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談起我國的石窟藝術,過去人們習慣於把敦煌莫高窟、洛陽龍門石窟和大同石窟,稱為我國三大石窟。其實,四川省大足縣的大足石刻,在藝術上並不遜色,規模也宏大,完全可以與莫高龍門、雲岡三窟相提並論。大足是石刻之鄉,全縣有40多處石刻,造像達5萬多個。其中最著名、規模最大的有兩處,一處叫寶頂山,一處叫北山。這兩處都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我國晚唐以後窟藝術的代表作。
北山的石刻造像近萬。主要的造像集中在長約1里、形如新月、名為佛灣的地段上。這裡的石刻群開鑿於唐景福元年(公元892年)歷經五代、兩宋,前後經營了達250年。這些石刻像的特點是刻工精細,形象生動,其中最精彩的是幾座觀音、文殊和普賢的造像。
多姿多彩的石窟特色
四川大足縣佛教石窟群,創建於唐末至南宋間,民國三十四年由楊家駱等人發現,石窟計分七個區域,以龍岡區和寶頂區最重要。龍岡一稱北山,位於大足縣城北二.五公里處,由佛彎等五段組成,造像二九○龕,內碑二、摩崖四、圖一、石經一、經幢四、立體造像三六六四軀。唐乾寧二年(西元八九五年)昌州刺史韋君靖建永昌寨時,首次雕造佛像,附見題記中,有乾寧、永平、乾德、廣政、紹興、乾道、大觀、淳熙、元祐、嘉泰等年號。石窟中以一二五龕、一三六龕、一八龕、二四五等龕內佛菩薩像,妙相莊嚴、刀筆細緻、花飾繁麗、最為可觀。寶頂摩崖在大足縣城東北十七公里處,大佛彎與小佛彎中,明確可數的佛像達二五五一軀,連同殘毀者在萬數以上。大佛彎崖壁高約十五公尺,長二八公尺,為南宋米糧里孝子趙智鳳一手經營而成,規模宏大,結構嚴密,系統完整。全區窟號三十一,以佛誕生及涅槃聖跡為中心,左岩由千手千眼觀音至十力菩薩,右岩由孔雀明王至柳本尊行化圖,左右二壁相對呈一狹谷,有水自彿誕生處,龍口吐出,即大足川之導源處。三十一窟中地獄變相、牧牛圖等,禪義深遠,風格獨特,表現生活氣息,是現存石窟之僅有者。 中國的佛教石窟。分布於四川省大足縣城西南、西北和東北的山區,今存石刻造像約5萬身,共40餘處。其中特別重要的有北山、寶頂山、南山、石篆山、石門山、妙高山、舒成岩等10餘處。北山和寶頂山的摩崖造像最具有代表性,它反映了晚唐、五代至南宋時期石窟藝術的發展面貌。
北山古名龍崗山,位於縣城西北2.5公里處。北山的佛灣是大足縣最早創建的石窟摩崖造像群,始於晚唐昭宗景福元年(892),經五代至南宋紹興(1131~1162)年間為開鑿的最盛期,歷時250多年。除佛教造像窟龕,還有經幢、塔龕、官吏紀念像、線刻畫等共編290號(包括明、清及近代題記)。
佛灣由北向南分為3段:南段多為晚唐和五代時期的作品,造像風化剝蝕較甚;北、中段多為兩宋時期作品,保存較好。
佛灣中段編號 136的轉輪經藏窟(又名心神車窟)是雕像精美的宋代洞窟之一。窟為平頂長方形中心柱窟,中心柱為轉輪經藏,直徑2.61米,柱上部為8根小柱,上各盤一龍,龍柱上頂八角飛檐。柱底部為須彌座,座身中段刻一大蟠龍,座上圍一圈欄桿,刻有約50個嬉戲的兒童,神態活潑。繞過轉輪經藏是兩進的洞窟,主像釋迦佛,兩旁是迦葉、阿難、觀音、勢至及壁角兩少年比丘,右壁有兩對夫婦供養人。釋迦頂髻放出毫光兩道,沿窟頂繞四匝直出洞口外。左右兩壁有文殊、普賢,獅奴、象奴分立左右。文殊面孔豐腴,精神飽滿,性格開朗。普賢則身材修長,面容韶秀,氣質典雅(見彩圖大足石窟北山轉輪經藏窟石雕普賢菩薩像(宋))。窟前部兩壁刻玉印、如意珠、日月(見彩圖大足石窟北山轉輪經藏窟石雕日月觀音像(宋))、數珠手觀音 4身。窟內共有八菩薩,侍立供養者10餘身,每身造像都表現了不同形體特徵及各異的神態。窟內壁面尚存有紹興十二年至十五年題記5則。
