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水網
長江之南
江南,字面上的含義為江的南面,但作為一個典型的歷史地理概念,江南本意指長江以南的地區,在古代,江南往往代表著繁榮發達的文化教育和美麗富庶的水鄉,區域大致劃分為長江中下游南岸的地區,江南代表了中國人對美好生活的無限嚮往與希望。廣義的江南,指宜昌以東,長江中下游以南,南嶺以北的廣大地區。江南在古代被較多使用,如杜甫《江南逢李龜年》,是寫在長沙的事。江南在現代也使用,比如天氣預報中的江南就指廣義的江南;江南三大名樓(武漢的黃鶴樓,岳陽的岳陽樓和南昌的滕王閣)中所說的江南即為廣義上的江南。
江南有許多著名的書院。四大書院占其三,分別為嶽麓書院、石鼓書院、白鹿洞書院,其餘的還有鵝湖書院、象山書院、信江書院、麗澤書院、東林書院、明道書院、茅山書院等。
從古至今,歌詠江南的大量文學作品構築了中國人想像中的“江南”。著名的有白居易的《江南好》,蘇東坡的《望江南》。
地域文化上,江南文化和吳越文化緊密地聯繫在一起。吳語有時也被稱為江南話,吳語和雅言融合而成的官話有時也被稱為江南官話。
江南園林通常為私家園林,玄武湖是當代僅存的江南皇家園林。
杭州灣北
杭州灣位於中國浙江省東北部,西起澉浦—西三閘斷面,東至揚子角—鎮海角連線。有錢塘江注入,是一個喇叭形海灣。灣口寬約95千米,自口外向口內漸狹,到澉浦為20公里。海寧一帶僅寬3千米。自乍浦至倉前,七堡至聞家堰一帶水下形成巨大的沙坎(洲),長130千米,寬約27千米,厚約20米。北側金山衛一乍浦之間的沿岸海底有一巨大的沖刷槽,最深約40米。
山水江南
水是江南的靈魂。長江以南(包括其北岸附近區域)、以環太湖地區為中心,杭州灣以北(包括其南岸附近區域)構成了狹義江南的主體區域。長江、太湖和杭州灣是狹義江南的三大水區,長江、太湖和杭州灣(錢塘江)與其支流和其它湖泊構成了狹義江南的水網。東海和太平洋等海洋其它沿海地區也有,不是其主體特徵。
水鄉分類
江蘇水鄉
南京
中山陵中國偉大的革命先行者孫中山(1866.11.12─1925.3.12)先生的陵寢,
建於1926─1929年,位於南京東郊鐘山南麓。陵高約73米,海拔159米;陵墓392級石階的墓道、碑亭、祭堂、墓室等組成。墓室內陳放著孫中山先生的大理石臥像,下面安葬著遺體。陵區面積8萬平方米,建築布局呈自由鐘狀。前臨開闊平原,背靠巍峨山峰,布局嚴整,氣象雄偉,具有中國傳統民族風格。
明孝陵
位於南京東郊紫金山南麓獨龍阜玩珠峰下,是明代第一位皇帝朱元璋陵寢。1383年建成。明孝陵當年規模宏大,四周的紅牆長達20多公里。陵園內享殿聳立,樓閣巍峨,大部分建築都毀於戰火。現存主要有神道兩側的石獸和孝陵殿。
明代城垣
南京為中國四大古都之一,現存的明朝都城南京應天府城,不僅是世界規模最大的古城,也是中國僅存的古都城垣。明洪武十九年(1368)在元代府城的基礎上建築,根據地理條件和軍事防守的需要,在基本保留和利用舊城的同時又增闢新區,使城池和道路系統呈不規則形狀。全部城牆為磚石結構,周長為33.676公里(現存21.35公里),高14-18米,上寬7-12米,下寬10-18米,城門13座,其中聚寶(中華)等四門保持至今,聚寶門規模最大。1982年被國務院公布為歷史文化名城之後,南京市發布通告,嚴禁損壞城牆,並將周圍環境保護列入規劃控制區。2010年起南京市政府重點打造環城牆風光帶,已經完成鬼臉城段、玄武湖-太平門段建設,計畫未來全部連通為一個整體公園。
秦淮河
秦淮河是南京的母親河,歷史上極富盛名。這裡素為“六朝煙月之區,金粉薈萃之所”,更兼十代繁華之地,“衣冠文物,盛於江南;文採風流,甲于海內”,被稱為“中國第一歷史文化名河”。
遠在石器時代,流域內就有人類活動。從東水關至西水關的沿河兩岸,東吳以來一直是繁華的商業區的居民地。六朝時成為名門望族聚居之地,商賈雲集,文人薈萃,儒學鼎盛。宋代開始成為江南文化的中心。明清兩代,尤其是明代,是十里秦淮的鼎盛時期,明末清初,秦淮八艷的事跡更是膾炙人口。金粉樓台,鱗次櫛比;畫舫凌波,槳聲燈影構成一幅如夢如幻的美景奇觀。
鎮江
金山
金山名勝古蹟甚多,俯拾皆是。玲瓏秀麗的慈壽塔立於金山西北山巔之上,高30米,和整個金山幾金山寺配合的恰到好處,仿佛把這座山都拔高了。磚木結構的塔,上下通行,每一層八面都有走廊和欄桿,八面通風,面面有景,層層風光不一樣,宋代王安石詩云:"數重樓枕層層是叫,四壁窗開面面風,忽見鳥飛平地上,始驚身在半空中。"再如楞枷台、妙高台、觀音閣、法海洞、古仙人洞、古白龍洞等名勝古蹟,皆依山旁勢鑿岩而建,構思神巧,令人讚嘆建築者的神奇智慧和高超藝術。
金山又有“神話山”之稱,山上每一個古蹟都有迷人的神話、傳說和故事。中國有名的古典神話故事《白蛇傳》中“水漫金山寺”,就源出於此,民間流傳甚廣,為這座名城增添了十分迷人的色彩。
北固山
北固山,鎮江三山名勝之一,遠眺北固,橫枕大江,石壁嵯峨,山勢險固,因此得名北固山。三國時“甘露寺劉備招親”的故事就發生在北固山。以險峻著稱的北固山,因三國故事而名揚千古。山上亭台樓閣、山石澗道,無不與三國時期孫劉聯姻等歷史傳說有關,成為遊人尋訪三國遺蹟的嚮往之地。甘露寺高踞峰顛,形成“寺冠山”的特色。相傳始建於三國東吳甘露元年(公元265年),後廢屢建,寺內包括大殿、老君殿、觀音殿、江聲閣等,規模雖不大,名氣卻不小。古往今來,來鎮江的遊客,都喜歡到此一游,尋訪當年劉備招親的遺蹟。
北固山的詩句有王灣的《次北固山下》、辛棄疾的《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
常州
常州是一座有著3200多年左右歷史的文化古城,曾有過延陵、毗陵、毗壇、晉陵、長春、嘗州、武進等名稱,隋文帝開皇九年(589年)始有常州之稱。[1]
常州是長江文明和吳文化的發源地之一,也是南朝齊梁故里。常州境內風景名勝、歷史古蹟較多,有中華恐龍園、嬉戲谷、春秋淹城等主題公園和天目湖、南山、太湖灣、常州園林等自然風景區。
