燒窯峪石窟

燒窯峪石窟

燒窯峪摩崖造像位於北京市延慶縣燒窯峪村正北約1公里的山崖二層斷崖上,坐北向南,距地表約100多米,距崖頂6米。崖壁上從東至西水平排列著三座石刻佛殿,殿內有24尊形態各異的造像。這是目前(2012年)北京地區已發現的道教龕窟中規模最大的一處。

簡介

燒窯峪 地理位置燒窯峪 地理位置

燒窯峪是位於北京市延慶縣的一個山村,村子建於明代,據稱當時是燒炭的場所,所以得名燒窯峪。《光緒延慶州志》卷之下《山川》記載:“燒窯峪在永寧北三十里。”

在村北1公里的山崖上,有一段陡直的崖壁,崖壁上從東至西水平排列著三座石刻佛殿,殿內有24尊形態各異的造像。這是目前(2012年)北京地區已發現的道教龕窟中規模最大的一處 。

建築與雕塑

真武殿雷公造像真武殿雷公造像

燒窯峪摩崖造像位於燒窯峪村正北約1公里的山崖二層斷崖上,坐北向南,距地表約100多米,距崖頂6米。

東殿為三官殿。面闊約三米五,進深三米三,高兩米。殿內石台上並排供奉著三尊造像,均寬衣博帶,趺坐。中間造像雙手合於腑前,兩側一像手持石杵,一像手持法器。

中殿面闊四米八,進深兩米一,高兩米。內有石像11尊,一字排列,高低有序。中間一尊最高,端坐石台上,身著鎧甲、玉帶,左手放於左腿之上,掌心向上掐訣,右手空握,只可惜頭像殘缺,不知面部表情。村里老人認為這是真武大帝塑像,洞窟也叫真王殿。左右兩側各侍立5尊神像,上首5尊有的手托貢品,有的做出服侍狀,神情虔誠;下首5尊面目威嚴、凶煞。從人物形象上看,有金童玉女、龜蛇二將、雷公等諸神,其中以尖嘴、鷹爪、左手執楔、右手執槌的雷公形象最為突出。

西殿俗稱娘娘殿,面闊三米六,進深一米九,高兩米三。殿內共雕有10尊石像,有兩尊破損較嚴重,其餘保存尚好,有侍女、書吏等雕像。正面石台上有像3尊,均為中年婦女,形象端莊,約半米高,坐式抱手,目視前方。中間石像抱手,掌心環出一孔,上可插香。從形象上看,似為碧霞元君、眼光娘娘和送子娘娘等神。傳說眼光娘娘主光明,治眼疾,進而又演化為無所不治。

中西兩殿雕刻精細,人物造像比例適當,造型美觀,表情各異,栩栩如生。而東殿雕刻線條簡約流暢,不飾雕琢。只可惜,山石並不堅硬,石像多有風化,靠近洞口的高浮雕石像已與石壁持平。東殿石窟一側,石壁上刻有碑文,字跡早已漶漫不清。據說早年間潑上水能看出有“萬曆七年”等字樣。

年代考證

在東側三官殿西岩壁上還保存著一處高0.9米、寬0.61米的摩崖石刻,字跡模糊不清,隱約可以看出有“萬曆”等字,可能記述了石窟的開鑿年代。

在北京出版社出版的《延慶縣誌》上記載:燒窯峪石刻“初步確定為明萬曆年間(1573年-1620年)鑿刻”。

1981年出版的《延慶縣地名錄·名勝古蹟》中另有記錄:“佛爺殿燒窯峪北山上傳為唐建。”

延慶縣文物管理所初步認為是遼代石刻 。

宗教背景

明朝初期,燕王朱棣發動“靖難之變”,奪取了皇位。傳說在燕王的整個行動中,真武大帝都曾顯靈相助,因此朱棣登基後,即下詔特封真武為“北極鎮天真武玄天上帝”,並大規模地修建武當山的宮觀廟堂。同時,永樂皇帝還宣揚自己是‘真武’的化身,據說武當金殿真武金像,即按朱棣相貌塑成。在帝王的推崇下,真武信仰在民間得到廣泛傳播。

傳說中,以真武大帝為中心,形成了龐大的神仙譜系。金童(周公)玉女(桃花女)、水火二將為侍神,青龍白虎為護法神,王靈官五百靈官、六甲神將、雷部諸神、趙公元帥、關天君、溫元帥、馬天君等為役神,聖父、聖母、斗姆為尊神等。這一譜系將天堂、地獄、鬼魂世界的各種神靈包容在一起,成為一個具有無限法力、無所不能的神仙體系。燒窯峪中殿容量有限,且雕像大多風化嚴重,很難辨識,從形象上初步分析,在真武大帝兩側分別侍立有金童、玉女、龜、蛇二將、雷公等諸神。其中以尖嘴、鷹爪、左手執楔、右手執槌的雷公形象最為突出。

