窟|馬蹄寺石窟|麥積山石窟|南龕石窟|南岩石龕|南響堂山石窟|牛角寨石窟|南石窟|盤山石窟|七佛洞石窟|千佛寺石窟|千佛岩石窟|千佛洞石窟|潛溪寺|邛崍石窟|四川石窟|宋代以後的雲岡石窟|森木塞姆石窟|森木賽姆石窟|燒窯峪石窟|石堂會石窟|陝北石窟|勝金口石窟|掃帚嶺石窟|四大石窟|水泉石窟|石崆寺石窟|石鼓峽石窟|吐峪溝石窟|天梯山石窟|天龍山石窟|托乎拉克埃肯石窟|萬佛堂石窟|伍山石窟|萬佛山石窟|響堂山石窟|懸空寺石窟|西龕石窟|隰縣千佛洞|須彌山石窟|西華山石窟|仙佛寺石窟|雲岡石窟|雲門山石窟|榆林窟|緣獅洞石窟|智覺寺石窟|鎮川懸空寺石窟|鐘山石窟|張家溝門石窟
其他國家 巴米揚石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