紅梅園
江南風韻,詩意紅梅,國家4A級旅遊景區,常州第一園林——紅梅公園。位於天寧寺北側,原為天寧寺林園舊址,後來逐步擴建而成。園內有紅梅春曉、曲池風荷、孤山雪松等八景。東南部的紅梅閣,始建於唐朝,現存建築為清代重建,文筆塔建於南朝齊梁年間,是常州現存最古老的建築之一,塔頂有一隻重達1500千克的銅葫蘆。[2]
東坡園
江南古城,水鄉常州。古典園林——東坡公園(國家4A級旅遊景區),位於常州第一園林——紅梅公園東南側,古運河東去的咽喉要地。屬天寧風景名勝區一重要景區,整個景區是由一個三面環水的半島和古運河中的半月島組成,二島間由一座明代古橋相連,面積雖然不大,只有4.3公頃,但也別有洞天,古蹟眾多。[3]
艤舟亭
相傳北宋大文豪家蘇東坡先生曾11次來常州,曾乘船至此停泊。後南宋有人為紀念在常州終老的蘇東坡,建艤舟亭以示懷念。艤舟亭位於園內南山頂,亭不大但造型精美,乾隆皇帝下江南時,曾4次賜詩,親筆題“玉局風流”匾額。公園內繞過曲廊,豁然開朗,林木蔚秀,水石清奇,呈現出我國古典園林風格。大運河繞園東流,使其更富江南景色。
蘇州
拙政園
與北京頤和園、承德避暑山莊、蘇州的留園齊名,被譽為中國四大名園。
拙政園是蘇州最大的古典園林,位於市區婁門內,始建於明正德年間(1506─1521)。面積約4萬平方米,以水景著稱(水面占全園的3/5),主要建築均瀕水而立,樸素明朗,自然雅致,風格獨具,譽為“園中精華”。
網師園
位於葑門十全街闊頭巷。始建於南宋,名“漁隱”;清乾隆年間在廢址上重建為官僚宅園,更名網師園。全園布局分住宅和園林東西兩大部分。西部園林以池為中心,環池建廊、軒、亭、榭,夾岸有疊石曲橋,疏密有致配合得當。南區為園主宴聚場所,北區為主人讀書、作畫、修身的內園。此園布局大膽使用池水,且與房屋聚湊而又相互襯托,內部路徑貫通,曲折自然,是蘇州庭園布置的精華。
滄浪亭
滄浪亭位於蘇州城南,是蘇州最古老的一所園林,始建於北宋慶曆年間(公元1041~1048年),南宋初年(公元12世紀初)曾為名將韓世忠的住宅。滄浪亭造園藝術與眾不同,未進園門便設一池綠水繞於園外。園內以山石為主景,迎面一座土山,滄浪石亭便坐落其上。山下鑿有水池,山水之間以一條曲折的復廊相連。假山東南部的明道堂是園林的主建築,此外還有五百名賢祠、看山樓、翠玲瓏館、仰止亭和御碑亭等建築與之襯映。
獅子林
獅子林為蘇州四大名園之一,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歷史。位於蘇州城內東北部,始建於元至正二年(公元1342年)。因園內石峰林立,多狀似獅子,故名“獅子林”。獅子林平面呈長方形,面積約15畝,林內的湖石假山多且精美,建築分布錯落有致,主要建築有燕譽堂、見山樓、飛瀑亭、問梅閣等。獅子林主題明確,景深豐富,個性分明,假山洞壑匠心獨具,一草一木別有風韻。
留園
留園為中國四大名園之一。留園坐落在蘇州市閶門外,始建於明代。清代時稱“寒碧山莊”,俗稱“劉園”,後改為“留園”。留園占地約50畝,中部以山水為主,是全園的精華所在。主要建築有涵碧山房、明瑟樓、遠翠閣曲溪樓、清風池館等處。留園內建築的數量在蘇州諸園中居冠,其在空間上的突出處理,充分體現了古代造園家的高超技藝和卓越智慧。園中分四個風景區,以建築空間處理得當而居蘇州園林之冠。
蘇州虎丘
位於蘇州西北郊,因風景獨秀,名勝薈萃而被譽為“吳中第一勝景”。山高26米,面積20萬平方米,有斷梁殿、憨憨泉、試劍石等著名的虎丘18景。山巔有虎丘塔,7層8角,高47.5米,建於961年。這座千古塔已成為蘇州古城的象徵。
蘇州絲綢博物館
位於蘇州城內人民路北段,北塔寺西側。1985年籌建,1991年落成開館,占地9200平方米,建築面積4800平方米。有序廳、古代館、現代館、蠶桑居、織造坊和綢莊以及絲路花雨等陳列和活動場所,是中國第一座絲綢專業博物館,是絲綢精品的寶庫,知識薈萃的課堂,科研開發的實體和旅遊觀光的勝地。
●中國第一水鄉:周莊
典型的江南水鄉小鎮,被美國有線廣播網評為“全球十大最美小鎮之一”
無錫
無錫民俗村又名吳文化公園,位於無錫市北郊,是以古吳區域文化、歷史設景布點的大型民俗風情園,占地47萬平方米,1990年以來陸續建成風景點孕吳門、吳地外人館、崇慶庵、蠶桑巷、稻豐圩、吳地農舍、甲子廳、吳地小食街、好玩洞天等15處景點,每年還舉行西高山廟會和江南蟋蟀節等大型活動,絢麗多姿的民間風俗和醇厚濃烈的江南水鄉情調,是了解和研究中國吳地歷史文化和社會現狀的最好去處。
浙江水鄉
浙江省簡稱“浙”,省會杭州,主要景點包括:西湖、茶葉博物館、靈隱寺、胡慶餘堂等。
杭州
位於浙江省杭州市西,面積6.3平方公里,水面5.66平方公里,分為外湖、北里湖、岳湖、西里湖、小南湖五個部分。外湖為西湖的主體部分,湖中的三潭印月、湖心亭、阮公墩三個小島鼎足而立,恰似蓬萊三島。以西湖為中心的風景區內,分布著主要風景40多處,古蹟30多處,西湖十景則是佼佼者。經過歷代的裝點,使江湖、山林、洞壑、溪泉、春華秋實、夏荷冬雪等自然之勝與古剎叢林及造園家的雕鑿融為一體,嫵媚動人,正如蘇東坡詩“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中國茶葉博物館
坐落在西子湖畔的龍井茶鄉。始建於1986年,占地3100平方米,由4組具有濃厚江南風格和茶鄉特色的建築和茶史、茶萃、茶具、茶事、茶俗5個展廳組成,形象生動地展示了中國茶葉發展史的全過程。旅遊者可嘗到採摘茶葉之趣,享受各式茶藝之樂。
蠶花廟會
上千年歷史積澱,以及千百年流淌的古運河帶來的對外開放交流機會,賦予了新市內涵深厚、風格獨特且包容性較強的民俗文化。其中最著名、最具影響力的,當屬蠶花廟會。
相傳,春秋時期的一年春天,越國美女西施自會稽往姑蘇送蠶花,途經新市鎮,看見十二位採桑姑娘在其轎前翩翩起舞,西施為之所動,遂將絢麗多彩的蠶花分贈眾女。從此,新市蠶桑豐收,物阜民豐。為追念西施,每逢清明,新市人便會舉行蠶花廟會。
