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筒

竹筒

竹筒,是哈尼族落擊體鳴樂器。是由生活器具演變而來的樂器,流行於雲南省思茅地區、西雙版納傣阿嘎族自治州和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等地。竹筒飯是傣族、哈尼族、拉祜族、布朗族、基諾族、景頗族等眾多民族經常做的一種風味飯食,有普通竹筒飯和香竹糯米飯兩種。竹筒有大小兩種,它們 不僅尺寸有別,其式樣和用途也各不相同,稍大者稱布姑,略小者稱切克。竹筒最早是盛水的器具,後來成了西雙版納地區許多少數民族狩獵時敲擊的響器,用於集體圍獵攆山時驚嚇野獸。

基本信息

簡介

由生活器具演變而來。流行於雲南省思茅地區、西雙版納傣阿嘎族自治州和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等地。古稱“熷”,指用竹筒為器皿,再經“烤”“燒”“蒸”“燉”等方法將食物致熟的烹調方法。目前竹筒也被製作成各種工藝品,筆筒、檯曆等,廣為流行於市面上。

傳統舞蹈

在墨江、江城、瀾滄、孟連、景洪和勐海等地流行的《竹筒舞》,是深受哈尼族人民喜愛的民眾性文娛活動。在村寨的院壩中心,演奏者們一邊歌唱,一邊手持竹筒將筒底向地面上專設的木板衝擊,使之發出有節奏的“咚咚”音響,人們圍成圓圈,隨著竹筒的節奏翩翩起舞,並按逆時針方向徐緩前進。除老人和兒童外,哈尼人都競相參加,尤以年輕的小伙子和姑娘最為活躍。每逢一年一度的春節,哈尼族人民通宵達旦地歡樂、慶祝,《竹筒舞》要跳三天三夜,老年人也湊在一旁,一邊飲酒一邊唱起敘事歌,興盡方散。 哈尼族《竹筒舞》的伴奏樂器,除竹筒外,還有鋩、鑔等。

基諾竹筒

簡介

基諾竹筒,基諾族敲擊體鳴樂器,又稱七軻。流行於雲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景洪縣 基諾洛克。基諾竹筒,每個竹筒多用一節毛竹製成,一棵大毛竹可做若干個竹筒。一般多由四至七個組 成,以七個一組最為流行,而又以七個竹筒都取材於一棵竹子為佳。竹筒有大小兩種,它們 不僅尺寸有別,其式樣和用途也各不相同,稍大者稱布姑,略小者稱切克。

背景

在祖國西南邊陲景洪縣的基諾山,山青林密,氣候溫和,竹樓點綴山寨,這裡是基諾族聚居 的地方。傳說基諾人的祖先,是三國時代隨孔明南征時被“丟落”的一支人馬。清初文獻記 載為“攸樂”。基諾族以農業為主,男子酷愛狩獵。竹筒最早是盛水的器具,後來成了西雙版納地區許多少數民族狩獵時敲擊的響器,用於集體圍獵攆山時驚嚇野獸。經過基諾族人民長期的勞動實踐和不斷發展,已成為七個一組的旋律樂器。每當捕到較大野獸時,獵人吹響 竹 制的“杓北”發出信號,人們便聞訊趕到現場,當即砍下毛竹製成竹筒,一路上邊走邊敲邊 唱邊舞,抬著野獸返回山寨。

基諾族自稱“基諾”,過去的漢文譯稱為“攸樂”。基諾族是我國政府1979年6月正式確認的單一的少數民族。共有1.8萬多人,主要聚居在雲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景洪市的基諾山基諾族鄉。勐旺、勐養、撒攬壩等地以及勐臘縣的勐侖、象明,也有基諾族散居。

基諾族人民有本民族語言,內部沒有方言區別,他無文字,使用漢字。有豐富的民間口頭文學流傳。歌舞是基諾族民眾生活中的一個重要內容,伴奏的樂器有三弦、蕭、竹響篾以及七個音節的竹筒打擊樂器。人們從青少年時代起就學會了一些喜聞樂見的曲調,能夠觸景生情,隨意填詞,引吭高歌。

