夾江千佛崖

夾江千佛崖

二山對峙,一江中流,夾江因而得名。夾江千佛岩山雄水秀,古蹟眾多,歷來就有青衣江佳處的美譽。摩崖造像162龕,大小佛像2400多尊,依山而建,臨江而鑿,均建於隋、唐時期。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同時歷史題刻琳琅滿目,景區內還有我國第一個紙類專業博物館。千佛岩景區除了可看歷史遺留下來的各種摩崖石刻之外,從千佛崖下流過的青衣江也另有可觀賞之處,河水清清,與千佛崖相應成趣,如能在河中之舟上釣魚品茶,就像神仙過的日子了。

景區介紹

夾江千佛崖夾江風景
夾江千佛岩景區位於樂山市夾江縣城西3公里處。夾江是一個古老的縣城,與其叫夾江,還不如叫江夾,因被青衣江和大渡河兩條大江夾在中間而得名。出城向西,大約十公里,就是隱藏很深的千佛岩。
千佛岩屹立在青衣江邊,本無什麼名氣,因是古代出益州,經嘉州到宜賓,進入長江的咽喉要道,沒有被人忘記。夾江歷來是一個屯兵的好地方,漢時期,諸葛丞相就在這裡屯有重兵,以抵禦南蠻。至盡還有一隻野戰部隊駐紮在夾江。
古老的山道已經鋪上了柏油,驅車駛過石頭搭建的牌坊,來到一撇古香古色的老街,不長的老街越走越窄,終於到了不能通車的地方。下了車,鑽出彎彎的街道,就是千佛岩遺址。
走不多遠,黃黃的江水中露出一塊不小的奇石。奇石靠岩,一說是龍背,一說是象鼻岩。以前,遇漲水季節,奇石會噴出一股水柱,形同大象吐水。如今可能因為白色污染,奇石下邊的水道被堵塞了,再也看不到奇石噴水的奇觀。岸上有一塊石碑,提的詞已記不得了,大意是說:江中一奇石,為漁家靠岸提供了不少的方便。
夾江千佛崖夾江千佛崖佛像
山崖這邊刻滿了大大小小的佛像。佛像多為唐宋時代所刻,前後歷時數百年。線條豪放的一看便知是代遺物,線條細膩的便是宋代雕塑。唐人崇尚豪情,宋人追求細膩,這在唐詩宋詞中多有體現。佛像小的高不足十公分,大的有三米之高,林林種種,千姿百態,大小佛像逾千尊,因此而得名千佛岩。
高處的佛像保存完好,還能依稀看見佛像身上的顏料;可矮處的佛像命運就不同了,在文革中慘遭破壞,有的不見了頭,有的身子不全,總而言之,慘不忍睹。岩壁下自然形成的暗河川流不息,嘩嘩的流聲,使得四周異常靜謐。山道跨越暗河會入青衣江的出口,丈多長的條石作橋,十幾條密排在河上,讓人無不讚嘆條石堅硬和石匠的天功。歷代文人墨客都喜好在岩壁題字,久而久之,岩壁上沒有留下多少空間了。明萬曆年間的夾江縣令不得不在岩壁上鑿了一道公告:上下開岩辦廠者必咎。
夾江千佛崖夾江千佛崖-山中古道
走完兩里左右的佛岩山道,便出了峽谷,眼前一片開闊。遠處青衣江奔騰不息地流淌過來,遇一個不小的島子分為兩股水流,然後在峽谷匯合。峽谷旁,諸葛丞相當年點兵南征的點將台依然完好。看看眼前這片空地,正是屯兵休整的好地方——江水從峽谷流過,只要派遣千把兵士把守,大軍便可在峽谷這頭高枕無憂。
離點將台不遠有個天仙橋,跨過天仙橋,沿著盤山的石階攀登,可上觀山亭。順著石階下到半山腰,有一個古老的寺廟,隋朝所建,明朝因大被焚,明末在原來的石基上重建,因此還能看到隋唐風格的柱石。可惜廟裡的佛像在文革中遭到洗劫,不復存在。離古廟不遠是一座不大的造紙博物館。夾江一帶盛產斑竹,是造紙的好材料。
夾江千佛崖夾江千佛崖下的古棧道
自古以來,夾江產的宣紙頗有名氣,留下了多少文人墨客的真跡。抗戰期間,中央政府遷都重慶,辦公用紙和宣傳用都依賴夾江供應,夾江人民可謂為抗戰做出了巨大貢獻。時至今日,夾江的宣紙仍巴蜀文人墨客爭先搶購的奇貨。下完石階,又回到了岩門口。出了岩門,在江邊上農家開的餐館坐下,叫上幾斤從江里垂釣的黃辣丁,飽餐一頓黃辣丁火鍋,吃點農家自製的米粑,喝點啤酒,把爬山的勞頓忘在腦後。黃昏,漁家劃著名老鴉船,泛舟江上下鉤,期盼第二天一早有好的收穫。江上的燈火讓人哼起了漁舟唱晚。