新市古鎮
江南著名古鎮,中國歷史文化名鎮--新市坐落於浙江省北部杭嘉湖平原的湖州市德清縣東部,東去30公里,便是烏鎮和西塘,往北30公里外,有南潯與周莊、同里。相比這些江南古鎮,新市古鎮濃郁的民俗文化和商貿文化堪稱別具一格。新市始建於西晉永嘉二年(公元308年),因此新市的商貿文化從時間可上溯到兩晉,從地域能輻射到日本、南洋,尤其是絲綢貿易,新市是中國古代“絲綢之路”的發源地之一。新市同樣人文薈萃,南宋有狀元詩人吳潛,清朝有影響日本一代畫風的畫家沈銓,現代有著名神學家趙紫宸和他的翻譯家女兒趙蘿蕤,中國古橋古船專家朱惠勇……
古橋和古弄
新市古稱仙潭,因水成市,因水成街,又因水被分割成18塊,再由架在河面上充滿濃郁水鄉情調的72座橋樑連成一片,36條各具特色的弄堂貫穿於街市之間,構成典型的“小橋、流水、人家”的詩意畫卷。
早在晉朝以前,新市就已形成市井,街道間有弄堂貫穿,市河上小橋橫臥。經過千百年的風雨侵淫,逐漸形成了悠久的文化和豐富的旅遊資源。
據記載,新市鎮區最多時曾有36條弄72座橋。但因歷史變遷,保存比較完整的古橋11座。
太平橋,為單孔石橋,橫跨小西河。始建於宋朝,明清時期得到重建。兩側欄桿至今仍保留石獅數個,橋石基座上刻有楹聯。當地流傳這樣的風俗:新婚男女從橋上經過,可期太平吉祥。
狀元橋,位於鎮北樂安港西。因宋朝時新市人吳潛考中狀元,後官至左丞相。故得此橋名,蘊含金榜題名之意。
鐘樓弄,長180米,寬約1.7米,位於覺海寺旁。優美典雅、古色古香,極富江南水鄉情調。弄的一頭是波光粼粼的市河和造型優雅的迎聖橋,古剎、小橋、流水、深巷四景合一,構成一幅古樸的圖畫。
“胭脂弄,秦淮河”。連通北街與寺前弄胭脂弄,明朝時就已出名。這條長70餘米,寬1.5米的小巷,當時多為娼妓所居,因弄內胭脂味撲鼻而得此名。
宗教文化
新市自東晉至晚清的千餘年間,佛教、道教文化興旺,先後建成的寺廟庵堂達30多處。隨著歷史的變幻,大多已遭戰亂毀壞,保存完好的有覺海寺和劉王廟兩處。
覺海寺,位於新市鎮北街迎聖橋(現稱寺前橋、如意橋)北堍,坐北朝南,占地約4000平方米。覺海寺是一座風景優雅、香火旺盛的千年古剎,民間有“先有覺海寺,後有靈隱寺”的說法。其大雄寶殿上懸掛的匾額,為著名佛學大師趙朴初先生親筆所書。
始建於南宋的劉王廟,是為紀念南宋抗金名將劉錡所建,其山門莊嚴肅穆,牌坊石刻“劉王廟”三字為楷書陽文,下方刻有浮雕“二龍戲珠”與“獅子滾繡球”。朝南封火牆上的磚雕《三國演義》片段及人物、駿馬等,仍有較高的觀賞和考古價值。
枕河人家
西河口是新市一條典型老街,南始陳家潭北至朱家橋,長約二華里。緩緩流淌的市河由南向北將數以百計的民居隔在兩邊,再由數十座精美的小石橋連成一片。千百年來,伊伢而過的槳聲楫影,曾勾起多少沿河人家的遐思。
西河口水街的西邊,歷代為臨水而建的靠街樓,基本保持清末民初水鄉老街之特色。古樸優雅的石庫牆門、精美的磚雕民居、獨特的封火牆、石砌的堤岸河埠,向你訴說著一個個悽美動人的故事。
位於西河口中段的錢宅,是一處多進深的大院。五代吳越王錢繆在新市的後裔們曾聚居於此。
據記載,晚清至民國初,西河口仍是新市的一條主要商業街,沿街居民大多從商,臨街店鋪棧坊最多時達500餘家,有60多種行業。當年的西河口,兩岸船舶川流不息,三尺櫃檯賓客盈門,一派興旺景象。
1957年,北京電影製片廠拍攝茅盾的名著《林家鋪子》時,曾選取西河口作外景地之一。
1962年,上海天馬電影製片廠《蠶花姑娘》攝製組,也是選取西河口作外景點。“魚米之鄉,採桑忙,兩岸青青萬枝桑”,老電影中的甜美歌聲,唱的就是西河口售蠶繭的熱鬧景象。
紹興
紹興是全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以歷史文化和山水風光為特色的中國首批優秀旅遊城市,榮獲中國最佳魅力城市盛譽。5000年文化積澱和2500年建城歷史,文物資源極其豐富。
這裡有一代文豪誕生和成長的地方--魯迅故里;這裡有康熙、乾隆皇帝游江南必往的書法聖地--蘭亭等。
魯迅故里是紹興保存最完好、最具文化內涵和水鄉古城經典風貌的歷史街區,可以看到三味書屋、魯迅祖居、大禹陵、百草園、若耶詩溪、雲門古寺等,是原汁原味解讀魯迅作品、品味魯迅筆下風物、感受魯迅童年生活情景的真實場所。
若耶泛舟
若耶溪,今名平水江,是紹興境內一條著名的溪流。溪畔青山疊翠,溪內流泉澄碧,兩岸風光如畫。相傳若耶溪有七十二支流,自平水而北,會三十六溪之水,流經龍舌,匯於禹陵,然後又分為兩股,一支西折經稽山橋注入鑑湖,一脈繼續北向出三江閘就會入海,全長百里。若耶溪在雲門寺門前古時到雲門寺寺院來的文人墨客必須要坐船從若耶溪上到雲門寺。長此以往便成了路人的一道美麗的風景“若耶泛舟”了。
紹興鑑湖
在紹興市南,東漢永和五年(公元140年)此地已集水成湖,北宋以後逐漸淤積,豪家在湖中建築堤堰,盜湖為田,湖面大蹙。今湖塘、容山湖、白塔洋皆其遺蹟。湖上堤橋、漁舟、遠山四圍,水清如鏡,堪稱江南水鄉的典型。鑑湖水質特佳,馳名中外的紹興酒,即用該水釀造。
水上烏篷船
古城紹興是著名的江南水鄉,大街小巷,溪流縱橫。紹興亦為舉世聞名的橋鄉,小小紹興就有4000餘座橋。紹興有一種獨特的船稱“烏篷船”,其船身輕盈,船篷烏黑。艄公頭戴黑色氈帽,以腳划船。乘坐烏篷船,樂趣無窮。旅遊者可隨意選擇“柯橋水鄉行”、“東湖賞春”、“船訪八字橋”、“白橋之旅”等烏篷船水鄉旅遊項目。穿橋過巷,沿途賞景。
前童古鎮
位於寧波市寧海縣城西南14千米處,是浙東地區保存至今的一座最具儒家文化古韻的小鎮。當地童氏自南宋紹定年間在此定居後就勤耕好學。明初,童伯禮兩次禮聘方孝孺講學於石鏡精舍,共同奠定了詩禮名家的基礎。自此,遵循引水植樹最佳化環境、耕讀敦睦、訓育後人的美德,歷代人才輩出,形成了“小橋流水遍庭戶,卵巷古院藏藝文”的古文化風範。這裡還是辛亥革命浙江總指揮童葆喧的故里和台束革命根據地。可供遊覽的有職寺其居、明經宅、上堂屋、五福臨門、好義堂、名宗祠、的啊夫第等完好古宅和老街、民俗博物館、鹿山、石鏡山、孝女湖、柴萬嬰柏、徐霞客古游道等景觀。