分類

基諾竹筒,每個竹筒多用一節毛竹製成,一棵大毛竹可做若干個竹筒。一般多由四至七個組成,以七個一組最為流行,而又以七個竹筒都取材於一棵竹子為佳。竹筒有大小兩種,它們不僅尺寸有別,其式樣和用途也各不相同,稍大者稱布姑,略小者稱切克。

〔布姑〕用較粗大的毛竹筒製作,通高24厘米~36厘米,筒徑7厘米~8厘米 ,上端敞口,下端底部留 有竹節,在上端筒壁一側正下方開有一條垂直縫隙,縫長10厘米~16厘米、縫寬1厘米~2厘 米。布姑 的音高決定於筒的長短、筒徑大小、縫隙的長度和寬度。用於捕獵到野牛、大野豬和馬鹿等較大野獸時敲擊。

〔切克〕用稍細小的一節或兩三節毛竹筒製作,通高34厘米~46厘米,筒徑5 厘米~6厘米(圖4),筒下端留竹節,從竹筒的1/2處左右向上修削成斜口,不開垂直縫隙,上端只留有一片呈三 角形的部分筒壁。切克的音高與筒長、筒徑和修削的斜口角度有直接關係。用於捕獵到山羊 、小野豬和麂子時敲擊。

演奏

演奏時,坐奏或行奏均可。行奏時,左手持竹筒下端,筒口朝下,右手執硬木棒或毛竹片 敲擊竹筒上部。木棒長24厘米、寬2厘米、厚1厘米。坐奏時,領奏者擊三個或四個竹筒,並將竹筒橫於腿上,高音竹筒在外,低音竹筒在內,用一手執硬木棒演奏,發音清脆洪亮。七 個一組的布姑,由大到小的基諾語名稱為尤優、革勒多、革姑、革公、春繞、春女、春卯, 按五聲音階排列,音域g-a1。有極少的村寨也使用八個或九個一組的竹筒,它們分別用於 捕到母野獸或公野獸時敲擊。這是一種合奏樂器,一般多為每筒一人集群演奏,也可四五人 合擊,少於七人時,其中有一或兩人兼奏兩三個竹筒。竹筒用後不保存,用時都臨時製作。 竹筒與基諾族的狩獵生活密不可分,其它場合則不使用。按民間風俗,凡捕到大 野獸時,在獵歸凱旋途中,人們都要反覆唱著《回家調》、《獵獲調》 ,回寨後大家分享獵物時,則唱起《到家調》、《歡慶調》,並用竹筒為其伴奏。竹筒有一定的演奏規律,已形成曲調的固定節奏伴奏型。音色豐富,音響諧和,清脆的竹筒聲和粗獷的歌聲,融匯於基諾人的歡樂之中。

意義

1980年10月,在全國少數民族文藝會演中,基諾族白臘支,將大小不同的竹筒置於架上,製成五音竹筒用於獨奏,隨演唱曲調敲擊簡化的旋律,與另外四位執無固定音高的單竹筒的奏 者互相配合唱奏《獵獲小調》,生動別致,純樸粗獷,氣氛熱烈,富有濃郁的基諾族風采。

布姑:基諾族用竹筒製成的樂器。外形很像侗族的高音芒筒,多由一節毛竹做成,一根大竹可做若干個竹筒。每個竹筒高30厘米左右,筒徑6厘米左右。上端敞口並修削成斜面,下端底部留有竹節,在竹筒的筒口斜面正下方,開有一條寬1厘米左右的垂直縫隙。布姑多用於熱烈的歡慶場合,當獵獲大野獸時,多敲擊口朝上的大布姑,獵獲小野獸時,則敲擊口朝下的小布姑。這些竹簡使用硬木棒敲擊,一般都沒有固定音高,演奏通常集體進行,最少也要兩人一起敲擊。

