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木吐喇石窟是國家一類文物保護單位,石窟位於庫車縣城西南28公里處,始鑿於公元4世紀,於11世紀左右廢棄。已編號的洞窟有112個,現存壁畫數千平方米,以描繪大乘佛教內容為主,壁畫藝術“唐風”較濃,亦有少量雕塑,還有大量的龜茲文、漢文、回骼文的題記,是研究龜茲文化的重要參考資料。石窟在內容和風格上與中原佛教藝術相近,出現了“西方淨土”、“東方藥師”、“法華”、“彌勒”等大型經變故事畫,形象生動、造型優美。克孜爾尕哈石窟自治區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庫車縣城西北13公里,為唐代遺址。已編號洞窟47個,現較完整的洞窟有38個,其中19個為支提窟,19個為毗河羅窟。窟中壁畫多為佛本生故事像。較為特殊的是第24號窟,為七角形平面,正中有中心柱,左右開甬道,後壁有隧道,且又是平頂的支提窟,此種形式為其他窟群所罕見,壁畫“龜茲風格”較濃。
簡介
庫木吐喇石窟位於新疆自治區庫車縣西南約30公里處,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庫木吐喇是維吾爾語的譯音,意思是“沙漠中的烽火台”。窟群分布在渭乾河東岸的山麓或斷崖上,分為南北兩區,相距約3公里。北區的洞窟較為集中,已編號的洞窟有80個,但窟形和壁畫保存較完好的不到半數。南區洞窟分散在河東岸和幾條山谷內,編號的洞窟有32個,保存較好的不到10窟。石窟大約開鑿於四世紀。當佛教從印度和鍵陀羅等地傳入龜茲後,龜茲的人民在本民族傳統的基礎上,吸收了外來藝術的有益成分,創造出了具有時代特點和民族風格的藝術形式。洞窟的早期壁畫屬於南北朝時代,而唐代的壁畫內容則以經變故事為主,與敦煌莫高窟的十分相似。晚唐的壁畫間常有漢文和回鶻文的榜題。第46窟夾子本生圖,採用較粗的線條勾勒輪廓,內部以赭石平塗,極富立體感。龜茲畫家還從自己的生活實踐出發,讓佛和菩薩披上龜茲的服裝,被稱為“雙領下垂”式的大衣。在繪畫的技法上,“用筆勁緊,如屈鐵盤絲”。第32窟殘存“涅盤變”中的舉哀菩薩,線條圓潤,流暢柔和,是“屈鐵盤絲”式線條的代表之作。
庫木土喇石窟中還有少量回鶻高昌時期開鑿的,其中保存最完好的要數79號窟。窟內右壁下部有一幅“地獄變”。坐在方台上的地藏菩薩在中心,外面跪著一行六人,其中兩個長著角的鬼卒抓住兩個人的頭髮在捆綁捶打,另兩個鬼卒正拉著鋸把一個人的頭鋸成兩半……大家一定還記得佛教中有“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這句名言吧,指的就是這普濟眾生,包括地獄中的餓鬼、牲畜等一切生靈的地藏菩薩。由於“地獄變”壁畫在全國石窟中絕少發現,這幅稀有的壁畫因此在佛教藝術史上占據了重要的地位。
地理位置
庫木吐喇石窟位於新疆庫車縣城西25公里的渭乾河畔,千佛洞始建於公元5世紀,廢棄於11世紀。窟群分南北兩區,依山傍水,南北長約5公里,東西寬約1.5公里,現存編號洞窟112個,是新疆境內僅次於克孜爾石窟的第二大石窟群。
庫木吐喇千佛洞體現了多種文化的相互交融,壁畫風格集龜茲、漢、回鶻於一體,是佛教石窟藝術中難得的珍品,1961年被列為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壁畫