前童古鎮,是一座不凡的江南明清時期的民居原版,是一幅古韻濃重、活色生色的鄉村畫,一段美輪美奐的江南絲竹調。始建於宋末,盛於時清,至今仍保存有1300多間各式古建民居。走進那裡“家家有雕梁,戶戶有活水”,八卦水系,流水嘩嘩,碧水幽幽,流遍家家戶戶,不似水鄉,勝似水鄉,是欣賞浙東民俗文化的好去處。不但是“浙江省旅遊城鎮”,也是“浙江省的歷史文化保護區”。
安徽水鄉
徽州
徽州,簡稱“徽”,古稱歙州,又名新安,宋徽宗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改歙州為徽州,從此歷宋元明清四代,統一府六縣(歙縣、黟縣、休寧、婺源、績溪、祁門),是徽商的發祥地,明清時期徽商稱雄中國商界500餘年,有“無徽不成鎮”、“徽商遍天下”之說。徽文化也成為中外學者重點研究的中華三大地域文化之一。
新安江
新安江,發源於徽州(今黃山市)休寧縣境內,又稱徽港,東入浙江省西部,經淳安至建德與蘭江匯合,東北流入錢塘江,是錢塘江正源。幹流長373公里,流域面積1.1萬多平方公里。新安江素以水色佳美著稱。江水四季澄碧,清澈見底。夾江兩岸,群山蜿蜒,翠崗重疊,山勢各殊萬態,谷多飛瀑流泉。唐孟浩然詩云:“湖經洞庭闊,江入新安清。”沿江有白沙大橋、朱池、落鳳山、梅城、劉長卿別墅、雙塔凌雲等勝跡。新安江作為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向有“奇山異水,,天下獨絕”之稱,今有“清涼世界”的美譽,是一條聞名中外的“唐詩之路”。
宏村
宏村,古取宏廣發達之意,稱為宏村,位於安徽省黃山西南麓,距黟縣縣城11公里,是古黟桃花源里一座奇特的牛形古村落。整個村落占地30公頃,枕雷崗面南湖,山水明秀,享有“中國畫裡的鄉村”之美稱。全村現完好保存明清民居140餘幢,承志堂“三雕”精湛,富麗堂皇,被譽為“民間故宮”。著名景點還有:南湖風光、南湖書院、月沼春曉、牛腸水圳、雙溪映碧、亭前大樹、雷崗夕照、樹人堂、明代祠堂樂敘堂等。村周有聞名遐邇的雉山木雕樓、奇墅湖、塔川秋色、木坑竹海、萬村明祠“愛敬堂”等景觀。
宣州
宣城地處長江以南,是皖南山區與長江中、下游平原的結合部;位於東經118°28'—119°04',北緯30°34'—31°19'之間。宣城自然人文景觀眾多,歷史文化底蘊深厚。有世界上最大的揚子鱷繁殖研究基地和觀賞中心“中國鱷魚湖”;有著名的“江南詩山”敬亭山,奇峰秀美的高峰山和雲霧繚繞的柏梘山,煙波浩淼的南漪湖和玉帶纏繞的水陽江等山水風光;有史前文化遺蹟“陳山舊石器遺址”、古宣紙的發源地之一“周王胡家澇古宣紙遺址”,衛東小河口的唐宋古窯址群等科考旅遊資源;有江南名剎溪口龍泉寺、京山堂、華東第二的水東聖母堂及狸橋雲山寺等宗教文化景觀;有龍泉洞、白雲洞、神仙洞等岩溶景觀;有謝眺樓、三國時期的龍溪塔、唐代景德寺塔、宋代廣教寺雙塔、明代龍首塔等樓台塔坊景觀;有水東老街、洪林貢村、小胡村等宋元明清古村落景觀。
查濟古鎮
查濟古村落,距宣州涇縣縣城60公里。查濟村四面環山,周圍有四門(鍾秀門、平嶺門、巴山門、石門),二塔(青山塔、如松塔)。三水(岑河、許河、石河)合一,穿村而過,跨河架有平橋、拱橋、洞橋若干。有元、明、清三代古民居100餘幢。關於它的特色,有詩曰:“十里查村九里煙,三溪匯流萬戶間,寺廟亭台塔影下,小橋流水杏花天”。據說古代的查濟有一百零八座祠堂,一百零八座廟宇,一百零八座橋樑,孝子坊、貞節坊、官宦牌坊十八座。村外鍾秀、石門、巴山、平岑四門,有如松、青山、巴山三塔,村內岑溪、許溪、石溪三條小河穿村而過。
桃花潭
桃花潭景區,位於安徽省涇縣陳村鎮境內(青弋江上游),距縣城34公里。景區內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融為一體,既有清新秀麗、蒼巒疊翠的皖南風光,可觀山川之靈氣;又有保存完整、風格獨特的古代建築,可發思古之幽情。唐天寶年間,涇州(今安徽省涇縣)豪士汪倫聽說大詩人李白下旅居南陵叔父李冰陽家,欣喜萬分,遂修書一封曰: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酒乎?這裡有萬家酒店。李白欣然而來,汪倫便據實以告之:桃花者,實為潭名:萬家者,乃店主姓萬。李白聽後大笑不止,並不以為忤,反而被汪倫的盛情所感動。適逢春風桃李花開日,群山無處不飛紅,加之潭水深碧,清轍晶瑩,翠巒倒映,李白與汪倫詩酒唱合,留連忘返。臨別時在踏歌古岸,李白題下《贈汪倫》這首千古絕唱:“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上海水鄉
朱家角
位於上海市青浦區內,是上海保存最完整的水鄉古鎮,可看原汁原味的明清街市。還有上海地區最長、最大、最高的五孔石拱橋(放生橋),以及上海地區難得一見的廊橋(惠民橋)等。
朱家角素有“上海威尼斯”和“滬郊好萊塢”之譽。水路交通便捷,風景優美,物產豐裕,使上海保存最完整的江南水鄉古鎮,1991年被上海市政府命名為四大歷史文化名鎮之一。
大觀園
位於上海青浦區青商公路,以小說《紅樓夢》中的大觀園為主題,是文學藝術和園林藝術的完美結合。
民族文化村
位於上海市青浦區內,大觀園東側。在此處可不用遠行而觀賞到十大民族村寨風情。
楓涇
楓涇古鎮是中國歷史文化名鎮,亦為新滬上八景之一,位於上海市西南方。歷史上,它因地處吳越交匯之處,素有吳越名鎮之稱;如今,它與滬浙五區縣交界,是上海通往西南各省的最重要的“西南門戶”。楓涇為典型的江南水鄉古鎮。古鎮周圍水網遍布,鎮區內河道縱橫,橋樑有52座之多,現存最古的為元代致和橋,據今有近700年歷史。鎮區規模宏大,全鎮有29處街、坊,84條巷、弄。至今仍完好保存的有和平街、生產街、北大街、友好街四處古建築物,總面積達48750平方米,是上海地區現存規模較大保存完好的水鄉古鎮。