心神車窟中的普賢像
編號125的數珠手觀音像龕,龕高1.26米,背光為橢圓形,雖已風化模糊,但極富藝術魅力。觀音雙手斜搭胸前,上身向後側斜倚,頭部微朝前傾,嘴角露出笑意,衣帶瀟灑臨風飄舞,全身姿態婀娜,靜中帶動。
編號245的觀無量壽佛經變相龕,是佛灣造像內容最豐富的雕刻組群。龕高4.7米,深1.18米,系以雕刻形式表現的西方極樂淨土。主像為阿彌陀、觀音、勢至 3尊,頂上各有寶蓋,寶蓋之上刻滿天宮樓閣。佛左右有經幢,兩菩薩外上側有七寶樹。幢、樹上皆起雲氣,頂層左右也有樓閣欄桿,雲間刻八功德水池,有荷、菱、船等。在佛、菩薩座底欄桿下面,以梯台形式刻出三品九生,頂層左右壁曲欄之下,有諸菩薩像7層。龕正壁及左右壁底層分成11個豎方格,浮雕《阿□世幽閉父王母后圖》。龕外側左右門框分10格,浮雕十六觀。全龕的佛、菩薩、諸天以及供養人等人物形象總計 560餘身,大者54厘米,小者2.5厘米,或坐或立,十分生動。整體結構布局既整齊又富於變化。
125窟的觀音像
編號58、249、253等龕為觀音和地藏同龕,比較別致。說明當時四川一帶對菩薩信仰之深。
編號177的《地藏變相圖》是代表作。地藏頭戴披風,身著袈裟,盤坐於高背椅上,二飄帶及衣衫垂於座前。面龐豐滿,神情敦厚。兩側壁坐、立有地藏化身像4軀,均作僧裝,表現出各不相同的年齡、性格和姿態。全龕樸素無華,刻得細緻入微。該龕有題記“丙午歲伏元俊鐫記”,應為北宋靖康元年(1126)所作。
編號155的大佛母孔雀明王窟,也是1126年所鑿。窟有中心柱。主像為佛母大孔雀明王菩薩,面西北,結跏趺坐於蓮座上。明王頭戴花冠,兩耳垂環,胸前滿綴纓絡珠飾,整體端莊華美。腦後在圓形火焰背光,身有四臂,手中分別托經書、握扇、托如意珠及持孔雀羽毛等。蓮座托於孔雀背上,孔雀雙翅展開作欲飛狀,尾後翹,通過主像身後直達窟頂,並向前彎於主像頭上,形成身後舉身光。窟四壁刻滿千佛。基座左側有一題記:“丙午歲伏元俊、男世能,鐫此一身。”
北山佛灣石刻以精巧細緻的風格著稱,每龕的布局結構既規整又富於變化,既華麗又雋秀。在題刻上還留下部分雕刻家的姓名,除上述外,尚有胥安、伏小六、伏小八等。
寶頂山在縣城東北17.5公里處,山頂有聖壽寺,造像以寺西北山谷中的大佛灣和寺東面的小佛灣為中心,共有石窟摩崖造像18處,尚有10餘處僅有零星作品。寶頂山石刻雕鑿年代約在南宋淳熙至淳□間(1174~1252),歷時70餘年,由宋代名僧趙智鳳經營開鑿。大佛灣是一條深幽的馬蹄形山灣,長約280米,崖面高15~30米,共有31組大型雕像及記載寶頂山造像由來和佛教密宗史實的碑刻、題記、舍利塔等。小佛灣雕像刻在寬16米,進深8米的平台上,用條石砌成的壁面和石屋中。小佛灣傳說即趙智鳳所創建的聖壽本尊殿遺址。寶頂山是留存至今的中國唯一的一座佛教密宗石窟寺。
