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昌馬石窟是敦煌石窟的重要組成部分(敦煌石窟包括敦煌莫高窟、安西榆林窟和玉門昌馬石窟等),是莫高窟和榆林窟的姊妹窟。昌馬石窟開鑿於五代宋初,後曆元明又有續鑿和修復。
原有石窟總計24座,分為上窖石窟和下窖石窟。窟群包括大壩千佛洞和下窖兩處。窟內原有早期塑像及五代宋初之壁畫,現大壩石窟殘存窟皇,塑像和壁畫已毀。
位置
在玉門市昌馬鄉水峽村西面緊靠村莊的地方,坐落著一座南北走向的約50米的山崖,山體南北長約500米。昌馬石窟,就坐落在這高高的山壁的最中央,離地面約25米。從石窟向南到昌馬鄉政府約5公里,從石窟向北到玉門鎮及312國道約70公里。
歷史
昌馬石窟屬白堊紀泥岩層,石質鬆軟,狀如泥塊。大壩石窟早年已圮,現存下窖窟11個,鑿於峭壁之上。洞窟距地面約4.5米,自南向北排列。分南、北、中三段,南北兩端數窟遺物早已無存。中段第2、第4窟保存比較完整。洞窟形制為中心柱窟。中心柱每面開雙層完造像,大多已毀,留有殘跡。壁面原畫已毀,現存為西夏重繪。壁畫內容有坐佛、菩薩、騎獅文殊、騎象普賢、經變故事、供養天女、飛天、纏枝蓮花團花圖案等。因石窟毀壞嚴重,又無確鑿資料可據,其年代僅依形制和造像風格推斷,最早當為十六國時期的北涼,最晚為西夏所改繪的壁畫。2012年12月,敦煌研究院在對昌馬石窟調查過程中發現了一幅北魏壁畫,按照此前昌馬石窟開鑿於五代宋初的歷史記載,此次發現將昌馬石窟歷史提前了數百年。
損毀
自然破壞
1932年12月25日8時45分,昌馬盆地發生了一起震級為7.7級的強烈地震,就在這次大地震中,昌馬上窖石窟的12座洞窟全部被震塌,石窟中的壁畫、彩塑等各種文物被全部損毀。而昌馬下窟石窟的大多數洞窟也被這次大地震損毀,只有4座洞窟倖存。
人為破壞
石窟內壁畫歷史上遺留下來的一些人為破壞,亂刻亂畫。甚至有人在石窟內居住,煙燻火燎。加之岩體滲水,引起的壁畫剝落等病害。
藝術價值
昌馬石窟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從洞窟開鑿形成上看,敦煌莫高窟、安西榆林窟及新疆的石窟寺相似之處很多;從藝術價值上說,其彩繪和彩塑的手法新穎,形象逼真,風格色麗,大多數壁畫入選《河西石窟圖譜》,從洞窟的壁畫和雕塑內容看,主要反映了當時社會的生產和生活狀況,當然在其中也滲透了較為濃厚的佛教思想。其藝術手法,與敦煌及新疆等古絲綢之路的石窟藝術手法極為相似。有些已經達到了極高的藝術境界,也許是同時代或同類型的工匠所繪。保護
20世紀80時代開始,當地政府相繼投入資金對昌馬石窟進行了“封閉保護”。對石窟岩體進行加固,將山下的十畝耕地都征回進行平整,將沙石小道修成了柏油路,並在路旁刻了些石碑。同時,還僱傭石窟周邊農戶對石窟進行日夜看護。1981年,昌馬石窟被甘肅省人民政府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2006年9月,玉門市投資120萬多元對省級保護文物昌馬石窟進行維修加固。
開放
20世紀80年代開始,為了對僅存的4座洞窟進行保護,當地實施了“封閉保護”,對外“謝絕參觀”,這裡也被封藏“深閨”,鮮有人問津。
玉門市文體在對昌馬石窟周邊環境進行整治,待安防工程建設後才能考慮接待遊客。
著名石窟
石窟原是印度的一種佛教建築形式。中國的石窟起初是仿印度石窟的制度開鑿的,多建在中國北方的黃河流域。從北魏至隋唐,是鑿窟的鼎盛時期,尤其是在唐朝時期修築了許多大石窟,唐代以後逐漸減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