楓涇歷史悠久。2000多年前,已有百姓生息。1500年前,已成集市,名白牛市。楓涇鎮內的界河是春秋時期吳國和越國的分界之河,楓涇由於地跨吳越兩界,素有吳越古鎮的美名,又稱為“吳越名鎮”、“吳跟越角”。唐宋以來,這裡寺院道觀遍布,人煙漸多。在元朝至元十二年(1275),正式建鎮,謂白牛鎮。從明代開始,楓涇鎮就南北分治,南屬浙江省嘉興府嘉善縣,北屬江蘇省松江府華亭縣。直到1951年3月,經新中國華東軍政委員會批准,南鎮併入北鎮,楓涇鎮才結束分治歷史。1966年10月,楓涇鎮由松江縣劃入金山縣(1997年5月起為金山區)。現存最古的為元代致和橋之一,總面積達48750平方米(不包括其他街區保存的古建築物),是上海地區現存規模較大保存完好的水鄉古鎮。
新場
位於上海南匯區(今浦東新區),古稱“石筍里”,素有“小小新場賽蘇州”之美譽。作為千年古鎮,新場積聚了厚重的歷史文化,以其靜謐、美麗、多姿得到了世人的親睞。小橋、流水、人家、長街、茶樓、老店、小廟與古寺,共同構成了一幅江南水鄉圖。上海新場古鎮還曾被大導演李安看重,成為電影《色戒》的攝製地。
新場建鎮約在南宋建炎二年(公元1128年),至今有800餘年的歷史,得名源於下沙鹽場之南遷形成新的鹽場,故名“新場”,元代初年,即有兩浙鹽運司署松江分司遷衙於此,是一座因鹽而成、因鹽而興的江南古鎮。
隨著鹽業的不斷發展,商人鹽販紛紛聚集到這裡,於是新場人口急劇增加。當時鎮區歌樓酒肆,商賈雲集,其繁華程度曾一度超過上海縣城,有“新場古鎮賽蘇州”之譽,是當時浦東平原上的第一大鎮。後來因鹽場變遷以及戰亂等變化,曾幾經興衰,但新場鎮仍是一個很有文化氣息的江南水鄉古鎮。新場古鎮上穿鎮而過的狹窄河道,雕刻精緻的一座座石拱橋,傍水而築的民居,高壘的石駁岸,沿河人家的一座座馬鞍形的水橋,這與周莊、朱家角等地的小鎮非常相似。
崇明
到了崇明,一望無際的田野令人心曠神怡,鄉下農家客棧招待很熱情。崇明都是絕頂聰明的人,家家都會釀酒,自產的糯米,純淨地下水,糯米蒸熟,不折不扣的綠色食品。有酒無蟹終成遺憾,崇明的農家菜中,自然少不了這道佳肴。崇明人烹毛蟹,一般是面拖,濃油赤醬是上海菜的餘韻。此外,崇明的白鮚,肉質細嫩,清蒸味道尤佳。此魚只在長江口生活,城裡人嘗不到。
崇明的香酥芋是一般的紅梗芋艿,吃起來甘香、粉松、微甜,別具風味。醬瓜晶瑩透明的甜包瓜,皮肉一色,香氣醇厚,清脆鮮嫩。崇明白山羊也是馳名遐邇的平民美食。崇明人燒羊肉一般以紅燒為主,砂鍋一隻,投入調味,燉至皮酥肉不爛上桌,帶皮吃一塊,腴香十足,不見膻味,實為冬令滋補上品。
江西水鄉
婺源
中國最美麗的鄉村。婺源建縣的歷史有1200多年,原屬歙州、徽州管轄,是古徽州一府六縣(歙縣、休寧、婺源、祁門、黟縣、績溪)之一。
鄱陽湖
中國最大的淡水湖、江南三大淡水湖之一。古稱彭蠡澤、彭澤湖、彭湖或彭蠡,在江西省北部。匯集贛江、修水、鄱江(饒河)、信江、撫河等水經湖口注入長江。湖盆由地殼陷落、不斷淤積而成。形似葫蘆,南北長110公里,東西寬50~70公里,北部狹窄僅5~15公里。在平水位(14~15米)時湖水面積為3,150平方公里,高水位(20米)時為4,125平方公里以上。但低水位(12米)時僅500平方公里,以致「夏秋一水連天,冬春荒灘無邊」,使數百萬畝湖灘地不能大量耕種,還易孳生草灘釘螺。
鉛山
據《今縣釋名》:“有鉛山,在縣西,產鉛銅及青綠,唐有鉛山場,南唐因置縣。”今鉛山已傾陷,不產鉛銅。建縣始於南唐保大十一年(公元953年)。早在明朝中葉,鉛山已發展成為江南地區五大手工業區域之一,以手工造紙業與松江的棉紡、蘇杭的絲織業、蕪湖的漿染業、景德鎮的制瓷業齊名。河口鎮以紙張、茶葉之大宗集散,帶來了百業之繁盛,而成為與景德鎮、樟樹鎮、吳城鎮齊名的江西四大名鎮之一。各路商賈,遠至山陝之晉幫,近至皖南之徽幫,紛紛涌至此間開號設莊,進行商業之競逐。抗日戰爭時期,第三戰區長官司令部曾駐紮鉛山,帶來了一大批學校、銀行、工廠、外埠商店的相繼遷入,鉛山成為戰時南方重鎮,工商業再度呈現出一派繁華景象。
信江書院
信江書院,江西四大古書院之一,位於上饒市區信江南岸黃金山上。創建於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舊稱曲江書院。康熙五十一年擴建後易名鍾靈講院。乾隆八年(1743年)在後山建樓以祭祀朱熹,更名紫陽書院,乾隆四十六年始稱信江書院。內有鍾靈台、春風亭、一榻軒、夕秀亭、日新書屋、亦樂堂等十餘處古色古香的古建築,雕樑畫棟,造型古樸,掩映在濃蔭綠樹間,顯得分外風雅別致,獨特的江南書院雅致。在書院的東北部亦樂堂舊址上,建國後修建了“上饒專區革命烈士紀念碑”和黃道烈士墓”。
滕王閣
江南三大名樓之一,始建於唐永徽四年(653年),為唐高祖李淵之子李元嬰任洪州都督時所創建。李元嬰出生於帝王之家,受到宮廷生活薰陶,“工書畫,妙音律,喜蝴蝶,選芳渚游,乘青雀舸,極亭榭歌舞之盛。”(明陳文燭《重修滕王閣記》)據史書記載,永徽三年(652年),李元嬰遷蘇州刺史,調任洪州都督時,從蘇州帶來一班歌舞樂伎,終日在都督府里盛宴歌舞。後來又臨江建此樓閣為別居,實乃歌舞之地。因李元嬰在貞觀年間曾被封于山東省滕州故為滕王,且於滕州築一閣樓名以“滕王閣”,後滕王李元嬰調任江南洪州,又築豪閣仍冠名“滕王閣”,此閣便是後來人所熟知的滕王閣。
物質文化
民居街巷
江南水鄉的民居以蘇州、杭州最具代表性,物產富足的江南,住宅規模和布局也很有特色。住宅外圍的牆壁高大、粗獷,因為南方的房子大多是較高的二層樓房。另外,南方的民居經常房房相連,中間的風火牆隔斷,是為了防火的考慮,庭院的面積不大,再加上高高的樓房,使一宅中採光通風口--天井顯得分外高深。
江南潮濕的氣候使通風格外重要,因此江南的住宅常於建築與垣牆之間留不超過1米的間隙,用來拔風采光,效果頗好。江南民居,大的住宅一般從大門起經過轎廳、客廳、正房到內室或後房,兩側有花廳、書房、臥室及至小花園、戲台等。一般大的住宅可有兩到三條平行的軸線。
