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燈寺石窟,坐落在山西長治平順縣玉峽關鄉背泉村東,太行山/林慮山巔海拔1700米處一天然石崖里。北依陡崖,南臨深谷,建築面積516平方米。寺創建於北周。現存34間殿堂構成的東西七進院。前道後佛。就崖開鑿石窟25個,依崖雕造石佛萬餘尊,其中18個石窟尚存有佛像200多尊。金燈寺石窟中的佛、菩薩、金剛、天王、羅漢以及佛教故事中的人物造像,形體秀美,裝飾富麗,承唐、宋圓潤風格之遺風,獨具明代俊俏嫻靜的特色,具有極高的文物藝術價值。金燈寺石窟群,規模宏大,雕造精美,是中國石窟造像尾聲中的巔峰之作。2006年05月25日,金燈寺石窟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簡介
金燈寺石窟(第六批國保)
時代:明
地址:平順縣杏城鎮背泉村東的林慮山巔
原名寶岩寺。石窟開鑿于山巔自然形成的石凹內。開鑿年代從明弘治十七年(1504年)起,至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止,歷時60餘年。石窟和建築坐北朝南,依崖布列,現存七進院,洞窟14個,佛龕37個,摩崖造像500餘尊。木構建築有延壽殿、關公殿、丈八佛殿等34間,寺內保存歷代碑、碣20餘通。
金燈寺石窟在山西平順縣城東北65公里與河南林縣交界的林慮山巔。四外群山起伏,山坡樹稀草薄。全年有三個季節在雲霧之中,初名寶岩寺,後因螢光夜飛入寺,改稱今名。北依陡崖,南臨深谷,平面東西構成長條五進院落,建築有關帝廟,鐘鼓樓,聚仙樓等,最後有大佛殿三間。山腰北崖鑿有大小十四個洞窟,其中最大的稱水陸殿。又名水羅殿,面積約125平方米,上置平頂,下面池沼晶瑩,泉水從西北石隙中湧出,清澈見底。沼上鑿有田字石堤橋,遊人可沿橋觀賞。摩崖上雕有規格大小相等的千佛。窟的外檐就山崖鑿作,建成殿堂,中心辟門,方形檐柱上橫施“額枋”,布局錯落有致,雕刻十分優美。寺內有明代石碑多通,說明石窟是明嘉靖,隆慶萬曆年間先後開鑿。明間扇面牆前後均有高出水面約50厘米的長方形佛台,正面並坐三佛像,背面倒坐三大士像。後面佛台上亦並坐三佛。前槽為八角形金柱,寶裝蓮瓣柱礎。窟頂有精美的佛龕和主形藻井,藻井四周雕造佛像。四壁浮雕水陸畫,上部周圍亦雕佛、菩薩、羅漢等像,儀態靈活多樣。第五進院中第十二窟規模較小,浮雕文殊菩薩故事。其餘洞窟鑿彌勒、伽藍、千佛、觀音、羅漢、太山神等,神態各異,別具風格。
建築
山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平順背泉村東4千米隆慮山腰,一進七院,始鑿於北周(557——581年),明正德、嘉靖、隆慶、萬曆年間(1506——1620年)擴建,共有大小石窟17個,雕像281尊,浮雕像1200餘尊。 雕像高3.1——0.3米,浮雕像高20——15厘米。最大洞窟為水陸殿,面積約125平方米,窟內地面鑿為池沼,水清見底,不盈不涸,沼上架“田”字石橋,佛台和藻井四周立雕石佛30餘尊,浮雕壁畫79幅。寺院內有關帝殿、鐘鼓樓、丈八佛殿、延壽殿、聚仙樓等木構建築20餘間,明、清碑碣40餘通。寺外有千佛塔等石塔46座。
金燈寺建築群,現存殿堂多具明清時期的建築風格。由於北依陡崖,南臨深谷,為山勢所限,建成由東而西七個院落,各院均有殿堂,自成一體,主要建築有山門、鐘鼓樓、大佛殿、關帝殿、聚仙樓、地藏閣等,歷代屢遭兵變之毀,現存殿宇30餘間。由於該寺院地處僻壤,交通不便,並受當時生產力發展水平限制,建築比較簡陋,甚至可以說是粗糙。它的建築材料多就地採掘,安裝也不十分規範,同那些雕樑畫棟,巧奪天工的建築相比,它更顯幾分古老與凝重。金燈寺建築突出了石窟的開鑿,現存大小25個洞窟,依山開鑿,多為南向,明嘉靖、萬曆年間開鑿數量較多。窟之外沿就山崖鑿作,建成的殿堂中心辟門,方形檐柱上橫施額枋。金燈寺石窟被譽為中國石窟藝術的尾聲。寺內殿堂石窟、摩崖造像、碑碣、石塔應有盡有,為省文物保護單位。其中以水陸殿石窟規模最大,保存也最完好。
水陸殿
