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點簡介
起源
據歷史記載,439 年,北魏滅北涼,從姑臧遷宗族吏民3萬戶到平城,其中有僧侶 3000 多人。這是個非常大的數字,既反映涼州的人口眾多,也說明佛教的興盛。這 3000 僧人實際上就是“涼州模式”的創造者,推動了北魏崇佛風氣日漸興盛。北魏滅北涼結束河西地區140餘年割據而繁榮的局面,曾經盛極一時的涼州佛教及藝術受到重創,涼州僧人紛紛外流,除遷平城外,部分向西遷往敦煌等地,由此也促進敦煌佛教的興盛,使敦煌成為繼涼州之後河西佛教中心,並推動河西石窟文化發展過程中的第二個高峰──敦煌石窟文化的迅速發展。敦煌石窟中盛唐大佛(130窟)和天梯山的大佛藝術風格相似,說明天梯山石窟開鑿及其藝術風格和建築風格直接影響到敦煌及河西石窟。
遷往平城的工匠、僧人里不乏高僧法師。據《釋老志》和《世祖紀》、《高祖紀》記載,涼州僧人師賢到平城之後,任道人統( 管理宗教事務的官職 ),並在公元452年建議並親自主持,開始造帝王化佛教石像。
經過
公元460年,師賢去世,涼州高僧 曇曜 繼其職,改道人統為沙門統,繼續主持造像工作,並在平城近郊開鑿雲岡石窟。他只用短短几年(460~465年)就完成雲岡石窟的代表作品“曇曜五窟”的建造,其第五窟大佛是雲岡石窟最宏偉的雕像與代表作。後經歷代開鑿,使雲岡石窟成為中國最大石窟群之一,雕造富麗,為全國石窟之冠。據《魏書·釋老志》記載,魏文成帝拓跋睿和平年間,由涼州僧人曇曜主持,開鑿石窟五所,即第16到20窟。之後陸續興建,前後歷60年,無數雕塑家在53個洞窟里雕刻佛像、飛天等51萬多件。其間最主要工程完成在太和十八年(494)遷都洛陽之前。這些宏大精美雕塑,是雕塑家們智慧和藝術才華結晶,而涼州僧人及工匠起了極其重要的作用。由此可見,在佛教文化與石窟寺藝術方面,北涼與北魏是源流關係,即北涼為源,北魏為流。據《魏書·釋老志》記載,馳名中外的龍門石窟是繼雲岡石窟之後開鑿。太和十八年,北魏孝文帝遷都到洛陽,從這時起,歷經東魏和西魏、北齊直至明清,建設規模宏大的龍門石窟群,同時還開鑿鞏縣石窟和附近的幾座石窟。龍門石窟建造藝術風格,無不體現著天梯山石窟和雲岡石窟特點,具有強烈的南朝文化與中原傳統漢文化色彩,又有濃厚的北方文化因素。因此,天梯山石窟稱為石窟之鼻祖是當之無愧。
這裡需要指出的是,人們往往從年代上確定石窟藝術在佛教史和美術史上的地位。這當然有一定的道理,但更重要的是看其在石窟中的影響。如果單從年代上看,新疆的許多石窟都比敦煌石窟和中原石窟要早,但它對中原石窟沒有產生直接影響或影響甚微。按史料記載,莫高窟始創於前秦建元二年,即前涼昇平十年(366),炳靈寺石窟169號的題記是公元420年,天梯山石窟創建於412~439年。從年代上看天梯山石窟比莫高窟遲一些, 與炳靈寺石窟基本相當。但這兩個石窟尤其是莫高窟影響非常大,一提石窟,必稱莫高窟和雲岡、龍門。但北魏時期的莫高窟並不有名,也沒有對雲岡、龍門產生直接影響,反而是涼州僧人及其天梯山石窟,聲名顯著,對莫高窟和敦煌佛教的發展產生過一定影響。專家們一致的看法是,莫高窟雖為中國內地最早的石窟藝術開創地,但它正式開窟建寺的時間要從420年北涼滅西涼之時算起。莫高窟歷史上出現的開鑿盛期是北魏孝明帝時(516~528年)。這時隨著洛陽的一批官宦、僧侶和工匠的進入,中原漢風在這裡開始流行。而這已經是天梯山石窟開鑿100年以後的事。從以上的簡單敘述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國石窟的影響過程應當是:天梯山石窟—雲岡石窟─龍門石窟─敦煌石窟。這裡並非有意貶低莫高窟而提高天梯山,而是從影響和源流關係上探索出中國石窟的一種發展脈絡,用事實說明,真正影響中原石窟風格的非天梯山石窟莫屬。