早期(約5—7世紀)壁畫,主室券頂中脊多為日天、月天、金翅鳥、立佛等組成的天相圖。券頂側室是以菱形山巒為背景的佛本生故事畫或因緣故事畫。主室側壁多畫方形構圖的因緣佛傳,後室畫以涅槃為中心的佛傳內容。方形窟的穹窿頂分隔成條幅狀,畫立佛或菩薩。側壁多畫佛傳故事。具有顯著的龜茲特色。中期(約8—9世紀)壁畫除延續早期壁畫外,還出現了和中原唐代石窟相似的洞窟,在中心柱窟主室兩側壁為通壁一鋪的大幅經變畫。內容有藥師變、淨土變等,與敦煌石窟唐代壁畫的技法、風格相似,榜題用漢文書寫。窟頂多畫蓮花、團花、茶花、雲朵等中原形式的圖案。中心柱窟甬道、後室側壁有立佛、立菩薩像。也有漢文榜題。漢族供養人像頭戴幞頭,著盤領窄袖長袍。還出現了當時中原流行的千手千眼觀音等密宗形象。
晚期(約10—11世紀)洞窟如北區75窟,正壁畫一持缽高僧坐像,下有漢文墨書經文一方。兩側及其下部有天道、人道、阿道、餓鬼道、畜生道、地獄道等六道畫面,有漢文榜題。左右側壁下方為供養人行列,其中一列著回鶻服裝,並用漢文書寫回鶻人題名。北區79窟,正壁畫回鶻僧人和世俗信徒供養像,窟門右側前壁畫一列回鶻服裝的男女供養人像,用漢文、回鶻文和龜茲文三種文字書寫題名,這是前所未見的。
庫木吐喇石窟的唐代壁畫在內容和畫風上都和中原藝術比較接近,既有中國畫那種豐富多變的線條,又有凹凸不平的暈染法,並使二者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形成了獨具一格的龜茲畫風。這裡出現了“西方淨土”、“東方藥師”、“法華”、“彌勒”等大型的經變故事畫,畫家以其豐富的想像力,把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在創作的方法上,他們把佛和菩薩都畫得雍容端莊,溫柔安詳,充滿著世間的人情味。
第16窟的“東方藥師”經變畫中的飛天,披帶花冠彩帶,成對地在空中迎風飄舞,凌空飄逸,婀娜多姿,表現了對未來生活的嚮往和渴望。而在第36窟的舉哀菩薩畫中,同一幅畫,有的地方線條勁緊圓潤,有的粗細相間,再稍施暈染,顯得身姿挺秀,情態高雅。這些瑰麗的藝術珍寶,是古代龜茲人民智慧和藝術的結晶,它也為研究新疆的經濟、文字、建築、舞蹈、眼飾和工藝美術的發展史提供了彌足珍貴的形象材料,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價值。
特點
庫木吐喇兩晉時期的石窟與克孜爾石窟極為相似,但後期石窟卻與之風格迥異。唐代時開鑿的14號、16號、45號石窟,其窟內壁畫掃從前滯鈍呆板的筆法,顯得生動自然,是庫木吐喇壁畫藝術的巔峰之作。14號窟右壁有一幅《降魔圖》。佛袒露右臂,坐在蓮花座上,周圍燃起熊熊烈火,火中燃烤著許多猙獰的妖魔。另一幅《迎佛圖》中,兩個王公貴族正無比虔誠地迎候佛的到來。正壁是彌勒經變,但已多處漫漶,難以辨認。
16號窟的窟頂中心畫了一列朵雲,兩旁整整齊齊排列著小千佛,宛若宇宙星辰,多不勝數。小千佛均坐在蓮花座上,雙頜下垂,每個佛都有項光、身光,項光代表著佛的智慧,身光則昭示著這裡的眾生具有極其殊勝的福德因緣。千佛周圍,祥雲飄緲,大雁飛翔,一派佛國仙境的景象。
庫木吐喇45號窟窟頂中心是一行寶相花圖案,筆法細膩,色彩綺麗。其左右的大千佛,面目豐盈秀美,其袈裟或
袒右、或通肩;或作“禪定印”,或作“施與印”,或作“轉法輪印”,或作“施無畏印”(這些都是佛的各種手姿,如禪定印就是將雙手仰放下腹前,右手置左手上,兩拇指相接)。大千佛的頭上有寶蓋,表明這些都是“菩薩”級別以上的大神。同是唐代所作的壁畫,庫木吐喇與克孜爾石窟相比,有一個顯著的區別,就是它受中原漢族文化的影響較深,藝術風格上唐風較濃。唐代時的龜茲與中原王朝的關係尤為密切。唐王朝使節的頻繁來往,以及駐守在龜茲的3萬唐兵,帶來了大量的漢族文化。女皇武則天極好佛教,使得龜茲的佛教大為興盛。加之庫木土喇地處龜茲國都與安西都護府的附近,由此便出現了數量繁多、唐風濃郁的壁畫。回頭再看14窟“降魔變”壁畫中,擊刺釋迦牟尼的武士裝的魔鬼,頭上戴著雉尾,與盛唐時“天王”的裝飾相同;《迎佛圖》中的江水,更是“一擺三波,三折之浪”的唐代畫法。15窟所畫的菩薩像,頭戴小型花鬢冠、高髮髻,胸前有複雜的細纓絡,披巾下垂、橫於胸腹之間,是中原各地石窟、盛唐以後菩薩像的標準形態;畫的用筆,更具吳道子人物畫“其勢圓轉,而衣服飄舉”的典型風格。