編號11的《釋迦牟尼涅圖》位於東崖盡頭,是大足石窟中最大的石刻。釋迦像長31米,頭北足南,面西,右側臥,膝部以下沒入南壁岩石中。面容寧靜,微合雙目。腹前有一擺著供盤之供桌,兩側有抬供桌的侍者,桌前有一王者像,捧笏面內作哀悼狀。供桌上起祥雲直達崖頂,雲中立釋迦母摩耶夫人及親屬、天女等9身,均作全身像。釋迦頭側及身前有天王、釋迦眾弟子及趙智鳳、柳本尊等14身,均作半截像。人物表情多虔誠肅穆,著重襯托釋迦滅度時的超脫氣氛,與《涅□經》所記不同。
寶頂山第20號地獄變相中寒水地獄中受刑者
其右側為編號12的《九龍浴太子圖》,作者巧妙地利用了山頂清泉,將泉水引至大龍頭,從龍嘴流向高約1米的裸身太子。太子坐金剛台座,座前為一半圓形貯水池。大龍頭上方刻有8個小龍頭,伸出崖面,互相對稱,頗有生趣。
編號14的毗盧道場,窟高6.6米,寬11.6米,深4.2米。正中為一仿中心柱式六角攢尖飛檐雙層塔,塔身與後壁相連。塔內為毗盧舍那佛結跏坐蓮座上,兩側刻菩薩及弟子聽法場面。造像大多形態端莊,面像豐腴典雅,神情恬靜,繼承了唐代造像的優良傳統,為大佛灣佛、菩薩像精美的作品之一。東壁崩塌。西壁一龕主尊為釋迦,左右有文殊、普賢兩組,釋迦下面有高浮雕背身跪著的兩供養菩薩,為整窟作品增加了虔敬的氣氛。
編號15的父母恩重經變相龕分2層,上層為七佛半身像;下層為父母恩重經變相,以11組雕像表現儒家孝道觀念的父母十種恩德,每組均有方碑刻標題和頌詞。雕像真實生動的反映了父母對兒女的深摯感情,生活氣息極為濃厚。
編號16的《雷音圖》是在一段上凸下凹的懸崖上雕刻風伯、雷公、電母、雲神、雨師等形象,表現手法豪放,個個飛騰躍動,創造出烏雲壓頂、暴雨狂風、雷電交加的氣勢。
編號17的大方便佛報恩經變龕中釋迦半身像的腹部以下為一塊名《三聖御製佛牙贊》碑。碑左右側各 1組雕刻極為別致。右側為《六師外道謗佛不孝》,其中吹篳篥女高0.5米,神態凝重,動態自然生動。左側為《釋迦抬父棺》,抬棺3人,釋迦在前,默默地捧住肩上的槓,後2人彎背前傾,概括地表現出棺重吃力的動態。
編號18的觀無量壽佛經變龕,上層是大型的西方三聖半身像,身後有十方佛、樓閣及伎樂飛天、青鳥等;下層刻三品九生。該龕與北山觀經變的嚴整密緻結構不同,而是依崖面凹凸布局,錯落有致,靈活自然。耐人欣賞的是龕中所刻蓮花化生童子,兒童嬉笑顏開,給這佛國世界增加了歡樂的活力。十六觀在大龕左右邊緣轉角處,參差錯落地刻出了韋提希16種冥想境界,在流雲飄渺中有幻化之感。
編號20的地獄變相摩崖造像,除地藏菩薩及十冥王相外,地獄變相分18組,有刀山、鑊湯、寒冰、黑暗、截膝、餓鬼、糞穢等地獄。其中眾多的受難者刻畫得十分生動。如黑暗地獄中的盲人伸手探摸;刀船地獄中的養雞女,發挽雙髻,面露微笑,雙手正打開雞籠,籠前兩雞爭食,正是村婦生活寫照;寒水地獄中,二人蹲在冰雪中,一個籠手,一個將手藏於脅下,頗有寒氣襲人之感。在截膝地獄東端是《勸戒酒圖》,分4組刻各種酒後昏亂、動作恍惚,父子、夫妻、兄弟、姊妹不相識的神情。此外,還有身著袈裟、手挾梵夾的趙智鳳立像。
編號21的柳本尊行化道場,位於北崖西端,全像寬24.8米,是此處最寬的摩崖造像。分3層,上層為五佛四菩薩,中下層為《柳本尊行化圖》。柳本尊作居士形象居中,左右各2菩薩2侍女,兩側分列10種行化和各種供養人。這一規模宏大的造像是為了宣揚唐朝末年四川一帶創立密宗教統、成都瑜珈派始祖柳本尊的紀念性雕刻群。