布姑在基諾族人民中長期流傳,已經發展為有固定音高的成組竹筒。一般多由4~7個組成,以7個一組的最為流行。成組竹筒的筒高20~40厘米,筒徑5~7厘米。由一個人坐在地上擊奏。7個一組布姑的音列為五聲音階,音域由(g~a1)。音色清脆悅耳。在迎接狩獵隊伍歸來的時候,人們常在布姑的伴奏下唱起粗獷的歌以示慶祝。 近年來布姑己用於舞台演出。演奏者執棒擊奏成組布姑,與另外幾個手擊無固定音高布姑的演 唱者互相配合唱奏。成組布姑隨演唱曲調敲擊簡化的旋律,音響豐富,氣氛熱烈,富有濃郁的基諾族風采。

竹筒套用前景

1.目前的竹筒被製作成了工藝品,不單單的局限于樂器的演奏。自然生長的竹筒在形態上可能不是很統一,所以需要經過後期打磨、切削、雕刻上色等處理最厚成為人們喜聞樂見的工藝工藝品。國內的旅遊景點,像安徽黃山、湖南嶽陽、青島,大連,桂林等國內著名景區都有竹筒工藝品銷售。隨著人們對美的日益追求和人們出行的途徑越來越多,這種工藝品在旅遊景點的銷量是很可觀的。

2.竹筒還可以用於美食烹飪。在雲南邊疆不但竹子種類繁多,民族竹文化也極為豐富,竹子的利用與各民族的生產、生活習慣息息相關,不同民族有著對竹子利用的不同方式,如傣族人民利用竹子幼稈燒制的竹筒飯,不但香味可口,還有著極高的營養價值。傣家竹筒飯是具有深厚文 化底蘊的綠色食品和生態食品,竹筒飯,又名香竹飯 ,做法簡單易行。竹筒飯是傣族、哈尼族、拉祜族、布朗族、基諾族、景頗族等眾多民族經常做的一種風味飯食,有普通竹筒飯和香竹糯米飯兩種。傣族喜歡吃香竹糯米飯,其他民族喜歡吃普通竹筒飯。做竹筒飯,先準備好新鮮的香竹竹筒,然後把泡好的米裝入竹筒內,加入適量的水,用鮮葉子把口塞緊,然後放在火上燒烤。

竹筒飯是傣族食品,是具有深厚文化底蘊的綠色食品和生態食品,又是一種珍貴的民族文化遺產,具有廣闊的開發前景。大米做飯的方法是或燜或蒸,但在雲南邊疆傣族、景頗族等少數民族中還流行著一種用竹筒燒飯的特殊方法。

盤點少數民族樂器

我國的民族樂器按照其性能的不同,可分為吹、拉、彈、打四類,本任務是盤點少數民族樂器,歡迎大家一起協作,有些詞條分值高的但是質量不高,不要錯過喔~  

熱瓦普
熱瓦甫
蘆笙
月琴
琵琶
瑤族

堂鼓
象腳鼓
鋼琴

排鼓
骨笛
木鼓
木葉
碰鈴
腰鼓
葫蘆笙
銅鼓
蜂鼓
勒尤
洞簫
伽倻琴
腰鈴
豎箜篌
艾捷克
大鼓
葫蘆絲
胡西它爾
彈布爾
三弦
光攏
阮鹹
弓琴

木琴
巴烏
海螺
考姆茲
鷹笛
竹笛
二胡
豎笛
短笛
納格拉
小提琴
卡龍
四胡
獨弦琴
吉他

柳琴
高胡
板胡
京胡
京二胡
椰胡
墜胡
墜琴
葫蘆胡
革胡
管子
口笛

板鼓
奚琴
拍板
冬不拉
雅托克
馬骨胡
竹鼓
棒棒
火不思
琤尼
天琴
口琴
鐵簧
小鑼
鳳首箜篌
牙箏
鑼鼓
東布爾
三胡
揚琴
嗩吶
杖鼓
大鑼
手風琴
庫布孜
銅鏡
八角鼓
侗笛
牛腿琴