但不論建築規模大小,江南民居都體現出一個與北方民居的明顯區別,就是雕刻裝飾極為繁多,卻極少彩畫,牆用白瓦青灰,木料則為棕黑色,或棕紅色等。與北方的絢麗色彩相比十分淡雅。
江南的匠人心靈手巧,利用多變的地形,使流水在房屋之間徜徉。
水路,街巷呈不規則的網狀履於民居之中,與之相映成趣,形成了江南民居別於北方民居的獨特風味。河道兩旁的諸多村莊,往往有或大或小的橋樑相通,橋水和人家以及村外原野構成了一幅幅江南錦繡圖。著名詩人陣志歲《欄桿橋村》:“平野青青半稻蔬,人家兩岸對河居。門前楫棹咿啞過,驚動鴛鴦入碧蕖。”(摘自《載敬堂集·江南靖士詩稿》)動靜結合、有聲有色的美麗生境,令人嚮往。
由於土地珍貴,屋宅內外的空間都得到了很大的利用,因為絕大部分民居出門見水,所以幾乎每家門外都有一個小小的埠頭。主婦每日洗衣、洗菜、淘米等都在這裡,來往的小船也可在這裡停泊。
和水路相比,街巷顯得十分狹小,有的僅容1人1牛並走。高高的垣牆夾著曲折的街巷,造成了曲徑通幽的意境。
烏鎮風采
沒有烏鎮,就不可能造就一代文學大師茅盾;沒有茅盾,烏鎮也不會成為今天的江南歷史文化名鎮。因為沒有茅盾,烏鎮的名聲就不會遠揚,更談不上每天源源不斷的旅遊收入。這究竟是一種什麼樣的關係?是經濟促進了文化,還是文化滋潤了經濟?我們是一個非常看重文化的民族,所以我們的文化名人也特別幸運,他們的故居就像一件紅木家具,在歲月的擦拭下,越來越亮。
在烏鎮看橋,會無端想起許多美好的往事。
烏鎮地處杭嘉湖平原北部,京杭大運河西側,舊時為兩省(浙江、江蘇)、三府(湖州、蘇州、嘉興)、七縣(烏程、歸安、石門、桐鄉、秀水、吳江、震澤)的錯壤之地,為江浙交界的一個重鎮。從譚家灣遺址的考證來看,烏鎮早在7000年前已有先民繁衍生息,正式稱鎮是在唐鹹通年間,至今有1000多年歷史,這在江南水鎮中十分少見。鎮上除了穿鎮而過的市河外,還有兩條小河繞鎮而過,與市河一水相連。鎮內小河縱橫,蜿蜒曲折,臨河而起的水閣木樓,綽影幢幢,而河面不大,恰好小橋輕臥,楊柳依依。濃郁的水鄉古鎮風味,在烏鎮發揮到了極致。它至今仍完好地保存著清末民初的建築群落,1991年被浙江省政府命名為省級歷史文化名鎮。
小小的烏鎮,自古以來橋樑眾多,有“百步一橋”之說,橋最多時達120多座,現存古橋30多座。這些橋的式樣因地勢不同而呈紛繁之象,有的石拱、有的平鋪,有的雄偉、有的輕巧。在烏鎮看橋,你會無端地想起許多美好的往事。
烏鎮最美的古橋風景是“橋里橋”,它是由通濟橋和仁濟橋組合而成。令人叫絕的是,兩橋一呈南北方向,一呈東西方向,直角相連,所以你無論站在哪一座橋邊,均可以透過橋洞看到另一座橋,如同井中觀月,因而博得“橋里橋”的美稱。又因為這兩座橋地處鎮郊接合部,一邊是民居櫛比,一邊是翠田綠樹,風光十分優美。兩橋又都是拱形結構,高大雄偉,若站南河岸觀看,兩橋半圓形的橋孔倒映水面,虛虛實實,似圓非圓,景色迷人。
溫柔鏗鏘的故事,在翰林第與老銀杏之間流傳。
應該說烏鎮歷史上第一座園林建築,是唐丞相裴休府。當時“長廊蔽日”,民間有“有天無日”之說,可見其規模的宏大。宋室南渡後,杭州成為當時中國第一大城市。距杭城四五十公里的烏鎮,屢被富裕人家青睞,紛紛在此建造宅第和私家園林。烏鎮的園林建築在明清時進入全盛時期,有十幾所之多。園林中的亭台樓閣、假山流水、佳樹名花,可坐、可臥,可游、可賞,極盡精巧雅致之能事。只是這些浪漫溫馨的園林與晚清烏鎮最好的一家園林“庸園”一樣,全都湮沒在歷史的塵埃里。庸園是新文化運動的著名作家孔另境的曾祖父花數千兩銀子、歷時一年修建起來的,現僅留下孔另境的一篇《庸園劫灰錄》。
相比孔家庸園的灰飛煙滅,留存下來的夏家的翰林第就更顯珍貴了。在廣為傳誦的《楊乃武與小白菜》評彈唱本中,“夏府求情”一折戲中有插曲介紹肖家廳。百多年前,肖家廳是為“江南第一冤案”楊乃武和小白菜平反昭雪的清代名吏夏同善繼母的居室。夏同善兒時由繼母肖家培養成長,28歲被欽點翰林。夏同善為感謝肖家培育之恩,將欽賜的“翰林第”匾額懸掛肖家廳。自此,翰林第就成了烏鎮最吸引人的古宅名居。翰林第為七進建築群,內有8個大廳。尤為珍貴的是,廳中還有江南罕見的保存完好的24幅《西廂記》木雕屏風。
幽靜雅致的烏鎮,還有一則鏗鏘激昂的傳說。故事的主人公、唐朝將軍烏贊,受朝廷之命討伐叛軍至烏鎮時,不幸遭到叛軍的暗算,連人帶馬跌入陷阱,被亂箭射死。援軍將烏將軍和他的坐騎青龍馬一起埋葬在市河西岸,並在他的墳墓上種了一株銀杏樹。這棵象徵精忠報國精神的銀杏樹,今天仍屹立在古鎮。別看溫文爾雅的烏鎮人平時含而不露,關鍵時刻卻忠奸分明,烏鎮即因紀念烏大將軍而得名。
小鎮人才輩出,立志書院成了舊時書生的聖地。
一個小小的烏鎮,自宋至清,出了舉人97名,進士64名,例貢160名。如此鼎盛的人才狀況,也是江南古鎮的一大奇觀。進入近現代,從烏鎮走出的除了茅盾,還有在上海主編《快活林》30年之久的嚴獨鶴、女科學家沈驪英、章太炎夫人湯國梨和現代作家沈澤民、孔另境等。
在這種濃厚的文化氛圍中,立志書院就顯得引人注目。烏鎮立志書院直通五進,屋宇儼然,內有講堂之楹。天井植桂花樹,有“蟾宮折桂”榮登桂榜之意。講堂上懸“有志竟成”額,一副抱聯是國學大師俞樾書:“分水舊規模,但願聞風皆立志;殳山鍾秀傑,定知異日有成材。”立志書院的規模和成就,在江南水鄉古鎮中也是絕無僅有的。書院門前河道上有一文昌閣,臨河視野開闊,是舊時書生心目中的聖地。
中國文人中很有一批人喜愛“大隱隱於市”,往往潛隱於江南小鎮,把持著心底思念與企盼的最高形態。烏鎮也不例外。南朝梁時昭明太子蕭統隨其師尚書沈約來此讀書,建有昭明書館,日後他主持編就了中國現存最早的詩文總集《昭明文 選》。南宋參知政事陳與義在此結社會友,留下“三友亭”和“陳簡齋讀書閣”。明朝趙羲等九人寓鎮為“九老會”。