編號22的十大明王像,位於21號摩崖的底層。明王神態威猛,身體健壯。如《憤怒明王》,兩眼圓睜,眉頭聳起,嘴咬左拳。《穢跡明王》,劍眉插鬢,豹眼凸出,鼻翼張開,獠牙外露,有叱吒風雲的氣概,上伸一臂,手抓金輪,似蘊蓄著無窮力量。明王像除西側 5尊接近完工外,其他因元兵入川,皆未完成,大塊的體積及流利的斧鑿痕以及粗打的石胎,可清晰了解古代匠師的雕刻過程。
寶頂山第22號十大明王像之一
編號29的圓覺洞,位於南崖西部,系寬9.55米,深12.13米的方形窟。主像為3身佛,兩壁刻12身菩薩(即十二圓覺),均頭戴高花冠,著薄衫裙,胸有密集瓔珞,趺坐於金剛座上,面相端莊,雕刻手法圓潤細膩。洞口四壁刻滿各種樓閣、樹木、山巒、雲水、花草、天仙和供養人的高浮雕。此外,尚有一身菩薩跪於主佛前,以圓雕手法處理,垂瞼閉嘴,合掌當胸。13身菩薩的布局頗為新穎地體現了諸菩薩向佛請教修行法門這一主題。
編號30的《牧牛圖》,依山崖自然的高低起伏雕鑿。系以牧牛各種方法比喻“修行禪觀,調伏心意”的過程。分未牧、初調、受制、回首、馴伏、無礙、任遠、相忘、獨照、雙忘10段。作者用了極為自由的手法,刻畫了崎嶇的山路上、幽靜的林泉間,牧童和牛的各種生動意態。既闡發了牧心的禪觀哲學,又表現了田園般的詩意。
編號8的千手千眼觀音龕,外覆木結構殿宇。觀音面北,結跏趺坐於蓮台上,像高不過3米,後背出現了1007隻手與眼,手中各持不同器物,疊舉高達6米。手的正、側、向、背、彎、曲、平、直,千變萬化。掌、指的比例和肌肉、骨節也刻得相當真實,是中國石刻藝術中僅見的作品。
藝術寶庫-文化分析
在中國雕塑史上,古代巴蜀地區(現為中國西南部四川省和重慶市)的石窟雕塑占有十分特殊的地位。古時這裡是經濟和文化發達地區之一,也是中國道教形成和佛教傳入最早,石窟造像時間延續最長,分布最廣的地區之一。區內有五十餘縣遺存著二百餘處石窟群,其造像活動始於南北朝(公元420—589年),繁榮於唐宋(公元618—1279年),延續至明清(公元1368—1911年),與甘肅敦煌的莫高窟,河南洛陽的龍門石窟,山西大同的雲崗石窟等藝術競相媲美。在這一地區眾多的石窟造像群中,大足石窟為規模最宏偉,內容最豐富,藝術最為精湛的一處,素有“石刻之鄉”和“藝術寶庫”之美譽。
大足石窟位於重慶市大足縣境內,距重慶165公里,縣境內共有晚唐(九世紀)到宋末(十三世紀)的造像5萬多尊,石刻分布40餘處,其中北山、寶頂山兩處最具代表性,也最為精彩。
北山,古稱龍崗山,離縣城兩公里。唐末(9—10世紀),這裡曾是割據東川的昌州刺史韋君靖貯糧屯兵的“永昌寨”。景福元年(公元892年),韋君靖在寨內西翠壁(今北山佛灣)首先開鑿佛像。此後,當地官吏、士紳、僧尼步韋後塵,陸續自費經營造像,北山石刻從晚唐起,直至南宋紹興年間,歷經250多年,有佛教造像近萬尊,距今已有千多年的歷史。以佛灣為中心分布於山之四陬,風格則因時代而各異。
第136號的“轉輪經藏窟”是北山最完整的大型石窟,可稱宋刻的代表作。窟內的觀音、菩薩像和藹可親,不像雲崗大佛那樣神秘,高深。尤其是坐在吼獅之上的文殊與騎在白象背的普賢最引人注目,善良的美女和被馴服的野獸產生柔和與強力兩種造型的強烈對比,構成善戰勝惡的哲學形象,達到藝術上靜與動的和諧統一。
北山石刻中的珍品當數宋代的觀音像。中國早期的觀音像,一般以男性形象出現,正襟危坐,莊嚴肅穆,而這裡晚唐以後的觀音,卻迥然不同,以女像出現,且已世俗化具有人性美。