 

石磬
口弦

長鼓
中胡

小鈸
龍頭三弦
卡龍琴
咚咚喹
篳篥
大筒
長號
打溜子
尺八
馬頭琴
芒筒
蒙古四弦琴
叮咚
鼻簫
口弦琴
木魚
薩它爾
梆子

牛腱琴
土胡
口細
橫笛
寧寧
排簫
竹筒
竹琴
都塔爾
庫木日依
蘆管
曲項琵琶
鉤鑼
雙飛燕
溜子鑼
曼多林
姊妹簫
筆管
銅角
狍哨
單面鼓
竹口弦
銅鈸
方響
雲鑼
口簧
短簫


哈亞

玄琴
納格納鼓
低胡
苗族三弦
竹筒鼓
架鼓
悶笛
大金
鼻笛
小金
依姆欽
角胡
擂琴
銅鈴


篳魯
小二胡
阿烏
扁鼓
土塤
嚓拉器
革鼓
托布秀爾

木庫蓮
 
盤鈴
羌笛
手鼓

唎咧
嗶噠
陶塤
牛頭塤
葉笛
秦琴
喃嘟喝
宰靠

葦笛
羊角編鐘

單鼓
大廣弦

艾介克
甲鈴
柄鼓
葫蘆琴
達夫
四弦胡
都它爾
杵臼
拉阮
軋箏
築竹

達甫
梅巴
哩嚕
鋩鑼
切波
新笛
匏笙
四弦奚琴
吐良
鹿哨
蒙古琵琶
克亞克
南堂鼓

搏拊
五弦

恆格勒格
鼓板
羯鼓
渾圖日
尚庫布孜
橫簫
獨他爾
抱懷
批把胡熱
岡林
葉琴
銅鑼
多吉尺布
大瑪如
羊皮豉
亞加
虎鈕錞於
科詩耐依
響蔑
牛角號
四弦
響篾
迷迷
蘇那
鐵鼓
直笛
苗族二胡
修德日格胡熱
節特根
匹昌庫
化昌子
光囡
托立
黃嘎日特
光宰
光貫
光賓
光克拉
手鈴
鈸鑔
木鼓魚磬
光妥
羊角號
賓剎
統嘎
鋩聳
線木
臘港
嘎臘薩
麻短
墨克納
麻賓
麻闊
木魚兒
滿大林
郭墮
潘琅
銅羅
篳朗木叨
篳咪
篳羅木
庫波孜

熱布甫
塞依託爾
班羅
布蘭孜庫姆
篳嚕
匹麗麗亞
篳桂罕
巴利曼
篳提尤
蘇爾耐
喀什熱瓦甫
烏孜別克熱瓦甫
篳鈴埋
篳伙
薩帕依
恰克恰克
括朔克
篳粉
懷三
皮克利
篳南害
巴拉來卡
抱跛埋
魚磬
傣定
笓笓
四頁瓦
定旦
庫涅
拉比斯
二弦琴
手琴
曼佗林
定郭叨
破鼓
朋奴化
文土文
定郭埋
定郭拎
獨木鼓
哨葉
猴鼓

口弓
阮琵琶
裝嫪
口拜
克勒庫布孜
灼吧
牛角郎
雞婁鼓
六孔竹笛
四孔佤笛
瓦弱直笛
破口直簫
稻稈笛
單簧吹管
笛喔
 色不孜克
白族小鼓
卡爾得乃
阿德爾那
斯爾那依
缺口簫
同肯
臀板
腳鈴
麥稈嗩吶
土笛
咪咪兒
木笛
鼻哨
膜笛
神鈴
哈爾馬力
扎比
俄比

來都嘎
篳斜
冊節
烏翁
阿塔
大皮鼓
展積
什鴉
蘇古都
期哩
板鈴
哇嗚
增疆
確索
彈撥爾
謝勒鐵爾
薩孜
坎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