在江南水鄉眾多的古鎮中,只有烏鎮可以說是一個完全的文化古鎮。它除了水鄉古鎮都有的小橋流水、深巷老宅、廊街岸柳以外,還有茶館、染坊、典當、戲台、道觀、寺廟、書院和名人故居。一個水鄉古鎮應該有的東西,它都有了。所以進入烏鎮,踏著清冷的石板,信步於幽深的街巷和古老的民居中,你就會覺得自己好像走進了一部線裝書,一部關於江南水鄉文化的線裝書。我可以說,沒有比這樣的江南古鎮更足以成為一種淡泊而安定的生活象徵的了。
民宅古村
江南水鄉的古村與民宅盛於明清時期,當地有利的地質和氣候條件,提供了眾多可供選擇的建築材質。表現為借景為虛,造景為實的建築風格,強調空間的開敞明晰,又要求充實的文化氛圍。建築上著意於修飾鄉村外景。修建道路、橋樑、書院、牌坊、祠堂。風水樓閣等。力圖使環境達到完善、優美的境界,雖然規模較小,內容稍簡,但是具體入微。在藝術風格上別具一番純樸、敦厚的鄉土氣息。
精神文化
區域文化
區域文化精神是在人類社會生活和自然環境的長期互動作用下逐步整合顯現出來的,它包含對人自身以及人與人、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之間關係認識的總和。一方面,它不斷變易、逐漸豐富,隨著人類各種活動的漸次展開而不斷有新的內容補充並沉積;另一方面,它又相對穩定,始終保持著一些使之區別於其他區域的獨特品質。而在此過程中,自然環境如氣候條件、地形地貌等等,常常是作為一個最基本的限定,規定了這一區域文化精神的歷史走向。在中國這樣一個幅員遼闊、民族眾多的國度里,長期的歷史發展形成了繽紛多彩、各具特色的區域文化。僅就漢民族文化圈而言,大體可以以淮河為界分為江南和江北兩大文化區域。“杏花春雨江南,駿馬秋風冀北”的清辭麗句形象地概括了兩地基本的自然地理特徵——南方草木蔥蘢、清奇瑰麗,北方則土厚水深、雄渾闊大,在這樣有著顯著差異的自然環境中孕育成長的人文風氣亦因此而各具特色。而在大的江南文化區域中,東南地區無疑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亞文化區域。特別是唐宋以降,東南地區逐漸成為天下財賦之所區、士大夫淵藪,“中國的經濟文化重心也從‘開封——長安’東西向軸線徹底移向江南地區,最終落在‘杭州——蘇州’南北向軸線上。”也正如宋史專家劉子健先生所認為的那樣:“中國近八百年來的文化模式,是以南宋為領導的模式,以江、浙一帶為重心。全國政治、經濟、文化重心皆聚在一起,這是史所稀見的。”因此,文人學者提及“江南”一詞之時,大多指稱的即為東南地區,本文亦正復如此。
心理氣質
人的情緒、心理、性格極易受到周圍世界的影響。《禮記·樂記》云:“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動,物使之然也。感於物而動,故形於聲。”鍾嶸《詩品·序》亦云“氣之動物,物之感人,故搖盪性精,形諸舞詠”,所以人才常常會“悲落葉於勁秋,喜柔條於芳春。心懍懍以懷霜,志眇眇而臨雲”。當然,在文學史上,劉勰的《文心雕龍·物色》更是常被提起的一段文字:
春秋代序,陰陽慘舒,物色之動,心亦搖焉。蓋陽氣萌而玄駒步,陰律凝而丹鳥羞,微蟲猶或入感,四時之動物深矣。若夫圭璋挺其惠心,英華秀其清氣,物色相召,人誰獲安!是以獻歲發春,悅豫之情暢;滔滔孟夏,鬱陶之心凝;天高氣清,陰沈之志遠;霰雪無垠,矜肅之慮深;歲有其物,物有其容;情以物遷,辭以情發。辭以情發。一葉且或迎意,蟲聲有足引心。況清風與明月同夜,白日與春林共朝哉!
那么,清曠靈秀的江南山水又對人的文化心理產生著怎樣的影響呢?
學者常常引用孟德斯鳩的觀點來闡述氣候對人的精神氣質的影響。孟德斯鳩認為,地理環境特別是氣候條件,使人的生理和心理產生不同的反應。寒冷的空氣使人的身體外部的纖維末端緊縮起來,這會增加纖維末端的彈力,因而增加它們的力量。反之,炎熱的空氣使纖維末端鬆弛,使它們伸長,因此減少了它們的彈力和力量。“所以人們在寒冷氣候下,便有較充沛的精力”,“有較強的自信,也就是說,有較大的勇氣。”相反,如果把一個人放在悶熱的地方,由於上述原因,他便會感到心神萎靡,缺乏勇氣。孟德斯鳩的觀點雖然有絕對化的傾向,但其獨特的視角卻給人以啟發。從其論述出發,我們可以這樣認為:在一般的情況下,寒冷的氣候使人勇敢、豪爽,炎熱的氣候使人活躍、敏感、消沉,而長期在濕潤的氣候條件下生活的人們,則具有和諧、平衡、機敏、細膩的心理特徵。江南文化在其發展過程中,雖然經歷著千門萬戶的變換,但基本的心理圖景卻由其地理環境所規定。
再就地形地貌的影響來看,黑格爾曾以地形地貌為依據將地理環境分成三種類型,即高原、平原和海岸區域,這三種地形對應著三種不同的文化類型。高原對應著的是中亞和非洲,平原對應著包括中國、印度有兩河流域巴比倫在內的亞洲地區,以及為尼羅河所灌溉的埃及,海岸區域則主要指歐洲南部,特別是地中海周圍。在黑格爾看來,三種不同的地理環境分別形成了牧業、農業和商業等不同的文化形態。當然,黑格爾的地理環境影響論主要是就文化結構中的生產方式和社會制度而言,但其思路卻同樣富有啟發意義。我們在討論江南文化結構中的精神層——亦即江南文化精神的時候,同樣可以通過比較江南江北地形地貌的差異來進行闡述。《墨客揮犀》卷二宋祁云:
東南,天地之奧藏,寬柔而卑;西北,天地之勁方,雄尊而嚴。故帝王之興,常在西北,乾道也;東南,坤道也。東南奈何?曰:其土薄而水淺,其生物滋,其財富,其為人剽而不重,糜食而偷生,士懦脆而少剛,笮之則服。西北奈何?曰:其土高而水寒,其生物寡,其財確,其為人毅而近愚,食淡而勤生,士沉厚而少慧,屈之不撓。
在中國人的文化觀中,所以認為山川物候能夠影響人的氣質性格,其實是建立在有關氣或五行的理論基礎之上的。關於此,《淮南子·墜形訓》中的論述頗為周詳:
土地各以其類生,是故山氣多男,澤氣多女,瘴氣多喑,風氣多聾,林氣多癃,木氣多傴,岸下氣多腫,石氣多力,險阻氣多癭,暑氣多夭,寒氣多壽,谷氣多痹,丘氣多狂,衍氣多仁,陵氣多貪,輕土多利,重土多遲,清水音小,濁水音大,湍水人輕,遲水人重,中土多聖人,皆象其氣。