水陸殿又稱水羅殿,明弘治元年(公元1488年)鑿造,坐北向南,外檐雕鑿方形檐柱,中辟長方形窟門。殿前立有幾通石碑,因字跡風化,難以辨認。拾級而上進入洞窟,可以看出它的面積約有亞20餘平方米,上置平頂天花,雕方形藻井,下為清瑩的池水,殿內何來水的源頭。原來是清澈的泉水常年從西北角石隙中湧出匯集而成。池上鑿有田字形石橋,連線左右壁、窟門及扇面牆前後約50厘米寬的台階,我們可以沿著這座石橋到殿內各處參觀。您看,正中間為高出水面約60厘米的長方形佛台,佛台中央有扇面牆,三尊高約3米的佛像結跏趺座(盤腿打坐)於蓮花寶座上,佛體勻稱,神態慈祥,背面倒座三大士像,扇面牆後亦並坐三佛,由於布局靈活,使殿內佛像多而不亂。前槽為八角形金柱兩根,柱身正面雕龍形圖案,其它幾面雕花卉。左右壁上部各有佛龕9個,內雕十八羅漢,造型各異,形神兼備。左、右、後三壁下部有90幅浮雕壁畫,一改粗糙簡陋之習,頗為美觀齊整,刻畫了一個個生動形象的佛教人物,講述了一個個優美動聽的佛教故事,好似一本精美的立體連環畫。靜心瀏覽一番,感受一下佛教的博大精深。
走出水陸殿,注意殿外懸崖上如蜂窩般密布的摩崖造像和小型石窟,上面雕刻有彌勒佛、一佛二菩薩、送子觀音等,可謂琳琅滿目。為了方便觀賞,摩崖造像是指在崖壁上鑿出一層淺淺的凹龕,在鑿龕的同時即在龕心鑿出佛像,以浮雕為主,也稱開龕造像。石窟造像則是在山崖上鑿出洞窟,再在洞窟內或塑或鑿佛像。
在金燈寺的其它幾個殿堂中還保存有泰山神、關公像等或木雕或泥塑的眾多道教神像,道教不同於佛教,它是我國土生土長的宗教,受古代鬼神崇拜的影響,道教成為多神教,道教的彼岸世界也因此而豐富多彩,熱鬧非凡。
最後到寺院背面百米處的塔林看一看,這裡的塔數量眾多,排列有序,方形、圓形、實心、空心,應有盡有。您一定注意到這座高約10米的千佛塔了吧?該塔建於明弘治十三年(公元1500年),塔平面呈方形,基座下為拱券式空心塔室,南向辟石板門,塔身下部滿布浮雕佛像近千尊,上部為六角形塔檐,檐部平緩,翼角微翹,造型優美。相傳塔室內原保存有金燈寺創始人淨真禪師的包骨塑像一尊,後毀於戰亂。
相關傳說
相傳,玉皇大帝聽信讒言,將白鴿姐妹貶降人間。太上老君送給姐妹二人一對金燈賁簪,希望她們潛心修煉,早返天宮。姐妹二人選中了這一塊草木青翠的地方居住生活。一日,她們在寶岩寺燒香時,財主的兒子劉黑垂誕其美色,欲將二人搶回家中,被正在砍柴的窮小伙史曉紅救下。白鴿姐姐寺前作證,將妹妹許配給史郎,並把自己的金燈賁簪送給他,祝福他們夫妻恩愛,白頭偕老。斗轉星移,暑去寒來,夫妻二人的日子越過越紅火。誰知禍從天降,財主的兒子劉黑又找上門采,打死了他們的兒子,打昏廠史郎,並搶走了鴿妹。史郎養好傷後殺了劉黑並放火燒了劉宅,到寶岩寺落髮為僧。混亂中鴿妹逃回家中,只見姐姐送給史郎的金燈賁簪扔在地上,情知不好,只得去找白鴿姐姐。姐妹二人變成白鴿終日尋找並找到了史郎,但史郎已聽不出鴿妹的聲音。鴿妹每晚都要到寶岩寺看史郎誦經習武。一到晚上,一對白鴿身上潔白的羽毛,再加上——對閃閃發亮的金燈賁簪,將寶岩寺照得宛如白晝。寶岩寺也改稱為“金燈寺”。據說,凡是真心誠意、白頭到老的青年情侶在這裡過夜,都能看到該寺夜明如白晝的景象。當然,這只是一個傳說,大家千萬不能用這種方法來檢驗自己的愛情是否天長地久永不變。
特色美食
長治的名吃中以上黨臘驢肉最為有名,上黨臘驢肉原專指沙鍋臘驢肉,因製作創始於臘月而得名。它以新鮮驢肉為主要原料,配以各種香料、佐料、做工極為考究。其色澤鮮艷,醇香可口,以其獨特的風味傾倒“美食家”,享譽古今。驢肉肌間結締組織不甚發達,故俗語有“天上龍肉,地下驢肉”之說。上黨臘驢肉具有較高的營養價值,是理想的高蛋白、低脂肪食品。同時又可健胃、活血,是脾虛腎虧和貧血症患者的滋補食品。上黨臘驢肉在清嘉慶年間已聞名四方,並成為皇室貢品。在80年代全國熟肉製品評審上,臘驢肉受到與會者的好評。此外還有長子炒餅、潞城甩餅 、長治三和面 、襄垣葷湯素餃 、酥火燒 、糰子和軟米糕、 壺關羊湯 、沁縣乾饃 、武鄉棗糕 等等。 特色美食:長治臘驢肉、油麵、包皮面、面麻片、豆沙糕。
著名石窟
石窟原是印度的一種佛教建築形式。中國的石窟起初是仿印度石窟的制度開鑿的,多建在中國北方的黃河流域。從北魏至隋唐,是鑿窟的鼎盛時期,尤其是在唐朝時期修築了許多大石窟,唐代以後逐漸減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