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濫觴(lànshāng)相似詞:發軔、先導、先河(常用於指起因,引領潮流之意)
含義
現今用法:僅用來比喻事物的起源、發端,其他用法在現代已不存在,否則,為誤用。
古代用法(僅供參考):
1.指水很小,剛可從酒杯溢出。
(1)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江水一》:“江水自此已上至微弱,所謂發源濫觴者也。”
(2)明末錢謙益《南京吏部右侍郎顧起元父國輔贈通議大夫制》:“朕聞黃河之水,源可濫觴。”
(3)南朝劉宋謝靈運《三月三日侍宴西池》詩:“濫觴逶迤,周流蘭殿。”
2.比喻事物的起源、發端。
(1)《初學記》卷十六引唐虞世南《琵琶賦》:“強秦創其濫觴,盛漢盡其深致。”
(2)唐劉知幾《史通·序例》:“濫觴肇跡,容或可觀,累屋重架,無乃太甚!”
(3)清王韜《<淞濱瑣話>自序》:“夫荒唐之詞,發端於漆園;怪誕之說,濫觴乎《洞冥》。”
(4)郭沫若《今昔集·論古代文學》:“中國文化大抵濫觴於殷代。”
3.波及;影響。
(1)宋魏慶之《詩人玉屑·滄浪詩評》:“盛唐人詩,亦有一二濫觴晚唐者。”
(2)宋陳亮《復胡德永書》:“亮方一切置門外之是非,而求其自容於天地間,倘可以免,凡今所召,皆數年前餘波之所濫觴也,決不敢以是自沮。”
4.猶泛濫;過分。
(1)明葉子奇《草木子·雜制》:“借使所入之溝雖通,所出之溝既塞,則水死而不動,惟有漲滿浸淫,而有濫觴之患矣!”
(2)《明史·史可法傳》:“今恩外加恩未已,武臣腰玉,名器濫觴,自後宜慎重。”
(3)清昭槤《嘯亭雜錄·嘉慶初年諫臣》:“福文襄王康安雖屢立戰功,然所歷封疆,苞苴廣進,沒後復膺重典,未免濫觴。”
“濫觴”被濫用
“濫觴”一詞屬於古語詞、書面詞,但也不算是十分冷僻的詞。所有的語詞類辭書都收錄了,且解釋毫無二致。解釋
以下是《辭源》(1979年版)的解釋:
【濫觴】《荀子·子道》:“昔者江出於岷山,其始出也,其源可以濫觴。及其至江之津也,不放舟,不避風,則不可涉也,非維下流水多邪?”又見《韓詩外傳》三、劉向《說苑·雜言》、《孔子家語·三恕》。原意指江河發源之處水極少,只能浮起酒杯。後以指事物的起源。《梁書·鍾嶸傳·詩品·通論》:“夏歌曰:‘鬱陶乎予心’,楚謠云:‘名余曰正則。’雖詩體未全,然是五言之濫觴也。”唐劉知幾《史通·斷限》:“若《漢書》之立表志,其殆侵官離局者乎!考其濫觴所出,起於司馬氏。”
以下是《現代漢語詞典》(2005年版)的解釋:
【濫觴】〈書〉①名江河發源的地方,水少只能浮起酒杯,比喻事物的起源。②動起源:詞~於唐,興盛於宋。
這樣的解釋有代表性,它既符合詞語產生的理據,又符合詞義演變的過程。所有辭書解釋的共同點是,“濫觴”的含義只有一個:起源;而其詞性包括名詞和動詞兩類。在感情色彩上則是中性的,也就是說,它可以指好的事物的起源,也可以指壞的事物的起源。我翻閱了十幾部辭書,沒有一個例外。
正確用例
以下是名詞用法的正確用例:
(1)隨後,在當地居民李棟樑的帶領下,當地民眾、環保社團、專家、大學生聯合掀起了一場台灣歷史上最著名的環保運動。這起事件也成為了台灣環保運動的濫觴。(《南方周末》2007年12月20日)
以下是動詞用法的正確用例:
(2)文物研究在中國是一門古老的學問,濫觴於古代金石學;但文物學在中國又是一門起步較晚的年輕學科,20世紀80年代才逐漸建立。(《光明日報》2006年1月27日)
比較起來,用作動詞的比用作名詞的要多。用作動詞時,多組成“濫觴於……”結構形式,表示起源的時間、地點或基礎。
誤用
但是實際上,“濫觴”一詞被用錯的頻率很高。我通過百度搜尋所作調查,用錯的比例大於10%。
錯用最多的是把“濫觴”當作“泛濫”“濫(過多,過度)”,而視為貶義。如:
①現實生活中,大學生的性行為似乎呈現出更加多元化的態勢,尤其愛情的純潔和相互忠誠被一些人刻意淡化,代之的是性的隨意和濫觴。(《中國“問題孩子”調查》,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2006年7月)