碧霞元君信仰是泰山信仰的重要內容之一。碧霞元君的來歷也十分複雜,有黃帝所遣玉女說、簡狄說和原始部落首領說等,一般來講,道教認為她是東嶽大帝的女兒,又稱為泰山奶奶、泰山老母。農村中常見的娘娘廟、奶奶廟等大多是為祭祀碧霞元君而建。“碧霞元君”封號始於宋代,明清時期有關碧霞元君的信仰得到較快發展。

燒窯峪石窟供奉的碧霞元君眼光娘娘送子娘娘,其神三位一體 。或說皆為元君化身,或說系三姊妹,或說眼光、送子兩神為元君的下屬。傳說眼光娘娘主治眼疾,又演化為無所不治。史載明神宗之母曾患眼疾,遣官禱神得愈,特鑄金闕、銅鐘答謝神恩。至今仍有不少香客於神前討香灰作“藥引子”。也有說眼光娘娘主光明,延伸為主宰人的前程,所以求富求貴求平安者不乏其人。而延慶燒窯峪也有類似傳說,在娘娘廟的石台上有一深0.25米、直徑0.3米的水坑,當地的老鄉傳說,要是誰眼睛有毛病了,直接在坑裡取點水就可以治癒。“送子娘娘”,顧名思義即賜子的神,而且她還能保佑兒童健康成長。

碧霞元君作為泰山神體系中的一員,掌管著人間的生老病死,旦夕禍福,而尤為滿足女性信徒信仰的需要,成為古代婦女的守護神。燒窯峪娘娘殿除供奉三位娘娘外,還供奉著三位娘娘的侍女和書吏。

明清時期道教雖然逐漸走向衰落,但在皇家和民間道教信仰仍有一定的發展空間。尤其是明代嘉靖皇帝篤信道教,在某種程度上也推動了道教的發展。延慶地區至今仍然還保存著十多處真武廟、多處泰山廟、三官廟遺蹟,在千家店朝陽寺、花盆關帝廟等處至今依然保留著娘娘信仰習俗。此外,在延慶地區還有很多奶奶頂、奶奶廟、娘娘廟之類的古地名。這些古蹟雖然沒有燒窯峪摩崖造像完整,但從另一側面也反應出延慶地區明清時期道教傳播情況。

著名石窟

石窟原是印度的一種佛教建築形式。中國的石窟起初是仿印度石窟的制度開鑿的,多建在中國北方的黃河流域。從北魏至隋唐,是鑿窟的鼎盛時期,尤其是在唐朝時期修築了許多大石窟,唐代以後逐漸減少。
印度石窟 埃洛拉石窟群|阿旎陀石窟|埃勒凡塔石窟|巴格石窟|巴雅石窟|加爾利石窟|坎赫里石窟 |象島石窟|阿旃陀石窟|耶奧拉石窟
中國石窟 阿爾寨石窟|安岳石窟|阿艾石窟|埃肯石窟|北齊石窟文化|巴中摩崖造像|彬縣大佛寺|柏孜克里克石窟|炳靈寺石窟|北石窟|柏孜克力克千佛洞|八峰崖石窟|北魏石窟寺|炳靈石窟|昌馬石窟|朝陽洞石窟|潮音洞石龕窟|蒼龍山石窟|大佛寺石窟|大象山石窟|大足石刻|大足石窟|大佛崖石窟|奉先寺洞窟|法華寺石窟|飛來峰石刻|法鏡寺石窟|固原須彌山石窟|鞏縣石窟|廣元千佛崖|廣元皇澤寺石刻|瓜州榆林窟|龜茲石窟|鞏縣石窟寺|河西石窟|皇甫公窟|華岩洞石窟造像|虎頭寺石窟|鴻慶寺石窟|劍川石窟|夾江千佛崖|金燈寺石窟|交河故城及附近石窟|克孜爾千佛洞|庫木吐喇石窟|開河寺石窟|克孜尕哈石窟|克孜爾尕哈石窟|拉日石窟|拉梢寺摩崖造像|柳埠千佛崖石刻|洛陽龍門|靈岩石窟|龍山石窟|龍游石窟|龍門石窟|龍門藥方洞|龍門萬佛洞|蓮花洞石窟|靈應石窟寺|馬家河石窟|馬蹄寺石窟|麥積山石窟|南龕石窟|南岩石龕|南響堂山石窟|牛角寨石窟|南石窟|盤山石窟|七佛洞石窟|千佛寺石窟|千佛岩石窟|千佛洞石窟|潛溪寺|邛崍石窟|四川石窟|宋代以後的雲岡石窟|森木塞姆石窟|森木賽姆石窟|燒窯峪石窟|石堂會石窟|陝北石窟|勝金口石窟|掃帚嶺石窟|四大石窟|水泉石窟|石崆寺石窟|石鼓峽石窟|吐峪溝石窟|天梯山石窟|天龍山石窟|托乎拉克埃肯石窟|萬佛堂石窟|伍山石窟|萬佛山石窟|響堂山石窟|懸空寺石窟|西龕石窟|隰縣千佛洞|須彌山石窟|西華山石窟|仙佛寺石窟|雲岡石窟|雲門山石窟|榆林窟|緣獅洞石窟|智覺寺石窟|鎮川懸空寺石窟|鐘山石窟|張家溝門石窟
其他國家 巴米揚石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