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絕

精絕

精絕,即精絕國,最早見於《史記·西域傳》:“精絕國,王治精絕城,去長安八千八百二十里,戶四百八十,口三千三百六十,勝兵五百人。精絕都尉、左右將,驛長各一個。

基本信息

簡介

最早見於《史記·西域傳》:“精絕國,王治精絕城,去長安八千八百二十里,戶四百八十,口三千三百六十,勝兵 五百人。精絕都尉、左右將,驛長各一個。北至都護治所二千七百二十三里,南至戍廬國四日,行地空,西通扜彌四百六十里”。

考古發現

精絕國遺址精絕國遺址
這是活躍在絲綢之路南道上的一個小王國 殷實而富庶。 時過四五百年,玄奘取經東歸時看到得尼壤城,已是另一番景象了。《大 唐西域記》:“媲么川東入沙磧,行二百餘里,至尼壤城,周三四里,在大澤中, 澤地熱濕,難以履涉, 蘆草荒茂,無復途徑,唯趣城路僅得通行,故往來者莫不由此城焉,而瞿薩旦那以為東境之關防也”。殘缺史料僅記於此,精絕國從歷史的舞台上消失了。

直到20世紀初英籍匈牙利人斯坦因初探遺蹟,從此擄走700多件出土佉盧文,漢文簡牘,精美木雕之後,這座在沙海里掩埋千年的故城才又重新為人所知. 尼雅居民日常用的文字就是今天被稱為“佉盧文”的文字,這是一種在今天的國際學術界仍是一種極難破譯的文字。

當年尼雅居民對水的管理和使用、樹木的保護都有一套嚴格的管理辦法。水的使用是有償的,水由專人分管。若因管理不善,導致損失的要受懲罰。如有耕地發生無水乾旱的情況,也要求及時調查並處理。如有人放水淹沒仇家的田園、住屋要受罰;有小麥地一熟可澆二、三水。

相關著作

劉文鎖(著)

《走進尼雅——精絕古國探秘》

上海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年8月版

(歐亞文明大行走叢書)

目錄

主編寄語1

引子

遙遠的古代世界 2

1 到精絕之路

尼雅河 7

活著的遺址 10

卡巴克阿斯汗 13

沙漠裡的生活 14

大麻扎 16

經學生 16

最後的居民點 17

沙漠腹地18

最初見到的廢墟 19

佛塔 22

2 一條河的歷史 26

石器的主人 27

尼雅河早期的居民 28

遷徙 30

精絕國 31

凱度多 34

玄奘書中的“尼壤’ 38

再遷徙 39

沙埋古城的傳說 39

滄海桑田之變 42

3 考古與探險史 44

探險與掠奪的時代 45

最早發現遺址的人 46

探險家 48

新中國的尼雅考古 50

4 走進尼雅遺址 52

古代的形象 53

遺址的結構 54

佉盧文書 58

寺院 62

精絕國的“王宮” 67

“衙門” 69

“檔案室” 72

庭院式的住宅75

墓地 80

遙遠的橋 86

古城 88

5 生活在古代 92

公元3-4世紀的精絕93

書寫的文明 94

木頭的藝術 98

紡織技藝 102

奇異的婚俗 106

物產 108

三個“阿瓦納” 111

“大王、王中之王” 111

官僚 113

法律制度 114

經濟方式 120

宗教和精神世界 122

塵世里的生活128

大事記 130

盤點絲綢之路上的城邦

絲綢之路,指西漢(前202年-8年)時,由張騫出使西域開闢的以長安和洛陽為東起點,經甘肅、新疆,到中亞、西亞,並聯結地中海各國的陸上通道。因為由這條路西運的貨物中以絲綢製品的影響最大,故得此名。其基本走向定於兩漢時期,開闢了中外交流的新紀元。從此,這條路線被作為“國道”踩了出來,各國使者、商人沿著張騫開通的道路,來往絡繹不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