破壞
“德國吐魯番探險隊”是德國柏林民俗學博物館在本國皇家和軍火大王克虜勃等人的資助下,於1902~1903、1904~1905、1906~1907、1913~1914年間派出的四次新疆探險隊。名為“吐魯番探險隊”,實際上,探查、挖掘的地點遍布絲綢之路北道——西起喀什,東到哈密的古代遺址。庫木吐喇石窟只是他們考察、竊取龜茲壁畫的一個點,正如格倫威德爾所說,他們“僅僅是作為在克孜爾主要工作的一種預備性研究”,但就在這個“試點”中就切割了大量的壁畫,帶來無法彌補的破壞。他們對庫車縣庫木吐喇石窟的考察前後共進行了三次,分別是1903、1906和1913年。在這幾次考察中,不僅拍攝、測繪、挖掘、掠劫大量文物,同時還切割許多壁畫。
第一次是柏林民族學博物館的印度藝術史學家格倫威德爾(AlbertGrünwedel)率領胡特(GeorgHuth)和巴圖斯(TheodorBartus)組成,於1902年11月到達吐魯番,12月開始調查和挖掘。1903年4月從吐魯番返回途中,路經庫車時,與日本大谷探險隊的崛賢雄和渡邊哲信相遇。當得知庫木吐喇等石窟的訊息後,格倫威德爾就匆匆忙忙地趕到那裡,並切割了谷口區第23窟(格倫威德爾編號:第2溝中穹隆頂窟)穹隆頂上的兩身天神、婆羅門像和三塊邊飾圖案;大溝區第38窟(格倫威德爾編號33窟,或稱涅槃窟)中心柱後壁的大型涅槃圖等壁畫運回柏林。這次連同在吐魯番竊取的文物共有44箱,每箱重約37.5公斤。
這一“成績”鼓舞了德國東方學界,導致成立了一個專門的委員會,主要成員有梵文專家皮舍爾(RichardPischel)、柏林大學教授買耶爾(EduardMeyer)等,提議儘快派遣考察隊,成立“德國皇家吐魯番考察隊”,再次到新疆進行挖掘。由於格倫威德爾的健康欠佳,第2次考察(這是考察隊建立後的首次,因而也被稱為第1次)於1904年開始,由勒柯克(V·Lecoq)任隊長,巴圖斯參加,主要在吐魯番地區活動,沒有到庫木吐喇石窟。這次共帶走文物103箱,每箱重100~160公斤。
1905年12月,當格倫威德爾到達喀什後,與勒柯克匯合,一起開始了第三次考察活動。這次他們的考察隊增加成了4人,因為格倫威德爾又帶了一名助手——波爾特(H·Pohrt)。他們於1906年初考察了圖木舒克遺址後,第二次來到庫車縣,首先考察了克孜爾石窟,又返回庫木吐喇,決定先在庫木吐喇考察、挖掘、攝影、摹繪、切割壁畫,掠劫文物,取得經驗後,再在克孜爾大動手腳。勒柯克在《新疆地下的文化寶藏》中記載,庫木吐喇石窟開鑿在湍急的河水左岸,“岸邊零星還分布著好幾個寺廟遺址,之間被崎嶇險峻的山谷所分開”。他們先挖掘的都勒都爾—阿戶爾遺址,是“一處已經被沙土埋起來的寺廟遺址”,在一座佛堂的塔基上,看見殘存大立佛的下肢和半圓形的蓮花座,收集到兩身天王塑像。在一座塔基中發現了舍利盒和佛傳壁畫,當時的“壁畫保存得還相當完好,從裡面我們搶救出了大量很有價值的雕塑、寫本和其他文物”。
保護