景區內容

夾江千佛崖夾江千佛崖
夾江千佛崖有開元鹹通大中等年號的題記。毗沙門天王龕,主尊身著盔甲而立,形象威武。其左右兩壁各浮雕3層,鐫騎馬武士,護法諸天等,中間隔以雲朵,龕中央為阿彌陀佛及二菩薩,後有華蓋,兩側各刻經幢和七級寶塔,前刻平台欄桿,諸弟子排坐交談,下有伎樂為舞者伴奏。寶池與亭台樓閣相對,池中有蓮花、化生,空中祥雲繚繞,飛天迴翔,整體布局嚴謹,氣氛和諧。維摩變龕約1米見方,維摩居士身著寬袖長服,頭戴風帽,與文殊菩薩相對,空中飛天乘雲而來,旁立眾弟子。還有數龕下沿均刻一排伎樂。2舞者居中,兩旁各4人執樂器伴奏,形象生動,姿態優美。

造像

中國唐代佛教石刻造像。位於四川夾江縣城南3千米的青衣江畔。石刻造像分布在懸崖峭壁上,共150餘龕。
夾江千佛崖夾江千佛崖造像
石刻銘記中有開元、鹹通、大中等紀年題記。突出的有淨土變龕、毗沙門天王龕、彌勒坐佛龕、維摩變龕和觀世音龕等。最大的為彌勒像龕,佛高2.7米,造型優美,比例適度,姿態與樂山大佛相似。二脅侍菩薩服飾華美,衣紋流暢,肌肉豐碩,體積感很強。毗沙門天王龕,左右兩壁各有浮雕3層,每層以雲朵紋隔開,鐫騎武士、護法神、三大八臂神、怪獸;後壁刻有羽人。雕刻細緻。但有些內容與佛教無關。淨土變龕,在兩米見方的龕內,鐫刻了270多個形象,樓台殿閣多間,氣象宏偉。殿外矗立寶兩座,玲瓏剔透,華美壯觀。阿彌陀佛端坐殿中,神態安詳。殿內外聚集著僧眾弟子。頂有飛天伎樂,翩翩起舞,一派歡樂景象。維摩變龕約一米見方,維摩身穿寬袖長衣,頭戴風帽,與文殊相對,空中飛天乘雲而來,旁立眾弟子。夾江千佛岩摩崖造像始鑿於佛教興旺的盛唐時期,略早於樂山大佛。與樂山大佛有所不同的時,千佛岩摩崖造像基本上是由民間自發鐫造的,因而內容更加豐富多樣,藝術形象更加多姿多彩。從組合形式看,可分三類:
夾江千佛岩第一類,以單個佛像為崇奉對象的造像。如彌勒佛阿彌陀佛觀音、地藏佛和毗沙門天王。彌勒佛造像
夾江千佛崖夾江千佛崖景區入口
共有20餘龕,這種龕窟一般將彌勒佛鐫刻為散跏趺坐(又稱垂足座)。兩旁配置無著、天親二助侍(彌勒佛嫡系弟子),或襯托一些飛天仙女,組合簡明,主次分明。觀音造像共有40餘龕,均為女性,如千手觀音、提壺觀音、聖觀音、數珠觀音等
夾江千佛岩第二類,經變故事圖解造像。佛教經典故事是佛教教義中的主要內容,以圖解形式反映佛教經典故事是千佛岩造像中最精華的部分。主要有:淨土變(觀無量壽佛經變)、維摩詰變、華嚴經變、藥師佛經變等。其中“淨土變”最多,共5龕。
夾江千佛岩第三類,其他組合類型的造像。如:東方佛與日光、月光菩薩組成的東方佛體系,彌勒佛與無著、天親組成的未來佛體系,毗盧舍那與文殊、普賢組成的大日佛體系等等。這類佛像一般還在主佛菩薩中加進各自隸屬弟子、護法神將、金剛衛士和供養人等內容。
夾江千佛岩靠青衣江左岸的石壁上,排列著200多窟石刻造像共2400餘尊,故稱“千佛崖”。像開鑿於隋,興盛於唐,延及明、清;造像排列錯落有致,少則獨占一窟,多則上百尊集於一窟;大可逾丈,小不及尺,造型優美,技藝精湛,姿態各異,絢麗多彩,尤以“淨土度”為佳;顯示了中國古代高超的石刻藝術水平。龍腦石 沿江,有望龍坪,臨江下望,但見急流江水之中,一座龍腦奇石兀自巍然不動。明代嘉定知州郭衛宸有詩讚曰:江頭一塊石,獨立不能移。相彼波流者,誰將砥柱之。而漁綱競急,以濟舟難遲。望龍坪前,是一座“鐵石關隘”坊。牌坊南臨百尺深淵,北依千仞絕壁,所在位置是古代的鐵石關遺址。鐵石關古棧道不僅是陸路要塞,且憑仗其險要地形,與江對岸的陡峭岩壁隔河對峙,形成一道天然屏障,扼守著一江青流。《三國志》和《華陽國志》上記敘的南安峽口伐黃元之戰,就發生在這裡。經關口往下走,是秦漢古棧道遺址。石級直接開鑿在岩基上,從關口到城下共108步,它歷經千年風雨依然保存著原有的風貌,那被往來行人踩塌磨損塌陷的痕跡向人們展示著它的古老,這段沿江道路是歷史上有名的“南安平鄉明亭大道”。