《淮南子》的論述有一個基本的理論前提,就是包括人在內的萬物都是由氣所生成,所以可以相通相感。中國的古代思想家,將宇宙看成一個整體,宇宙萬物只是“氣”的不同存在形式。《莊子·知北游》中稱“人之生,氣之聚也。聚則為生,散則為死”,明代思想家王陽明的論述更為直接:“蓋天地萬物,與人原是一體。其發竅之最精處,是人心一靈明。風雨霜露,日月星辰,禽獸草木,山川土石,與人原只一體。故五穀禽獸之類,皆可以養人;藥石之類,皆可以療疾,只為同此一氣,故能相通耳。”這些論述雖然有很多的臆測成分,但卻是中國文化中的一種傳統思想,其中不乏合理之處。
這樣的思想套用到具體實踐中,就是不同的自然風貌會影響到人的審美心理。我們知道,就普遍的情況來看,北方多崇山峻岭和高原,植被和色彩都顯得相對單調。但另一方面,這單調卻又是嚴峻、崇高和闊大的,生活在那裡的人們,目光所及,是巨大而高遠的世界,久而久之,自然界的這種美感類型便成為記憶中一種固定的審美感受,而這種審美感受在以後的審美過程中又以審美經驗的形式出現,成為審美判斷的一個基礎。所以,生活在北方的人其心胸也就隨之擴展,喜好剛毅雄強、粗獷豪邁的美感類型;而江南則有豐饒的物產、秀美的山川,其植被繁密而多彩,景觀變化細微而多端。生活在這裡的人們,長期感受著的是溫山軟水、鶯飛草長,是一川菸草、滿城風絮,因此,其文化心理極易被導向精細和柔婉,沈謙評辛棄疾詞云:“稼軒詞以激揚奮勵為工,至‘寶釵分·桃葉渡’一曲,呢狎溫柔,魂銷意盡,才人伎倆,真不可測。”正指出了淒迷溫婉的江南對人的心理與性格的柔化。
生產生活
除了地理環境以外,在其基礎上形成的有著獨特區域特點的生產和生活方式對人的文化心理也產生著極大的影響。學者一般認為,最能代表江南地區生產和生活方式的,一是稻作,二是舟船。
考古資料顯示,寧紹平原的河姆渡和杭嘉湖平原的羅家角是亞洲最早栽培水稻的地區,也是世界最早栽培水稻的地區之一。曹組“霜落吳江,萬畦香稻來場圃”(《點絳唇》)、范成大“十里西疇熟稻香,槿花籬落竹絲長”(《浣溪沙》)所描繪的就是金秋時節江南地區處處稻穀飄香的美景。上引《淮南子·墜形訓》中曾比較過不同的地理條件與所適合生長的植物之間的關係,此外,此書還這樣認為:“汾水濁宜麻,濟水和宜麥,河水調宜菽,洛水輕利宜禾,渭水多力宜黍,江水肥宜稻。”明代天台山元白道人王士性在其《廣志繹》卷二“兩都”條亦云:“江南泥土,江北沙土,南土濕,北土燥,南宜稻,北宜黍、粟、麥、菽,天造地設,開闢已然,不可強也。”這些都指出了江南是比較適合生長水稻的地區。但在這樣的生產方式下形成的是什麼樣的文化心理呢?
正如黑格爾所認為的那樣,大海給了人們茫茫無定、浩浩無際和渺渺無限的觀念,人類在大海的無限里感覺到自己的無限的時候,就會被激起勇氣,去超越那有限的一切,而且,看起來馴服和藹的大海,實際上充滿危險和激烈。因此,以航海為生產方式的海岸民族,就容易培育起敢於冒險的精神和機智沉著的品格;草原的遊牧民族,在長期的遷徙不定和馬上生涯中,比較容易形成自由奔放、粗獷彪悍的性格。而處於農耕社會的民族,需要的則是對“秩序”的認可與遵從,滋養出的是穩定、平和與耐心。當然就整箇中國古代社會而言,其主要的社會形態是農耕社會,因此,在大的民族性上——不管是江南還是江北,都有著一定的共通性。只不過我們以為,江南地區的稻作方式使得民族性的某些方面凸顯得更為明顯,而在一定程度上表現為文化的區域特性。因為水稻的生長相對較為緩慢,生產技術要求更為精細,而且水稻的生產過程是按部就班的,不可急於求成,只能聽其自然,耐心等待。對水稻生長每一環節的關注很容易培養出一種把握“漸變”的能力,而這種對“漸變”的把握培育起來的是敏感、纖細、穩定、平和的文化心理。
而至於舟船,無論是出門代步,還是捕撈運輸,對於生活在水鄉澤國的人們,其意義都不言而喻。舟船的使用歷史在江南出現得很早,在河姆渡文化的出土文物中,已經有了木船漿、陶舟和獨木舟的遺骸了。《漢書·五行志》稱:“吳地以船為家,以魚為食”,《淮南子》亦云:“胡人便於馬,越人便於舟”,這些都說明了很早時候舟船就是江南地區主要的生產和生活方式了。我們知道,騎馬坐車與駕船蕩舟的感覺差異是明顯的,即便同樣是駕船,蕩舟于山水平遠的江南水網與航行於激烈動盪的大海,培育出的也是完全不同的文化性格。在大海中航行,需要冒險的精神和沉著機智的品格,激發的是人的擴張的野心和征服世界的欲望;相反,當我們輕輕搖盪於逶迤綠水、微動漣漪之際,我們的內心就不會是充滿擴張與征服的亢奮和急噪,有的只是被細膩、柔軟、溫順的水波輕撫而變得鬆弛、舒展、自在、愜意的心靈,是擺脫桎梏、融於自然後的審美愉悅。
辯證分析
當然,我們在討論江南文化精神形成的地理基礎時,要注意反對地理環境絕對論的傾向。江南的地理環境只是給江南文化精神的形成提供了一個基本的地理背景,其對文化的影響,我們必須辨證地看。
首先,江南的地理環境對江南文化精神有著先天制約性,它獨特的地理背景決定了江南文化在一些基本方面如生產力的結構和布局、生活水平和生活方式、人的生理和心理素質等等都區別於其他區域。正如上文所揭示的那樣,這裡產生不了遊牧民族粗獷豪放、自由爽朗的民族性格,也產生不了海岸居民冒險獵奇但又機智沉著的民族性格,可以說,在地理基礎上形成的江南文化的原初本態構成了區域文化的核心內容。
其次,江南文化精神又不完全受制於地理環境。江南地理環境並不會使得江南文化一開始具備某種狀態,並一直保持不變,同樣也不會因其突然變化——如洪水、地震等而使得區域文化就立刻發生改變。江南文化精神並不是在一個封閉的系統中自我生長起來的。正如人的成長一樣,其出生時所帶有的先天種族、民族的遺傳基因固然會決定著他的體格、甚至是性格,但真正影響他情感、心理和性格的是他後天的成長環境。顯而易見的是,從遠古以至現代,江南的地理環境並沒有太大的變化,但其文化特徵卻有著不同。因此,只有結合對江南文化精神的歷史整合過程的探討,我們才有可能對其內涵和實質有一比較科學而全面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