②在當今經濟學領域中,“分工產生效益”早已被討論得濫觴了,實際上,“分工之後的結合產生更大效益”則幾乎被遺忘。(《新京報》2007年11月3日)
③但不知從何時起,“照顧”日益成為一種制度,照顧至上、照顧太多、照顧必然。縣級以上黨政幹部從“一線”下來,如果什麼職務也不安排,反而不正常,因此造成了當前各地“改非”的濫觴。(《廉政瞭望》2007年第11期)
有時甚至被當成“濫用”“濫施”等意思:
④其實,後者的秩序和安全完全可以從市場或農村內部的約束力量那裡獲得,政府作為外部監管力量介入,一定要慎之又慎,要有邊界意識,更不能藉助公共安全之名,行權力濫觴之實,否則這樣的政策就是惡的政策,遲早會造成不可收拾的後果。(《南方都市報》2007年11月9日)
有用作“波及”“影響”的:
⑤謨武文苑興辦20年來,不僅走出順昌,在全市推廣,而且濫觴城鎮其他行業。(《閩北日報》2006年5月9日)
⑥可能是慈禧太后青睞色彩濃艷的粉彩瓷,而不喜歡這種相比之下色彩淡雅並作詩題跋,帶有文人氣息的品種,故作品數量極少,在官窯之作中未成氣候,但它卻濫觴了清末民初的淺降彩瓷。(千龍網2007年12月28日)
還有一些用例則令人不知所云,不明所以。如:
⑦黃石舊岩,流水濫觴。昨日,在江海學院學生宿舍區,一處由中國著名疊石專家方惠設計的疊石假山正式完成。(《揚子晚報》2007年10月15日)
用“濫觴”來形容流水,是說水勢小還是大?是說泉水從這兒發源還是從這兒流過呢?
⑧長山洋子很艷,華麗和服登台,長袖翩翩,蓮步碎碎,色藝都好。40歲的年紀,濫觴熟女,歌聲柔膩婉轉,媚聲隆隆,不是一般的迷人。(《新民晚報》2007年11月4日)
用“濫觴”這樣的古語詞來形容“熟女”這樣的時尚詞,真不知作者是想把它當作什麼意思?看來是把它作為褒義詞來用的。是當作一個副詞,來說明“熟”的程度呢,還是當作一個動詞,即“產生”“孕育”一類意思?
⑨本書記錄的是青春和歲月的濫觴,我不知道本書哪些是真實哪些是誇張。(《山西青年報》2007年11月29日)
這裡的“濫觴”好像是痕跡、軌跡、足跡一類意思,但這有根據嗎?
⑩全國“兩會”上,有政協委員建議在《著作權法》和《刑法》中增加“剽竊罪”,也許法律是到了該對道德濫觴有所作為的時候了。(《雜文報》2007年11月6日)
這裡的“濫觴”到底為何意真令人琢磨不透。首先它是貶義詞,好像作者是因音近而把它當作“淪喪”?是不是因為“濫觴”兩個字聽起來像“爛”“傷”而使人反感從而引起如此誤用呢?
“濫觴”的誤用和人們不熟悉這個詞的來歷有關,更和作者、編輯不認真查核辭書、審閱文稿的粗疏作風有關;另一方面,也和少數專家的誤導有關。
郭燦金、張召鵬合著的《中國人最易誤解的文史常識》(中國書籍出版社2007)一書有一節的題目是《“濫觴”到底是何意》,作者認為“濫觴”一詞有多種含義:
1.指江河發源處水很小,僅可浮起酒杯。例如: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江水一》:“江水自此已上至微弱,所謂發源濫觴者也。”
2.指小水。例如:南朝謝靈運《三月三日侍宴西池》詩:“濫觴逶迤,周流蘭殿。”
3.比喻事物的起源、發端。這是最常見的一種。例如:郭沫若在《今昔集·論古代文學》中指出:“中國文化大抵濫觴於殷代。”
4.波及,影響。這是“濫觴”的動詞用法。例如:宋代魏慶之在《詩人玉屑·滄浪詩評》中評價盛唐詩時這樣寫道:“盛唐人詩,亦有一二濫觴晚唐者。”
5.泛濫;過分。例如:《明史·史可法傳》:“今恩外加恩未已,武臣腰玉,名器濫觴,自後宜慎重。”
這本書的意見影響很大,但它實在是誤導。對這個詞我一直關注,多年來,我閱讀《讀書》《書屋》《文史知識》《中華讀書報》等讀者層次較高的報刊上所發現的該詞的用例,從來沒有一個是“起源”以外的意義。上述5種含義,1、2兩種只是它的初始義,與今天的使用無關,可以忽略不計,即如該書所說,在歷史上曾經出現過“波及,影響”“泛濫”的用法,在現當代經典或典範作品中也是不存在的,或者已經淡出了(否則作者理應舉出現當代的用例);而在今天人們的語用實踐中,“濫觴”的含義僅剩下了“起源”。如果不是這樣,所有的語文辭典都無一例外地作同樣的解釋,就沒法解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