參考文獻

《四川文物》 1996 年 01 期

著名石窟

石窟原是印度的一種佛教建築形式。中國的石窟起初是仿印度石窟的制度開鑿的,多建在中國北方的黃河流域。從北魏至隋唐,是鑿窟的鼎盛時期,尤其是在唐朝時期修築了許多大石窟,唐代以後逐漸減少。
印度石窟 埃洛拉石窟群|阿旎陀石窟|埃勒凡塔石窟|巴格石窟|巴雅石窟|加爾利石窟|坎赫里石窟 |象島石窟|阿旃陀石窟|耶奧拉石窟
中國石窟 阿爾寨石窟|安岳石窟|阿艾石窟|埃肯石窟|北齊石窟文化|巴中摩崖造像|彬縣大佛寺|柏孜克里克石窟|炳靈寺石窟|北石窟|柏孜克力克千佛洞|八峰崖石窟|北魏石窟寺|炳靈石窟|昌馬石窟|朝陽洞石窟|潮音洞石龕窟|蒼龍山石窟|大佛寺石窟|大象山石窟|大足石刻|大足石窟|大佛崖石窟|奉先寺洞窟|法華寺石窟|飛來峰石刻|法鏡寺石窟|固原須彌山石窟|鞏縣石窟|廣元千佛崖|廣元皇澤寺石刻|瓜州榆林窟|龜茲石窟|鞏縣石窟寺|河西石窟|皇甫公窟|華岩洞石窟造像|虎頭寺石窟|鴻慶寺石窟|劍川石窟|夾江千佛崖|金燈寺石窟|交河故城及附近石窟|克孜爾千佛洞|庫木吐喇石窟|開河寺石窟|克孜尕哈石窟|克孜爾尕哈石窟|拉日石窟|拉梢寺摩崖造像|柳埠千佛崖石刻|洛陽龍門|靈岩石窟|龍山石窟|龍游石窟|龍門石窟|龍門藥方洞|龍門萬佛洞|蓮花洞石窟|靈應石窟寺|馬家河石窟|馬蹄寺石窟|麥積山石窟|南龕石窟|南岩石龕|南響堂山石窟|牛角寨石窟|南石窟|盤山石窟|七佛洞石窟|千佛寺石窟|千佛岩石窟|千佛洞石窟|潛溪寺|邛崍石窟|四川石窟|宋代以後的雲岡石窟|森木塞姆石窟|森木賽姆石窟|燒窯峪石窟|石堂會石窟|陝北石窟|勝金口石窟|掃帚嶺石窟|四大石窟|水泉石窟|石崆寺石窟|石鼓峽石窟|吐峪溝石窟|天梯山石窟|天龍山石窟|托乎拉克埃肯石窟|萬佛堂石窟|伍山石窟|萬佛山石窟|響堂山石窟|懸空寺石窟|西龕石窟|隰縣千佛洞|須彌山石窟|西華山石窟|仙佛寺石窟|雲岡石窟|雲門山石窟|榆林窟|緣獅洞石窟|智覺寺石窟|鎮川懸空寺石窟|鐘山石窟|張家溝門石窟
其他國家 巴米揚石窟

絕壁上的藝術:石窟(二)

石窟原是印度的一種佛教建築形式。佛教提倡遁世隱修,因此僧侶們選擇崇山峻岭的幽僻之地開鑿石窟,以便修行之用。

絕壁上的藝術:石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