據天梯山石窟管理處主任王奎介紹,1958年4月,為了解決黃羊河下游8萬農業人口的生活用水和17.9萬畝的耕地用水,武威市決定在天梯山石窟右側不遠處興修黃羊河水庫。而天梯山窟址恰好地處水庫淹沒區。為了不讓石窟中的塑像和壁畫被水淹沒,經過有關部門批准,天梯山石窟中大量的塑像和壁畫被拆了下來,搬運到甘肅省博物館。
由於當時運輸條件所限,這些文物一經遷移就受到了破壞。在甘肅省博物館保存的40多年中,因為博物館改建擴建,這些天梯山文物又經幾次搬運,部分塑像和壁畫已經變得面目全非。2006年,國家文物局要求把這批文物進行原汁原味的修復並運回原址,於是這批文物又被運回了武威。
有著“石窟鼻祖”之稱的武威天梯山石窟,因修水庫使窟內文物被搬遷至蘭州,這批被省博物館保存管護了近半個世紀的文物,會重回故里,使石窟遺址與石窟原文物重新“珠聯璧合”,相映生輝。
1958年,由於在石窟附近修建黃羊河水庫,灌溉下游萬畝糧田,為了保護文物,甘肅省政府決定對洞窟內部分文物搬遷保護,組織以常書鴻為隊長的文物搬遷保護機構,敦煌研究院、省博物館考古人員對石窟文物進行清理搬遷。除大佛窟外,距地表幾十米高處的小洞窟內49身塑像、100多平方米的壁畫及25箱殘片均搬遷至省博物館保存。在之後的幾十年里,武威市及相關水利專家多次對黃羊河水庫測量,發現當初過高估計了蓄水水位,水庫對小洞窟的文物並不造成威脅。
1992年,國家文物局主持召開專家組會議經論證,按照不可移動文物儘可能在原址、原位保護的原則,批覆在原址、原位修復天梯山石窟文物。1993年,省政府辦公廳批覆同意在原址、原位進行修復。在省政府的關心和省文物局的協調下,省博物館和武威市、涼州區就天梯山石窟文物的移交達成協定。
現狀
在國家和省上的支持下,武威市先後投資600多萬元,維修了大佛窟防滲水圍堰、修建了天梯山石窟陳列館、進行了環境整治等,積極做好迎接文物回歸的相關工作。省博物館多年來對天梯山石窟文物的保護、修復和研究作出了重要貢獻。此次總計移交的579號文物回歸武威後,武威市會組織專家對文物進行修復,然後在天梯山石窟原址陳列展出。
2005年12月24日,省上舉行天梯山石窟文物交接簽字儀式,標誌著文物正式回歸武威。天梯山石窟位於武威市城南約40多公里處,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開鑿於北涼沮渠蒙遜時期,是中國早期石窟藝術的代表,被北京大學原考古系主任、中國著名石窟專家宿白教授稱為“石窟之祖”。
特色
建築風格
天梯山石窟是我國早起石窟藝術的代表,是雲岡石窟、龍門石窟的源頭,在我國佛教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距今已有1580多年的歷史。天梯山石窟僅存3層,大小洞窟17處。其中一大
天梯山石窟
型洞窟高30米,寬19米,深6米。窟內有釋迦牟尼大像1尊,高28米,寬10米,面水而立,右臂前伸,指向前方,巍然端坐。釋迦兩旁還有文殊、普賢菩薩,廣目、多聞天王、迦葉、阿難等6尊造像,造型生動,神態威嚴。窟內南北兩壁繪有大幅壁畫。南壁上部為雲紋青龍;中部為大象梅花鹿,大象背部馱有煙焰發光的經卷,下部是猛虎和樹木花卉。北壁上部繪有青龍雙虎,中部繪有白馬、墨虎、菩提樹,馬背上經卷閃光;下部繪有牡丹花卉。整個壁畫筆觸清新,色澤艷麗,形象逼真。
我們來到這裡時,黃羊河水結著厚厚的冰層,在陽光下潔白晶瑩,明鏡一般。夏天從水庫乘船瞻仰,天梯山的偉岸雄姿倒影在清澈碧波之中。沿著棧道登臨天梯山遠眺,黛青色的祁連山脈映入眼帘,層巒疊嶂。山頂白皚皚的冰雪如雲如練,使青色的山體顯得更加冷峻。湖水映襯著藍天、白雲、青山,像一塊溫潤的碧玉,給這片原本蒼涼的天地增添了靈秀之氣。