庫木吐喇石窟位於庫車縣西約25公里渭乾河出確爾塔格山口東岸崖壁上,現有編號洞窟112個。因其多元文化現象在世界佛教文化遺產中占有特殊的地位。1961年,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庫木吐喇石窟保護維修工程是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立項,日本政府無償援助投資125萬美元的國際合作項目,於2001年9月13日正式簽署協定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援助的庫木吐喇保護維修工程,預算投資125萬美元,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駐京代表處、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文物局負責實施。從2000年開始共組織召開了11次由中日專家組成的專家會議,研究討論了工作實施計畫和編制《庫木吐喇千佛洞保護》。
2004年庫木吐喇千佛洞保護工程的各項工作按照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制定的《庫木吐喇千佛洞第一期工程計畫》。2004年完成前期工作。2005年至2006年將實施第二期保護工程。
至今完成項目有:《庫木吐喇千佛洞保護規劃》,《庫木吐喇千佛洞第一期工程基本設計》、《庫木吐喇千佛洞灌注及岩層加固試驗報告》、《庫木吐喇千佛洞壁畫防剝落及加固材料試驗報告及資料彙編》、壁畫檔案記錄工作、建立氣象站等項目。
2006年8月國家文物批准了《庫木吐喇千佛洞保護規劃》和《庫木吐喇千佛洞修復保護第一期工程修復設計》。
2005年3月庫木吐喇石窟保護工程三方會議在北京召開。會上就該項目第二期工程實施計畫及方案進行了論證。2006年5月庫木吐喇石窟保護工程二期工程啟動議式在新疆庫車舉行。2006年7月至10月完成了五連洞岩體加固任務。由遼寧有色地質基礎公司完成。
至今已完成了庫木吐喇石窟地形圖、洞窟近景攝影、水文地質和工程地質調查、洞窟檔案記錄、洞窟壁畫危急調查,壁畫防脫落實驗、岩體錨固試驗、壁畫顏料分析、總體保護規劃、五連洞加固等工作。其中,洞窟檔案記錄工作作為目前我國進行的首次洞窟記錄項目,為有效保護洞窟珍貴壁畫、收集國內外資料、洞窟現存小氣候和大環境的變化等具有重要推廣價值。對目前已完成的工程項目,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中日專家認為,此項目無論組織協調、項目管理和所形成的技術成果,可稱為典範工程。
重要價值
窟內塑像大都毀壞,只有在新近發現的洞窟中尚有少數塑像,如第21窟甬道西側壁龕內塑一坐佛,保存完好。其壁畫題材有佛本生故事、佛傳故事、因緣故事及阿彌陀佛淨土變、彌勒淨土變,此外,還有許多佛、菩薩、僧人及供養人的畫像。壁畫題記有龜茲文、漢文、回鶻文等。庫木土喇石窟外,渭乾河緩緩流淌。這條龜茲國的母親河,曾孕育了獨具特色的龜茲古樂,孕育了龐大的石窟藝術,孕育了瑰麗獨特的龜茲文明。神秘的塔克拉瑪乾沙漠在這裡靜靜沉睡,塔里木河旁的胡楊林千年蔥鬱。庫車,正在祖國的邊疆奏起抒情的樂章,煥發著獨特的魅力吸引著你我。
著名石窟
石窟原是印度的一種佛教建築形式。中國的石窟起初是仿印度石窟的制度開鑿的,多建在中國北方的黃河流域。從北魏至隋唐,是鑿窟的鼎盛時期,尤其是在唐朝時期修築了許多大石窟,唐代以後逐漸減少。 |
絕壁上的藝術:石窟(一)
石窟原是印度的一種佛教建築形式。佛教提倡遁世隱修,因此僧侶們選擇崇山峻岭的幽僻之地開鑿石窟,以便修行之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