長期享譽北山石刻之冠的“數珠手觀音”俗稱“媚態觀音”,身高不超過100厘米,側身立於正中,右側斜依石壁,臉龐圓潤秀麗,靦腆含羞,低眉淺笑,兩手自然交叉於腹部,左手握右腕,右手提數珠,全身裝飾富麗堂皇。她頭戴花冠,上身微露,胸垂纓絡,腰系圍裙,肘懸衣帶,赤足踏於蓮花之上,裙帶臨風起舞,體態神情輕盈嫵媚,儼然像一個追求美好生活的妙齡少女,許多外國參觀者稱她為“東方維納斯”。
宋代的“地藏化身窟”現存四個比人略大的地藏化身像,造型準確,形象樸素而有體量感,是嚴格而精練的寫生雕塑。
北山的石雕以秀麗精巧,形象生動給人留下深刻印象。而寶頂山的石雕卻以氣勢雄偉,場面壯觀而令人讚嘆。
寶頂山位於大足縣城東北15公里,這裡的石刻是宋代名僧趙智鳳主持開鑿的,前後歷時70多年,距今已800餘年的歷史,這裡共有造像1萬餘尊。以大佛灣為中心,在長約500米深幽的馬蹄形山灣中,或石窟中,或岩壁上,一幅幅大型雕像十分精美,蔚為壯觀。
在大佛灣中部“釋迦涅磐聖跡圖”是寶頂山的最醒目、最精彩的石刻之一。涅磐,在佛語稱“死”的意思。佛祖釋迦牟尼半身側臥,大佛長31米,僅現上半身下半身隱沒岩石中,幾乎占據整個北崖。採用意到筆不到雕刻手法,含蓄雋永,引人遐思,更顯佛像偉大,佛涅磐像面容慈祥寧靜,微睜兩目,釋迦滅度前的神情,表現得淋漓盡致。
“釋迦降生圖”又名“九龍浴太子”是難得的傑作。這幅雕像在藝術和科學的結合頗具特色。岩壁上伸出九個龍頭,清水從正中的龍口中流出,正好洗浴坐於盆中剛出世的釋迦牟尼,整幅雕塑既自然生動,又情趣盎然。
大佛灣唯一頂天立地的一龕站像為“華嚴三聖”,中為密宗始祖毗盧舍那佛,左右為文殊和普賢,三像身高7米,鏤空刻近似圓雕,立體感強。尤其是普賢手托石塔重近千斤,歷千年而不墜。是雕刻家運用力學原理,巧妙地雕刻了接地袈裟的緣故。
“千手觀音”也是一幅雕像精彩之作,在88平方米的石壁上雕出身高約3米,有1007支手,如孔雀開屏一樣從上、左、右三個方向伸展,每隻手都雕得纖細柔美,手中各拿著各種不同的器物,千姿百態,無一雷同。
在寶頂山石刻中,還有多組是直接反映生活和勞動場面的雕塑,人物或仰酣睡、或悠然吹笛自樂,都刻劃的栩栩如生、惟妙惟肖。
大足石刻,以其精湛的雕刻藝術,粗獷有致而聞名遐邇,每一處造像之所以具有感人的魅力,都體現出作者巧妙的設計,以及工匠熟練的技藝。大足石刻是中國古老石刻藝術寶庫中的一顆燦爛的明珠。
1999年12月1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在摩洛哥王國馬拉喀什市舉行的第二十三屆會議上作出決定,將中國的大足石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中。
著名石窟
石窟原是印度的一種佛教建築形式。中國的石窟起初是仿印度石窟的制度開鑿的,多建在中國北方的黃河流域。從北魏至隋唐,是鑿窟的鼎盛時期,尤其是在唐朝時期修築了許多大石窟,唐代以後逐漸減少。 |
絕壁上的藝術:石窟(二)
石窟原是印度的一種佛教建築形式。佛教提倡遁世隱修,因此僧侶們選擇崇山峻岭的幽僻之地開鑿石窟,以便修行之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