天梯山石窟,據明正統碑記載,“諸佛之龕,二十有六”,在經歷1927年大地震之後,現僅存洞窟18個,計北涼、北魏10窟,唐4窟,其餘4窟皆殘破。所有洞窟均經後代重修和妝鑾,有的壁畫重疊多達 5層。明代正統十三年間,重修廣善寺時,對石窟又進行了大規模重修,繪製大量明代壁畫。石窟形制主要有3種:①五柱型(或五塔型),洞窟平面呈橫長方形,窟中偏後有中心柱,四面開龕,洞窟四隅,各有一分層方柱,形成五塔式;②中心柱型,洞窟平面呈方形,中心
天梯山石窟
方柱直通窟頂,雙層龕頂部四面成斜坡,形成復斗頂;③復斗頂型,平面呈方形,頂部復斗藻井,三壁開龕。前2種多為北涼、北魏窟,後者多為隋、唐窟。
洞窟殘存一些塑像和壁畫。雕塑中有北魏石佛頭像,北周、隋菩薩像和唐代釋迦說法像。13窟系唐代造像,一鋪七軀。本尊為善跏坐彌勒大像,高約26米;兩側二弟子、二菩薩、二天王,雖經歷代重修,仍然保留著唐代風貌。第2、3窟亦為唐窟,三龕像,其中彩塑多毀於1927年地震。現存第3窟的釋迦結跏像和二脅侍、第2窟的兩身供養菩薩,造型勻稱,面相豐潤,身姿自然,以洗鍊的手法,表現了溫靜嫻雅的神情,堪稱唐塑傑作。壁畫保存不多,表層壁畫多為西夏、元、明之作,在剝離重層壁畫中露出了北涼、北魏、西魏和隋、唐殘畫。其中北涼壁畫,別具風格,菩薩像直鼻、大眼、厚唇、白鼻樑、寶冠捲髮,上身半裸,腰裹長裙,受西域早期壁畫影響,與敦煌北涼壁畫、酒泉北涼石塔線刻畫和炳靈寺西秦壁畫風格相近,又有涼州本土特色,具有樸拙之美。
藝術影響
天梯山石窟外觀(19張)
遷往平城的工匠、僧人中不乏高僧法師。據《釋老志》、《世祖紀》、《高祖紀》記載,涼州僧人師賢到平城後,任道人統(管理宗教事務的官職),並於公元452年建議並親自主持,開始造帝王化的佛教石像。公元460年,師賢去世,涼州高僧曇曜繼其職,改道人統為沙門統,繼續主持造像工作,並於平城近郊開鑿雲岡石窟。他只用了短短几年(460~465年)就完成了雲岡石窟的代表作品“曇曜五窟”的建造,其第五窟大佛是雲岡石窟最宏偉的雕像和代表作。後經歷代開鑿,使雲岡石窟成為中國最大的石窟群之一,雕造富麗,是全國石窟之冠。據 《魏書·釋老志》記載,魏文成帝 拓跋睿和平年間,是由涼州僧人曇曜主持,開鑿石窟五所,即第16至20窟。之後陸續興建,前後歷60年,無數的雕塑家在53個洞窟里雕刻了佛像、飛天等5?1萬多
天梯山石窟陳列展示(12張)
旅遊貼士
1.交通:從武威市坐客車到達中路鄉燈山村。
2.住宿:位於武威城南50公里處,地處中路鄉燈山村,可在中路鄉燈山村住宿或回武威市。
3.美食:天梯山石窟地處偏遠,附近並不繁華,沒有大的酒點,但是武威的麵食十分出名,在這裡可以吃到地道的蘭州拉麵,臊子麵,炒麵,燴麵,這些麵食都不會超過4元,物美價廉,夏天的時候,風景區還有擺攤的當地農民會賣當地的特色小吃--麵皮,味道極好,可以品嘗。近兩年天梯山人參果慢慢打出市場,這種傳說唐僧取經時孫悟空偷吃的人參果,在當地十分流行...
4.購物:鹿角菜,生長在高山積雪中,不怕嚴寒,不腐爛變質,乾菜用水浸泡後變新鮮翠綠,晶瑩剔透,具有很強的離子交換功能和吸附作用,改善人體消化功能,對腸胃道疾病、糖尿病有一定的食療作用,有扶正祛邪之功效,久食可增強體質,防止男女腎氣虧損,精力不佳以及潰爛等病。
著名石窟
石窟原是印度的一種佛教建築形式。中國的石窟起初是仿印度石窟的制度開鑿的,多建在中國北方的黃河流域。從北魏至隋唐,是鑿窟的鼎盛時期,尤其是在唐朝時期修築了許多大石窟,唐代以後逐漸減少。 |
絕壁上的藝術:石窟(一)
石窟原是印度的一種佛教建築形式。佛教提倡遁世隱修,因此僧侶們選擇崇山峻岭的幽僻之地開鑿石窟,以便修行之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